來源:韋亞軍微博
來源:春澗資本
作者:陳慶森
攝影:Bob君
4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遍地都是機會。選擇做房地產,還是賣瓜子,決定我們有沒有機會做一家千億級的公司。「選擇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選擇行業的四個要素
第一,潛在市場規模。如果行業潛在的市場規模只有幾十億,那麼很難出大公司——哪怕我們吃掉50%的市場份額,又怎麼樣?不就是一家二十億收入,兩億淨利,幾十億估值的公司嗎?沒有成長空間,發展遇到行業的天花板,缺乏想像力,資本市場不會給太高的估值,沒辦法給投資人帶來幾百倍的回報。
巨大的潛在市場規模是誕生大公司的前提條件。所以《孫子兵法》說,「勝可知,不可為。」創業者能不能大成,要看時代和市場給不給我們機會。外部的環境不存在這樣的機會,本事再大的人都無能為力。
第二,未來行業集中度。哪怕市場不小,有千億的規模,但是市場極其割裂、分散,沒有辦法整合,也很難出大公司。落到公司層面,看它能不能提供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具有品牌、網絡效應、規模效應、技術專利等特性,能不能形成壟斷和贏者通吃的局面。
第三,市場格局未定。成熟的市場市場格局已定,有很多非常有實力的玩家,行業準入門檻很高。對於一家初創公司,只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好一點點,很難彌補其他短板,沒辦法和已有的玩家PK。只有行業發生巨大的變革,連續的產業出現斷層,誕生產業縫隙,新選手才有機會,才有可能在巨頭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以小搏大。
第四,把握趨勢和時機。新的產業即將形成,或者已有的產業即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形成新的商業格局,踩對節點很重要。2012年底,龔海燕宣布離開一手創辦的世紀佳緣網,決定二次創業,成立梯子網做在線英語教育,但是那時市場還不成熟,她號稱3年要燒掉4.5億元,造成現金流斷裂公司倒閉;而VIPKID在2015年、2016年發力,剛好踩中市場爆發點,成就今天的市場地位。
技術變遷產生的新機會
技術和行業,或者場景有新舊之分,可以形成四種組合,我們逐一分析這四種組合。
第一種,新技術-新行業。這種機會比較合適菜鳥,因為未來的能見度太低,所以早期參與的選手不會很多,後面會說到聰明、牛逼的人有更好的選擇。而投資這類型的項目,基本靠蒙,像打德州下盲注。
首先,面臨的是技術風險。可能新技術還不成熟,能不能把產品做出來都是未知數。像投L4、L5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一定要投大牛,連他們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估計也沒有誰能解決。
其次,需要驗證市場、客戶需求。技術出身的人是供給側思維,拿著錘子找釘子——看新的技術可以應用在什麼行業,落地在哪些場景,很多東西都沒有驗證過,把這個東西搞出來不知道客戶有沒有需求,能不解決客戶的問題,他們會不會買單。
再次,認真考慮選擇進入哪些行業。新技術可以落地在很多行業、場景,我們選擇進入哪些行業呢?很多技術出身、或者第一次創業的人並沒有那個高度,有意識地選擇進入哪個市場,捕捉哪個市場機會,更多時候是被客戶拖著走。我們回過頭問他,為什麼選擇進入這個行業,他會說,剛好碰上這樣的客戶,他們有需求,接到這個行業的項目,所以進入這個行業來。最終創業者進入什麼行業,抓到大機會,還是小機會,純粹是靠運氣。
最後,避免陷入增長陷阱。通用型的技術可以運用到非常多領域,如果我們太貪心,什麼都想做,甚至連自己都沒發現,以為自己非常聚焦、專注做某一件事,做某個垂直細分行業,但是被所在的行業概念矇騙。它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即我們的客戶分散在各個行業,並且沒辦法形成通用化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產品是非標的。
這造成我們對每個行業、場景理解都不深刻,沒辦法和那些鎖定某個類型的客戶,專注垂直細分領域的選手競爭。可能我們做過非常多項目,但是每個項目都是試驗性的,都沒辦法帶來批量化的訂單,我們公司的運營效率極低,當我們取得一定成績,拿到大筆融資,心裡正洋洋得意,準備大幹一場,把這個業務模型放大的時候,因為投入產出比太低,公司完全處於失控狀態。
所以,如果行業不是統一的市場,而是割裂的,那麼需要分析行業中每個細分市場的要素,弄清楚我們在捕捉什麼量級的機會,它值不值得我們去做,學會取捨。捨得,有舍才有得。每個行業都會面臨競爭,想做到出類拔萃都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為什麼不去爭奪最大的機會呢?
第二種,新技術-舊行業。這種機會比較好辨認,因為市場是成熟的,因為新技術的誕生,發生結構性的轉變。它未來的能見度很高,比較容易看清楚是一個多大的機會。所以聰明、牛逼、起點高的選手一般選擇這種機會。
新能源汽車代替汽油車,這是一個千億級的大機會。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造車新勢力,各個創始人都是精英,一上來就幾個億,上百億地融,競爭瞬間白熱化,不是小白可以玩的遊戲。
中國傳統的出口貿易,由於新技術的誕生,跨境電商打掉中間流通的環節,市場迎來結構性的轉變,是一條萬億級的賽道,並且它可以容納足夠多的玩家。在早期,合適小白玩家參與。現在這條賽道已經冒出一批百億級的公司。當然,最有價值的還是亞馬遜平臺。而進口貿易呢?雖然規模也非常大,但是C端的用戶都在巨頭手上,他們有超強的動力和優勢整合海外的供應端,可能小白的機會不多。
創新藥的研發應該也歸為這一類,因為問題是特定的,我們可以統計這種病有多少患者,治療需要花多少錢,如果有一個新的治療方式和手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非常好測試它潛在的市場規模和價值。
第三種,舊技術-新市場。把一項成熟的技術運用到新的市場,可能門檻和取得的回報率都不會特別高。例如,共享充電寶。充電寶不是什麼新東西,只是把它應用到新場景中,放到餐廳、咖啡廳等場所,方便我們給手機充電。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大機會。
不過新舊是相對的。可能我們對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習以為常,但是技術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遠遠沒到盡頭。它可能是一場革命。我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打破傳統行業已有的價值鏈,重塑整個產業鏈和競爭格局。產業網際網路有很多千億級的機會。
第四種,舊技術-舊市場。這個領域格局已定,新手沒有太多機會。不過我們需要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不要被那些不良媒體帶到溝裡去,抱怨生不逢時和吐槽階級固化的現象。
我們容易忽略一個常識,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回望過去,這個世界是一樣的嗎?肯定是不一樣的;假設站在未來的時間節點回望現在,這個世界是一樣的嗎?也肯定是不一樣的。而未來的變化不正是源於今天嗎?這不正是我們的機會嗎?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機會。沒有碰上改革開放初期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的年代,現在還有人工智慧、生物醫療和消費升級無數機會。
「春澗資本」是一家新興的精品投行。團隊成員來自中國銀河證券、國中創投、創業邦天使基金等機構,擁有頂級商業諮詢、知名VC基金、一線創投媒體等多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