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一定要選對行業:從技術的變遷中捕捉大機會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韋亞軍微博

來源:春澗資本

作者:陳慶森

攝影:Bob君

4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遍地都是機會。選擇做房地產,還是賣瓜子,決定我們有沒有機會做一家千億級的公司。「選擇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選擇行業的四個要素

第一,潛在市場規模。如果行業潛在的市場規模只有幾十億,那麼很難出大公司——哪怕我們吃掉50%的市場份額,又怎麼樣?不就是一家二十億收入,兩億淨利,幾十億估值的公司嗎?沒有成長空間,發展遇到行業的天花板,缺乏想像力,資本市場不會給太高的估值,沒辦法給投資人帶來幾百倍的回報。

巨大的潛在市場規模是誕生大公司的前提條件。所以《孫子兵法》說,「勝可知,不可為。」創業者能不能大成,要看時代和市場給不給我們機會。外部的環境不存在這樣的機會,本事再大的人都無能為力。

第二,未來行業集中度。哪怕市場不小,有千億的規模,但是市場極其割裂、分散,沒有辦法整合,也很難出大公司。落到公司層面,看它能不能提供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具有品牌、網絡效應、規模效應、技術專利等特性,能不能形成壟斷和贏者通吃的局面。

第三,市場格局未定。成熟的市場市場格局已定,有很多非常有實力的玩家,行業準入門檻很高。對於一家初創公司,只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好一點點,很難彌補其他短板,沒辦法和已有的玩家PK。只有行業發生巨大的變革,連續的產業出現斷層,誕生產業縫隙,新選手才有機會,才有可能在巨頭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以小搏大。

第四,把握趨勢和時機。新的產業即將形成,或者已有的產業即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形成新的商業格局,踩對節點很重要。2012年底,龔海燕宣布離開一手創辦的世紀佳緣網,決定二次創業,成立梯子網做在線英語教育,但是那時市場還不成熟,她號稱3年要燒掉4.5億元,造成現金流斷裂公司倒閉;而VIPKID在2015年、2016年發力,剛好踩中市場爆發點,成就今天的市場地位。

技術變遷產生的新機會

技術和行業,或者場景有新舊之分,可以形成四種組合,我們逐一分析這四種組合。

第一種,新技術-新行業。這種機會比較合適菜鳥,因為未來的能見度太低,所以早期參與的選手不會很多,後面會說到聰明、牛逼的人有更好的選擇。而投資這類型的項目,基本靠蒙,像打德州下盲注。

首先,面臨的是技術風險。可能新技術還不成熟,能不能把產品做出來都是未知數。像投L4、L5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一定要投大牛,連他們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估計也沒有誰能解決。

其次,需要驗證市場、客戶需求。技術出身的人是供給側思維,拿著錘子找釘子——看新的技術可以應用在什麼行業,落地在哪些場景,很多東西都沒有驗證過,把這個東西搞出來不知道客戶有沒有需求,能不解決客戶的問題,他們會不會買單。

再次,認真考慮選擇進入哪些行業。新技術可以落地在很多行業、場景,我們選擇進入哪些行業呢?很多技術出身、或者第一次創業的人並沒有那個高度,有意識地選擇進入哪個市場,捕捉哪個市場機會,更多時候是被客戶拖著走。我們回過頭問他,為什麼選擇進入這個行業,他會說,剛好碰上這樣的客戶,他們有需求,接到這個行業的項目,所以進入這個行業來。最終創業者進入什麼行業,抓到大機會,還是小機會,純粹是靠運氣。

最後,避免陷入增長陷阱。通用型的技術可以運用到非常多領域,如果我們太貪心,什麼都想做,甚至連自己都沒發現,以為自己非常聚焦、專注做某一件事,做某個垂直細分行業,但是被所在的行業概念矇騙。它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即我們的客戶分散在各個行業,並且沒辦法形成通用化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產品是非標的。

這造成我們對每個行業、場景理解都不深刻,沒辦法和那些鎖定某個類型的客戶,專注垂直細分領域的選手競爭。可能我們做過非常多項目,但是每個項目都是試驗性的,都沒辦法帶來批量化的訂單,我們公司的運營效率極低,當我們取得一定成績,拿到大筆融資,心裡正洋洋得意,準備大幹一場,把這個業務模型放大的時候,因為投入產出比太低,公司完全處於失控狀態。

所以,如果行業不是統一的市場,而是割裂的,那麼需要分析行業中每個細分市場的要素,弄清楚我們在捕捉什麼量級的機會,它值不值得我們去做,學會取捨。捨得,有舍才有得。每個行業都會面臨競爭,想做到出類拔萃都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為什麼不去爭奪最大的機會呢?

第二種,新技術-舊行業。這種機會比較好辨認,因為市場是成熟的,因為新技術的誕生,發生結構性的轉變。它未來的能見度很高,比較容易看清楚是一個多大的機會。所以聰明、牛逼、起點高的選手一般選擇這種機會。

新能源汽車代替汽油車,這是一個千億級的大機會。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造車新勢力,各個創始人都是精英,一上來就幾個億,上百億地融,競爭瞬間白熱化,不是小白可以玩的遊戲。

中國傳統的出口貿易,由於新技術的誕生,跨境電商打掉中間流通的環節,市場迎來結構性的轉變,是一條萬億級的賽道,並且它可以容納足夠多的玩家。在早期,合適小白玩家參與。現在這條賽道已經冒出一批百億級的公司。當然,最有價值的還是亞馬遜平臺。而進口貿易呢?雖然規模也非常大,但是C端的用戶都在巨頭手上,他們有超強的動力和優勢整合海外的供應端,可能小白的機會不多。

創新藥的研發應該也歸為這一類,因為問題是特定的,我們可以統計這種病有多少患者,治療需要花多少錢,如果有一個新的治療方式和手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非常好測試它潛在的市場規模和價值。

第三種,舊技術-新市場。把一項成熟的技術運用到新的市場,可能門檻和取得的回報率都不會特別高。例如,共享充電寶。充電寶不是什麼新東西,只是把它應用到新場景中,放到餐廳、咖啡廳等場所,方便我們給手機充電。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大機會。

不過新舊是相對的。可能我們對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習以為常,但是技術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遠遠沒到盡頭。它可能是一場革命。我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打破傳統行業已有的價值鏈,重塑整個產業鏈和競爭格局。產業網際網路有很多千億級的機會。

第四種,舊技術-舊市場。這個領域格局已定,新手沒有太多機會。不過我們需要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不要被那些不良媒體帶到溝裡去,抱怨生不逢時和吐槽階級固化的現象。

我們容易忽略一個常識,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回望過去,這個世界是一樣的嗎?肯定是不一樣的;假設站在未來的時間節點回望現在,這個世界是一樣的嗎?也肯定是不一樣的。而未來的變化不正是源於今天嗎?這不正是我們的機會嗎?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機會。沒有碰上改革開放初期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的年代,現在還有人工智慧、生物醫療和消費升級無數機會。

「春澗資本」是一家新興的精品投行。團隊成員來自中國銀河證券、國中創投、創業邦天使基金等機構,擁有頂級商業諮詢、知名VC基金、一線創投媒體等多年的經驗。

相關焦點

  • 馬雲稱再創業不會選擇網際網路:傳統行業更有機會從技術中受益
    在答辯現場,每人陳述 20 分鐘後,要接受四位評審官和本組同學的 20 分鐘提問。30 多名企業家學員從各自的實踐中選題,幾乎涵蓋了近幾年商業領域的所有重大議題。儘管選題各不相同,但企業家們不約而同指向了一個方向:傳統行業更有機會從技術中受益,今天數位化的變革才剛剛開始,未來每一個行業都會變成技術驅動的現代行業。對此,校長馬雲在現場表示:「今天如果再創業,我一定不選網際網路,我要進入傳統行業。
  • 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創業最大的機會在哪裡?
    進入正文前,先分享我們從投資翼菲自動化中學到的三個最有價值的結論:  工業機器人的落地應用,最重要的是找到標杆大行業的標杆客戶應用落地。  中國的生產製造業從流程到需求,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和演進,在其中要抓住機會,最重要的是能捕捉到需求,並且因地制宜形成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 百閩創業|BAT大廠對於教育行業的布局延伸出的創業機會
    2020年10月15日,在多鯨資本主辦的「新教育、新風向| ECS2019 教育資本年會」上,阿里巴巴釘釘教育行業負責人盧濤表示,釘釘進入教育行業是數位化經濟時代社會變遷的結果。雖然網絡上對於「學習」一事哀聲一片,但不得不說,釘釘的存在的確是教育行業的福音。如果沒有線上平臺的支撐,那麼很多的學習都不得不按下暫停鍵。釘釘所帶來的福利不僅惠及國內,還成為不少國外用戶的學習辦公之選。
  • 薛蠻子:"老頑童"現在投什麼 O2O行業創業機會最大
    技術上,中國電腦用戶有4億多人,手機用戶10億人,以前中國的上市公司中,網際網路行業與手機行業互不相關,而微博把手機、網際網路和電腦的這個玻璃牆打碎了,以前玩電腦的人,現在也能上微博,所以爭取到了龐大的用戶量,微信也是這樣。  「你發一條微博,理論上能上網的人都能看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
  • 復旦大學:要創業?可以有的機會與避免踩的「坑」
    以下內容節選自創業講堂現場FDSM找對行業、選對市場、技術創新,創業依舊機會無限所以技術創新企業首先要找準自己的技術定位,在此基礎之上謀求長期競爭優勢,就可以做到十年磨一劍,做到專業化加全球化。當下應該有更多企業關注技術創新,而真正優秀的企業是能夠做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二者兼得的,比如蘋果和谷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來看雙創,以及這些創業企業出現的規律,我提出幾點建議:第一從商業模式創新到技術創新。第二從平臺到垂直。第三從壟斷到聚焦。
  • 青年創業大講堂 | 創業導師康霖:青年創業者要學會抓住創業機會
    7月30日,海南省政協委員、省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海南大學副院長、研究員康霖受邀參與2020年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青年創業大講堂,為參賽的創業選手們傳授參賽技巧,提高選手創業能力、增強創業信心。  康霖通過多次參與創賽輔導、大賽評委的實踐經歷,從經典案例等角度出發,重點講授青年人如何創業,以及傳授參賽技巧等,讓選手們能在比賽中更好地發揮。
  • 年輕人如何把握創業機會?聰明的人都是如何及時抓住創業機會的?
    這些都是從「用戶需求」中尋找創業機會的例子,其實轉眼看去,自己身邊的一切都是創業的機會,因為你所購買的產品或者服務,都是解決了你的某一種需求。(反思:看看你遇到了哪些痛苦,把痛苦記在本子上,這就是創業機會。)3.你能從一根吸管中看到什麼機會?和現在眾多的網際網路產品相比,這利潤實在太薄了,幾乎沒人願意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 如果你有20萬,現在讓你選擇一個行業創業,你會選什麼?
    對於我們個人也是一樣,我們努力工作,然後到了一家公司,收入有個比較大的漲幅,這始終是處於勞動致富模式下的增長。在工作中我們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做決定的能力,跳出增長曲線去思考和判斷,跳出自己的天花板,然後演化出自己的財富增長路徑,尋求不一樣的創業增長道路。
  • 一文了解大數據領域創業的機會與方向
    在這篇大數據行業的SWOT分析文章中,也許可以找到你想了解的大數據行業創業環境、問題、機會與方向。鈦媒體註:大數據不僅僅是一個營銷詞彙,在這篇乾貨滿滿的文章裡,作者用數據告訴我們,究竟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行業的創業機會如何,未來的創業方向又有哪些。
  • 大健康行業輕資產創業機會
    而橫在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另一個嚴重的障礙就是老齡化嚴重,到2017年,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佔了總人口的11.4%,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都告訴我們,每個人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那麼,這次疫情相信大家都已經發覺,健康是最重要的,沒有健康,還談什麼夢想,這次疫情,很多公司都推遲上班,很多行業也受到嚴重的影響,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那麼我們或許已經認識到,健康產業是一個抗經濟周期,抗意外災難的行業,請大家記住三個關鍵詞:健康產業,輕資產創業,被動收入,這將在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那麼,我們繼續講解,我們如何藉助健康深圳項目,來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
  • OptiTrack運動捕捉技術在運動科學中推動「科學奇蹟」誕生
    然而在許多大眾視野外的領域,運動捕捉技術也在默默發光發熱。遇到障礙物能自動轉彎的掃地機器人,小創面手術,運動員科學訓練,都是基於運動捕捉系統實現的現代科技成果。下面就讓我們深潛其中,看看動捕技術是如何推動這些「科學奇蹟」的誕生吧。
  • 年賺百萬的老闆揭秘創業的門道: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行業!
    創業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其中夾雜著錯綜複雜的因素,創業者面臨的風險與機會並存。雖然人人都可以投資創業,但只有少數人可以取得輝煌的成就,而有更多的人是一無所獲。可見,成功的創業是相似的,失敗的創業各有各的不同。創業者要避免失敗,使生意興隆,其中大有學問。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中公教育李永新:疫情下一定不要悲觀!創業要看緣分,也要幸福
    所以不管疫情怎麼樣,我們還是該幹嘛幹嘛,要充滿自信,迎著陽光,圍繞到底是就業、創業,還是考試,這些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東西開啟新的一天。創業要看緣分坦誠地講,創業是要講一定緣分的。沒有特殊機緣,僅憑一己創業執念的同學,去創業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舉個例子,我大學臨近畢業時,並不是想去創業的。我和很多應屆學生的想法一樣,想保研。
  • 資本風向|頭部VC合伙人「外灘大會」論金融科技賽道創業機會
    近十餘年來,金融科技行業成為繁衍「獨角獸」的熱土,螞蟻集團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IPO,即將上演造富神話。面對風雲詭譎的環境,VC等投資者作為獨角獸的孵化和哺育者,在試錯中捕捉機會。創業者與資本在角力中相生相濟。24日,首屆「外灘大會」召開。
  • 常壘資本馮博:ToB創業,要借什麼勢?
    畢業走出校門,總要選一個城市去生活、去創業或是去工作。如果要有理想去做一番事業的話,這10個城市是中國200餘個城市中最佳的。不管是吸引當地的人才,還是經濟環境,這10個城市都能提供創業的比較好的基礎。選對了地方,我們再來看怎麼選行業?
  • 俞敏洪談創業,如何選擇有前景的行業,如何選擇創業合伙人
    茫茫的人海中,有些人不願意過著平庸的生活,對未來充滿了渴望,於是選擇去創業,只是現在市場上競爭激烈,創業之前如果沒有好的準備,很有可能會遇到各種難題,為了避免將來遇到的問題,我們又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
  • 勇敢的去創業吧,你看到正在發芽的機會了嗎?
    「創業」兩個字,在如今這個社會,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隨著全民創業熱潮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逐步加入了想創業的行列中。創業機會千千萬,很大一部分人選擇加盟知名品牌作為自己創業路上的第一步;而我們的品牌主也在積極的尋找自己的合作夥伴。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招商加盟行業的那些事。
  • IT行業在2020年是否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首先,從當前IT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2020年的IT行業將有比較多的發展機會,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產業結構升級將促使IT行業全面進入傳統行業領域;其二是網際網路領域依然是創新、創業的熱點領域;其三是人工智慧的發展將促進IT行業的發展。
  • 虛擬動點OptiTrack運動捕捉技術賦能影視行業,打造影視傳奇!
    虛擬製作已經逐漸大眾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功能之一,其中影視行業使用最為頻繁,為了更好的展示虛擬製作的智能應用,全球視效公司PIXOMONDO於2020年10月在北京舉行了一場虛擬製作智能棚(Smart Stage)測試。
  • 2020年疫情之後,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行業充滿創業機會?你知道幾個?
    2020年,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仿佛蝴蝶煽動的翅膀,對各大行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然而,危機與商機往往並存,亂世更能出英雄。目前,很多人已經在思考,疫情之後,商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