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諾基亞上市了新的復刻鍵盤機,四百多塊的低廉售價,主打盲打、好看和聽廣播。
絲滑的外殼,應該還是聚碳酸酯的材質
相信大家都對Nokia 5310這個型號不陌生。是的,經調查,大院成員少年時人均擁有率達到百分之二十的,就是這個型號的初版。
每一次諾基亞出新的鍵盤機,很多人就會驚呼:啊,諾基亞怎麼還沒死?啊,諾基亞怎麼還在出鍵盤機?啊,現在還有誰在買鍵盤機啊?
9103年了,到底是誰還在用鍵盤機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這都几几年了,為什麼有人還會用鍵盤功能機。
在大學的時候,我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學渣,但是觀察學霸的行動這些令自己安心的表面功課還是會稍微做一做的。
當時我們班上學習最好的姑娘,把自己的智能機扔在了抽屜底,上課一般帶一部天藍色的諾基亞105加一部用來記筆記的iPad。
35天超長待機,甚至成為了ISIS組裝手機炸彈的首選
當時我看著那臺出塵的諾基亞,覺得那仿佛就是自制力的實體化,只能羞愧地把自己那臺騷紫色的大法T2藏到包裡。
順帶一提,那臺被偷了兩回的T2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臺智能機,在此之前,我手裡的是一臺還打著Anycall標誌的三星天翼合作款鍵盤機,日常死皮賴臉玩朋友的HTC。
就是它,Anycall b309
而更早之前的初中,我需要把自己那臺除了玩俄羅斯方塊還挺順手之外毫無優點的黑白小靈通藏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然後去蹭別人的華強北iPhone3GS。
相比起自己的,別人能拿手指劃拉的手機那叫一個香
現在某寶上搜索功能機,通常會有兩大類適用人群:需要戒網的,和老年人。
對於戒網人群來說,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再見網際網路。
舊版本的黑莓,就號稱考研人群戒網神器,可以讓你與網際網路徹底劃清關係,同時保留關鍵時刻絕對找得到你的功能。
黑莓獨有的端對端push mail通訊功能曾經讓它在世紀初多次美國重大災情的時候承擔起了緊急通訊的任務,但是系統的封閉性又對開發者非常不友好,最終只剩下對考研人群十分有用的功能:查字典,以及極其不好用的QQ和微信。
至於能不能真的把網戒斷,我覺得很懸
老人家使用鍵盤機的需求都比較好懂:要大。字大,鍵盤大,電池大,聲音大,最好能兼做臺式收音機和廣場舞大音響,個把月不斷電。
在功能機佔有率依然有兩位數的日本,翻蓋和直板功能機可以說還是不少上了年紀的人的剛需,幾家本土手機大廠就屬於真正在摺疊功能機產品線上面走到黑的代表。
京瓷(Kyocera)為軟銀生產的最新翻蓋手機,上市日期為2020年1月23號
對,今年全新的,不是復刻的,有Type-C接口的翻蓋鍵盤機
日本人,特別是老人對翻蓋手機是有感情的。翻折時候的那一聲咔啦,手機上的那一串巨大無比的掛飾,面對面用紅外線傳輸功能分享郵件地址的習慣,和「與摺疊傘等一脈相承的『摺疊文化』」,都讓日本在智慧型手機接受率提升的路上走得很艱難。
MMD研究所(日本最大的移動營銷研究機構)於2018年採訪了一萬五千多名15~69歲的市民
可以看出功能機(ガラケー)的持有率仍然接近20%
在不同的國家,依然使用按鍵功能機的理由也不盡相同,比如在印度,賣得最好的Jio Phone,第一代的機型就是一臺半智能按鍵機,而它成功的原因只有一個:便宜。
一代輕量版只要399盧比,不到40人民幣
而且附贈4G網基建和等於不要錢的流量套餐
而和便宜耐用都不沾邊的功能機,也還是存在的,並且一定不會缺人買:
2019年,Supreme和美國手機商BLU的聯名單品
對於磚頭都能賣出價的Supreme來說,整這麼一款神秘的3G信號16G超大內存按鍵機也應該不算什麼迷惑操作——看哪,是超大LOGO!比起印有Supreme的手機殼來說,當然是直接有LOGO的手機背板比較硬核。
號稱純手工勞斯萊斯工藝打造的鍵盤機,都去哪裡了
說到全球第一款奢侈手機威圖,可能大家一下子意識不過來,但是只要一看圖:
哇哦這殼兒,嘖嘖嘖
你就會意識到,這就是8848系動物皮貴金屬藍寶石屏幕手機的鼻祖,以做陀飛輪機械手錶的精神去細摳電路板上的每一粒零件和外殼真皮上的每一點瑕疵。
每一個來勢洶洶的貴牌後面總有一家你熟知的巨擘,威圖手機在1998年創立的時候,歸屬於諾基亞,以不計成本為中心思想,把人家做勞斯萊斯的老師傅統統請過來,花兩三年做一臺手機,賣十幾萬。
有錢人花這十幾萬似乎不在意能裝幾個APP
人家想幹啥可以一鍵直連客服中心(人肉Siri+高端114服務號),讓拿著256G iPhone的客服幫他解決
此後威圖的股權倒轉多手,雖然一直有為高端客戶供貨,也轉向了全觸摸設計,但是出貨量已經大不如前。
同樣主打固定客戶群的還有能生產安卓最高端旗艦的三星,在2014年的時候出過一款型號為W2014的內外屏翻蓋鍵盤機,售價一萬。
這不是8848你敢信
雖然系統和處理器都是同期頂配,但是兩個800×480像素的3.7英寸屏幕,真的不能變成一塊同期的1920×1080的5.2英寸大屏。
現在的商務旗艦級已經不用考慮中老年用戶使用鍵盤的習慣了
日本另一家調查機構MRC則顯示2019年2月功能機佔有率已經下降至11.3%,而智慧型手機則上漲到了85.1%。
這並不影響以技術大過天、使用感受無所謂為生產宗旨的日本手機界。在2018下半年,京瓷就聯合無印良品的設計師深澤直人設計出了INFOBAR的最新15周年版,系統為安卓5.1,整整落後了4年。
有一說一,真的很好看
就算在蘋果通過軟銀大舉進軍日本、從而打開了外國手機品牌在日本市場銷路的這十二年裡,以夏普、京瓷為代表的日本本土手機依然在摺疊機和直板按鍵機的生產設計上非常堅挺,在應用安卓系統的時候,就算放棄大屏和觸摸功能,也要保留實體按鍵。
可以看出在13/15年的版本中已經轉向了直板智能機的設計
但是新版的紀念按鍵機依然有收藏和實用的價值,在某寶上均價依然在2500元上下
從大到小,再到大再到小
功能機的時代,做手機有一個默認的方向:小。在大哥大時代後期,便攜是重點,集成度越高,手機越小,就是高科技的代表。
最後一臺有代表性的大哥大應該是1992年摩託羅拉的International 3200,在這之後,功能機時代來臨。
小,但是功能要越來越齊全,實體功能鍵一個疊一個,收發郵件要有快捷鍵,最好聽歌音量也能盲按。
2001年的Nokia5510
只要夠緊湊,全鍵盤塞進小手機裡都不是事兒
在功能機發展的後期,在大家的功能都差不多到頭了的時候,比拼裝飾的功能成為了功能機的重點。
屏幕算個啥,你看我崎嶇的流線型機身
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給IIDA設計的一款手機可以說是功能機顏值的巔峰之一,不是那種跑車手機一樣的神奇擬物方向,而是這樣:
點陣前屏的賽博感簡直後無來者
屏幕一開始只是一個便於觀察的窗口,或者還是一種動態裝飾,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交互的主戰場。
但是自從蘋果橫空出世之後,所有人有意無意地向蘋果那種乾乾淨淨的方向靠攏。
2008年各大手機廠商的主流機型,有種一母同胞的感覺
屏幕成為了重點之後手機又開始越做越大,在四五年前,三星還曾經出過像Galaxy Tab那種7英寸的巨大手機,特別顯臉小。
當然,現在平板類產品已經被歸到了另一條產品線
現在已經沒有人做這麼大的手機了,而隨著屏幕的擴大化,開始有人懷念小屏手機,雖然現在的主流的手機屏幕尺寸已經是六字頭,但是像我這種手小用戶,還是很懷念五字頭手機的掌控感。
已經出了,頂配也就4000不到,大家有沒有香到
和小屏幕一起復興的,還有手機的裝飾主義。
當年的手機掛機精神復興的代表,就是各種各樣的手機殼。大家其實並不怎麼在意設計師嘔心瀝血給你減薄的那一兩毫米機身,反正都是要裝殼裡去的,殼好不好看,很多時候是重點。
男性向的殼兒,可能頂多就是裝甲風,而女性向的殼兒,能給你做出一個包
而在玻璃的背板材質配廣泛應用之後,廠商們似乎也認識到了背板的漂亮程度也是影響購買決策的因素之一,各種幻彩漸變光效和漂亮的名頭層出不窮,雖然還是非常脆皮,但還是讓人每天都要把盡心挑選的超薄超透手機殼卸下來,觀賞一下毫無遮擋的背板設計。
realme與深澤直人聯名的背板設計「洋蔥」
據說花了很大力去模擬白洋蔥皮的原生質感
摺疊的風潮也在回歸,前有三星Fold系列和Z Flip摺疊屏,雖然都有較為高風險的翻車係數,而且和功能機時代的摺疊機宣傳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小巧,便攜,開合聲音清脆。
而且看Z Flip的推廣,基本上都集中在女性客戶身上
如果說功能機過渡到智能機的時代是由小重新變大,那麼摺疊機的出現,可能又會把手機這種終端重新變小,也沒有人能夠斷言實體鍵盤以後就不會再出現在我們的手機上。
TCL的滑動抽拉式摺疊機
回到最初的問題:鍵盤機的大旗還能再撐幾年呢?鐵打的諾基亞還能再擋幾年子彈呢?
當智能機世代老去之後,更老的鍵盤機估計就會變成那塊重達一噸而存量只有5M的IBM硬碟,成為感嘆舊時代科技笨重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