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即將開始,廣大考生對復旦大學的招生政策、培養模式等方面有諸多疑問,為幫助同學們填報志願,順利報考復旦,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來回答考生最關心的7個問題。
2020年復旦大學招生錄取政策有何特點?
復旦大學立足國家戰略需求,不斷優化招生錄取政策,吸引最優秀的、適合復旦人才培養理念的才俊報考。整體而言,復旦大學今年招生錄取政策有如下6個特點:
1.今年復旦大學本科安排35個招生專業(類)招生,涵蓋了79個專業,為考生填報專業志願提供了更寬的口徑,為考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
2.今年新增馬克思主義理論、人工智慧(納入工科試驗班[新工科本研貫通]大類)、口腔醫學3個招生專業。與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西班牙語、護理學(助產士方向)等專業一樣,它們都是近年來為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新增,且廣受考生關注的專業與方向。
3.隨著復旦教育教學體系改革的深入開展,招生與培養環節貫通,如新聞傳播學類(卓越新聞人才計劃)、法學(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經濟學類(含數理經濟拔尖項目、經濟學專業國際項目和復旦-荷蘭格羅寧根大學「2+2」雙學位項目)、經濟管理試驗班、數學類(拔尖人才培養計劃)、自然科學試驗班(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技術科學試驗班(卓越班)、工科試驗班(新工科本研貫通)、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保密技術(國家保密學院)、軟體工程(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臨床醫學(8年制本博連讀)(卓越醫生計劃)、臨床醫學(5年制)(卓越醫生計劃)等專業(類)人才培養能級不斷提升,均是社會反響熱烈、考生關注度較大的招生專業(類)。
4.復旦大學進一步深化大類招生與通識教育理念,在部分省市提前批設置自然科學試驗班、技術科學試驗班、社會科學試驗班、醫學試驗班等招生大類。此舉有利於傳播通識教育理念,大幅提高考生錄取機率,有效滿足專業志願。
5.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今年繼續分代碼招生,國標代碼為19246,在教育部及各省級招辦公布的招生計劃中名為「復旦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學歷、學位證書的學校名稱統一為「復旦大學」。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籤約,共建託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及其直屬附屬醫院。2019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正式啟動。復旦大學醫學人才培養開啟了新的篇章。
6.為保護高考統招考生的利益,保送生、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含浙江「三位一體」)、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錄取均不佔用現公布的高招計劃數。
復旦大學本科教育有什麼特點及優勢?
復旦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的掌握未來的復旦人。復旦緊緊圍繞一流育人質量目標,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進一步鞏固本科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積極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促進學校一流學科優勢和一流科研優勢有效轉化為教育教學優勢,引導一流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打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統。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復旦大學總體辦學水平在國內名列前茅,一些指標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大學水平。近年來,隨著《復旦大學2020一流本科提升行動計劃》的深入開展,復旦本科教育優勢更加領先:
1.最具特色的「2+X」培養體系:「2+X」培養體系旨在讓每一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滿意的培養路徑。其中「2」指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培養課程,強調對核心能力的培養;「X」指通過專業進階、本科榮譽項目、跨學科學程、輔修學位、創新創業教育等多種途徑實現學生自主發展的無限可能。最終,復旦大學通過貫通大類招生與通識教育、專業培養,實現學生多元發展。
2.最優質的生源群體:復旦擁有全國最頂尖的生源群體,近年高考統招文、理科錄取分數線在全國名列前三,醫科名列前二,綜合評價招生等途徑錄取的學生則展現了突出的綜合素質。優秀同學之間相互啟迪與幫助,營造了學校優良的學風傳統與學習氛圍。
3.最豐富的書院生活:書院是學校實現文化育人的住宿生活園區,亦是復旦師生對話交流的公共空間,更是學生自我管理和成長的教育平臺。書院以「讀書」「對話」「適應」「關懷」為旨趣,通過開設書院研討課程、強化導師引導、豐富課外文化活動等手段,達到培養學生完整人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的。學校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核心作用,使書院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多元功能共同體。
4.最豐富的課程選擇:每學年6800餘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大部分為小班教學,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在「名教授上基礎課、帶基礎實驗」的倡導下,頂尖的師資隊伍培養最優秀的學生,各專業導師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業指導。
5.最成熟的學分制:復旦學生可在學制範圍內根據專業培養方案靈活地安排自己的修讀年限,部分學生可以在三年內完成本科階段學業,提前步入碩士或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6.最暢通的本碩博銜接培養機制:學校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本碩博銜接培養機制。2020年「卓博計劃」開始實施,全校各院系優秀本科生(所在專業前20%)均可申請。各研究生教育單位均可接收,並向優勢基礎學科和重點學科傾斜。
7.最多彩的校園文化:傳統文化、國際交流、公益、戶外、經管、媒體影視、舞蹈、戲劇等200多個學生社團每年舉辦活動3200餘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修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成才。
復旦大學為每一個專業制定了翔實、豐富的培養方案,學生可以在培養方案的指導下,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修讀計劃,鍛鍊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各專業詳細的本科教學培養方案請查閱復旦大學本科教學信息網www.jwc.fudan.edu.cn。
按大類招生入學的學生將如何培養、如何選專業?
招生計劃中的「試驗班」僅是招生大類的名稱,與其他招生大類一樣,不是具體的教學班級。目前復旦大學有社會科學試驗班、自然科學試驗班、技術科學試驗班、工科試驗班等含有「試驗班」名稱的招生大類。大類招生與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理念一脈相承。包括試驗班在內的各大類招生錄取學生入學後根據個人興趣、特長並參考招生大類所含專業的教學培養方案,修讀大一通識教育課程及相應大類的大類基礎課程,於第一學年暑假自由報名,參加專業分流。院系依據學生意願,遵循「志願優先、參考學生學業表現」的原則擇優分流。由於大一打好了專業基礎,又對相關專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們走出高考選擇專業時的迷茫,基本都能進入理想的專業繼續發展。具體培養與分流選專業工作實施方案請查閱復旦大學本科教學信息網www.jwc.fudan.edu.cn。
就讀期間可以轉系轉專業嗎?
除招生時有明確限制者外,所有學生在第一學年或第二學年的春季學期均可申請轉專業。其中,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國標代碼19246)錄取的學生轉專業範圍限於醫學類專業。雖然每年全校各專業提供600多名(約佔同年級在讀學生總數的20%)轉專業名額,但因為經過一年深入學習,學生增加對高考錄取專業的興趣和志向,實際提出轉專業的人數明顯低於轉專業名額。具體規定請查閱復旦大學本科教學信息網www.jwc.fudan.edu.cn。
復旦大學學生國際交流的機會多嗎?
復旦同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多所大學和機構籤訂有合作協議,與境外近200所的大學開展學生交流,如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法國巴黎政治大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學校提供了多種選擇,既有學校層面的項目,也有學院層面的安排,還有個人訪學制度。各個渠道都能進行海外交流學習並能按程序進行學分轉換,成為復旦大學本科學歷學位教育的一部分。從校際學生交流到學院系際學生交流,再到個人訪學制度,復旦大學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全面的、立體的學生海外交流的體系。2019年全年師生出國出境逾9000人次,接待境外來訪人員9000多人次,舉辦國際會議約100場,復旦因此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之一。更多國際交流信息可參見復旦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主頁:ogp.fudan.edu.cn。
復旦大學本科生都有哪些畢業選擇?
復旦大學本科生畢業後選擇在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是主流,約佔70%,其中近一半學生進入世界一流高校深造。而在就業、創業方面,復旦畢業生的就業綜合能力在各類排行榜中均處於國內高校前三。復旦畢業生在職場中越來越多地展現出通過通識教育所獲得的綜合素質和精英特質,其個人能力和專業素養也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整體而言,復旦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不存在專業屬性之間的顯著差異,專業「熱門」與否並不重要,無論就讀什麼專業都能實現自由的職業選擇。更多畢業生信息可參閱復旦大學學生就業信息網career.fudan.edu.cn。
復旦大學為學生提供獎學金或助學金嗎?
復旦大學為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立志成才的學生設立了各類獎學金100項,獎金額最高超過10000元/人,覆蓋全校45%以上學生。復旦大學還面向每年錄取的品學兼優的新生設立了新生獎學金,最高金額達50000元。
「決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這是復旦大學向社會的鄭重承諾。為確保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學校提出了「經濟資助和成才輔助」的「雙助」理念,推出了本科生「助力成長計劃」,構建了立體化、多元化的資助育人平臺。在國家和社會的支持下,學校目前設有69項助學金,平均每年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人均近6000元的資助,如何佩鑫、陳曉明校友助學基金項目中「海外及港澳臺交流獎學金」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與寒暑假期短期出國出境交流提供全額資助。學校還建立應急基金、醫療幫困等機制,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或遭遇突發事件的學生提供保障,依託「光華公司」建設創新實踐教育平臺,提供約3000個勤工助學崗位。更多勤助信息可參閱復旦大學學生工作部(處)主頁www.stuaff.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