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國內成品油價格累計已經進行了十九次調整,調價的情況為十二擱淺、四下跌三上漲。最新一次調價擱淺,是國慶長假之後的首日,即10月9日。在理性心態逐漸發揮作用的當下,即便油價宣布上調,也很難見到大量車主熬夜到加油站排隊,趕在零點前給愛車加油了。
其中的原因在於,如今一些車主只要在手機裡安裝上幾款第三方加油、支付應用,即便油價上漲,也可打開應用查找距離最近、折扣力度最大的加油站。在他們看來,無論油價漲跌自己都可以隨時隨地加滿一整箱油、省下幾十元。
相比「三桶油」官方的APP需要預充值一定金額才可以享受些許折扣,目前多數第三方加油APP經常會有「八折」甚至更高折扣。細算下來,平均每升汽油的價格比正常掛牌價能低0.8至1.5元。
那麼,近期再度被熱捧的第三方加油APP,是如何做到高折扣、低油價的呢?車主們享受優惠的背後,這些加油APP通過什麼途徑盈利?背後又是否潛藏不為人知的貓膩?
民營油站讓利,應用賺取差價
「早期的一些加油APP,都是靠燒錢補貼爭取用戶註冊的。」
李坤(化名)所在的公司,目前服務於一家第三方加油APP平臺在廣深區域的推廣和系統維護業務。他告訴懂懂筆記,這些加油APP並非新鮮事物,早在兩年前就有企業推出了相關應用。只不過當時移動網際網路不太發達,上線之初車主、加油站都普遍不認可這種應用模式。
當時,不少平臺運營房都是通過融資、燒錢的方式補貼油價,用戶只要在加油APP上註冊帳號,並在加油時通過應用進行支付,就可以享受相應的優惠折扣,「省錢終究是一個吸引人的話題,所以通過燒錢方式做折扣,總會吸引大量車主註冊帳號。」
李坤坦言,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目前這個圈子裡有不少應用平臺運營方都逐步擺脫了燒錢模式,開始實現盈利。他們能賺到錢的最主要原因,是目前註冊的車主多了,應用有了更多與加油站談判、協商合作價的籌碼。
「眾所周知,加油站的毛利並不算高,即便民營加油站的進貨渠道也都是三桶油。」但民營加油站的掛牌價仍有一定優惠空間,李坤透露,部分民營加油站為了走量、打造品牌認知度,也經常會舉辦折扣加油的活動。
早在第三方加油APP湧現之前,這種折扣活動的形式,往往是加油站在門口用瓦楞紙板寫上「加油立減X毛錢一升」,吸引的只能是路過的司機,「而在應用上做活動,宣傳、推廣要比在門口寫標語更廣泛。」
「與第三方加油應用合作的一般都是知名度低、位置偏僻的民營加油站,優惠的力度也更大。」目前絕大部分第三方的加油APP,都是靠加油站讓利價與用戶在APP上加油的差價,實現基本盈利,「例如加油站給應用的協議價是優惠八毛錢,但車主加油支付時是優惠六毛。」
懂懂筆記在手機上下載了好幾款被不少司機推崇的第三方加油APP,發現應用首頁所推薦的加油站基本上都是民營加油站,只有零星幾家是地處偏僻位置的中石化、中石油直營站點。而且加油站位置越偏僻,價格的優惠力度就越大。
「越來愈多的車主用加油APP支付費用,加油站單位利潤是減少了,但得益於註冊車主的龐大數量,加油站的整體收益要遠比以前更高。」李坤強調。
有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6億輛。而在2019年,國內加油站的數量是10.6萬座,其中民營、外資加油站佔比45%,即4.77萬座。
得益於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車主普遍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即便加油APP應用平臺方每升油僅賺取1毛錢差價,所實現的經營收益也相當驚人。另外,隨著使用第三方加油APP的註冊車主暴漲,平臺運營方實現盈利的方式也變得更「花心」了。
車主個信「裸奔」,為優惠不要隱私
「現在我們(代理)的加油APP,在後臺已經有三百萬註冊用戶了,涵蓋了包括廣州、中山在內的好幾個城市。」
李坤坦言,相比手遊、電商、資訊類的APP,一款加油應用只有三百萬註冊用戶規模,看上去有些可憐。但加油APP的註冊用戶都是信息精準的車主,因此運營平臺也有籌碼與民營加油站以及更多商家談判,取得更多優惠價格。
「以前打開應用,加油時支付即可打折,但現在車主若要享受折扣,必須先更新註冊信息(車主檔案)。」由於「折扣誘人」,即便有車主擔心個人信息外洩,也禁不住誘惑填寫/註冊自己的信息,只為能夠享受更好的折扣。
隨意打開手機上的任意一款第三方加油APP,系統都會要求車主完善註冊信息內容後,才可以享受更低的加油折扣。懂懂筆記在嘗試填寫時發現,填寫信息包含了車輛的品牌、車型,車輛具體用途(家用或商用),車主個人信息等。有部分應用甚至以更大的折優惠,吸引網約車司機群體註冊並完善車輛信息。
這些看似簡單的信息,可以幫助系統將註冊的車主分門別類、進行深度挖掘。李坤透露,目前他們所服務的這款應用,已經上線廣告推送的功能,會針對後臺數據中不同類型的車主推送不同的廣告內容。
「APP也要做到千人千面嘛,系統會根據車輛信息推送不同的保養維修套餐,這都是與汽修平臺合作的業務;也有與美容美髮和餐飲機構合作的推送服務,目前平臺方賺的主要是廣告推送費。」李坤強調,為了在車主更新完善信息時鑑別信息的真實準確度,這家平臺方也是「煞費苦心」。
他介紹,加油應用的系統目前已經設置了車輛行駛證驗證功能,用「補貼手段」吸引更多車主上傳車輛行駛證信息。補貼的內容是額外獲得一些加油優惠券,優惠力度大致在百元左右。「一些車主為了這幾張合計一百元的優惠券,都會主動上傳相關車輛行駛證,目前已驗證行駛證的車主,佔了全部註冊用戶的26%。」
眾多車主上傳了行駛證信息,對於加油APP平臺方而言只是讓點兒蠅頭小利,但卻獲得了更為重要的隱私數據。
也許我們會問,這樣一來是否會導致車主的個人隱私被洩露,出現平臺方倒賣車主信息的風險?
對此,李坤的回答有些含糊其辭,強調或許不排除有無良的平臺、機構會從事相關的業務,「但是我們公司內部管理很嚴,平臺運營方也很規範,畢竟倒賣信息是違法行為呀。」
看來,這種信息上傳後的結果,只能看服務提供方/平臺運營方的良心了。然而令人憂慮的是,隨著第三方加油APP數量不斷增加,運營主體之間的競爭也在進入白熱化。很難說每家平臺機構都能憑良心好好地把企業做下去。
賽道佣金加碼,低價競爭激烈
通過在蘋果App Store中輸入搜索關鍵詞「加油」,懂懂筆記找到了幾十個相關第三方加油APP應用。其中排名第一的一款加油APP,下載量已經高達10萬+。而在各大安卓市場同樣能下載到大量加油APP,有的更是號稱「加油3.8折起」,優惠力度十分誘人。
「這兩年以來,做加油APP的企業太多了,現在仍有大量的創業者拼命往賽道裡擠。」見證了幾年行業發展後,李坤發現這條賽道參與者越來越多,更有平臺方看中了正在崛起的新能源車主群體,開始在應用中整合充電樁站企業、充電支付平臺、免預付充電換電等服務功能。
「加油APP之間競爭相當激烈,很多車主為了加上最實惠的汽油,都會在手機裡下載多個加油APP,每次加油前通過比價選擇最低的應用支付,加油應用平臺方也都在力求用最低的價格留住用戶。」李坤透露,每個加油APP平臺方在所主攻的城市區域裡,都會有若干家重點合作的加油站,各家拼的就是自己手裡的優惠力度。
「用戶憑什麼讓應用留在手機裡?關鍵是有便宜賺,如果一個應用的加油優惠力度不高,用戶很快就會卸載了。」因為競爭的加劇,部分加油APP目前還推出了「推薦新用戶獎勵機制」,只要老用戶成功推薦一位新車主註冊,就可以得到150~180元的佣金獎勵,並且上不封頂。
儘管加油APP這個小眾市場有部分平臺方開始逐步實現盈利,但新玩家的加入,正使得同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而油品提供方——民營加油站願意和應用平臺合作讓利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不可能陪著平臺方永遠玩補貼遊戲,把利潤拉向更低。
在這場「資本遊戲」中,一些第三方加油平臺先是玩差價,然後在車主個人信息上開始琢磨起新名堂;一些車主為了蠅頭小利,丟了隱私換來一時痛快;而民營加油站無奈陪跑,在盈利與小虧之間不斷徘徊。一旦維繫三方利益的那個脆弱鏈條崩斷,不知道最受傷的會是哪一方?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