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PFC(功率因素校正)及主被動PFC分析對比

2020-12-14 電子產品世界

  1、什麼是功率因數校正(PFC)?

  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數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當功率因數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開關電源供應器上的功率因數校正器的運作原理是去控制調整交流電電流輸入的時間與波型, 使其與直流電電壓波型儘可能一致,讓功率因數趨近於。 這對於電力需求量大到某一個水準的電子設備而言是很重要的, 否則電力設備系統消耗的電力可能超出其規格,極可能干擾銅系統的其它電子設備。 一般狀況下, 電子設備沒有功率因數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時其PF值約只有0.5。

  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計算機開關電源是一種電容輸入型電路,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提高功率因數。目前的PFC有兩種,一種為被動式PFC(也稱無源PFC)和主動式PFC(也稱有源式PFC)。

  PFC打個形象的比方:一個啤酒杯的容積是一定的,就好比是視在功率,可是你倒啤酒的時候很猛,就多了不少的泡沫,這就是無功功率,杯底的啤酒其實很少,這些就是有功功率。這時候酒杯的利用率就很低,相當於電源的功率因數就很小。PFC的加入就是要減少輸入側的無功功率,提高電網的利用率,對於普通的工業用電來講是把電流的相位與電壓的相位調整到一塊了,對於開關電源來講是把嚴重畸變了的交流側輸入電流變成正弦,另外還有降低低次諧波的功能,因為輸入的電流是正弦了。

  2、為什麼我們需要PFC?

  功率因素校正的好處包含:

  1. 節省電費

  2. 增加電力系統容量

  3. 穩定電流

  低功率因數即代表低的電力效能,越低的功率因數值代表越高比例的電力在配送網絡中耗損,若較低的功率因數沒有被校正提升,電力公司除了有效功率外,還要提供與工作非相關的虛功,這導致需要更大的發電機、轉換機、輸送工具、纜線及額外的配送系統等事實上可被省略的設施,以彌補損耗的不足。有PFC功能的電子設備配可以幫助改善自身能源使用率,減少電費,PFC也是一種環保科技,可以有效減低造成電力汙染之諧波,是對社會全體有益的功能。

  PFC電源供應器是如何幫助節省能源?

  藉由降低您的電力設備必須傳輸的電壓-電流,以提供一臺電源供應器至少所需的供電量。因為產生較少無用的諧波(只會替交流電運輸系統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讓電力的消耗減少。

  什麼是諧波?

  諧波是一種噪音形式,基本上是由複合的60個循環正弦波組合而成的頻率所造成。他們通常發生在電源供應器及其它包括計算機在內等多種頻率相關機器。諧波會扭曲基本的正弦波波型, 也會在同一系統的水線及接地線造成偏高的電流。[注: 美國的電源線,有3個pins,就是(Live,火線)-(Neutral,水線)-(Ground,地線)]

  有哪些國家規定PFC為電子設備的標準配備?

  2001年一月,歐盟正式對電子設備諧波有詳細規範,規定凡輸出在75W~600W範圍間之電子設備產品,都必須通過諧波測試[Harmonics test(EN 61000-3-2)],測量待測物對電力系統所產生的諧波幹擾;中國大陸自2002年5月起,規範凡政府機關採購之電子設備,皆將功率因數校正(PFC)視為電子設備的標準配備功能;日本已著手研擬關於節約電力的各項方案,這是一種未來的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其它國家將陸續跟進。

  1、什麼是功率因數校正(PFC)?

  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數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當功率因數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開關電源供應器上的功率因數校正器的運作原理是去控制調整交流電電流輸入的時間與波型, 使其與直流電電壓波型儘可能一致,讓功率因數趨近於。 這對於電力需求量大到某一個水準的電子設備而言是很重要的, 否則電力設備系統消耗的電力可能超出其規格,極可能干擾銅系統的其它電子設備。 一般狀況下, 電子設備沒有功率因數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時其PF值約只有0.5。

  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計算機開關電源是一種電容輸入型電路,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提高功率因數。目前的PFC有兩種,一種為被動式PFC(也稱無源PFC)和主動式PFC(也稱有源式PFC)。

  PFC打個形象的比方:一個啤酒杯的容積是一定的,就好比是視在功率,可是你倒啤酒的時候很猛,就多了不少的泡沫,這就是無功功率,杯底的啤酒其實很少,這些就是有功功率。這時候酒杯的利用率就很低,相當於電源的功率因數就很小。PFC的加入就是要減少輸入側的無功功率,提高電網的利用率,對於普通的工業用電來講是把電流的相位與電壓的相位調整到一塊了,對於開關電源來講是把嚴重畸變了的交流側輸入電流變成正弦,另外還有降低低次諧波的功能,因為輸入的電流是正弦了。

  2、為什麼我們需要PFC?

  功率因素校正的好處包含:

  1. 節省電費

  2. 增加電力系統容量

  3. 穩定電流

  低功率因數即代表低的電力效能,越低的功率因數值代表越高比例的電力在配送網絡中耗損,若較低的功率因數沒有被校正提升,電力公司除了有效功率外,還要提供與工作非相關的虛功,這導致需要更大的發電機、轉換機、輸送工具、纜線及額外的配送系統等事實上可被省略的設施,以彌補損耗的不足。有PFC功能的電子設備配可以幫助改善自身能源使用率,減少電費,PFC也是一種環保科技,可以有效減低造成電力汙染之諧波,是對社會全體有益的功能。

  PFC電源供應器是如何幫助節省能源?

  藉由降低您的電力設備必須傳輸的電壓-電流,以提供一臺電源供應器至少所需的供電量。因為產生較少無用的諧波(只會替交流電運輸系統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讓電力的消耗減少。

  什麼是諧波?

  諧波是一種噪音形式,基本上是由複合的60個循環正弦波組合而成的頻率所造成。他們通常發生在電源供應器及其它包括計算機在內等多種頻率相關機器。諧波會扭曲基本的正弦波波型, 也會在同一系統的水線及接地線造成偏高的電流。[注: 美國的電源線,有3個pins,就是(Live,火線)-(Neutral,水線)-(Ground,地線)]

  有哪些國家規定PFC為電子設備的標準配備?

  2001年一月,歐盟正式對電子設備諧波有詳細規範,規定凡輸出在75W~600W範圍間之電子設備產品,都必須通過諧波測試[Harmonics test(EN 61000-3-2)],測量待測物對電力系統所產生的諧波幹擾;中國大陸自2002年5月起,規範凡政府機關採購之電子設備,皆將功率因數校正(PFC)視為電子設備的標準配備功能;日本已著手研擬關於節約電力的各項方案,這是一種未來的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其它國家將陸續跟進。

  什麼是主動式/被動式功率因數校正(Active/Passive PFC)?

  被動式PFC,使用由電感、電容等組合而成的電路來降低諧波電流,其輸入電流為低頻的50Hz到60Hz,因此需要大量的電感與電容。而且其功率因素校正僅達75%~80%。 主動式PFC使用主動組件 [控制線路及功率型開關式組件(power sine conductor On/Off switch),基本運作原理為調整輸入電流波型使其與輸入電壓波形儘可能相似,功率因數校正值可達近乎100%。 此外主動式PFC有另一項重要附加價值,即電源供應器輸入電壓範圍可擴增為90Vdc到264Vdc的全域電壓,電源供應器不需要像以往一般需切換電壓。相對地,因為其優異功能,主動式PFC價格也較高。另外消費者還要注意,一般而言很多被動式的設計,在115V的系統上是沒有置入的,因為廠商只作230V的部分,所以需請在115V電壓系統下的消費者,留意此問題,可能多花了錢卻買到在115V下沒有PFC作用的電源供應器。

  被動式PFC一般採用電感補償方法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被動式PFC包括靜音式被動PFC和非靜音式被動PFC。被動式PFC的功率因數只能達到0.7~0.8,它一般在高壓濾波電容附近。

  而主動式PFC則由電感電容及電子元器件組成,體積小、通過專用IC去調整電流的波形,對電流電壓間的相位差進行補償。主動式PFC可以達到較高的功率因數——通常可達98%以上,但成本也相對較高。此外,主動式PFC還可用作輔助電源,因此在使用主動式PFC電路中,往往不需要待機變壓器,而且主動式PFC輸出直流電壓的紋波很小,這種電源不必採用很大容量的濾波電容。

  為什麼主動式PFC優於被動式PFC?

  1. 主動式PFC提升功率因素值至95%以上,被動式PFC約只能改善至75%。換句話說,主動式PFC比被動式PFC能節約更多的能源。

  2. 採用主動式PFC的電源供應器的重量,較用笨重組件的被動式PFC產品要輕巧許多,而產品走向輕薄小是未來3C市場必然趨勢。

  主動式PFC的優點:

  校正效果遠優於歐洲的 EN 諧波規範,即便未來規格更趨嚴格也都能符合規定。

  隨著IC零件需求增加,成本將隨之降低。

  較無原料短缺的風險。

  較被動式專業的解決方案。

  能以較低成本帶來全域電壓的高附加價值。

  功率因數接近完美的100%,使電力利用率極佳化,對環保有益。

  因應未來CPU發展趨勢,輸出瓦特數(電力)要求將越高,主動式PFC因成本不隨輸出瓦特數增加而上升,故擁有較好競爭力。

  被動式PFC的缺點:

  當歐洲EN的諧波規範越來越嚴格時,電感量產的品質需提升,而生產難度將提高。

  沉重重量增加電源供應器在運輸過程損壞的風險。

  原料短缺的風險較高。

  如電源內部結構固定的不正確,容易產生震動噪音。

  當電源供應器輸出超過300瓦以上,被動式PFC在材料成本及產品性能表現上將越不具競爭力。

  如何區別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

  知道了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的好處後,使用者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區分真的具有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功能的電源供應器。在此提供幾項簡單評量的方式:

  1.看文字敘述:

  準確率90%以上。因為功率因數校正是很有用的功能,廠商當然希望能藉此吸引消費者,所以有此功能的必定會用文字描述。所以有看到"功率因數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 或 "PFC" 這些字眼的產品,都是有功率因數校正功能的。同理,因為主動式的較被動式的功率因數高,廠商沒有理由不大書特書一番,所以基本上沒說明為主動式的功率因數校正產品必定為被動式的。

  2.看規格書:

  準確率100%。若有功率因數校正功能,在其產品規格書中應該可以看到功率因素(Power Factor, PF)的值, 我們知道 PF值要大於90%以上才是主動式的功率因數校正。

  3.看電源外觀:

  準確率50%。在目前所知的技術下,具有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的電源供應器,不會有電壓切換開關(多為紅色),其輸入電壓必須是全域電壓(Full range/ universal free input)或固定電壓,而不能是切換電壓。所以如果你看到有電壓切換開關。就不會有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的功能。但相反的,並不是所有無電壓切換開關(多為紅色)的電源都有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功能,所以使用此法的準確率只有50%,建議應與前兩項指針交互印證。

相關焦點

  • 電源沒有pfc會有什麼後果? 淺論pfc對電源的重要性
    pfc   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數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數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功率因數是用來衡量用電設備用電效率的參數,低功率因數代表低電力效能。
  • 詳解PFC電感的計算
    中心議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1442.htm  Boost功率電路的PFC連續工作模式的基本關係
  • 有源pfc電路工作原理
    有源pfc原理知識科普 PFC的全稱是Power Factor Corrector,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器,它可以在交流轉換為直流時提高電源對市電的利用率,減小轉換過程的電能損耗,達到節能的目的。
  • 功率因數校正(PFC)的幾個小知識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計算機開關電源是一種電容輸入型電路,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提高功率因數。目前的PFC有兩種,一種為被動式PFC(也稱無源PFC)和主動式PFC(也稱有源式PFC)。
  • 帶PFC的開關電源作用介紹 淺談帶PFC的開關電源性能特點
    於以上原因,要求用電功率大於85W以上(有的資料顯示大於75W)的容性負載用電器具,必須增加校正其負載特性的校正電路,使其負載特性接近於阻性(電壓和電流波形同相且波形相近)。這就是現代的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
  • 揭開省錢的秘密:電源主動/被動PFC能耗比拼
    從主動式PFC方案電源的價格開始親民的那天起,關於主動式PFC和被動式PFC的林林種種就已經大家分析探討的焦點,直到最近兩年主動式PFC電源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這些爭論的聲音才漸漸的消退。雖然如此,但我們在今天的主流市場仍然會發現還有不少的被動PFC電源產品的身影,而且銷量還不錯,究竟是被動PFC電源還存在購買價值,還是純粹的坑爹產品。
  • 五分鐘解釋清楚PFC(功率因數校正)
    圖2自從用電器具從過去的感性負載(早期的電視機、收音機等的電源均採用電源變壓器的感性器件)變成帶整流及濾波電容器的容性負載後,其功率因素補償的含義不僅是供電的電壓和電流不同相位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要解決因供電電流呈強脈衝狀態而引起的電磁幹擾
  • 微課堂電源主動與被動PFC
    什麼是PFC,全稱是Power Factor Correction,翻譯過來是「功率因數校正」的意思。什麼?這六個字太深奧?小編也這麼認為,所以還是用通俗的角度來解釋下吧。功率因數的定義公式:功率因數=有功功率(true power)/視在功率(apparent power)。有功功率,是設備消耗了的,轉換為其他能量的功率。視在功率,就使我們常說的功率容量。1減去功率因數就是無效功率(recative power)係數。
  • 功率因數校(PFC)正標準優化解決方案
    這就是「功率因數」,對嗎?但難道它仍然是關於50Hz或60Hz時的「實際」和無功元件嗎?也對也錯。遺憾的是,這種概念化過程有些太過簡單了。  在電力配送系統中,對功率因數校正(PFC)的理解通常是在電力配送系統中的某些點增加(一般來說)電容性電抗以抵消電感性負載效應。我們可以說是「無功」負載,但電源工程師在解決功率因數問題時通常最關心的是電機負載。
  • 被動式pfc電路和主動式PFC電路的介紹及區別
    現在消費者選購電源,除了看重品牌、價格、功率之外這些外在的參數,很少會注意到電源的一些技術詞彙,比如主動PFC、被動PFC、濾波電路等等。其實如果消費者能夠弄明白其中蘊含的一些知識,對於選購電源是非常有幫助的。
  • 《小鑫學堂》第七期:電源--什麼是主動PFC和被動PFC
    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什麼是主動PFC和被動PFC,討論一下兩者的優劣,也讓大家在購買電源的時候有更清楚和明白的選擇~通俗的話說,就是提高有用功的比重,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減少功率損失,也能達到節能的目的~ PFC分為主動和被動。先來說說二者外形上最大的區別~
  • 功率因數校正的幾個小知識
    功率因素校正的好處包含:(1)節省電費(2)增加電力系統容量(3)穩定電流低功率因數即代表低的電力效能,越低的功率因數值代表越高比例的電力在配送網絡中耗損,若較低的功率因數沒有被校正提升,電力公司除了有效功率外,還要提供與工作非相關的虛功,這導致需要更大的發電機、轉換機、輸送工具、纜線及額外的配送系統等事實上可被省略的設施,以彌補損耗的不足
  • 電腦電源為什麼更多人喜歡主動式PFC呢?
    PFC,全程叫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之間的關係,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那麼這個功率因數就可以代表電能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如果得出來的數也就是功率因數越大,那麼說明對電能的利用率更高,反之更小。目前的電源PFC分為主動和被動。
  • 被動PFC+雙管正激 拆解TT 威龍500電源
    近日,太平洋電腦網上海站就收到了TT 威龍系列的一款額低功率400W,最大功率500W的消費級電源——TT 威龍500。TT 威龍500採用了被動PFC電路以及雙管正激拓撲設計,這些究竟是怎樣。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對電源進行拆解,看看TT 威龍500的結構、用料和做工到底如何,能否滿足消費者的普通用途。下面,請各位讀者就跟著筆者的腳步來一步步看看吧。
  • PFC電源與開關電源的區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那麼我們有什麼方法來降低無功功率,或者說如何把功率因數提升到最佳值呢?偉大的科學家們已經幫我們研究出了解決辦法:功率因數校正。提高用電設備功率因數,使其接近1的技術就稱為功率因數校正。 下面讓我們看看供電公司和工業用電用戶都是怎麼樣做的吧。
  • 變頻空調PFC和PTC電路介紹圖解
    C、開機時功率繼電器是不工作的,PTC導通,外機此時是由PTC供電的,內機CPU得到5V的工作電源開始工作,壓機延時啟動時間內,外機CPU檢測外機電路是否正常,若正常,則控制功率繼電器導通,PTC被短路不再起作用,然後外機運轉的所有電流經過功率繼電器
  • 微科普 有源PFC原理知識基礎簡析
    在平時的應用過程中,工程師們所常常提到的有源PFC技術,其實就是在整流電路與負載之間增加一個功率變換器,然後應用電流反饋技術,通過一些適當的控制方法不斷調節輸入電流,使其跟蹤輸入正弦波電壓波形,將輸入電流校正成與電網電壓同相的正弦波,因而功率因數可提高到近似為1。由於該方案中應用了有源器件,故稱為有源功率因數校正,也被稱為APFC。
  • 大咖說|輕鬆了解 PFC 數字電源應用
    PFC (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 功率因數校正 ) 數位電源應用就是把原本 AC to DC 功率因數校正利用 MCU來做。功率因數( PF, Power Factor ) 是電源輸入功率的有效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簡單來說就是電流有效值佔總電流的比值,如果比值越接近1 就表示電力被有效的利用率越高。
  • 主動PFC攻佔各大功率數 7款主動電源火_鑫谷 雷諾者RP450_機箱電源...
    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係,即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電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當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電力利用率越高。
  • 採用創新的模擬PFC控制器應對最新生態設計挑戰
    創新的電流控制頻率反走(CCFF)技術使模擬功率因數校正(PFC)控制器能夠在完整負載範圍內提供高能效,其它已知優勢還包括快速瞬態響應及簡化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