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1考研的研友們來說,數學的複習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很多研友都會選擇去購買一些網課視頻和教輔書來進行複習,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教輔資料層出不窮,該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呢?
在這裡,今躍寄宿考研的數學督導老師——郭老師來為大家介紹和分析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幾款數學輔導資料。
選擇教輔前必須弄清楚的幾個問題
在進行選擇教輔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要選擇教輔?
國家已經公布了大綱和參考書,還有必要再買多餘的教輔書嗎?
其實是這樣的,個人能力有限,考研有側重點,好多大學學的知識是不考的,所以要根據考綱內容進行學習,而老師的講課內容都是對大綱的總結可以節省時間。
2、選擇教輔的目的?
其目的,是讓老師帶你熟悉考研數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之後訓練中提高自己的數學知識掌握、計算和解題能力,老師經驗豐富,了解考研的側重點。
3、如何聽課?
聽課只是入門,而考研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沒有任何一個老師可以給你完完全全的講完,課時太短,所以需要課下自己整理補充。
這裡,郭老師強調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老師講得再好那也是老師的,你自己不能融會貫通都是白搭!
4、只跟一位老師還是跟多位?
知識的本質是抽象難懂的數學語言,老師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轉化為容易理解的知識,理解到本質,故每個老師的講解風格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情況多選。
複習時常見誤區
這裡郭老師主要提到了兩點,都是他在歷年考研輔導的學生中總結出來的。
一戰的學生失利的原因中看視頻多做題少的佔絕大部分(機構數據調查)張宇和湯家鳳各有特點不要有任何偏見(下面文章會進行剖析)。沒有一本輔導書能夠面面俱到,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都是優秀,所以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你有一個知識點看一本輔導書看不明白的話,不妨去翻翻另一本。
高數部分
這裡給一幅圖,匯集了市面上大多數考研輔導老師及其資料。
1、武忠祥:西交教授,專注於高數領域,講課穩健不拖泥帶水,方法簡單有效,對於高數來說比較正宗,基礎班知識點羅列全面,注重知識點本身的講解,題目方法總結細緻得當,尤其是高數17節課質量很高。講課通俗易懂。
書籍: 《高等數學輔導講義》
2、湯家鳳:最擅長的部分是高數,注重基礎,題型化教學,通過列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注重基礎,把知識點拆分的很細,高數講義總結詳細,適應大部分同學,像高中老師一樣注重打基礎,負責和踏實。(推薦基礎小白)
書籍:《高數講義+1800》
3、張宇:講課幽默風趣,列題少而精,善於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剖析深刻,主要集中對知識點的講解。由於帶過奧數班出題風格偏向於奧數,20新版閉關修煉新型知識體系總結,整體反映比較好。
書籍:《張宇高數18講+1000題+閉關修煉》
4、李林: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對近幾年命題風格把握比較精確,擅長從出題人的角度來解析。考點把握精準。
尤其是2019考研神押題而為人熟知,在考研屆異軍突起。
書籍:《高等數學講義+880題+108題》
5、李正元:北大教授,原命題組成員,對歷年數學命題規律有深入細緻的研究,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題思路。李老師主編的多部數學考研輔導書籍,是廣大考生數學複習的必用材料。
這裡要注意一點,有些考生可能只聽說過李永樂複習全書。但是對於一些早年考研的學子,最早的《複習全書》其實是「雙李」一起編寫的,即李永樂和李正元。但是後來二人分道揚鑣,各自出版了自己的複習全書。李正元的高數非常厲害,強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李永樂版的高數要好!畢竟李永樂的看家本領是線代。
書籍:《李正元複習全書》
6、韓國平:山大教授,經驗豐富,最早一批考研老師,自創格式化教學法,獨成一派,講解通俗易懂,步驟解題,山東高分多出自他的學生。
7、楊超:題很精煉,不偏不怪,真題感受,題量適中,步驟很詳細,乾貨滿滿,強調基礎和三大計算。
書籍:《必做986》
總結:高數部分靈活多變,考察切入點比較深,且知識點眾多,各章節聯繫緊密,高等數學是考研數學的重中之重,所佔分值大,需要複習的內容也比較多。尤其是前三章是一個基礎,需要認真仔細的複習。
線性代數
1、李永樂:清華教授,多年參與考研數學命題工作。線代大帝,其出版的線代輔導講義,可以說是目前線代考研輔導最好的幾本書之一。知識點前後串聯,講解細緻,對重點,考點會有詳細而恰當的題型。
書籍:《線代講義+660+複習全書》
2、湯家鳳:線代題型教學,注重基礎,適合0基礎的同學。
書籍:《線代輔導講義+1800題》
3、張宇:側重於整體的理解和對概念的講解,張宇的線代基礎班把線代每章節知識進行串聯,講出知識點實際應用背景,對線代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書籍:《線代9講+1000題》
總結:通過對20試題分析,近幾年線代的考察是明顯加強的。
線代的特點:概念多,定理多,公式法則多,符號多內容縱橫交錯,知識前後聯繫緊密邏輯推理要求高。故需要對線代有深入的理解,線代知識需要將每一章節的知識進行串聯,衡量線代複習效果歸結到一個字「通」。概率論
1、王式安: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曾經任職於考研命題組,原命題組組長。對於概率命題趨勢把握的比較好,講概率論風趣幽默,課程精煉,但基礎知識點不細講,主要講重點考點。(起步點:有一定基礎)
書籍:《 概率論輔導講義+660+複習全書》
2、湯家鳳:概率通俗易懂,基礎題型講解細緻,覆蓋面廣,適合打基礎。
書籍:《概率論講義+1800題》
3、張宇:概念講解細緻,旨在學生理解概率的本質,而不僅僅是做題
書籍:《概率論9講+1000題》
4、方浩:技巧性比較強,卷積公式。
5、餘炳森:講解細緻有條理,和考點緊密結合,講義算是概率中比較細緻的講義,知識點健全,題型分類細緻。
書籍:《餘炳森講義》
總結:概率論這門課本身沒有那麼複雜,在考研中偏向考公式、計算,與高數聯繫緊密。通過對20試題分析,近幾年概率也是明顯加強,不在是15年之前那種送分情況,更側重對概念本身的理解,所以概率論不僅僅是局限於練習題型,也要對基本概念和應用掌握。
各類老師特點
權威派主要有李永樂,武忠祥,王式安,這幾位老師畢竟接近考研,所教授的東西也比較經典輸出。
每個老師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李永樂團隊(李永樂,王式安,武忠祥)比較權威,是接近考研真題的,思路和考研真題類似。
湯家鳳(務實派)的思想是讓沒大學沒學過數學的都會數學,夯實基礎,而且很多方式總結細緻,能夠使每位同學的分數得到保障,對於聽他的課基礎不好的同學也能聽懂。
張宇對於知識點深刻的理解和引申,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概念的講解很深刻。
建議組合
由於各位老師各有各的優劣勢,所以不太建議只跟隨一位老師,採百家之長才是最優選擇!
1、基礎階段:
高數部分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和理解能力,不建議直接選擇張宇的課程,因為張宇的課程對基礎要求比較高,而且例題少,有些細微、簡單的知識張宇是不講的,故可以從以上老師中任選一位。
線代李永樂的課是必須去聽的,但是他的基礎班不好入門多數同學反映基礎階段聽不懂,建議各位同學聽一下張宇的線性代數講解,從宏觀的角度把知識點串聯起來。
概率論;講義的話可以選擇餘炳森的,基礎班王式安老師的並沒有展開去講解,講義選擇一位老師先建立基礎階段知識體系。
2、強化階段:
高數強化:聽了某個老師基礎班的同學,一定要再聽強化,因為一方面是為了建立全面的體系,另一方面是基礎班有很多知識老師是跳過的。上面我們推薦的老師,建議多選,每個老師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線代強化:要聽一聽李永樂的強化班,其他老師根據自己的吸收情況再做補。
概率強化:要聽一聽王式安的其他老師根據自己的吸收情況再做補充。但現在的概率已經不是15年之前那種容易拿分的情況了,看王式安的視頻可以發現主要是16年之前的考點把握,現在的概率更偏向於考察本質理解。因此要重點對待。
總結
視頻只是輔助手段,備考千萬不能依賴視頻!
聽課只是知識的輸入過程,而獨立解題才是有效輸出,凡是輸入的目的都是為了輸出!
總結下來就是,對於不同的知識點每個老師的側重點不同,比如一個考點,就像常考的單調有界必有極限,你可能看完一個老師的視頻,今後做題對這一塊可能還有很多問題,那就可以看看其他老師的講解。進行一個補充。
不論怎麼選擇,一定要走完基礎,對知識體系有一個建立,到強化階段再根據自己每一章節的重點的理解情況。然後再根據每個老師的特色進行補充完善。
注意:
做題的時間要遠遠大於看視頻的時間。老師選擇一個為主,其他為輔。重點突破。參考書一本主要的參輔要吃透,一遍遠遠是不夠的。平時多注意計算訓練。回歸概念本質,不要去死記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