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由環球時報、生命時報、夥伴醫生聯合主辦的2020「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五屆公益活動盛典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報告廳內隆重舉行。來自政府機構、醫學界、媒體界、企業界的3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向為抗疫奮戰的醫者致敬,向為醫學事業突出貢獻的所有醫務人員致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出席並致辭。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機關黨委書記王一彪出席並致辭。參加本次活動的還有中共中央統戰部原常務副部長、十二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十三屆全國人大社會委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人民日報社原副社長何崇元,原總後衛生部部長張雁靈,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曹澤毅,青海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會長陳資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名譽院長郭應祿,國醫大師、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內科首席專家晁恩祥等領導和嘉賓。本次年度盛典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海霞、沙晨主持。
丁仲禮副委員長在致辭中說,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能有一個公益活動將醫者聚在一起,很了不起,意義重大。這是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構建和諧文明醫患,傳播尊醫重衛風尚的正能量舉措,更是對廣大醫務工作者辛勤工作的肯定和致敬。在這次戰疫中,人民要為你們的擔當鼓掌,人民要向你們的努力道謝,人民要向你們的堅守致敬!是你們以生命護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尊醫重衛,不能止於疫情。「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王一彪副總編輯在致辭中說,善待醫務人員,就是善待生命;尊重醫務人員,就是尊重生命。「你守護生命,我們守護你」。作為新聞媒體,就要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努力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社會氛圍。第一,媒體要做尊醫重衛的推動者。人民日報社始終堅持把全民健康事業放在重要位置,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發揮著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站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新起點上,我們將始終牢記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突出主題主線,強化思想引領,凝聚奮進力量,積極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讓尊重和禮遇醫生成為常態,讓醫務人員更舒心、更安心,真正成為全社會最受尊崇的職業之一。第二,媒體要做醫務工作的同行者。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就要自覺與醫務人員攜手並進,做醫務工作的同行者,推動醫務人員更好發揮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力軍作用。要積極傳播健康優先的發展理念,突出發展規劃的健康目標,評估公共政策對人民健康的影響,推動形成有利於人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制度機制和社會環境。第三,媒體要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媒體要充分發揮平臺優勢、資源優勢、內容優勢,傳播科學的醫療衛生知識,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健康資訊信息服務。媒體不僅保持新聞銳度,還要有健康溫度,著眼社會關注的健康熱點,解疑釋惑,傳播健康正能量,在醫患之間架起相通相知相容的溝通橋梁,與醫務人員一道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公益活動今年是第五屆,活動旨在進一步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美德,向全社會旗幟鮮明的弘揚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在這不平凡的一年,榮耀醫者公益活動也作出特殊調整,特別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增設「戰疫先鋒」和「最美院感疾控人」兩個獎項;「專科精英」獎也突出了在抗疫中承擔重要任務的科室,如感染科、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
活動自9月份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97家醫院眾多醫者的報名信息。最終在審核通過的470位醫務人員及團隊候選人中,179位醫務工作者和11個先進集體,分別獲得「金牌團隊獎」「金柳葉刀獎」「中華醫藥貢獻獎」「戰疫先鋒」「最美院感疾控人」「專科精英」等獎項。
醫學界德高望重的8位開拓者獲得「生命之尊」獎,他們分別是: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劉志明(95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教授吳肇光(95歲),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李從培(95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醫師潘少川(94歲),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王泰齡(93歲),國醫大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婦科主任醫師柴嵩巖(91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學主任醫師陸道培(89歲),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兒研所)哮喘防治主任醫師陳育智(86歲)。
95歲高齡劉老現在仍然堅持每周出診,他說:「我行醫80餘年,看到今天健康事業的蓬勃發展,社會各界的朋友們為人民健康事業付出的辛勞和努力,非常感動。仁愛之心、以誠待人,這是我一生秉持的品德,希望年輕醫生們也要懷仁愛之心,發揚救死扶傷的良好品德,為實現健康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91歲的柴老則謙虛地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國家的政策和態度,我以後要更努力做好自己的專業,治病上努力做到醫者仁心,傳承方面堅持師者重道的原則。請大家放心,我會更努力工作。」
參加本屆公益活動的醫務工作者來自全國各地,不管是大城市裡的大醫生,還是偏遠地區的村醫,絕大多數都承擔起了各種抗疫任務。其中,很大一部分醫者戰鬥在湖北抗疫前線。盛典當天,除了獲獎者來到現場,親口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外,雷神山醫院第一個成功使用ECMO救治出院的患者也來到了活動現場。在舞臺上看到把自己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後, 66歲的湖北患者哽咽著說:「感謝你們,感謝所有的醫生,是你們讓我活了下來,還活得這麼好!」
上海華東醫院職工舞蹈團的醫護人員則用精心創作的舞蹈《逆行天使》,重現一線工作者與死神殊死搏鬥、挽救生命的工作狀態,展示了所有醫護人員戰勝疫情的信念和決心。
本屆輪值主席張雁靈表示,從2016年到2020年,他見證了「敬佑生命榮耀醫者」公益活動的發展壯大。參與醫生逐年增多,社會影響越來越大,它帶動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榮耀醫者公益活動搭建起了醫患溝通的平臺,架起了相互之間理解的橋梁,讓醫者獲得了社會應有的尊重;廣大醫務人員也要一如既往的以對人民的赤誠,對生命的敬佑,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與有責任的社會媒體一起傳播醫療的正能量。
接棒擔任2021年新一屆評審團輪值主席曹澤毅致閉幕詞時情真意切地說:「2020不平凡的一年,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醫療衛生工作、醫務工作者對國家、對人民的重要性。黨中央國務院對衛生工作的重視和給予的高度評價也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在此情況下,作為醫生,我們有責任把我國的醫療衛生和人民保健工作做得更好。作為下屆輪值主席,我一定站好這班崗。同時,也希望這個活動能將評選範圍再擴大一些,讓醫療領域各個崗位上的優秀人才都有機會獲獎,這對醫務工作隊伍會是一個更大的激勵。」
活動中,榮耀醫者組委會秘書長、夥伴醫生董事長郝信星在代表主辦方致感謝詞時也深情地說:「這項活動在各方的呵護下,從青澀走到了成熟,得到了越來越多醫護人員的認可和參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讚譽和支持。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責任,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砥礪前行,扎紮實實的把這項活動辦得更好。」
盛典當天,組委會還為積極參與本次活動的全國49家三甲醫院頒發了「優秀組織獎」;為科大訊飛頒發了「社會責任·科技助力戰疫貢獻獎」,科大訊飛副總裁吉林現場向廣大醫者表示感謝和支持;為馨月匯母嬰健康管理集團頒發了「社會責任·守護母嬰戰疫貢獻獎」,馨月匯董事長曹偉在現場感謝廣大抗疫醫護工作者為守護母嬰健康築起了堅強抗疫防線。本次活動前期預熱、現場直播由騰訊視頻提供特別支持。並得到戰略合作單位Herbalmax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