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訓練:孩子如何與「快樂、悲傷、恐懼、憤怒」友好相處?

2020-08-16 王小騫

王小騫說


情緒管理訓練可以說是孩童期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相關情緒管理研究中,父母大體分為兩種類型:


情緒抹殺型父母;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


情緒抹殺型父母對於自身和孩子內心的細微情緒無法察覺。


在她們眼裡,負面情緒是一種禁忌,她們一廂情願地渴望孩子永遠保持開朗和幸福。一旦孩子的負面情緒持續過久,她們就會認為其毒性也會愈加強烈。


想要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訓練,首先要認識4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恐懼、憤怒。而其他情緒則是在此基礎上,受外在影響衍生出來的。


本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讓孩子識別這4種基本情緒,並學會怎樣處理,讓他成為情緒的小主人。


教孩子認識4種基本情緒的「外貌」和「內在」



教孩子情緒管理第一步,就是要教會孩子識別4種基本情緒。


識別基本情緒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01

認識情緒的「外貌」


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畫出快樂、悲傷、恐懼、憤怒四種表情臉譜,讓他指認。


年齡稍大的,就可以由他自己來畫,並且熟悉。



收集4種不同人物面部表情圖片,標上相應的情緒詞語,然後對應識別。


當然,也可以找到更多情緒類型的圖片。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模仿遊戲,例如,媽媽對應「快樂」的照片,做出「快樂」的表情,讓孩子說出它的名稱,之後,也可以互換角色進行扮演。


其次,可以拍下孩子帶有較強情緒的照片,或讓他從鏡子中了解。


父母引導他注意細節:


「看看你這張照片,眼睛笑得眯成一道縫,嘴巴張得這麼大,小手舉得好高啊……」

「你看嘴巴撅得這麼高,玩具也被丟在地上……」。


如果孩子處在負面情緒中,就不要在這時把他拉到鏡子前,以免引起反感,增加情緒負擔。


02

了解情緒的「內在」體驗


引導孩子認識4種基本情緒的內在體驗,加深對情緒的了解。


快樂時:大腦會釋放4種讓人產生愉悅感的化學物質。


多巴胺:當你感到快樂時,多巴胺會充滿你的大腦。

血清素:它有助於保持好心情。

內啡肽:這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感的化學物質,它能減輕疼痛感。

催產素:這是一種「擁抱激素」,在擁抱和親吻時釋放。


這些物質會讓人心情舒暢、感覺愜意,整個人神採飛揚。


悲傷時:會緊皺眉頭、眼淚奪眶而出、低聲地抽泣,它讓人無精打採,對最愛的事物也提不起興趣。


恐懼時:心跳加速,肌肉繃緊,膀胱變得鬆弛,耳朵暫時失去聽覺,瞳孔放大,視力下降,嘴巴乾渴,手臂上汗毛豎起,皮膚出汗,雙手顫抖,連胃的消化速度也會變慢。


憤怒時:臉部會漲得通紅,眼睛瞪圓。內心好像有團火在燃燒,感覺想打人、罵人或摔東西,才會讓內心好過。


父母可以一面給孩子講解,一面讓他回憶起有經歷這些情緒的情景,把知識與真實感受對應起來,加深印象。


認識了情緒的「外貌」和「內在」,孩子才能學習如何處理它們。


孩子如何與不同情緒友好相處?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控制情緒是一種超能力,負面情緒也是人體必須存在的一部分,它恰恰說明孩子的情緒系統發展地很完善。


如果孩子能與不同的情緒友好相處,才算是真正能做自己的情緒小主人。


給大家分享幾個方法。


01

如何處理「快樂」的情緒?



當心中的願望被實現,就會感到快樂。


比如,爸媽的擁抱和親吻、擁有喜歡的玩具、和好朋友一起玩耍,等等。


快樂需要創造:


快樂讓孩子更聰明,它能驅逐心中負面感覺,為身心儲備熱情和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應付新的學習。


快樂還能提高免疫能力,讓孩子與家人、朋友的關係更融洽。


但快樂不會自動發生,它需要主動創造。


比如,走進大自然,並感受它、做運動、經常微笑或大笑、做喜歡做的事等等,都會帶來快樂。


其次,學會感恩。教孩子經常數算發生在身上幸運的事,對生活中美好的事情都心懷感激。同時,告訴他多看所擁有的,而不是糾結自己所沒有的。


最後,讓孩子學會肯定自我長處:「我有同情心、我是大方的、我善良又友好、誠實勇敢……。」


情緒還需要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有助於強化積極情緒,減弱或化解消極情緒。


因此,父母還需要教孩子認識更多有關情緒的詞語,豐富情緒詞彙量,讓它們儲存於腦海中,以備隨時使用。


有關快樂的詞語有:幸福、歡樂、滿意、快樂、自豪、興奮、欣喜、滿足等。


02

如何處理「悲傷」的情緒?



比起成人,孩子的悲傷會「微不足道」,比如被人搶走了一根棒棒糖,或失去心愛的玩具、最愛的小兔子死了、好朋友不理睬自己等等。


偶爾的悲傷,是正常又健康的,但持續太久,就會對孩子的身心不利,甚至會形成不良性格。


如何走出悲傷:


當感到悲傷時,可以讓孩子嘗試這幾種方法:


(1)轉移注意力,換個環境,做做喜歡的活動。或找別人傾訴,說出為什麼會覺得悲傷。


(2)想像讓人快樂的場景,如過生日,或度假。


(3)盤坐並閉上雙眼,想像陽光正灑在臉上,之後做「蜜蜂呼吸」:用鼻子深吸氣,讓胸腔鼓起來,把手指插進雙耳中,一邊緩緩地呼氣,一邊發出「嗡嗡」的聲音。


(4)暗示自己,想想讓人平靜的話,比如:「情況沒這麼壞」,「這些問題我能解決」等。


並想出3個「情況並沒有那麼壞」的原因,或「我能解決問題」的理由,可以的話,拿紙寫下來。


悲傷相關的詞語:憂傷、歉疚、沉悶、陰鬱、憂愁、自憐、寂寞、沮喪、絕望等。


03

如何處理「恐懼」的情緒?



有時父母很難理解,孩子會對尋常事物感到恐懼。


科學家認為,恐懼是人類天生對比自身強大的事物和神秘不解的現象懷有一種敬畏之情,它的根源就是恐懼。


因此,孩子的某些恐懼是出於一種本能,是與生俱來的。


比如,怕黑、怕打雷等,或是遊動的魚、毛絨玩具、小動物、電視中眼鏡蛇的畫面、父母的打罵、生活中發生大變化、轉學等都可能讓他恐懼。


如何處理恐懼:


(1)化解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講出來。


讓孩子把擔憂和害怕告訴父母,一起分擔能減輕內心壓力。


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可以把它悄悄地講給最喜歡的「布娃娃」聽。


(2)如果是因為要進入新環境感到不安,可以想像在那裡可能發生的好事情,並在紙上列出來。


也可以事先了解新環境,並準備好到那裡需要的物品,以此減少恐懼和不安。


恐懼相關的詞語:焦慮、憂慮、焦躁、擔憂、驚恐、疑慮、警惕、急躁、畏懼等。


04

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



憤怒會讓孩子不愉快,也會讓父母產生不快。


憤怒的情緒具有報復性和破壞性,容易讓自己和他人受到傷害。


但憤怒也可以幫助孩子保護自己,改變一些不公平的情況,能激發潛在力量。


孩子的憤怒,通常是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未得到滿足,或權益被侵犯,沒達到想要的目的等。


剛開始,只是有些負面情緒,但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憤怒爆發出來。


比如,玩具被人搶走,反倒被父母訓斥了一頓;落選小組長,被不公平對待,回到家後又遭到媽媽的批評。


如何處理憤怒:


如果憤怒不加以控制,它就會控制孩子,造成傷害。控制憤怒,可以嘗試這樣做:


(1)找所愛的人擁抱一下。


(2)深吸一口氣,然後對著手掌吹氣,可以讓身體快速冷靜。


(3)把手放進口袋裡或坐在雙手上,這樣有助於控制自己。


(4)先握緊拳頭,然後放鬆手掌,幫助消除身體裡的一些緊張情緒。


(5)從一數到五,這樣能讓孩子三思而後行。


憤怒相關的詞語:狂怒、暴怒、怨恨、激怒、惱怒、氣憤、生氣、易怒、敵意等。


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但積極的情緒會帶來好行為,而消極的情緒則會帶來壞的行為。


有時,適量的消極情緒,也會帶給人正面的益處,比如遭遇悲傷,會讓人領悟某些道理,增長人生智慧等。


丹尼爾·戈爾曼說:「當情緒佔據支配地位時,智力可能毫無意義。」


提升孩子智力固然重要,但擁有情緒管理的能力更加重要,因為讓人做決定的,往往出於某種情感與情緒。


讓孩子學會與情緒好好相處,管住它,不越界。


讓情緒成為孩子人生的好助手,與他一起成長、成熟。

王小騫

著名主持人,親子教育專家,「王小騫親子說」創辦人,中科院心理所「婚姻與家庭心理輔導師」,中國婦女基金會「家庭成長計劃」愛心推廣大使,「愛育未來」家庭早期教育公益項目專家顧問。深入研究自我、家庭系統與孩子的發展規律,持續探索實用、可操作的兒童養育理念及家庭解決方案。因在家庭教育領域的踐行和強大的使命感與踐行力,深受百萬爸爸媽媽信賴。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到與焦慮、抑鬱、憤怒、恐懼等困難情緒友好相處
    當我們發現自己被憤怒、悲傷或其他強烈的情緒所控制時,我們通常需要的是打開內心空間,在那裡我們可以簡單地注意到自己發生了什麼然而,被情緒(或情緒們)支配的時刻,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開始。要對情緒做出明智的回應,首先我們要有這樣一個意識:理解憤怒、恐懼、羞恥和悲傷等困難情緒幾乎總是包含概念和身體(身體感覺)元素的集合。概念部分涉及引起情緒的情境細節或 「故事情節」。身體元素是我們在身體中體驗情緒的方式。例如,如果我們對某人生氣,那麼他們的言行會引發我們的憤怒,這是不公平的!他們所說的是錯誤的!
  • 如何讓自己家孩子成為情緒管理高手?
    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所以想自己的孩子成為管理情緒的高手,父母的言傳身教必不可少。如果父母脾氣暴躁,孩子耳濡目染,一樣會遇事急躁、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美國專注全球教育創新的公益組織WISE曾經用一系列的數據分析出:到2030年,對學生來說,最有價值的財富是人際交往能力。
  • 都說層次高的人會管理情緒,如何讓自己家孩子成為情緒管理高手?
    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情緒控制的高手,我認為有以下三步:第一步:識別情緒管理情緒,首先是能夠識別情緒,對於孩子來說,直接描述情緒可能過於抽象。我推薦正面管教的情緒臉譜,可以貼在牆上和孩子玩情緒臉譜的遊戲,讓孩子對不同的情緒慢慢有認識。
  • 孩子發脾氣總是打人?十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憤怒情緒
    但人類不僅會因外部帶來的危險而感到憤怒——當某個事件引起了我們不愉快的回憶時,我們也會變得憤怒來保護自己,即使這件事並不會對我們構成真正的威脅。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會因為想要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而變得憤怒。當我們自己的恐懼、痛苦、失望或悲傷情緒太過濃烈時,往往會想要發洩。憤怒並不能消除傷害,但它能消除一定的無力感,暫時麻痺我們的痛苦。
  • 給孩子一份終身厚禮——情緒管理訓練
    家長無法忍受孩子的突發行為,一直為這些事情尋找一個圓滿的答案。家長從孩子身上發現「問題行為」的那一刻就煩惱起來。其實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孩子的情感,孩子會用身體表達「我現在害怕、生氣、擔心、傷心。」給孩子一份終身厚禮——情緒管理訓練孩子通過情緒管理訓練獲得的效果是終身受益的。
  • 憤怒是團小火焰,悲傷情緒為哪般?孩子的情緒總是和大人不一樣
    孩子找了很久的羊,已經身心疲憊,在爸爸的語言刺激下,他大晚上哭著跑出了門。在夜晚中,他由原來失去羊的悲傷,逐漸轉變成了被罵的憤怒。於是,他在黑夜中找了一夜的羊。終於,他找到羊了!但是他沒有像以前一樣去抱一抱它,而是一氣之下把它砸死了!
  • 陪娃看這些情緒管理繪本,3步悅納孩子情緒
    在情緒被發洩之後,還是用語言來表達更能讓父母知道孩子怎麼想的,幾大類情緒中,孩子最先體會到的除了快樂、平靜之外,可能是就是憤怒、害怕、悲傷。關於情緒管控的繪本也有很多,今天篩選出我和維尼讀過的幾本情緒管理類繪本,針對孩子的不同情緒,讓孩子認知,引導孩子對常見情緒的管理。
  • 流行音樂正在更加憤怒與悲傷?
    該軟體可識別出歌詞中不同情緒起伏的狀態和具有人格特質的歌詞, 主要識別的內容包括悲傷、恐懼、厭惡、快樂等其他主要情緒。這個軟體基本上可以模擬人的判斷,精確地推算出人們對於歌詞情緒的喜好。Lior Shamir對近幾十年的歌詞進行分析並觀察它們的主題內容隨時間的變化的情況, 結果令人非常震驚。
  • 對人體最有害的情緒,竟然不是憤怒與悲傷?
    Hawkins分析了各類情感的能量等級,從最負面、傷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潤的情感,所有情感裡面,排最低的不是憤怒、悲傷、恐懼;排最高的不是驕傲、勇氣、真愛,那會是什麼?按:能量等級從0到1000;200以下為負面,200以上為正面。
  • 對人體最有害的情緒居然不是憤怒與悲傷
    Hawkins分析了各類情感的能量等級,從最負面、傷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潤的情感,所有情感裡面,排最低的不是憤怒、悲傷、恐懼;排最高的不是驕傲、勇氣、真愛,那會是什麼?Anger:憤怒150如果有人能跳出冷漠和內疚的怪圈,並擺脫恐懼的控制,他就開始有欲望了,而欲望則帶來挫折感,接著引發憤怒。憤怒常常表現為怨恨和復仇心裡,它是易變且危險的。憤怒來自未能滿足的欲望,來自比之更低的能量級。
  • 如何幫助孩子穿越憤怒
    人有四種基本情緒:快樂、憤怒、悲傷和恐懼。憤怒是個人意願或需求不能達到或一再受到妨礙而逐漸積累引起的一種激動、緊張和不愉快的情緒體驗。當孩子怒氣衝衝或大發脾氣時,也許並非無理取鬧而已,怒氣往往掩蓋著內心深處的傷痛或某個可怕經歷帶來的恐懼。孩子在憤怒中往往講不出恐懼的真正緣由,我們應該穿越孩子的怒氣,始終陪伴在他身邊,給予足夠的關注,引導孩子合理的表達和疏導消極情緒。
  • 對人體最有害的情緒,竟然不是憤怒與悲傷
    Hawkins分析了各類情感的能量等級,從最負面、傷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潤的情感,所有情感裡面,排最低的不是憤怒、悲傷、恐懼;排最高的不是驕傲、勇氣、真愛,那會是什麼?按:能量等級從0到1000;200以下為負面,200以上為正面。
  • 情緒管理:憤怒的影響,擁有憤怒的情緒該何去何從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喜怒哀樂作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四大主要情緒,當憤怒的情緒來臨時,該何去何從,憤怒在對我們的生活中造成了哪些影響?首先,我們先來大概解釋一下憤怒。憤怒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自己認為權益受到了損失,不被重視,而窩了一肚子火。
  • 《情緒管理》第二篇:喜悅、悲傷和憤怒這三種情緒該如何處理?
    首先我想跟大家明確一個觀念,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各種情緒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情緒出現時我們可能正在做某件重要的事情,而任何情緒的處理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所以我把每種情緒的處理分為「有時間的」和「沒時間的」的兩種不同方式。
  •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3-6歲,可以說是孩子情商教育的非常關鍵的時期,情商教育諸多方面中,情緒管理佔了很重要的位置,為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教育,首先讓孩子了解情緒、說出情緒、父母看見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最終安撫情緒,解決問題。怎麼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教育?
  • 兒童情緒引導:維持孩子的快樂不是你的必要工作
    2015年,北卡羅萊納大學一項針對男本科生的研究發現,那些因為表達負面情緒而被母親懲罰的學生,比那些有更支持自己的母親的本科生更容易出現憤怒管理問題。 「一般來說,人們都害怕憤怒的情緒,」註冊心理治療師林賽.巴頓表示,同時也在圭兒夫.漢伯大學任教。「儘快消除憤怒情緒是有好處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允許孩子知道憤怒是什麼感覺以及如何處理它。這種情緒容易被另一種行為取代了。」
  • 《頭腦特工隊》:教孩子如何和情緒做朋友.
    片中5個情緒小人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分別代表著快樂、悲傷、恐懼、厭惡和憤怒,他們在小女孩萊莉大腦內的控制臺上掌控著她的情緒反應。動畫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孩子們揭示人類情緒的發生機制,這五個小人的活動反映了孩子心理成長的奧秘,也給家長提供了一些管理孩子情緒的好辦法。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很重要
    當孩子的消極情緒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發洩,其實是父母的不盡職,沒有訓練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才導致了孩子這時候只能夠通過這種無用且令人厭煩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為此她看了不少關於育兒方面的書籍,聽了許多育兒專家的課程,這才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每當孩子開始發洩自己的消極情緒時,小寶媽媽都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和孩子進行訓練情緒管理能力的任務。
  • 實用的幼兒情緒管理方法
    對待孩子的情緒問題,越來越多的雞湯軟文告訴我們:「你的交流方式是錯的」,「你不該哄著他」,「你不能罵孩子吵孩子」,毋庸置疑,所有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如今卻不知如何傳遞這份愛,哄也不是,罵也有錯!那麼,該如何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如何開導一個還不懂事的小傢伙的各種情緒?
  • 接受一切,心靈才不會悲傷、憤怒、內疚和恐懼
    本期精選的《感謝自己的不完美》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視角,剖析了與我們每一個人密切相關的情緒、行為、觀念等背後的事實與真相。其中包括:我們的各種情緒、習慣、親子關係、愛情關係、身心健康以及人性等內容。讀完這本書,我的收穫真的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