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十個月,孕媽的身體可能會出現各種不適,這種折磨會讓人覺得孕期好難熬!雖然婦產科醫生認為,這些不適也從側面說明胎寶發育一切順利,但是你覺得最難受的是哪一項呢?
一、早孕反應重,噁心嘔吐
在懷孕孕期,多數孕婦都會出現早孕反應,例如嗜睡、飲食口味發生變化、乳房脹痛等等,但是早孕反應中最難熬的莫過於噁心嘔吐,雖然大部分孕媽過了孕三月或者孕四月之後就會緩解,但也有小部分孕媽會噁心嘔吐到孕中、晚期。
有時候,孕吐反而是胚胎發育良好的證明,有個說法是孕吐厲害說明hCG水平高,這可以提高胚胎發育良好的概率。反而是一點孕吐感覺都沒有或者孕吐反應突然消失,這說明hCG水平下降,有可能胚胎已經停止發育了。
二、孕期失眠,睡不好
在懷孕以後,有的孕媽會失眠,睜著大眼睛就是沒有睡意,也很痛苦,但是沒有什麼好辦法,孕期失眠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孕中後期的尿頻導致頻頻起夜,所以睡眠質量差,或者孕期對腹中胎兒的擔憂,也會讓孕媽睡不好。但是這種情況一般等寶寶出生後基本就可以緩解了,因為你會每一天都睡不醒,白天盼天黑,寶寶睡了自己也才能休息。
三、孕期心情不好,看到誰都有氣
不要以為光產後有抑鬱症,孕期也有「抑鬱症」,哪怕是一個很開朗的女性,在懷孕後受體內孕激素、雌激素等影響,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個時候看什麼都不順眼,動不動就傷春悲秋,似乎變成了林妹妹。雖然這屬於孕期正常反應,但是孕媽最好也要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己緩解負面情緒,不要太過分,儘量少發脾氣,畢竟你在做,腹中胎兒會「偷學」。
四、孕後期水腫
進入孕後期,不少孕媽會出現水腫現象,多出現在手上或者腳上,有時候在路上溜一圈回來,就發現手指腫脹的不舒服,不過這也是孕期的正常反應,主要是日益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造成回心血流困難,引起水腫。如果水腫嚴重的話,晚上睡覺時可以在腳部墊上一個小墊子,把下肢稍微抬高,促進血液循環,平時坐的時候也要將下肢抬高。
五、便秘或痔瘡
這種情況也常見於孕後期,由於增大的子宮影響下肢靜脈回流,容易導致出現便秘或者痔瘡,一般等寶寶出生後就會明顯緩解。不過在孕期也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有助於緩解便秘問題。
六、尿頻
孕中後期,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導致孕媽尿頻,尤其是晚上不停地起夜,睡不好覺也很崩潰。
七、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常見於半夜時出現,一個原因可能是缺鈣,畢竟孕媽儲存的鈣和飲食中攝入的鈣要供給母體與胎兒共同使用,很容易導致孕媽缺鈣;另一個原因是血流不暢所致。因此孕期也要適量補鈣,此外也可以多按摩,以緩解小腿抽筋現象。
八、腰痛、恥骨痛
懷孕後,孕婦也會時不時腰痛,到孕後期還會出現恥骨痛。腰痛一方面是因為子宮增大增加了對腰部韌帶的壓力,帶來不適;另一方面,腰部周圍組織的韌帶在孕雌激素等作用下,有所鬆弛,關節可能會有輕微錯位或者移位,從而導致腰痛。
而恥骨痛也是因為孕晚期胎頭下沉靠近產道,恥骨承受負擔大,被迫撐大、撐寬,出現分離,所以在大腿根部、恥骨處、腰胯等部位會感覺到不同程度的疼痛。
那麼,以上這些孕期不適感,你覺得哪一項最難以忍受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