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柳映湖畔、書香四溢、古樸典雅...每天學點法律知識列舉了當今中國一些法學院校的歷史沿革和歷史沿革,評選2017中國內地人氣最高的十所法學院校。這些法學名校中,你最支持哪一個?
【中國十大知名法學院巡禮】
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重慶 | 2012年
西南政法大學,位於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改革開放後全國首批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國內法學學者近乎一半出身西政
西南政法大學被業界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黃埔軍校」,也有人評價說她是法學教育最成功的典範。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在其所著《從法學引注看中國法學的現狀》中開出的國內法學學者「大名單」——近乎一半出身西政。西政畢業生遍布中國司法實務界和學界。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北京 | 1952年
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列入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法大最初的校舍則坐落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大紅樓。被譽為「政法人才的搖籃」。
中國政法大學擁有江平、陳光中、張晉藩 、應松年等一批久富盛名的法學大家、數十位在國內外 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中青年法學家、大批學術骨幹和青年才俊。
武漢大學法學院
中國武漢 | 1928年
武大法學學科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創辦的湖北法政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後改為湖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1928年改組成立國立武漢大學,法學院都是其中的重要院系。當時先後雲集燕樹棠、王世傑、皮宗石、周鯁生、梅汝璈等一大批著名法學家,辦學聲譽影響海內外。
二十世紀兩次著名的國內外審判,武大法學院院均有著名學者參與其間,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維護正義,做出了重要貢獻。二戰勝利後,時任武漢大學法律系系主任的梅汝璈教授作為法官出席東京軍事法庭,義正辭嚴地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八十年代初期,當時的法律系副系主任馬克昌教授作為辯護人參加了對「四人幫」的莊嚴審判。
這所坐擁「中國最美麗的大學」頭銜的校園瀕臨東湖,環抱珞珈,佔地5600畝,在國內同量級的「百年名校」中算是出類拔萃。而武大法學身在其中,自然也是美得脫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中國武漢 | 1953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起源於1953年9月成立的中原大學政法學院,至今已有近60年的辦學歷史。1953年4月,以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基礎,合併中山大學、廣西大學、湖南大學的政法系科,成立中南政法學院。2000年5月,中南財經大學、中南政法學院合併組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並以原中南政法學院的主體和原中南財大法律系組成法學院。現今,法學院鞏固傳統優勢,立足地方,拓展特色,致力於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法學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南湖畔,校園內小南湖碧波蕩漾,九孔橋橫臥其上,楊柳依依,綠草如茵;經常性的高水平法學講座和多樣化的校園文化活動,更使校園洋溢著濃濃的學風,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場所。
北京大學法學院
中國北京 | 1904年
北京大學法學院(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是中國近現代法學高等教育的發源地,1904年1月,京師大學堂修訂章程,在政法科大學堂內設獨立的「法律學門」。1904年由此成為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誕辰之年。其知名校友有李克強同志等。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
中國上海 | 2012年
上海交通大學的法學教育可以上溯到20世紀之初南洋公學時期。南洋公學於1901年舉辦政治特班,由蔡元培先生主持,在當時,科舉制度還沒有廢除,為了給處於大變革時代的中國社會培養具有現代學識的治國人才,特班「專教中西政治、文學、法律、道德諸學」,開設了憲法、國際公法、行政綱要等課程,從而使南洋公學成為首批開展近現代法學教育的中國高等學府之一。
在二十一世紀曙光初現的時刻,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應運而起――面對世界格局丕變的空前挑戰,也享有與中國制度創新同步的重大機遇。
2009年,頗具威望的美國基金會和上海交通大學邀請Kokaistudios為交通大學設計一幢新法學院,地點位於享有聲望的且與歷史特色並存的上海市中心校園內。
建築師的非建築 攝影/Kokaistudios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中國北京 | 1950年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於1950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創立的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成為引領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優秀法律人才的平臺和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它也是中國法學教育頂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1998年,人大法學院在全國高校系統中第一個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併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朝陽大學創辦於1912年,當時被譽為「中國最優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國近代法學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陽,南東吳」、「無朝(陽)不成院(法院)」的美譽。
廈門大學法學院
中國廈門 | 1926年
廈門大學是我國較早開辦高等法學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了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1930年2月學校改科為院,法科改為法學院。爾後經歷數次院系調整,目前的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廈門大學法學院的學生辯論隊享譽海內外,在Willem C.Vis國際商事模擬辯論賽(英文)、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WTO模擬法庭辯論賽和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等多項全國性和國際性專業大賽中屢創佳績。參賽隊員曾於2006、2011年兩度獲得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華盛頓)訴狀世界冠軍,2014年獲得中國第十二屆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冠軍。
(廈門大學隧道情侶婚紗照)
西北政法大學
中國西安 | 1937年
西北政法大學坐落於世界歷史文化名城陝西西安,起源於1937年創辦的陝北公學和1941年的延安大學,歷經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幹部學校、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西北大學法律系併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學院;1963年,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2006年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是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員高校,「立格聯盟」組成院校,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點院校,中央政法委、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迄今為止已為國家培養了10萬多名高素質法律人才。
我在西北政法大學等你
華東政法大學
中國上海 | 1952年
華東政法大學,與中國政法大學創辦於同一年,簡稱華政,前身為原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併組建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學校於1958年併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學校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位於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入選中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創始成員,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