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BIKE:歐洲
自行車展,現今全球最大最重要的自行車展,每年引領著全球行業發展最新潮流。
MesseFriedrichshafen:歐展背後的德裔展覽公司,於2006年以合資公司的方式在華創辦第一屆亞洲戶外展,又於2011年推出首屆亞洲自行車展。
Stefan先生:MesseFriedrichshafen的現任董事,一個騎車13年的戶外愛好者,每年踏足世界各地的
戶外用品及運動用品展會。經濟管理背景出身、閱歷豐富、專業知識深厚的他對今年的亞洲展會有什麼看法?
Stefan先生是如何看待,剛剛圓滿落幕的亞洲自行車展?歐洲展和亞洲展現在的關係是怎樣的?
Stefan:她們就像一對姐妹,我們想為中國的自行車貿易提供一個恰當的平臺。我們的關注點在自行車奢侈品及相關高端運動裝備,於是我們也將這種理念延續到了亞洲展來。
我確實在亞洲展上看到了許多歐洲展的元素。
Stefan:我們將很多在歐洲展上得到驗證是成功的做法移植到了亞洲展來,比如DemoDay(體驗日)、展中展、為經銷商準備的講座和專題研討會等。
對移植後的效果感到滿意嗎?
Stefan:是的,我們是滿意的。這仍是一個很年輕的項目,才辦到第五屆,它還有提升的空間和機會,現在事態一步一步地前進正是我們樂於看到的。
要如何行動以獲得提升?
Stefan:我們可以把展會的規模再擴大,吸引更多的品牌參展,尤其是西方的品牌。我們也要吸引更多的經銷商前來洽談,共同把這場展覽辦得更成功。
那麼為何歐洲展可以辦得如此成功?
Stefan:這是很多因素綜合的結果。比如我們已經每年在那裡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氛圍;它已經成為了國際領先的展會,那麼大家都會按時前來亮相;它是一場社交盛會,在期間舉辦的活動非常豐富,它是自行車界的派對集市。
我感覺亞洲展相對較弱的就是它的社交屬性,要如何增強這一屬性?
Stefan:我認為這跟讓更多人來參觀展覽密切相關,亞洲展現在還沒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專業觀眾量。前來的人氣越旺,這個平臺就會越有價值,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親自面對面的商談是非常重要的,人們甚至可以在這裡談些私人生活、私底下的愛好、
騎行經歷等等。我們也想在亞洲展營造出歐洲展的氛圍。
我們應該接納更多的普通觀眾進來嗎?
Stefan:我想這是要兼顧的部分。B2B的展會模式是經市場考驗過的,但把它辦成一場成功的B2C活動的潛力是巨大的,我們當然希望更多真正的自行車迷能來到展會現場。
參展的花銷巨大,對於品牌商來說這筆投入真的有價值嗎?
Stefan:這不太好說。我本人當然是展會的忠實擁護者,我認為這是一個品牌商展示自我、接觸外界、了解競爭對手、融入社群的絕佳機會,參展是非常重要的市場營銷內容,但分配預算的決定最終是由品牌商自己拿捏的。
如何評價現今的中國自行車市場?
Stefan:對業界來說,過去的一年是艱難的一年。我們曾看過非常美妙的持續多年的增長數字,但在最近的12個月,或者說是18個月,這種增速明顯放緩,市場不再那麼激動人心。但我認為這個階段是暫時性的,不久後整個局面就會回暖。我充分相信中國未來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且最重要的自行車市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