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葫蘆,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文玩,但是在葫蘆在神話當中,是有非常多的記載的,比如太上老君的葫蘆,八仙中鐵拐李的葫蘆,都是神器,而葫蘆又諧音是福祿,所以文玩葫蘆因為美好的寓意而被大多數玩家喜歡。
而文玩葫蘆的種類也非常多,我們常見的就是手捻葫蘆,其實還有特別漂亮的押花葫蘆,異形葫蘆,還有針刺葫蘆和雕刻葫蘆等等,這些用工藝手法製做的葫蘆也是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的。
而在眾多文玩葫蘆的種類當中,手捻葫蘆和鳴蟲葫蘆是我們經常所見的,鳴蟲葫蘆是一種非常具有特色,也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文玩葫蘆,在滿清入關之後,八旗子弟不需要工作,吃皇糧就可以生活,造成了一大批的閒散人員,而這些閒散人員,每天除了吃喝,研究的就是玩,文玩也就在這些人的手中發揚光大了,而鳴蟲是其中的一種玩物,用來裝鳴蟲的葫蘆,就是鳴蟲葫蘆。
由此可見,鳴蟲葫蘆的歷史還是非常悠久的,早晚康熙時期,就已經有用匏器來將葫蘆定型,製作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然後再經過工藝入理,製作成自己想要的鳴蟲葫蘆的樣式。
鳴蟲葫蘆一般用來裝可以鳴叫的蟲兒,比如蛐蛐,蟈蟈,油葫蘆等等,鳴蟲葫蘆不但可以讓這些鳴早,很好的生存,因為特殊的製作工藝,鳴蟲葫蘆還會起到擴大鳴叫聲音的作用,再加上,鳴蟲葫蘆會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造型,雕刻各種各樣的花紋,著實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文玩葫蘆的玩法。
而鳴蟲葫蘆可以說是文玩中比較講究的存在,鳴蟲葫蘆分成三部分,分別是牙口,蒙芯和葫蘆體,一般牙口都是用珍貴的木材製作而成,比如黃花梨,紫檀等,而蒙芯,就是在牙口上製作一圈具有氣孔的蓋子,材質要求比較嚴格,不能過硬,也不能過軟,不但要起到蓋子的作用,還要起到礦音的作用,所以毛料非常嚴格。
而說到手捻葫蘆,相信知道的玩家就更多了,手捻葫蘆就是在手中把玩,盤玩的一種葫蘆,以小為尊,最珍貴的可以說就是草裡金了,尺寸非常小,一般在6cm左右,再小於6cm的那就是極品了,但是不能因為小的好,就在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採摘,草裡金必須是完全成熟的文玩葫蘆。
手捻葫蘆盤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被硬度磕碰,要保持乾燥和清潔,盤玩的時間不能太久,要時常通風或者日曬,甚至有的文玩葫蘆還會生蟲,所以還要注意防蟲等等問題。
在眾多文玩葫蘆的品類當中,當要屬鳴蟲葫蘆和手捻葫蘆最具有盤玩性,鳴蟲葫蘆在盤玩的時候,內部的鳴蟲不斷的鳴叫,通過蒙芯放大進入耳中,悅耳之極,而手捻葫蘆,在一盤一捻當中,可以感悟人生,多麼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