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包書皮仍然是家長們的煩惱。雖說教育主管部門已經要求學校不再統一布置包書皮的任務,然而記者採訪中發現,依然有很多學校老師還在發出包書的「建議」。而且在今年所謂「環保」的新要求下,牛皮紙等傳統包書皮再度走俏市場。然而,書皮環保了,家長們就真的輕鬆了嗎?孩子們也主動學會愛惜書本了嗎?
    牛皮紙書皮重出江湖
    
    
    牛皮紙書皮
    「環保書皮」「無甲醛書皮」……記者在南京的書店、文具店、小商品批發市場走訪了一圈,發現這些所謂的新型環保書皮都是擺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所謂「環保書皮」,就是相對前些年流行的塑膠材料書套、自粘書皮而言的新型包書皮,絕對不添加劣質膠水,絕對沒有刺鼻的氣味。學名聽不懂?哦,說它的俗名您一定就知道是什麼了——牛皮紙!
    昨天在採訪中,還有很多家長來購買環保書皮。他們說之前課本已經包好,現在多買幾份要給老師們指定購買的教輔書練習冊等包上呢。
    「這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用的牛皮紙嘛?」不少80後家長還記得當年的牛皮紙比現在的更厚實,但當年用花花綠綠掛曆包的書皮才更有「面子」,想不到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牛皮紙又成環保材料了。
    記者注意到,似乎是為了減輕父母們包書的負擔,提高效率,現在的牛皮紙包書皮都已經按照A4、16K等尺寸製作好了,摺疊的部分劃好印記,結合處留了硬紙插銷,連剪刀膠水都免了。這樣的書皮並不便宜,通常價格在一兩塊錢一張。
    
    書皮還自帶課程標籤貼紙
    塑膠書皮依然有市場
    但是塑膠書皮、自粘式的書皮,並沒有退出江湖。有的家長說,塑膠書皮可剪可裁更貼合,學校老師依然推崇。
    張天天同學(化名)在河西某重點小學讀書。他媽媽說,以前出現過學生家長各買各的,各包各的,最後到老師手上出現萬國造的情況,收個作業,本子也是被包得大大小小。今年老師乾脆直接「建議」可以在哪個地方買,還建議家長們一起團購砍價。可買回來後,張天宇的媽媽才發現,書皮和書本、練習本並不完全配套,類似給手機全套貼膜的過程讓她和老公忙了兩個晚上,還用上剪子、美工刀等全套工具。「塑料膜粘得不服帖會有氣泡,孩子奶奶還用針扎破放氣做收尾呢。」
    包不包書皮學校要求不一
    熊孩子忙著一本一本地趕假期作業,「爹地媽咪」苦於一摞一摞地包書皮,這些年已經成了開學前夜的常態。特別是學校對包書的高標準嚴要求,真心累壞了家長。
    南京市教育部門日前表態,要求學校不要統一布置包書皮任務。然而實際情況怎麼樣呢?記者採訪了解到,像琅小、芳草園小學等學校,班級對新發的書本和練習冊並沒有過多的包書皮要求。一位孩子在芳草園小學就讀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他孩子所在班級三十多個學生,除美術老師要求包好容易散掉的繪畫冊外,其他書本都沒有類似要求。
    可也有的學校老師不僅繼續「建議」包書皮,還特別要求必須用「環保書皮」,甚至建議要給包好的書本再加道「針線活」。
    南京新街口地區某名校的一年級新生家長李先生說,按照班上老師「建議」,除了正常包書皮外,任何僅用訂書釘簡單固定的練習本和比較薄的書,都要在中縫位置用針線加固——愣是把簡裝書本變成「手工製作精裝本」啊。這種活別說是小學生了,就是80後的家長們也不會幹啊,還不是求助奶奶外婆?李先生開玩笑,包個書都要祖孫三代齊上陣了。
    家長吐槽:不包書皮豈不更環保
    「老師只是『建議』包書皮,可家長們哪個不是立即執行呢?」採訪中,不少家長依然怨氣很重:「愛惜書籍,敬惜字紙,這不是老師們應該在課堂上反覆宣講、親自垂範的嗎?」 「學校不是有手工課、勞作課嗎?為什麼不在課堂上教給孩子包書技巧?」「我們小時候學包書就是在課堂上學會的。」
    一位肖先生很生氣,8月31日下班都六七點了,結果他還要給孩子包23本書和作業本,到後半夜才勉強完成。他說:「之前看到報導說現在不強制包書皮了,我還高興了一陣,回家一看孩子還是眼巴巴地等著我來動手。」在他看來,包書皮沒有問題,問題是學校統一要求對於他這種不擅長手工的家長來說太難了,「這不是逼著張飛繡花嗎?」
    更有不少家長質疑老師們要求「用環保紙包書皮」純屬畫蛇添足——「壓根就不包書皮,豈不是更環保?」
    記者王晟張紅李曉婕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