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殘疾預防早期幹預黃金期在0-3歲,還可申請這些康復補助

2020-12-15 上遊新聞

講故事、做手工、表演打鼓……特殊兒童們走上舞臺,他們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也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努力。

在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來臨之際,8月20日,由渝中區委區政府主辦、渝中區殘疾人聯合會等承辦的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渝中區現場宣傳教育活動舉行。此次活動主題為「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渝中區多家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的工作人員,向市民、家長們宣傳殘疾預防知識,普及兒童致殘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知識,以及早期幹預相關措施。

「我們是在女兒2歲多的時候,發現孩子站立和語言問題。」32歲的盧女士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可孩子患有全面發育遲緩症,到11個月大,還不能正常站立,語言表達有障礙,所幸的是發現幹預的早,進行了相關的康復訓練後,現在孩子5歲了,除了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其他發育和正常孩子並無差別。「她喜歡和我們一起做手工,包餃子、做棉花糖也不在話下。」盧女士告訴記者,作為父母一定要多陪伴互動,才能更有效地康復。

「環境、藥物、早產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孩子發育不全。」渝中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張紅運告訴記者,新生兒需要定期做兒保,類似發育遲緩等症狀,都是可以通過早期幹預康復,康復好的情況下,和正常兒童差距不大。張紅運稱,0-3歲是早期幹預的黃金時間,幹預的最早時間沒有限制,如果發現兒童顱內出血等高危因素,一定要儘早到醫院進行綜合診斷,診斷後再結合醫生建議進行康復訓練,做到「早幹預」。

渝中區殘聯工作人員介紹,渝中區有22家兒童康復訓練機構,根據渝中區殘疾人康復訓練補助實施辦法,持有渝中區戶籍和重慶市三甲醫院明確診斷證明或區殘聯核發的殘疾人證,以及在市區殘聯認定的康復、託養機構進行康復訓練、日間照料和託養,為0-6歲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救助標準為2萬元10個月,每天不低於3小時訓練,訓練課程包含了集體課、特訓課等相關訓練課程,符合條件的兒童監護人可持本人及兒童相關證件,以及市三家醫院診斷證明在渝中區殘聯申請。

同時,記者還從重慶市殘聯獲悉,圍繞「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不斷健全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政策體系,推動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並著力打造殘疾人基層康復服務網絡,建立市級標準化示範性社區康復站168個、村(社區)康復室3000餘個,實現區縣殘疾人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和輔助器具供應站全覆蓋,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康復服務設施。

目前,已累計為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79.8萬人(次),為有輔助器具適配需求的殘疾人提供輔具適配服務17.2萬人(次),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15737人(次)。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

相關焦點

  • 陝西: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做好兒童早期...
    陝西省0—6歲殘疾兒童有3.45萬人,其中每年還要新增5000人。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的話,那麼這群孩子就是折翼的天使。0—6歲是兒童康復的黃金期,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可以顯著改善功能。
  • 我省家庭經濟困難的0-6歲殘疾兒童可申請康復救助
    我省家庭經濟困難的0-6歲殘疾兒童可申請康復救助   救助標準  康復訓練每人不超過2萬元;  手術治療每人不超過3萬元;  適配輔助器具每人不超過5000元。  3月25日,記者從省殘聯獲悉,由省殘聯、省衛計委和省財政廳聯合制定的《四川省0-6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實施方案》已正式出臺。
  • 殘疾預防:事關兒童,及早幹預
    2020年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今年主題是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01家庭中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發育異常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發育裡程碑,家長可以通過這些發育裡程碑來觀察分析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更好地養育孩子。那麼孩子在0-6歲之間都會經歷哪些具有標誌性的發育裡程碑呢?
  • 周長奎:重視兒童早期康復 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我國在兒童早期幹預,特別是殘疾兒童康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給這些孩子帶來了哪些改變?人民網邀請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周長奎、河南省副省長戴柏華、湖北黃岡市副市長餘友斌、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副縣長付玉林進行訪談。呼籲全社會重視兒童殘疾預防 做好康復工作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每年新增殘疾兒童達20餘萬。
  • 十堰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 0—14周歲可申請!
    記者28日從市殘聯獲悉,《十堰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辦法》明確,將重點對全市範圍內的0—14周歲殘疾兒童進行救助。為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促進殘疾兒童全面發展,我市制定《十堰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按照「抓早抓小、分類補貼、應補盡補」原則,將對全市範圍內0—14周歲殘疾兒童實行康復救助。
  • 汕頭擬出臺辦法助力殘疾兒童康復 符合條件可獲補助經費
    據悉,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以0-6歲階段為最佳康復期,要做到早預防、早篩查、早轉介、早治療、早康復,通過科學、及時、有效及個性化的搶救性康復服務,為其將來入學、就業、融入社會創造條件。康復救助對象《徵求意見稿》提出,康復救助對象主要為汕頭市戶籍0-6歲﹝截至申請康復救助當年度的8月31日止年齡不滿7周歲,市及有條件的區(縣)可逐步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符合以下救助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1.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具備醫療診斷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的診斷結果
  • 16000餘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服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通訊員 王豐林  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記者從當天上午舉行的省會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中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我省已為16975名0~6歲各類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
  • 昆明市官渡區再次重申: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
    宣傳教育活動現場紅磚白牆、兒歌悠揚,軟軟的橡膠地和中等高度的籃球架,這個外觀看起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學校,卻是官渡區54名6-15歲殘疾兒童讀書7月29日上午,官渡區殘疾人聯合會在官渡區培智學校開展了官渡區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本次活動結合「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的主題,重點圍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和殘疾兒童特殊教育,對全國殘疾預防日進行廣泛宣傳。同時,結合昆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助殘志願活動,讓官渡區殘疾兒童康復政策落實到位。
  • 殘疾兒童迎來重大喜訊 康復訓練治療統統有補助
    對象:具有江西省戶籍 0~6歲 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金路遙    江西殘疾兒童迎來重大福音:基本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手術都有補助。10月11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獲悉,省政府就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出臺了實施意見,自10月1日起實施,其中明確,救助對象範圍為具有江西省戶籍,0~6歲(不滿7周歲,下同),有康復需求和診斷明確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我省明確,到2020年,實現0~6歲重點保障殘疾兒童應救盡救;到2025年,實現0~6歲殘疾兒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復服務。
  • 0至17周歲可申請!三亞將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0至17周歲可申請!未成年殘疾兒童是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體,需要格外關心關注。目前,全市共有734名持證殘疾兒童,每年約有170名殘疾兒童得到了康復服務,但還有一些殘疾兒童,因家庭經濟困難未能得到及時康復,也有一些殘疾兒童家庭因殘致貧返貧風險極高。《實施辦法》旨在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的經濟負擔。
  • 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開始——孤獨症兒童早期幹預圖書推薦
    2020.08.25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開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幹預,和特殊孩子一起成長!在本書中,瑪麗•林奇•巴伯拉(Mary Lynch Barbera)博士以認證行為分析師和孤獨症兒童母親的雙重身份,講述了自己的經驗,對語言行為方法及其應用進行了解釋。這本《語言行為方法》針對如何幫助兒童發展良好的語言和表達技能,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此外,還闡述了如何教會無口語的兒童使用手語。
  • 合肥1720名殘疾兒童可獲免費康復訓練 每人還可獲1.8萬補助
    近日,合肥市殘聯《2018年1-5月份民生工程貧困殘疾人康復項目完成情況公示》中顯示,合肥前五個月給248名殘疾兒童提供共計400多萬補助。合肥市殘聯表示,今年將為1720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並且提供每人1.8萬元的補助,同時年齡首次放寬至18歲,極大地緩解了貧困殘疾兒童家庭的經濟負擔,為他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
  • 哈爾濱建立0-10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
    新華社哈爾濱4月13日電(記者楊思琪)為建立較為完善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社會保障體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日前出臺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意見,明確0-10歲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救助補助標準,幫助殘疾兒童享有康復服務,提高殘疾兒童健康水平。
  • 7-15周歲特殊兒童康復補助開始申請
    南都記者昨日從市殘聯獲悉,7-15周歲腦癱、孤獨症兒童少年教育康復補助本月開始申請,每年最多可獲得1.5萬元補助。此外,0-6周歲特殊兒童按照殘疾類別,每年可申請2萬-3萬元不等的康復補助。其一是,殘疾程度較重,無法接受義務教育,可去機構進行康復;或請康復機構上門進行康復指導、居家護理指導和家長心理減壓等服務;其二是,已經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孩子,但有些學校沒有開展融合教育或特殊教育,家長認為孩子需要民辦康復機構的老師提供康復支持。「如果定點機構沒法提供,可根據孩子需要,與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心理諮詢機構等合作,為孩子們提供針對性的幹預服務。」
  • 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七) 孤獨症的早期幹預
    起病於3歲之前,3歲以後表現明顯,其相關症狀會伴隨終生,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服務。雖然有別於兒童精神分裂導致的殘疾,但在2006年,中國殘疾抽樣與調查將兒童孤獨症歸為精神殘疾。這11種治療方法都是在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簡稱ABA)基礎上所產生的康復教育方法。包括自然情景教學、回合式教學、關鍵反應訓練、共同注意幹預、同伴訓練、行事曆、自我行為管理、社交故事等等。家長在選擇方法的時候,要分清主次。孤獨症的障礙在3歲之前就有很多表現。
  • 三大類殘疾兒童有補助了!
    孤獨症、言語、智力三大類殘疾兒童有補助了!據了解,康復救助對象的條件需要符合以下標準:廈門市戶籍的殘疾兒童(含貧困殘疾兒童),救助年齡為 0~14 歲;持有廈門居住證的:殘疾兒童救助年齡為 0~6 歲,貧困殘疾兒童救助年齡為 0~14 歲。
  • 殘疾兒童早期篩查幹預 州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在行動
    疫情趨於緩和後,4月16日,在黔東南州殘疾聯合會的牽頭下,我院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深入臺江縣,開展殘疾兒童早期篩查救治幹預行動。本次活動由州殘疾副理事長晏志、州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肖毅、副主任陳初亮帶隊,篩查的對象是腦癱兒童、發育遲緩兒童、自閉症兒童、聽力障礙兒童。
  • 自閉症兒童早期幹預意識在提高 孩子入康復機構年齡越來越小...
    小伊母親說,近一個月小伊進步很大,可以聽懂她的指令,能夠安坐三分鐘了,還可以叫「媽媽」以及一些簡單的詞彙。「通過陪孩子康復訓練我和其他小朋友的母親也成了朋友,我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為了孩子我們也會繼續堅持康復訓練,盼望著他們能早日康復去普通學校上學。」
  • 六區縣殘疾和高危孕產婦產檢可獲補助
    (原標題:六區縣殘疾和高危孕產婦產檢可獲補助)
  • 0—9歲!南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放寬
    > 12月8日,小編從市殘聯獲悉,全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限定在0—6歲,為了擴大救助的覆蓋面,讓更多的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今年南陽市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放寬到0—9歲,這一政策今後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