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6日-7日,2019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三亞隆重舉行。15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關注教育的企業家、公益人士、明星、媒體人,與奮鬥在一線的鄉村學校校長、鄉村教師們一併赴約,共襄盛舉。
為活動拉開帷幕的是6日下午的「校長領導力圓桌論壇暨新鄉村教育家授徽儀式」。現場邀請到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司司長Mr.Andreas Schleicher、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教育局局長Dr.Mmantsetsa Marope,以及來自鄉村和城市的大中小學校長代表、企業家代表。大家圍繞鄉村校長的工作展開、鄉村教育模式的探索挖掘、鄉村學校的多方建設等展開探討,群策群力,在主持人張丹丹的引導下,不斷迸發出精彩的智慧碰撞。
馬雲也在論壇上發表觀點,認為「今天的教育,校長是關鍵。」除了領導力,校長應該要具備未來觀、全球觀、全局觀,要看到未來二十年、三十年,還要有全球的眼光、全局的眼光。「不是去灌輸多少知識到學生的腦袋,而是讓孩子充滿好奇、充滿想像力,不會害怕未來。」隨後,馬雲也為歷經重重審核與考察後脫穎而出的20位新鄉村教育家授徽。
相較於下午更偏理論化的行業問題研討,晚上的頒獎典禮則更像是一場盛大的晚會,晚會的主旋律便是歡樂與感動。
大家先是通過三位鄉村教師代表王澤、李芳、劉媛的紀錄短片,得以一窺鄉村教師紮根一線的艱苦工作、生活環境,隨後又在馬雲公益基金會五周年短片裡了解了公益基金會期間的發展點滴。嘉賓們有的紅了眼眶,有的不斷鼓掌。而在NBA運動員、音樂演奏家、歌唱家等明星的助陣下,頒獎典禮被推至高潮。
最終收穫2019馬雲鄉村教師獎項的100位教師,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當中最小的一位只有23歲。除了手捧獎盃,100位鄉村教師更收穫了現場所有嘉賓,乃至全國教育工作者們的至高敬意。
頒獎典禮結束後,許多嘉賓表示自己受到現場氣氛的感染,不禁也回憶起了學生時代、想起了老師。而就在7日早上,一場名為「重回課堂」的特別活動開啟了第二天行程。
早上8點,100位鄉村教師和20位鄉村校長來到海邊,與馬雲基金會理事李連杰、太極禪總教頭王佔海一起,開始晨練。隨後大家又來到「教室」,看到了熟悉的課桌椅、黑板、講臺。只是今天他們的身份從「教師」、「校長」轉變成了「學生」。
這場課堂的老師們個個來頭不小:2019屆鄉村教師獎獲獎教師、班長王麗萍,負責帶領早讀;四川省廣元中學網紅教師向波,負責科學課;百家講壇主講人、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負責語文課;牛班音樂學校創始人、音樂人胡彥斌,負責音樂課。
老師們來頭不小,授課方式也與眾不同。比如向波老師竟能從鑽石談到愛情幸福,再講到多巴胺、工業合成氨,讓一場化學課激情不斷;胡彥斌老師僅以一瓶裝滿紅豆的礦泉水瓶為樂器,打出「中華金曲500首」的拍子……一上午的別樣課堂充滿歡聲笑語,鄉村教師與校長們紛紛感嘆,原來課還能夠這麼上,啟發太大了!
課堂最後以馬雲的班會作為結尾,他說道,「教育的本質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孩子懂事。我希望大家共同思考,用創新的方法激發孩子想像力、培養孩子創新力,使他們永遠對未來充滿好奇心、希望和信心,讓孩子具備自我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去適應未來。」
「下課」後,一次特別的午餐緊接著到來。在「鄉村教育午餐會」上,近百位企業家一起「吃盒飯」,3個菜(西紅柿炒蛋、香乾炒芹菜、胡蘿蔔燉牛腩)全部來自鄉村寄宿制學校菜單,不管多大咖,菜都沒得選。用餐之餘,馬雲更是帶動大家圍繞推進鄉村寄宿制改造與合理並校展開了討論。
早在兩年前的三亞鄉村教育午餐會上,馬雲便提出了進行鄉村寄宿制改造的想法。兩年過去,馬雲公益基金會已在全國9所鄉村學校進行了寄宿制改造,探索出寄宿制模式以及區域合理並校經驗,6027名兒童、271名教師直接受益。有的學校成立了興趣社團,有的學校創建了女足隊。而在並校之前,很多學生從來沒有碰過電腦、沒有上過音體美課,更有學生每天要走數萬步的山路,奔波於學校和家之間。
參與午餐會的企業家們先後獻言獻策,而馬雲也分享自己的思考:「我依然認為並校是國家戰略,我希望寄宿制學校是一個整合社會資源的平臺,想要做好寄宿制學校不能單靠一個人、一個企業,而應當整合各地資源。並校的真正目的是給農村孩子公平優質教育機會。」
午餐會結束後,馬雲與李連杰等理事又馬不停蹄地召開「馬雲公益基金會三屆二次理事會」,面對媒體、合作夥伴、企業家代表等各界人士,公開述職2019年度基金會的工作情況。
今年恰好是馬雲公益基金會五周年。五年時間,馬雲鄉村教育計劃直接資助了500位鄉村教師、60位鄉村校長、200位鄉村師範生,落地9所鄉村寄宿制學校和39間鄉村少年宮,直接影響鄉村兒童近10萬人。讓人倍感溫暖的是,79%的受資助對象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累計覆蓋312個國家級貧困縣。而談及對未來的展望,馬雲表示,「基金會的理想是要打造公益模板,在公益人才的培養方面成為中國公益的黃埔軍校,為公益行業輸送人才。」
自2015年馬雲鄉村教師獎這一獎項發起以來,每年的三亞之約就已成為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鄉村校長、鄉村教師們的不變約定。
公益的力量總是偉大的,相信在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典禮這股力量的帶動下,能有更多目光關注到中國鄉村教育,能有更多有志之士伸出雙手,為中國鄉村教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圓鄉村兒童、鄉村教師、鄉村校長的夢。就如同今年典禮主題一樣:必有光芒,必有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