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節裡,為了防止疫情蔓延,春節假期一再延長,開學一再延期,人們幾乎都足不出戶。
很多人待在家裡,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刷朋友圈、追劇、玩遊戲等,可是時間久了,就覺得無聊空虛,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
很早以前,網絡上曾經有一個比較熱門的問題,就是假如給你手機、網絡及充足的食物,你能自己一個人宅在一個空間裡多久?很多網友當時表示自己可以宅一年。而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打了很多網友的臉,人是有社會屬性的,在家裡待久了會讓人憋壞的,所以一定要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做,轉移注意力。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除了陪家人、追劇以外,我們可以看看書,書籍有一種使人寧靜的力量,撫平你內心的焦躁,排解空虛,讓你感到充實。
最近,武漢方艙醫院一位「清流讀書哥」悄悄走紅網絡。
2月6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
記者的鏡頭無意中拍到了一位讀書的年輕人。
在嘈雜聲中,他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人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神情專注。
這位在病床上讀書的年輕人,是一位高學歷的留美博士後,回武漢探親時不幸被感染新型肺炎。在疫情籠罩的武漢,在剛剛搭建好的方艙醫院裡,這位年輕人因為喜歡讀書,內心安穩,從容淡定地面對病魔。
很多網友表示,看到他,心裡多了片刻的安寧。靜下來,讀讀書,可以給自己減壓。書籍可以帶來抵抗病毒的精神力量。
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
好的書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你會發現,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能從書本中找到答案的。
例如我最近閱讀了《清醒思考的藝術》這本書,書中列舉了52個常見的思維錯誤。其中有一個思維錯誤是倖存偏誤,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敗,會系統性高估成功的希望。
我想起在兩年前的春節經歷的一個慘痛的教訓。當時我們認識了一個朋友,挺有能力,找我們合夥做一個網際網路項目。我們把這個項目介紹給了一個有錢的親戚,請親戚來投資。
我們都以為這個項目能賺錢,可是沒幾個月就失敗了,親戚賠了50萬進去,我們非常後悔。
看了《清醒思考的藝術》這本書,才知道我們都犯了倖存偏誤,高估了這個項目成功的概率,沒有更細緻地去考察,我們只看到了少數賺錢的公司,沒有去研究大多數失敗的公司。
我甚至想,如果我早一點看到這本書,也許就不會輕易找人投資這個項目了,不至於損失那麼大。
因此,當你迷茫、困惑的時候,不如看看書,書中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好的答案,也可以給我們提供警示作用。
讀書可以靜心、充電
疫情的發展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很多人心裡都籠罩著焦慮、抑鬱、擔心……
正如那位武漢讀書哥一樣,讀書可以讓我們內心安靜下來,不再胡思亂想,而是馳騁在知識的海洋裡,忘掉周遭的一切。
很多人擔心,如果不能如期上班,會不會影響今後的工資收入。那麼趁這個特殊的假期,不如通過閱讀給自己充充電,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多學習一個技能,以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通過讀書和寫作,還可以開啟自己的副業,增加一份收入。
我和身邊不少小夥伴,因為喜歡讀書,現在已經開始寫聽書稿賺稿費了。春節前我就已經寫了好幾篇稿子了,節後不僅要寫一本書的領讀稿,還要給兩個讀書平臺寫約稿,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未曾感到無聊、焦慮。
在這個全民抗擊疫情的日子裡,少出門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當你因長期宅在家裡而焦慮時,不妨看看書吧,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