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不斷提升園長課程領導力和教師駕馭課程的能力,同時高質量的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和健康和諧發展。近日,趙詠梅園長帶領我園管理團隊一行五人,參加為期三天的《2017海峽兩岸三地幼兒園課程高峰論壇》。
10月25日,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項目顧問、世界幼兒教育聯會(OMEP)前任世界會長、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院士孔美琪教授做題為《世界幼兒教育發展趨勢》報告,從腦科學研究、經濟學研究角度對早期教育與幼兒發展等內容進行解讀,同時詳細闡述了優質的課程、財務機制、管理架構等八齒輪缺一不可的重要性,她提出了「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應推給老師,老師不是所有教育的承擔著」等理念,使我們了解到學前教育的前沿信息,也為落實公平優質的學前教育帶來重要啟示。
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項目顧問、世界幼兒教育聯會(OMEP)前任世界會長、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院士孔美琪教授
香港維多利亞教育機構中文課程拓展總監肖芳女士、深圳維多利亞幼兒園園長王敏先生做題為《全球化課程實踐——多元文化和國際情懷的課程建構》報告,圍繞「維多利亞幼兒園十大培養目標」「全球化課程的價值觀與中國傳統現代價值觀之比較」「實施探究式學習的思考」等方面,介紹了維多利亞幼兒園獨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還對幼兒園課程特點與實施途徑、探究式學習中幼兒學習方式、家長參與方式的轉變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深圳維多利亞幼兒園園長王敏先生
10月26日,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育瑋副教授做《幼兒園方案取向理念與實踐》專題報告。林教授解析了方案課程的理論基礎、重要觀念及方案課程三階段等內容,同時結合「水果樂園」、「小手變變變」、「與書做朋友」等典型案例進行經驗分享。她強調方案課程中教師應成為幼兒的引導者,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還應引導幼兒通過計劃、討論、實地參訪、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主題的深度探究。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育瑋副教授
臺北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鄭玉玲園長做題為《園本課程(方案教學)之師生共構發展歷程》專題報告。她向大家介紹了南海實驗幼兒園的課程願景及以幼兒為中心、引發挑戰性、社會性、參與性、延伸性的課程特色。鄭園長強調「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孩子成長的契機就來了」,幼兒園應充分發揮幼兒主體地位、遵循幼兒興趣發展、從問題出發滿足幼兒的探究需求。
臺北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鄭玉玲園長
2017年10月27日,青島市實驗幼兒園園長寧徵做《開放教育中的深度學習——在行動研究中實現教育夢想》專題報告,她圍繞「在實踐研究中誕生開放教育」、「在問題解決中開放教育走向深度學習」、「行走在開放教育深度學習中」三方面,介紹開放教育的誕生與起航、開放教育走向深度學習的追求與價值判斷、教育變革的思索與歷程等內容,她還提出了「教師的支持與引導往往暗含在活動中」,「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需要」等觀點。這不僅使我們了解了幼兒深度學習的特徵和內涵,同時也對「幼兒學習的深度取決於教育者對其積極的關注、發現和引發」這一突出特點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青島市實驗幼兒園寧徵園長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前任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曉霞教授在《再談開放教育中的深度學習》專題報告中,從「深度學習與幼兒發展」、「深度學習與項目活動」、「 深度學習中的教師」三個維度,帶領大家重溫了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的差別及深度學習的概念。馮教授以青島市實驗幼兒園「紅紅火火中國龍」的案例為基點,揭示了深度學習與幼兒發展、項目活動的內在聯繫,以及對幼兒發展至關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她提出的「要讓幼兒的學習富有深度,教師要做一個有深度的學習者」等核心理念,引發了大家深度思考。馮教授精準的講解讓我們清晰了解了深度學習蘊含於幼兒成長的整個歷程,雖不受年齡的限制卻受教育者學習深度的影響。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前任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曉霞教授
此次論壇,不僅對學前教育一線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也為我園進行兒童深度學習的實踐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視角。 我們將充分結合自然教育課程理念,將多元教育思想和文化,借鑑、豐富到我園教育教學研究中,為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