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月份,在考試界都會有一場「盛事」——國考報名。據中公教育專家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統計,從2010年以來,每年國考報名人數基本都是140萬左右,最高的一年在2018年,達到了165.97萬人。從近11年國考參考情況來看,國考的棄考率穩定在30%左右,2020國考平均競爭比為40:1,與省考競爭比基本一致。相比省考,國考更能撥動考生的心弦。除了國省公務員都有的社會地位高、信用度高、收入穩定等優勢之外,國家公務員更有自己的獨特優勢,讓國考成為考生的「優選」,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考生剖析其中的緣由。
國考招錄規模大,能為考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國考與地方公務員考試相比,招錄規模更大,每年國考招錄人數都在萬人以上,2018年招錄人數達到了2.8萬人,而剛過去的2020國考也是招錄了2.4萬人,省考近兩年也只有廣東招錄人數過萬,因此國考能為考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應屆生就業優選國考,國考8成職位應屆生可報。
國考報名在每年的10月份,筆試時間在11月底-12月初,剛好適合大四(研三)的學生以及7月份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報考。據統計,2020年全國高校共有874萬應屆生畢業,龐大的就業需求以及就業壓力導致更多的高校畢業生會選擇參加國考。
近三年國考應屆生可報的職位和招錄人數都基本佔到總體招錄的80%左右,這為應屆生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大開綠燈。在應屆生可報職位中,更有部分職位是專門面向應屆生招錄的,如2020國考招錄2.4萬人,稅務招錄近1.5萬人,其中有8019人明確要求2020應屆畢業生,佔稅務總招錄人數的53.8%。再如2020國考有2700餘個計劃定向招錄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以及在軍隊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國考對應屆生的支持,也成為更多應屆生參加國考的原因之一。
應屆生參加國考本身是有很大優勢的,首先,學生年齡段都偏小,記憶力、學習能力都比較強;其次,學生有學習的習慣與興趣,更容易進行備考;再次,學生的時間相對自由一些,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充分備考。所以,應屆生在畢業前參加國考不失為明智之舉。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校學生備考時間雖然充分,但要提前規劃科學合理有效的備考計劃,必要的時候,報個班找隊友一起學習,找老師指點迷津會讓你更少地走彎路。
國考是進入中央機關以及留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重要途徑。
國考,顧名思義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指中央黨群機關以及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招錄人員的考試。國考招錄部門均為中央部門,如外交部、稅務局、銀保監會、民航、海關等熱門部門,均是通過國考進行人員補充,特別是國地稅合併之後,想進入稅務系統也只能通過國考,因此參加國考成為了考生的就業「優選」之一。
從戶籍限制上看,相比省考,國考除了個別職位對戶籍有限制之外,大部分職位都是無戶籍限制的,而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公務員招錄對考生的戶籍都是有限制的。因此,考生如果想留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參加國考是明智之舉。
而對於一些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的在職人士,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又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規劃,想進入中央機關,想留北上廣,給自己一個安定的生活,參加國考也成為這部分人的選擇。中央機關和省級直屬機構除部分特殊職位和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外,主要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重點選拔經過基層歷練的優秀人才,優化公務員隊伍來源、經歷結構。2020國考有20%的職位僅招錄有工作經驗的考生,這對想參加國考的在職人士也是一個利好。
中公教育提醒想考公務員的在職考生,由於工作繁忙,可能會錯過報名時間,因此一定要十一結束之後就密切關注國考信息,做好選崗、報名、繳費確認等工作,在筆試前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行充分備考,上下班路上可以利用手機上中公題庫APP刷刷題,想得到更高提升的人士,可以報個輔導班,讓公考老師幫你做好時間規劃以及專項提升方案。
成為國家公務員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是一份榮耀,而國考正是拿到這份榮耀的大門,只有通過了這扇門,你才能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2021國考即將到來,中公教育希望各位考生都能抓住機會,充分備考,勇摘桂冠!
文 ▎泰州中公教育(微信號:tzhou-of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