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最美秋天 三秋涼風至 一葉銀杏黃

2021-01-09 楊奉昭

涼風有信,一葉秋黃。秋境之美,詩意繾綣。

秋天是唯美的,它是李太白詩中的:人間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秋天是壯闊的,它是劉禹錫詩中的:「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天是彩色的,它是範仲淹詞中的「碧夫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而在我眼中最美的秋天,則是屬於那一抹燦爛的金黃色,三秋涼風至 一葉銀杏黃。

01古典範的銀杏 可觀可賞

銀杏,是有古典氣質的。它是從遙遠的侏羅紀的恐龍時期就走出來,穿越時空與人間相逢,它有兩億五千多萬歲的「年齡」,擁有著歷經風雨磨礪的深度與古樸典雅的質。

銀杏,如君子之風,身姿挺拔,屹立蒼穹,傲然不倒。

銀杏,更因樹勢雄偉,幹形高大,濃蔭冠蓋,葉形秀雅美麗、樹齡千年不死等形象與寓意,與其追尋長生、長壽、修心養性的理念不謀而合,相得益彰,因此成為人們心中信仰的圖騰,有著『聖樹「、「仙樹」、「佛樹」之譽,這給予它古典氣質的內涵之美。

大凡經途廟宇寺觀,皆見一樹擎天,那便是銀杏,守望歲月靜好,護祐紅塵眾生。

我看到過春日裡的銀杏,那是惠山二泉寺洪武銀杏,走近它便能感受到「山翠青流二泉水,銀杏庭前聽梵音」的美好;

我看到過夏日裡的銀杏,那是北固山上的千年銀杏,走近它便能感受到「千古江山英雄地,一樹銀杏帝王名」的青翠;

我看到過秋季裡的銀杏,那是崑山亭林園千年銀杏,走近它便能感受到「最愛人間秋色美,一樹一葉醉凡塵」的絢爛。

我看到過冬季裡的銀杏,那是南京明孝陵百年銀杏,走近它便能感受到「冬來葉落無聲去,唯見一樹立蒼天」的威嚴。

惠山寺銀杏
北固山銀杏
玉亭林銀杏
明孝陵銀杏

穿越歷史滄桑,依然千殊競放,能感受到長興十裡長廊的上百年銀杏遍成林的生機;

任憑朝代更疊,依然生機勃勃,能看得到北京譚柘寺內的一千年銀杏帝王樹的活力;

歷經歲月風塵,依然傲立蒼天,能欣賞到郯城廣福寺前的三千年銀杏老神樹的堅守。

長興十裡銀杏廊
郯城老神樹

佛前之物 ,長年聽禪, 沐浴佛光,更通靈性。銀杏自有慧心,萬物唯此如一。中國人向來所追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精神境界。

銀杏,無群芳之豔,無百花之香,但卻有著安然自在,立地擎天獨特之精神。

銀杏,它是超凡脫俗的精神典範,雖冠絕千古,一樹參天,卻與世無爭,自有淡泊之氣質,以不爭而立於天地,卻有著於內斂之中散發的魅力光芒,更加有著它獨特的古典風雅的瀟灑氣度。

02藝術範的銀杏 可詩可畫

銀杏,是具有文藝氣質的,它有著自已獨特風骨與意象,內涵豐富。

銀杏,與中國那些富有魅力的傳統植物一樣,如松、竹、梅、荷等一樣,都是富含極深文化價值,引得古代文人為它揮毫潑墨,萬千意象之美,令人讚嘆不已。

銀杏,它的詩意,它的風韻,更接近於完美的意象,歷經千百年文人墨客為它揮毫潑墨,頌傳賦詩。

最早以銀杏入詩的是中國最早以銀杏入詩的是沈佺期。他有詩寫道:

「獨遊千裡外,高臥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易安居士李清照用銀杏寓意一種人的內在精神,風骨品格,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叫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居士擎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她以物言志,借物抒情,賦予銀杏以靈動的人的品格,絕對是銀杏詩中的經典之作。

用銀杏寓意情誼,當數北宋文壇巨擘歐陽修,詩中所寫:「鵝毛贈千裡,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他將饋贈銀杏作為兩個人之間友誼的象徵。

而在諸多有關銀杏詩詞當中,我更愛蘇東坡的,他筆下的銀杏是「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他表達了對銀杏一樹擎天的敬慕之情和審美情趣,銀杏之深度,可見一斑。

銀杏,在我國文化藝術的歷史長廊中,有著濃墨重彩的瑰麗畫卷,而書畫藝術作品中也有很多以銀杏為題的藝術佳品,從古至今,俱成為經典之作。

東晉顧愷之根據三國時期曹植的名著《洛神賦》而創作的巨幅絹本著色畫卷《洛神賦圖》中,以及《竹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的磚畫中都有著銀杏身姿,畫中因為有了銀杏的傳神點綴,更加充分地彰顯了魏晉風流的魅力。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銀杏,素以雍容富貴的姿態和純潔無瑕的品質吸引著歷代的文人墨客,一大批有關於銀杏的佳作也是層出不窮,傳為經典,這便是它的古典範,它的古典氣質中深藏的是中國人的文化智慧,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03精緻範的銀杏 可鹹可甜

有一句網絡用語叫做,「可鹹可甜」。銀杏就有這樣的氣質,它可以很高大,也可以很近地氣,憑藉如此獨特風味,它成為人們所喜愛的「舌尖上的美食」。

銀杏,既有大家所熟知的醫用價值,但它同樣兼具非常美味的食用營養價值,而其食用價值在早在中國古時種藥膳書中已有詳細記載。

我國記載銀杏食療的著作,首推元代飲食太醫忽思慧之所著的《飲膳正要》,發及清代溫病學家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是集所有食療著作之大成。

銀杏系裸子植物,無果實而言,通常所說的銀杏果,其實是它的種子,在去除漿汁外種皮之後的種核,就是白果。白果是中國著名的乾果之一,味道鮮美,柔韌滑膩,別具風味。而銀杏的種仁,營養成分更是十分豐富,除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

在中國傳統銀杏食譜中,那些』可鹹可甜」的美食可是十分豐富的,據流傳下來的銀杏食譜記載有數十種之多,包括:

詩禮銀杏、腐竹銀杏果粥、銀杏時燉雞、銀杏果雞丁、銀杏果蒸鴨、無芯糖銀杏果、銀杏果粽子、蜜汁銀杏果、銀杏果仁蒸餅、銀杏果什錦圓糕、銀杏果月餅、銀杏果西谷米、銀杏果臘八粥、銀杏果粥、銀杏果乾酪、銀杏果罐頭、銀杏果酒等,都是獨具風味的美味佳餚或藥膳等。

最經典的美食,是孔特別是孔家宴中的一道菜叫「詩禮銀杏」,更是天下聞名。其故事來自於,孔門五十三代「衍聖公」孫建有「詩禮堂」,堂前植有兩株銀杏,孔府請客總要以銀杏作菜,名曰:「詩禮銀杏」。

在四川青城山道家有道名菜叫「白果燉雞」,已經很緊密地把「銀杏文化」同「飲食文化」結合在一起了。

作為銀杏「可鹹可甜」的代表,「風味乾果」和 「蜜制白果「,它們均為招待客人的餚饌上品,也成為那些「老饕」們所追求的「舌尖上的美食「。

04生活範的銀杏 可養可補

銀杏,是有生活範的,也是有人間煙火氣的。

它從遙遠的億萬年時光穿越而來,從曾經高高在上的「舊時王榭堂前燕「的」皇室珍品」,最終「飛入尋常百姓家」。

銀杏,它憑藉獨特的豐富營養物質,對人們的健康方面,做出極大貢獻。

曾經這麼一個 「寶藏」珍品,卻曾深陷「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境地。

曾經在北宋時期,它貴為珍品,成為朝貢之物,尋常百姓是沒有機會吃到這樣的東西。

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稱它:「生食引疳解酒,熟食益人。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嗉,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論證了銀杏對於治療與養生的作用機理。

在經過時間的發展及各個時期醫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贏來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當時,歐洲的德、法科學家從銀杏的樹葉裡提取出具有抗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分(銀杏黃酮與銀杏內酯),此後銀杏葉提取物廣泛用於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衰老的防治。銀杏葉憑藉其獨特的藥理藥性,為攻克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了全新嘗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此銀杏葉提取物,也成為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道選植物藥。

其後,作為從中國原產地走向世界銀杏,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2000年銀杏葉被作為中國法定藥物正式載入《中國藥典》,書中指出:「銀杏葉性味甘、苦、澀、平,歸心肺經,功能斂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用於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

在中國,對於銀杏藥用價值的開發,曾經如同沉睡的巨人一般,悄無生息中,卻積蓄著無窮能量,終於贏來爆發的時刻,也取得發展的高光時刻,從此中國也成為銀杏產業發展的世界中心。

銀杏,從無人知曉,到世人皆知。它經歷了歷史的變遷,穿過了漫長的歲月;

在遠古的年代裡,它一度曾被束之高閣,被觀賞,被把玩,但真正藥用價值並沒有被挖掘出來;而到科技進步的今天,當它以一種救命良方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早已是「天下無人不識君「了。

如今的銀杏,以優良的品質,以獨特的營養,福澤蒼生,造福於民,不再高高再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真正做到了「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相關焦點

  • 葉落知秋 | 在最美的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秋天
    在最美的詩詞中,遇見最美的秋天。 ————————————————————————————————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語: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但詩人卻自信秋天比那萬物萌生的春天更勝一籌。凌雲的鶴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遊到雲霄。這兩首詩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
  • 銀杏黃了!這些地方收藏了廣東90%的秋天!
    秋天是什麼顏色?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會想起銀杏的顏色進入秋天,銀杏樹葉開始變黃襯著夕陽的餘暉仿佛進入了金色的童話世界廣東的秋天從不缺席只是90%的秋天都藏在了下面這些地方趕緊跟著廣仔來感受廣東的秋色
  • 貴州銀杏進入觀賞期 這些地方藏著最美的秋天
    秋天來了!  秋天的貴州美極了,銀杏葉已經黃了,一起來看看銀杏美景吧!妥樂村是一個被古老銀杏樹包裹的美麗山村,全村擁有古銀杏1200餘株,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肖本歸/攝  秋天一到,妥樂村的上千株古銀杏便悄悄地換上了一年中最美的衣裳,金黃一片,與整個村莊融為一體。古道邊、屋簷下或是石階上、河流旁,銀杏樹都會以不同的姿態出現在你的視野。
  • 你知道嗎:我見過最美的銀杏,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多圖)!
    大自然沒有繁瑣的儀式幾點寒雨幾縷涼風便將這世間的風景變了一遭凜冬將至可成電亦是一片暖色攝/劉凱主樓白牆甘願化作一張白紙任憑秋天創作從青黃相接到滿樹金黃>濃淡總相宜攝/劉凱閒庭散步,至銀杏大道滿園秋色,都與君共賞攝/劉凱攝/邱子傑書卷和落葉在這一刻交匯凝集
  • 武漢最美銀杏觀賞指南
    武漢的秋天總是短暫的,好像一場冷雨過後,冬天就來臨了。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說,好像沒有把太多的注意力留給秋天。所感覺到秋天,更多的是窗外吹來的冷風,是回家時越來越黑的天色,是一件又一件添上的外衣。只不過,武漢的秋天從來不是那麼單調。甜香誘人的桂花早已開放,金黃夢幻的銀杏也到了最佳觀賞期。如果不去看看,那就太可惜了。
  • 揚州市樹之一的銀杏,終於迎來了它一年中最閃光的時刻
    昨天,記者探訪多地看到,多棵古銀杏已是「黃袍加身」,而且,很多地方都有意保留銀杏落葉,讓這幅「秋天的畫作」能保留更長時間。揚州不少道路銀杏進入「觀葉期」作為揚州的市樹,銀杏在揚州的栽種比較普遍。而它們,也成了揚州秋季重要的觀葉樹種。金黃色且呈扇形的葉片,在秋日陽光裡,黃得發亮。
  • 在最美的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秋天
    秋 荷 湯青 攝影「如果說劉禹錫、晏幾道是一筆一色繪秋天,那範仲淹可是一個調色高手,他將藍黃調配為綠。在這裡,綠色成了秋天的主色。」在最美的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秋天翻開八月的扉頁,立秋一詞闖入心頭,心中不禁一喜。「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喜歡古詩詞的我,在春夏秋冬的季節更替中,對秋天情有獨鍾。我喜歡秋風、秋雨、秋夜、秋聲、秋葉、秋色、秋月、秋思、秋愁、秋味的況味。
  • 一樹燦然、滿地金黃!滬上41所高校銀杏美圖等你賞
    銀杏樹黃時,颯爽英姿,街道兩旁猶如披上金袍一般,醒目,傲然。此時,正是銀杏樹最美的季節,和小布一起來欣賞滬上41所高校的銀杏美景吧~   復旦大學
  • 銀杏飄黃,詩意的陽山美醉了
    初冬的步履悄然而至一葉便知時節此時的陽山開啟了「調色盤」模式逐漸由綠轉黃的銀杏葉>青燈古卷,碧瓦紅牆銀杏參天,方正莊嚴千年古剎的銀杏散發出古色古香的神秘氣息安陽書院書院的古銀杏向上伸展>盡情張揚陽光灑落銀杏枝頭斑駁的光影投射在書院白牆上這片金黃讓人忘卻旁騖時光停留,歲月靜好緩緩抬頭銀杏的金黃與天空的湛藍呼應
  • 都江堰的三秋又豈能不見!
    也有人說,「三秋」是指九個月的時間,不管怎麼說,反正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吧。我不懂詩,也沒有去看註解,只是單純地覺得「三秋」這個詞很美。就像某人把「紅豆生南國」理解為,種下一顆紅豆,便能發芽、抽枝——幻化出一個南國一樣。我理解,我與你的距離,可能不止是時間,也可能是不能共享的風景,也可能是已經錯過的季節。
  • 最美秋天|十七歲那年,我才真正認識了秋天
    真正認識秋天是十七歲。1974年秋,我們30名十七八歲的知青到蔡樓村安家落戶。知青跟著農民到田野砍棒子、刨芋頭、割豆子,秋糧歸倉,就砍紅麻。這時,村頭、田野瀰漫著紅麻的特殊香味,愈是夜裡香味愈濃。知青天天加夜班撒糞,子夜的涼風吹得我們瑟瑟發抖,直到朝陽懶洋洋起床,才能放工回去睡覺。小麥播進泥土,我們坐在地頭小憩。環顧周圍,平整的田野一望無際,除柳樹外,好多樹的葉子被秋風吹得打著旋轉落地。
  • 人人都想打卡的銀杏街道,到底黃了幾分?
    從秋天就開始期待的銀杏美景遲遲沒有上線,即使是氣溫驟降,公司樓下的銀杏還是綠油油一片。但微博上已經流傳起了一些成都市內銀杏的美圖,圖中葉子黃澄澄的,景色十分美麗,但當網友實地打卡後卻發現被騙了。
  • 成都周邊被遺忘的銀杏度假村被譽為中國最美銀杏
    今年的秋天特別短,明明10月還在穿短袖,11月就直接衝到了冬天。所以這位來自四川的老人說:"一年兩季,剛熱過就冷了起來,有好多年沒感覺到秋天的涼爽了。"。現在真的是葉子一變黃就全部掉光了。每到秋天,似乎全國人民都被勾起了銀杏的情節,只要看到滿街的樹葉開始飄起來,就立刻開始組隊外出遊玩,從不提前目的地,銀杏美到哪裡,我們的車就開到哪裡。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家最喜歡的地方是剛剛被大家炒熱的白巖寺。白巖寺位於成都市大邑縣金星鄉,坐落在一塊巨大的白色沉積巖下,故名白巖寺。相傳在東漢永平十六年,由僧人創建。
  • 銀杏村、大滾鍋溫泉……雲南騰衝秋色迷人
    這裡是宛如天堂的靜謐秋景,是冬季裡的金色夢想,是天下第一銀杏王國。騰衝還有中國最密集的火山群,地熱造就了這裡數量豐富的溫泉,每個泉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銀杏村,是騰衝城內栽滿3000多株銀杏的原始村莊。每年秋天,古樸的房屋與大片的銀杏林交相輝映,房前屋後、小巷裡、石牆上、瓦房上、水溝邊……目光所及之地,一片金黃。
  • 你和晚秋,只差一片銀杏葉!如皋人,是時候體驗這秋的盛宴了……
    一葉知秋,最能完整表現秋天的葉子當屬銀杏。銀杏的黃葉是秋的尾巴,為秋畫上完美的句點,也為一場視覺盛宴拉開美好的篇章。涼風漸起的深秋,來如皋看一場黃,一場秋。留言區留下答案啊,嘿嘿~水繪園在「天下名園」水繪園中,有數株古銀杏,金色華蓋,清冽的秋天裡,是一抹抹溫暖。
  • 樊佳妮:遇見秋天
    然而這次,我遇見了熱鬧、溫暖又多彩的秋天。秋日清晨,天氣微涼,我被鬧鐘從溫暖的被窩裡拽起來,睡眼惺忪地跑到華西校園裡晨練。想到周末都不能睡懶覺,想到那段沒做完的美夢,又看見荷花池裡一池殘枝敗葉,我不禁黯然傷神,停下了奔跑的腳步,在荷花池邊的長椅上坐了下來。
  • 畫鄉,銀杏黃了.
    每當銀杏黃了葉片,便頓覺時間老了。銀杏生長得很緩慢,時間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很淺。每一年深秋初冬,從北方一路向南,漸次昏黃。可隨著畫鄉冬日的降臨,隱居畫鄉小院門前的幾棵銀杏已經過於耀眼,令人心生「原來,這裡還有銀杏」的驚嘆。
  • 又到一年銀杏黃!
    雖然已經入冬,但現在卻是外出賞銀杏的最佳時刻。南京的秋冬並不像北方那麼分明,11月底一場雨來,樹葉的顏色從綠色轉黃,將秋日的風韻融進一山一水一寺一林。下周天氣轉晴,不如跟著小布去南京這些網紅銀杏打卡地,在這裡再次開啟秋日幻想。
  • 南山古銀杏葉黃落滿地 深秋美景醉遊人
    南山古銀杏葉黃落滿地 深秋美景醉遊人 2020年11月12日 16:25:11 | 來源:新聞鎮江
  • 讚美秋天的好詩: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
    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宋朝葛紹體《晨興書所見》初衣解詩:你有沒有過一種體驗,平常忙碌在瑣碎的事情或者工作裡,無暇去看四季的風景,你有沒有過一種風塵勞碌,忘了日曆和日期。你有沒有執著過一種工作,不辨冬夏寒暑,你有沒有過在鏡子前倉促地掠過,並不在意頭上的皺紋,和褲管的灰塵?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你就沒有體會過真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