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發展迅猛 國物標識平臺物聯網標識註冊量超792億
金羊網 2019-06-12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通訊員蔡浩梅報導:物聯網的發展有多迅猛?記者從12日在廣州南沙召開的 「2019物聯網科技創新峰會暨國物標識平臺合作夥伴大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簡稱國物標識平臺)的物聯網標識註冊量超過792億,累計標識服務次數超過88億次。會上《國物標識平臺白皮書》正式發布,標誌著國物標識平臺經歷兩年的技術建設後,開始走向推廣和運用。
國物標識平臺在物聯網各行業快速落地
從技術突破到應用落地,規模化已經成為衡量未來物聯網產業價值的標準。據《國物標識平臺白皮書》顯示,近一年來,國物標識平臺在物聯網各行業快速落地,已經完成了全生命周期溯源、智慧城市、數據共享、智慧農業、工業物聯網等領域基於標識服務的應用示範。
截至目前,平臺的物聯網標識註冊量超過792億,累計標識服務次數超過88億次。
在全生命周期溯源中,國物標識平臺以「一物一碼」為載體,給每一個產品設立獨特的「身份證號碼」,建立從原材料-生產加工-產品-物流-銷售等全過程追溯體系,通過這些「身份證號碼」,實現物與端之間精準交互與連接,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大數據支持」,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簡稱:廣州網絡中心)主任肖雲介紹說。
肖雲說,白皮書的發布表明,國物標識平臺經過兩年的建設後,從今年開始走向了推廣和運營,通過各種應用場景,來加大物聯網標識的推廣。而在這兩年時間中,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國物標識平臺的技術架構。
而對於792億的註冊標識數量,肖雲則表示,這個數字雖然龐大,但如果真正實現萬物互聯,數量之龐大將難以想像。目前的註冊數量中很大的一部分來自於物品編碼中心,通過國物標識平臺,打通了不同平臺之間的標識數據,從而為物聯網環境下的融合應用場景服務。
建好國物標識平臺具有戰略意義
據介紹,早在2010年,物聯網就被正式列入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表示,全球物聯網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當前正處於產業爆發前的關鍵布局期。加速我國物聯網發展,一定要依靠核心技術,找準技術切入點,著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和應用示範項目的建設。
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單聯海博士則認為,建好國物標識平臺,具有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作為國家發改委在物聯網領域重點布局的基礎設施之一,國物標識平臺著眼於全球物聯網協議體系發展,積極開展核心關鍵技術研究,打造兼容、高效、安全和易交互的標識體系,解決物聯網應用碎片化的難題,已經成為物聯網應用跨行業、跨領域互聯互通的基礎支撐。
將打造大灣區科學數據中心
記者了解到, 作為中科院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部署,國物標識平臺還將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學數據中心,推進《面向大灣區的跨境商品信息大數據服務平臺研發與應用推廣》專項,將南沙打造成全球物聯網標識的中心,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大數據分析及智能決策,建立開放共贏的生態圈。
在峰會現場,國物標識平臺為10家戰略合作夥伴舉行授牌儀式。
作為國物標識平臺在上海的應用推廣中心,上海捷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認為,從短期而言,接入國物標識平臺,藉助國家平臺實現標識數據的運作,相比自建平臺是成本最低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從長期而言,基於國物標識平臺的數據沉澱,將是企業未來發展最核心的資源,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觸達消費者的需求及消費行為,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此次峰會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南沙區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指導,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聯合主辦。
編輯: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