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當全球Office 365訂閱用戶一如往常那樣打開他們常用的辦公軟體時,眼尖的一部分人立刻發現,一些變化已經悄然發生。
沒錯,就在這一天,大家熟悉的「Office 365」服務正式升級為全新的「Microsoft 365」,它在原有Office應用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新的功能與資源。比如無需註冊或下載獨立軟體,可直接以連結進行會議邀請,並在瀏覽器中運行的「Meet Now」視頻會議服務;界面大幅修改,比過去更強調易用性與協作功能的Outlook日程管理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將於今年晚些時候上線的,能實現一站式遠程管理家中所有電腦、Xbox、Android手機、平板電腦使用時間,防止兒童濫用電子設備的微軟首款手機端安全軟體Microsoft Family Safety等一系列新功能和特性。
不難看出,一如名稱變化所昭示的那樣,「Microsoft 365」所能提供的服務已經不單純是辦公與內容創作了。不過,以上這些還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內容,因為在全新的Microsoft 365中,我們熟悉的那些Office應用也有了一些重要的變化——它們變得更加聰明,也更能「理解」我們的意圖了。
微軟編輯器,讓「嚴肅文章」可以簡單寫就
身為科技網站的編輯,我們三易生活的同學每天工作時至少有數小時是用在了內容的規劃、修改,以及審閱上,甚至可能比實際撰寫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還要更高一些。這使得我們非常能夠理解大部分學生及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各類文章與信函寫作上所遇到的困難,其中例如涉及到外文的寫作時,詞彙量的匱乏、對目標地區文化的不了解、過時的文法知識,都可能會導致內容乾癟無味,甚至因為某些潛在的不恰當用語而引發商業或是學術上的不必要麻煩。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最徹底的辦法,當然是請一位專業的文員或是外語專家從旁指導。但除此之外,對於大多人而言,他們現在還有了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全新的微軟編輯器(Microsoft Editor)。
事實上,微軟編輯器並不是一個獨立軟體,其存在於Outlook.com與Word中,並且還推出了Edge和Chrome的瀏覽器插件版本。這意味著用戶甚至不需要安裝任何本地軟體,就能在自己最常用的網站、在線郵箱,以及論壇中享受到它所帶來的便利。
那麼,微軟編輯器能起什麼作用呢?簡單來說,它是一套「寫作AI」,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拼寫、錯別字和基礎的語法檢測服務。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小心打錯了字、或者撰寫外文時在單詞或語法上犯了一些小錯誤,那麼微軟編輯器就能給出提醒,並指導你及時更正。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拼寫檢查和簡單語法勘誤功能是完全免費、並且支持多達89種語言的,甚至即使是沒有訂閱Microsoft 365,也可以享受到這一服務。
但對於訂閱用戶來說,「完全體」的微軟編輯器功能就要強大得多了。比如說,它可以支持對英文文章進行「重寫建議」(Rewrite Suggestions),在保持原本句子意思的同時,自動選擇更適合的詞彙和文法,瞬間「美化」文章,以解決用戶「有話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困難。
又比如說,對於正在撰寫論文的研究生、外語系學生,或者是專業領域的研究者來說,融入了新版微軟編輯器功能的Word可以提供英文學術內容的查重功能。這意味著學生與研究者不需要再去專門的查重網站支付高額費用,就能獲知自己文章的原創度。不僅如此,新版的Word還支持在查重之後,一鍵將引文插入文檔,快速解決文章的相關問題,從而節約寫作者將更多時間用於原創內容。
不僅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微軟編輯器甚至能夠「讀懂」文章中不同英語單詞的文化語境,並在必要的時候給出更加客觀中性的同義詞替代建議。對於需要與海外進行學術交流的學生黨和專業人士,或是需要進行跨國商業洽談的用戶來說,它與Rewrite Suggestions的配合,無疑堪稱是外文寫作神器。
登臺演說有困難?微軟這次提供了「教練」
除了學術與商業性的外文寫作、交流之外,製作優秀的PPT並進行演示同樣也是令不少朋友頭疼的事情。在以往的版本裡,微軟已經為Office 365及Office 2019的用戶提供了大量設計精美的模板,而在全新的Microsoft 365個人版本中,訂閱用戶這次更是迎來了200多個高級模板,不僅有諸如簡歷、婚禮請柬、新聞簡訊等常用格式,甚至還有專為家庭場景設計的出生公告、塗鴉填色遊戲,以及兒童獎勵表等全新種類。
除此之外,微軟還與 Getty Images合作,為Microsoft 365訂閱用戶增加了8000多張圖片、175個循環視頻,300種新字體,和2800個新圖標的獨家使用權。再加上來自Office以及微軟Bing搜尋引擎的海量在線素材,無論是製作PPT還是單純想要為文章插圖,豐富且免費的正版圖片從此將不再難以尋找。
有了大量新增的「接地氣」模板,有了用不完的正版媒體資料庫,是否就意味著製作出色的PPT和進行演示從此變得信手拈來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幻燈片的排版、設計需要經驗甚至是專業技能,而流利的演說更是必須經過反覆練習才能做到。好在Microsoft 365的AI能力再次派上了用場,全新的「設計理念」功能,可以看懂當前PPT的主題內容,並自動提供最合適的一組圖片供選擇;或是在編輯者已經插入了想要的圖片/模板後,進一步就排版方式給出個性化建議。如此一來,即便是缺乏經驗的用戶,也能做出美觀的演示文檔;而即便是大家都選用了相同的模板,在「AI設計師」的建議之下,同一主題的PPT最後也可能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
在演示文稿做好後,微軟AI的「工作」還並未就此結束。因為Microsoft 365還帶來了全新的Presenter Coach(演講教練)功能,甚至無需安裝本地程序,在網頁版PowerPoint中打開PPT,就可以在AI的輔助下進行演講練習。
Presenter Coach不僅可以「看懂」演示文稿,還會將文稿內容與用戶的演講音頻聯繫起來進行比對優化,它不僅懂得指出不恰當的卡頓與忘詞等情形,給出銜接措辭上的建議,甚至還能聽出演講者音調上的變化,教你如何「抑揚頓挫」,從而幫助Microsoft 365的用戶在演示中做到最為充分的準備。雖然目前 Presenter Coach 尚不支持中文語言的演講優化,但我們有理由期待它正式支持中文後的表現。
理財、打遊戲、處理工作,新的服務無處不在
除了幫助用戶撰寫嚴謹而流暢的文章,指導使用者製作精美的演示文稿並輔助進行演說訓練之外,Microsoft 365所集成的AI技術還體現在了許多更為細節的地方。
比如說在Excel裡,即將在美國亮相的Money in Excel功能便將大家熟悉的表格軟體加入了更多實用的家庭理財屬性。在這項新功能中,微軟直接打通了Excel與全球多家主要金融機構的帳戶體系,用戶僅需進行簡單的登錄操作,Microsoft 365便可提供月度收入、消費、繳費、還款等家庭金融信息的統合分析。它甚至還通過AI實現了對收支數據的「感知」,能夠在用戶面臨定期付款、銀行費用、帳戶透支等情況時預先給出提醒,從而幫助他們養成更為良好的理財習慣。
又比如說同樣是在Excel裡,隨著Microsoft 365的升級,全新的「數據類型」服務也即將上線,其將會為Excel賦予前所未有的個性化數據分析與比對能力。從食物的營養價值到寵物的飼養難易度,從電影的評價信息到學校課程的進度,甚至是一些知名遊戲中的角色數據,以後都將可以在Excel中直接引用、對比,並以卡片或者圖片的方式進行生動的呈現。而大家熟悉的Excel從此再也不只限於「制表」,而是將會成為一款有趣而又強大的數據收集、整理、比對、分析中樞。
事實上,Microsoft 365的AI新功能還不僅限於雲端與PC平臺,它同樣也適用於智慧型手機。在iOS和Android兩大移動端作業系統中,新版的微軟搜索( Microsoft Search)已經準備好上線,它將帶來更精準、同時適配更多語言與方言的語音搜索服務。
除此之外,很快還將會迎來小娜(Cortana)的更新版本。這次它同樣也被集成在了Microsoft 365的服務中,並首次打通了與主流郵件服務之間的互操作性,這也使得小娜具備了「郵件播放」能力,可以在你處於通勤途中,不方便查看郵件內容的時候,智能的提取收件箱中重要信息,並以語音交互的方式將消息傳達給用戶。如此一來,重要郵件從此不用擔心漏看或是未能及時回復,而通勤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AI是這次的大亮點,而且微軟為它考慮了很多
不難看出,AI無疑是Microsoft 365服務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說到微軟的AI,很多朋友可能會馬上想到已經實現了PC、手機、甚至是遊戲機跨平臺的語音助手小娜(Cortana),亦或是那個在微博與QQ群裡已經學會了吟詩作對,甚至是貧嘴的「小冰」。
事實上,根據我們三易生活從微軟方面了解到的信息顯示,小娜與小冰的相關技術已經被運用到了Microsoft 365中。例如,小娜所具備的核心語音理解能力,如今在Word裡就體現為文章糾錯及聽寫輸入方面的功能。而小娜與小冰此前經過長時間訓練所培養出的不良內容阻擋、惡意語言識別能力,如今也成為了「微軟編輯器」能夠確「重寫」建議客觀中立的底層技術保障。值得注意的是,眾所周知「小冰」是微軟專為中文語境下開發的人工智慧,因此這似乎也已經明示,當前還主要是為英語寫作環境服務的微軟編輯器,未來也勢必將會有本地化的中文版本,而其強大的「重寫」能力,屆時會不會反而令老師們感到擔憂呢?(笑)
當然,不同於如今智慧型手機領域AI功能主要由設備生產商主導,要想使用新的AI應用,就只能換手機的情況。個人電腦領域的軟體與硬體生態則相對更為分離的,而這也就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全新的Microsoft 365在增加了諸多的AI功能後,是否會對電腦的硬體性能造成更大壓力呢?
我們三易生活就此事也諮詢了微軟方面,得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回答。根據微軟方面的回應,如今在Microsoft 365中運行的AI模型,在設計階段就進行了深度優化,可以確保在性能、功耗、磁碟和內存佔用方面,均只需要達到市場主流級別的硬體,但是官方也提到,如果消費者 「使用最新的硬體運行,則將會進一步提高整體表現」。這不禁令我們聯想到此前微軟發布Surface Pro X時,曾對其內建的AI加速器頗多讚譽,這似乎在說明,雖然微軟此前給大家的印象主要是在軟體方面進行AI相關的創新·,但他們對於AI硬體的探索與適配也並未放鬆。
事實上,對於一些配置較高的個人電腦而言,諸如DLBoost 深度學習加速CPU指令集、TensorCore向量運算顯卡計算單元等AI加速硬體也正在逐步普及中。因此Microsoft 365在選擇以「大眾設備」作為流暢運行的基準的同時,針對部分高配PC環境也進行了額外的優化,而對於類似Windows這樣微軟旗下的重量級軟體,未來的深度「AI化」無疑也將更具看點。
除此之外,從微軟關於Microsoft 365內置的AI模型多少對硬體性能還是有所需求這點來看,我們似乎也可以合理推測出,其至少有一部分關鍵性的識別、判斷運算是在本地硬體上運行。而這不僅意味著即使沒有網絡連接,Microsoft 365的一部分AI功能也會依然有效,更重要的是,它表達了微軟對於AI與隱私保護的一種態度:既然技術上可以實現本地運行AI模式,那麼哪怕調試和開發會略微麻煩,也有必要保證至少不濫用「雲端算力」。
不止於「辦公」,Microsoft 365秀出微軟AI真實力
1991年,時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的比爾·蓋茨先生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設想一下,如果哪天我們能使電腦看、聽、交流、理解人,那將是怎樣的場景?」同年,全球首家微軟研究院宣告成立。到目前為止,微軟已經在全球擁有7家研究院,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夜以繼日在其中對AI、計算機體驗、PC基礎技術等方面進行著研究。甚至有人做過這樣一個統計,在當前國內的人工智慧相關企業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創始團隊中包含微軟研究院院友。
這意味著什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自然就代表著微軟在AI方面的實力,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或許被大眾消費者、被用戶嚴重低估。而此次登場的Microsoft 365,則很有可能是近年來微軟在民用級AI領域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次集中展示。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訂閱式的軟體綜合服務,Microsoft 365與它的前身Office 365一樣,實際上是會隨著技術、硬體,以及用戶需求的變遷,而不斷更新和進步的。這也意味著Microsoft 365中的AI功能,絕對不只是今天本文中所提到的這幾項而已。或許隨著AI加速硬體在PC領域的進一步普及、隨著5G通信與家用千兆網絡將低延遲邊緣計算能力賦予更多用戶,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微軟在Microsoft 365這面「大旗」下,對於個人AI應用場景的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