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一天
華輿訊 綜合報導 「政教分離」是近些年法國政壇最常見的關鍵詞之一,原意是宗教權力和國家、政府統治權力的分割。有人望文生義,認為「政教分離」是關於政治與教育間關係的議題,倒也算是歪打正著——公立教育領域,確實是法國政壇的一大「火藥桶」,是否允許佩戴頭巾和十字架上學,學校食堂是否提供符合宗教標準的餐食都曾引來法國政客們大戰三百回合。
眼下,主張讓孩子們從小在學校裡吃著豬肉長大,以捍衛「法國傳統」的法國政客們,在學校食堂這個擂臺上又迎來了新的對手:打著環保大旗,主張「吃素救地球」的綠黨政客。
丨學校「吃素」引發政壇大戰
據歐洲時報報導,法國學校食堂裡新一輪「角鬥」來自法國裡昂市市長杜塞(Gregory Doucet)的一份行政令。命令要求全裡昂的學校餐廳只提供單一的無肉套餐,裡面只有蔬菜、蛋與魚。官方的理由是這樣能夠節約配餐與上菜的速度,便於防疫。
不過杜塞本人的綠黨(以環保為主要政治訴求的政黨)身份為其引來了一波「殺人誅心」式的操作。多年來,激進環保人士指責畜牧業製造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每年產生的升溫效應,相當於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在這之中,牛則是最大的溫室氣體製造者之一。也正因此,「吃素」對綠黨來說已經近乎於是一種政治綱領。
▲綠色和平組織在日內瓦萬國宮門前組織抗議活動。(圖片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社交媒體)
內政部長達馬南(Gérald Darmanin)發布推特率先發難,稱這是「意識形態醜聞」:「那些所謂代表倫理和精英的『環保分子』除了侮辱法國農民和屠夫,還排斥平民階級」。公共財務預算部長達索普(Olivier Dussopt)也譴責「反社會的、教條的決策」。
而網友們的憤怒值更是被市長的學校「禁肉令」拉滿,不少人都認為,這位綠黨市長想打著「防疫措施」的旗號,向所有人推廣素食。
▲「那些想在食堂禁肉的人,讓我想起了那些想取消學校成績的人。他們根本不關心學生的利益! 他們感興趣的是把他們變成他們意識形態的小白鼠! 不惜一切代價!」(社交媒體截圖,圖片來自「想法」)
▲「你想把你病態的飲食習慣和意識形態強加給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他們就是政治和選舉詭計的受害者。聽好了:不能碰孩子!!!」(社交媒體截圖,圖片來自「想法」)
杜塞強調,2020年春季第一次禁足時,上一任市長,社會黨人科隆(Gérard Collomb)採取了基本同樣措施,但沒有引起任何爭議。杜塞在推特上回應達馬南說:「對與您同一政治陣營的科隆做的同樣事情,您可沒說過這些話。
丨學校吃什麼?這事打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們今天說的所謂意識形態,只能讓我覺得好笑」杜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據歐洲時報報導,法國在學校中提供素食的趨勢早已存在。法國2018年通過的食品法(loi Egalim)規定,學校食堂每周必須提供一次素食套餐。而到2020年9月,已有73%的小學食堂提供素食。
而此次反對陣營的領頭羊,內政部長達馬南則是在「吃」上發難的行家裡手了。去年10月,達馬南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他在進入超市時總是很「驚訝」地看到商店裡有這麼多「社群化」的專櫃,如猶太潔食(casher)或者穆斯林清真(halal)。「社群主義就是這麼開始的」,他宣稱。
「社群主義」指的是少數族裔自成一體、與主流社會隔離的思潮。在以多次《查理周刊》恐襲為代表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社群主義」逐漸被視為一種需要警惕的現象。引發爭議後,來自右派共和黨的議員西奧蒂對達馬南表示支持,認為超市裡的清真專櫃「體現了這場緩慢但確定的社群化偏移,體現了來自特定社群的壓力」。和達馬南同一陣營的國民議會議長費朗(Richard Ferrand)則反對稱,經營宗教食品讓企業有利可圖,這適應了市場需求,不成為一個問題。
▲《查理周刊》恐襲五周年之際,法國民眾自發來到《查理周刊》前巴黎總部所在地,為死難者獻花並哀悼。(中新網資料圖)
事實上,2015年前後,法國就曾掀起一波浪潮,從學校食堂中驅逐「社群主義」的食品。主張讓孩子們從小在學校裡吃著豬肉長大,以捍衛「法國傳統」的一方最終大獲全勝。「維護法國傳統」成了部分政客的「支持率密碼」,這或許也是此次遭遇素食主義「挑戰」,達馬南們迅速應戰原因之一。
當時,法國許多城市陸續通過決議,取消多年來一直提供、主要針對穆斯林群體的無豬肉替代菜單,聲稱要在市立機構食堂中「重建中立且政教分離的功能」。
這一決定引發了爭論和法律戰。穆斯林司法辯護聯盟和若干個人對此訴諸法院。法國多級行政法院曾推翻地方政府的決議,但對當地食堂並未產生影響,替代菜單一直沒有得到恢復。
在沙隆市政府將此案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後,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於2020年底裁決稱,地方當局沒有義務提供無豬肉替代菜單,政教分離原則禁止任何人將其宗教信仰置於能夠不服從普遍規則的優先地位,也就是說,如果食堂不提供替代菜單的話,無權對此進行強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