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600萬教師背後的教育強國夢想——寫在第33個教師節來臨之際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馬海燕)近1600萬教師10日迎來屬於他們的節日。在中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之時,支撐世界上最龐大教育體系的中國教師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
截至2016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78萬人,比2012年增加116萬。每年教師節前夕,國家都會以各種方式表達對教師群體的重視,評選教書育人楷模及優秀教師、為從教三十年鄉村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從紮根「三農」的大學教師李保國到勇救學生的中學教師張麗莉,優秀教師的事跡廣為傳頌,優秀教師的人格魅力成為社會的正能量。
2014年教師節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時提出,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已成為新時期好教師的方向。
要吸引更多人從事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不僅靠宣傳,講奉獻,更要提高教師待遇。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落實和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政策,教育行業國有單位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水平已由2010年的3.98萬元人民幣提高到2016年的7.75萬元。
提高教師待遇,還要補齊鄉村教師這塊短板。2013年至今,中央財政核撥綜合獎補資金112億元人民幣,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130多萬人。過去五年,中國招聘28萬名農村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22個省(區)1000多個縣30000多所農村學校(村小、教學點)。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顯著增強。
官方正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採取一系列措施,深化體制改革,優化隊伍結構,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截至目前,全國28個省份均參加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改革試點,累計參加筆試考試的人數515.8萬人,通過考試180.8萬人。在定期註冊方面,累計有33萬所中小學校的505萬名教師申請了首次註冊,不予註冊或暫緩註冊了5.8萬餘名教師。改革試點對於嚴把教師隊伍入口關,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
過去五年,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對教師職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全面鋪開。目前32個省份已全部完成改革後的首次評審工作。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首次設立了正高級職稱,2016年共評出近3000人,打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
對高校教師的考核,正在實現「重科研、輕教學」的糾偏。新的考核評價制度從加強師德考核、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和教學質量考核、重視社會服務考核、完善科研評價導向、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建立各類評估評價政策聯動機制等方面大力推進。
不可否認,像任何一個群體一樣,教師中也有害群之馬。覆蓋大中小學完整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正在建立。從制度上完善考核、監督、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劃定師德「紅線」,正在堵住漏洞。
中國教師被賦予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築夢人的新責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最終還將落在新時期的教師身上。要讓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實現強國夢想,中國教育任重道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