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臺治理表態「ezbuy」事件:黃牛傷害消費者和商家權益理應...

2020-12-17 天下網商

阿里平臺治理表態「ezbuy」事件:黃牛傷害消費者和商家權益理應接受規則處罰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7-12-08

摘要:阿里巴巴平臺治理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如ezbuy公開信陳述的,其上千個帳號、單地址、短時間集中下單、加價牟利等種種做法,是一種典型的黃牛行為。

12月8日,新加坡電商平臺ezbuy創始人兼CEO何建以個人名義發布公開信稱,其創辦的東南亞代購網站「ezbuy」旗下持有的上千個淘寶帳號無法下單,認為被淘寶「欺負了」。

 

對此,阿里巴巴平臺治理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天下網商記者採訪時表示,類似的黃牛行為已經嚴重傷害消費者和賣家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買賣,理應參照規則接受處罰。我們也是按照規則對此類行為進行了相應的管理和處罰。

該負責人表示,正如「ezbuy」公司在公開信中所陳述的,其上千個帳號、單地址、短時間集中下單、加價牟利等種種做法,早已超出了代購範疇,是一種典型的黃牛行為。這種行為不僅傷害普通買家,導致普通買家沒法公平搶到優惠商品,也擾亂了商家的正常營業。

針對買家擁有多個帳號是否違規問題,天下網商記者也查閱了淘寶具體規則。淘寶用戶協議3.2條: 淘寶平臺只允許每位用戶使用一個淘寶平臺帳戶。如有證據證明或淘寶根據淘寶平臺規則判斷您存在不當註冊或不當使用多個淘寶平臺帳戶的情形,淘寶平臺可採取凍結或關閉帳戶、取消訂單、拒絕提供服務等措施,如給淘寶平臺及相關方造成損失的,還應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淘寶在會員權利實施細則中指出,但在某些場景下,特別是在惡意行為產業化的濫用會員權利行為中,行為人的專業化程度較高,他們通常使用多個帳戶分工協作實施惡意行為,對於這種「多帳戶聯合實施惡意行為」的情況,將對參與共同實施惡意行為的帳戶執行限制措施。

「不傷害消費者和商業秩序的創業者一直都是我們扶持的對象。」上述負責人表示,我們一直在鼓勵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在淘寶的生態上發展,在國內給很多沒有自己能力出海的中小賣家提供工具和基礎支持,同時對海外創業者及本地服務商,也一直在提供支持。

相關焦點

  • 阿里回應 ezbuy 事件:黃牛傷害消費者,理應接受處罰
    新浪科技訊 12月8日晚間消息,新加坡電商平臺ezbuy創始人兼CEO何建以個人名義發布公開信《致馬雲的一封公開信:你們太欺負人了,不帶這樣的!》稱,其創辦的東南亞代購網站「ezbuy」旗下持有的上千個淘寶帳號無法下單,認為被淘寶「欺負了」。
  • 阿里回應ezbuy事件:黃牛傷害消費者 理應接受處罰
    新加坡電商平臺ezbuy創始人兼CEO何建以個人名義發布公開信《致馬雲的一封公開信: 你們太欺負人了,不帶這樣的!》稱,其創辦的東南亞代購網站「ezbuy」旗下持有的上千個淘寶帳號無法下單,認為被淘寶「欺負了」。
  • 供應鏈淪陷 跨境電商ezbuy說阿里「欺負人」?
    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ezbuy本身也是一個中間商的存在。據億邦動力網了解,ezbuy成立於2009年,原名65daigou。在開創之初,ezbuy主要業務為代購——用戶通過ezbuy購買海外電商網站(如淘寶等)等商品,平臺負責處理訂單、發貨以及進口等各種環節。截至今年4月,ezbuy日均訂單數已達20萬單,預計明年註冊用戶數將突破400萬。
  • 阿里平臺治理部:天貓國際並無Betta旗艦店
    今日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正式對外做了兩點說明:1、經確認天貓國際上並無Betta旗艦店 2、在市場上的確存在日本品牌Doctor Betta和中國品牌 Betta這兩個極為相似的品牌。針對商標權之爭將啟用大眾評審解決。顯然以「日本betta否認授權,天貓國際店賣假貨」、「日本奶瓶品牌Doctor Betta母公司否認天貓國際同名旗艦店獲得其授權」等為題的相關報導存在失實。
  • 又是一年雙11,「弱者」ezbuy好好活下來了
    3「弱者」ezbuy的決心接下來,船長們會看到ezbuy獨家發表在7點5度的一段話,並且表示這段話不是為了反擊媒體的批評,而是面對批評時候不變的決心。何建:「ezbuy深耕的東南亞市場特色鮮明,分割的市場、多元的文化、不同的政治環境,都讓這一區域有著自己原始的倔強。面對這樣倔強的市場,ezbuy堅持走了下來。
  • 客戶拒換套餐被電信停機事件看消費者和商家極度不平等的地位
    在還有消費者使用的情況下毅然不顧消費者的情況,暫停給王先生的服務,這樣的做法只會寒了千萬消費者的心,而且也令人不齒。對於這樣肆意踐踏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企業,如果得不到懲罰,只會讓它越來越囂張,消費者只會越來越屈辱。為什麼電信會如此囂張?一切還是因為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極度不平等的地位對比。
  • 轉戰網絡的「黃牛」們_熱點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屬於不正當的「競爭」,有違公平原則,且商家從中牟利,不僅擾亂搶購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不僅如此,更大的問題在於其中的信息安全隱患。由於淘寶帳號、登錄密碼關聯支付寶、信用卡、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隱私信息,商家雖宣稱保證消費者的信息安全,但也不排除其利用個人信息進行不正當交易行為的可能性。
  • 跨境電商福利 最看好UStobuy平臺
    在這裡我整理一些平臺的認知和其優勢:速賣通、亞馬遜、UStobuy。接著往下看吧~  一、速賣通速賣通  速賣通屬於阿里旗下,銷售的品牌大多數是潮流趨勢商品和零部件以及迷你家具運動健身商品,性價比高,主要針對東歐市場。
  • 阿里宣布平臺將下架所有電子菸產品,已開始屏蔽相關搜索結果
    阿里系電商也開始屏蔽電子菸相關搜索結果。11月7日,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發布公告稱,平臺從11月7日起將停止為商家提供電子菸產品的銷售和廣告營銷服務。上述報導提到,據國家菸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部分電子菸企業已經在自建網站撤銷了電子菸產品銷售連結,十餘家電商平臺已下架全部電子菸產品,更多的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和電商平臺已明確表態將嚴格按照通告要求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客戶端和店鋪,下架電子菸產品,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 京東「代替消費者選擇」不僅僅是越俎代庖
    就此次京東終止與天天快遞、百世快遞合作而論,京東的理由是「為賣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其言下之意似乎是,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提供不了優質的服務——為此,7月20日,京東宣布封殺天天快遞時,還祭出了「天天快遞2017年上半年度綜合評比排名最後一位」的說辭,而此後宣布封殺百世快遞,則乾脆連這樣形式的說辭都省略了,截至目前,京東都沒給出「不向平臺內商家推薦百世快遞的原因」的說明。
  • 「李鬼Betta奶瓶」事件啟示錄①:平臺和賣家理應各打五十大板
    昨日,雨果網報導了針對「李鬼Betta奶瓶」事件,日本株式會社ZOOM•T在Betta官網發布了三國語言的正式聲明。但事件仍在發酵中,無辜躺槍的樂友也於今日要求蜜芽能夠給個說法。縱觀該事件,背後所牽涉的種種關係和造成的影響不一而足。
  • 阿里媽媽推出「愛淘寶」平臺 會員註冊實現實名制
    此外,為了幫助淘寶客更好的進行站外推廣,阿里媽媽當日還發布了全新的購物分享平臺「愛淘寶」,由外部達人和服務商定製推廣內容,升級原有「淘寶熱賣」業務,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商品選擇和更優化的購物體驗。阿里媽媽總經理王華表示,阿里媽媽現有近百萬的淘寶客會員來幫助淘寶上的商家進行站外推廣,目前每十筆淘寶訂單中就有一筆是淘寶客促成的。但這當中,也有一些利益薰心的淘寶客打起了劫持用戶流量的主意,以黑客、木馬等形式騙取商家的佣金。為此,阿里媽媽今年開始嚴打淘寶客作弊套取淘寶商家佣金行為,並將凍結的淘寶客作弊佣金的3.2億元全額返還淘寶商家,以保護淘寶商家正當權益,維護平臺健康秩序和公平環境。
  • 商家過期卡可以「復活」 黃牛老大月入高達百萬
    不過,記者在過去一周中分頭遍訪家樂福、樂購、聯華、哈根達斯、麵包新語、宜芝多、付費通、京東商城、亞馬遜近20家線上線下商家和預付卡機構發現,即使同為預付卡、消費券,過期後的命運也各不相同,部分商家表示仍可繼續使用。但個別「黃牛」衝著消費者不知情,低價收購牟利。
  • eBay、亞馬遜、UStobuy跨境電商平臺匯總
    選擇一個合適的跨境平臺並好好經營一家店鋪,這才是跨境新人正確的第一步。所以我最近總結了有關亞馬遜、ebay、UStobuy平臺一些匯總,供賣家參考。  一、亞馬遜UStobuy  UStobuy平臺允許商家開設自營店鋪或接入自建站,還提供很全面的一站式物流服務。目前,UStobuy免費讓商家入駐,不收取任何費用。
  • 中消協點名海豚家等平臺:「砍單」涉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些電商商家藉機實施誘購、「砍單」等不良營商手法牟取不正當利益。近日,「海豚家」等商家在消費者下單並且支付成功後採取單方「砍單」行為,涉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廣大消費者質疑。中消協初步了解分析,部分商家「砍單」是因為貨物來源中斷、運輸受阻等原因,導致無法正常履行合同,這部分商家應依法合理承擔相應責任。
  • 新一年商家的發力點在哪?阿里的答案是兩個字
    ,還附上健康小貼士,告訴消費者什麼情況該吃哪種產品、一天吃幾次……一本手冊的成本價是8元,但換來的是更高的復購率……這樣真實發生在天貓、淘寶平臺上的故事,吳敏芝一氣兒講了六個,在她看來,現如今,商家對商品的不斷投入已成為基本門檻,真正驅動消費者的是體驗。
  • 法制網評:強化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前提
    未來將重點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搜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  從平臺經濟角度看,只有做到強化反壟斷、遏制不正當競爭、規範數據搜集使用管理,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網絡消費者合法權益。  首先,消費者是壟斷行為的最終受害者。壟斷行為目的之一就是攫取壟斷利益,在消除市場競爭對手的基礎上,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單一平臺,或多平臺協同價格。
  • 面臨被消費者起訴仍拒絕「拼多多」 特斯拉為何如此厭惡「轉賣」?
    此次事件起源於今年7月21日,連鎖汽車銷售平臺宜買車聯合拼多多推出的特斯拉萬人團購活動。 而針對此活動,特斯拉曾明確表示,未與該平臺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如消費者因上述團購活動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特斯拉官方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搶完「雙11」,阿里再次盯上「海淘」商標
    比如,婚慶市場的前景仍堪憂,阿里搶註「海淘」商標,洋碼頭打擊黃牛誤傷消費者等事件讓進口電商平臺充滿憂愁。另一方面,多地的進口電商進駐的商品享受優惠政策,也算是讓進
  • 雨娃寶——商家和消費者互享共贏的平臺
    在泉州網際網路峰會上,雨娃寶聯合創始人兼CEO吳秋亮曾提出:網際網路+存在的意義就是提高行業效率,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減少行業之間的不良競爭率。鳴榜網絡旗下的雨娃寶平臺則是為構建健康商業聯盟生態圈為初衷,降低各行業存在種種惡性競爭以及改善高成本運營現狀而建立。並真正實現為商家賺錢,為消費者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