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具體來說一下一些學員在全職備考中的一些坑吧。
一、全職備考不代表你學習效率高
很多人都覺得我既然全職備考了,那我肯定有大把的時間去學習,去思考,去幹各種各樣的事,反正自己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怕什麼,正是有這種想法就會導致很多人的心思沒有完全放在學習上,這種想法和行為是極度不可取的。我自己就是例子啊,大學畢業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仗著自己家裡條件還不錯,花著爸媽的錢去報很貴但其實沒什麼用的班,覺得反正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去學習,還有輔導班的加持,結果呢,造成了自己非常的懶散,連續兩年遭遇滑鐵盧。
二、經濟壓力與備考壓力並存
如果你家裡不是特別有錢的家庭,父母也不願意花錢供著你去學習考試,真的不要隨隨便便就辭職,後期帶來的經濟壓力真的很大,你工作的時候有收入來源還好,覺得花錢沒什麼,一旦沒了收入,自己花錢就像如流水。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自己經歷過,剛開始的兩年還好,自己有家裡的扶持可以隨心所欲,但是後來爸媽真的是對自己嫌棄了,所以自己就開始在職備考,在職備考之後自己反而能夠專心專注,最後上岸了。
三、永遠給自己留條後路
咱們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我之前看知乎上有個問題說的是,為什麼有些公務員那麼有錢,有一個高贊回答是:有些人不是考了公務員才變得有錢,而是本來就有錢,你懂我意思吧,他們考公務員只是為了安穩的工作,除了公務員之外,人家還有無數條路可以走,但是咱們不一樣,每一條路都只能自己去闖出來,你一激動辭職備考,考不上怎麼辦,難不成真的要追隨政策去擺地攤嗎,所以一定要給自己留後路。
暫且先說這麼多吧---------------------------------------
那麼,如何在職備考呢,今天就來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吧
行測備考方法
1、目標
說了這麼多心態和時間掌控的問題,現在講講備考方法。備考之前要選好培訓機構。現在公考競爭越來越熱,自學過關很難,而且一次次的失敗會消耗你的熱情,所以建議報一個培訓班。這裡建議考試通APP的筆試系統班,980塊,知識點齊全、講解清晰、海量題庫,基礎講的真的很好。
接下來說一下行測怎麼備考。在備考行測的時候,你必須樹立一個清晰的目標,那就是真正考試那會要上75分。不要認為這是高不可攀,我剛開始玩行測的時候也就60來分,可是去年國考的行測分數是79分。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那這個75分應該怎麼拿到呢?首先你必須堅持把考試通APP的技巧給吃透,考試通APP的技巧就是專門解決行測的難題的,我在跟著考試通APP聽課的時候還會跟考試通APP的周模考,就算錯過了,也要從它APP的題庫裡找回題目來練,按照考試120分鐘的時間來掐表實戰。練完之後看一下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和判斷推理的得分率,目標就是這三大模塊的正確率必須都在80%以上。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這三塊的得分率都在80%以上,你拿75分不會很難。基本上我把考試通APP的技巧掌握之後,再加上跟著考試通APP一周一周的做題,行測就保持在75左右了
目標清晰了,接下來說一下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和判斷推理這三大塊應該怎麼拿到80%以上的正確率。
2、資料分析備考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這麼多模塊當中最容易拿滿分的模塊,因為它的知識點不多,每年考來考去就那幾個公式,因此把公式記下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裡需要上課的時候理解到每一個公式是怎麼來的,老師都會很詳細地推導這些公式。我要強調的是,大家一定要掌握公式的推導過程,因為近幾年資料分析的考題不再是簡單地讓考生套公式,而是變換題型來考,可是如果你明白了每個公式是怎麼來的,不管出題老師怎麼變換,你都能應付自如。知識點理解了,就開始刷題,這裡直接使用考試通APP的題庫即可,而且要按照套題的模式來刷。一般來講,資料分析刷夠1000題,你基本就上道了,但是要注意的是,你最好保持每天刷題,資料分析這玩意兒很邪門,停了刷題就會譁啦啦地出錯。這塊正確率爭取達到85%。
3、言語理解備考
言語理解分為邏輯填空和閱讀理解兩大塊,各自的備考方法有所不同。邏輯填空正確率的目標定在75%,而閱讀理解則為85%。
邏輯填空就是高考那會的選詞填空,這個題型的得分率一般比較低,尤其是剛開始備考的學員。要拿下這個題型,詞彙積累是必須的。怎麼去積累詞彙呢?復旦大學出版社有一本《行測高分解碼》的書,一定要通讀,遇到不熟悉的就記在手機便籤裡頭,啥時候有空就翻出來看。另外,必須重視錯題當中的詞彙,這些錯題往往說明你對詞語理解是不準確的,你掌握了就不會重蹈覆轍。除了詞彙積累,還要掌控老師講的這方面的技巧,比如說常用的邏輯關係。常用的邏輯關係有遞進、轉折、因果、解釋、並列,遇到不同的邏輯關係,短文前後的對應關係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搭配的詞彙也不一樣。除此之外,還要掌握感情色彩,比如說整個文段都是積極向上的感情色彩,那表達負能量的詞彙就開始排除。
閱讀理解是整個公務員考試的重要陣地,因為漢語是每位考生的母語,所以這塊得分率一般不會低,因此如果你馬失前蹄了,這裡的分差就會被拉開,進而影響整體成績。做閱讀理解常用的方法是中心句法和邏輯關係法。中心句法就是找出文段的中心句是什麼,然後在選項當中找出和這個中心句意思表達一致的選項。中心句一般會放在段首、段末和形如「因此、是因為、也就是說」這樣的總結性詞語後面。邏輯關係法就是識別出文段前後的邏輯關係,比如搜索出表邏輯關係的關聯詞,像「不但,而且」,「如果,那麼」等,每個邏輯關係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而側重點往往就是文段的中心意思所在。
4、判斷推理備考
接下來說說判斷推理,這個分為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邏輯判斷。很多人說判斷推理很難,可是做多了,你會發現那都是滿滿的套路。
圖形推理一定要掌握常見的關係,比如說對稱、翻轉、移動。稍微有點難的就是數量關係,總結起來就是五個字——點線角面素,然後找出每個元素的數量關係,比如說交點數量呈等差數列關係。圖形推理一定要通過刷題來掌握,就這小模塊刷個1000道都不為過。這塊的目標正確率最好定在80%。
定義判斷一定要有耐性,注重細節,不要急。閱讀題幹的時候找準細節,閱讀選項的時候比對選項的細節和題幹的細節是否匹配。這塊耗時比較長,但是得分比較容易,含金量挺高的,建議大家平時練題的時候爭取100%的正確率。
類別推理很多人認為是得分最容易的,可是我卻認為是最難的,因為它不管天文地理啥的,都能拿來考。如果一個不小心擊中你的知識短板,那你就抓瞎了。備考這個模塊必須大量刷題,刷個一兩千道都是可以的,刷完題要總結每個題目的常識積累和詞彙間的邏輯關係。
邏輯推理分為條件推理、加強型、削弱型、對號入座型。要練好這個模塊,首先得掌握一定的邏輯學基礎知識,這個需要大家認真聽課,把考試通APP裡老師課上講過的內容學懂弄通。邏輯學的知識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邏輯習慣有點不一樣,大家一定要克服思維慣性,學會用邏輯學的思維來解題,這個最為明顯的是條件推理,可是條件推理如果掌握了,考試基本就是送分題。加強型和削弱型要首先找到論點和論據,一般來說直接加強或削弱論點的選項都是正確答案,如果沒有這種選項就選擇加強或切斷論點和論據邏輯關係的選項,最次的就是加強或削弱論據的選項。對號入座型題目比較難,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大家要學會找關鍵人物,這個關鍵人物一般都是被提及次數最多的人物,從這個人物入手然後各個擊破。
5、常識和數學備考
說完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和判斷推理,接下來就是常識和數學。很多人認為這兩塊是屬於可以放棄的,但是我不這麼認為。
首先說一下常識。我剛開始模考那會,常識的正確率一般都是45%,可是備考後期的正確率能保持在65%-70%,我的突破口是在時政要聞和歷史常識。建議大家每天養成讀《人民日報》的習慣,下載一個APP就可以。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寫好申論,練好面試,而且能積累到最新的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問題最喜歡拿來常識模塊的命題,而且你只要關注過,基本上就能拿滿分。歷史常識建議大家通讀考試通APP給總結的要點,考來考去都是那些東西。
然後說一下數學。除去塗答題卡的時候,行測每道題的平均答題時間只有52秒,而這些數學題一般都需要2到3分鐘才能做出來,因此數學確實是含金量比較低的模塊,所以大家都學會適度放棄。請注意,是適度放棄,不是完全放棄。數學這個模塊其實也有比較好拿分的題型,比如說工程問題、年齡問題、幾何問題、和差倍比問題、植樹問題,這些問題比較容易,所以我建議大家要熟練掌握。以國考為例,15道數學題,掌握了剛才所說的容易問題,基本能做對4-5道題,剩下10道題全蒙B,按照25%的正確率又能對個2-3道,那你基本能做對7-8道題。那些根據考試通APP一看就知道超綱的題就沒必要做了,浪費時間不說,可能還做不對,直接放棄蒙一個。這是我對數學的應試方略,希望對大家有用。
三、申論備考方法
1、目標
公考有句話叫做「得申論者得天下」,足見申論是多麼重要。我當時給自己訂立的目標是國考申論65分,最後考了70分。國考申論3小時,一般是5道題,前4道題俗稱的客觀題,最後一道是大作文,這65分就是前四道題要拿45分,最後一道題要拿25分,這是我給自己訂立的目標拆解。
2、方法
素材積累。再說一次,建議大家養成每天讀《人民日報》的習慣,下載個APP就可以。讀黨報,最大的好處是幫我們學會怎麼用黨政機關的思維和語言來寫文章,同時掌握最新的政策動向,這對理解申論材料是非常有幫助的。
勤於練筆。大作文是必須勤加練習才能寫得好,這需要大家平日要勤於練筆,不要偷這個懶。一般而言,考試那會留給寫大作文的時間最多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要構思然後手寫一篇1000字的文章,實屬不易,所以功夫還是在平時。我當時是每周至少一篇申論文章,就按照考試的模樣來寫,寫完之後更為重要的,就是自己批改,字斟句酌地改。批改次數多了,你就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也知道怎樣才能寫出像樣的文章。
忠於材料。請切記,申論本質上來講是客觀題,你最後寫在答題紙上的每個得分點都是來源於材料的,所以不要自己編造觀點,一定要忠於材料,最好用材料的原詞原句,不然你的分數會很低的。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大作文的總論點和分論點也是來源於材料,不要自己編,而且必須在醒目的位置亮出你的觀點,比如說第一段的段末,每一段的段首,讓閱卷老師第一眼就踩到你的得分點,然後給你分。客觀題,也就是前面的小題,所有觀點也必須來自材料,然後用類似於「第一,第二,第三」這樣的邏輯詞,讓閱卷老師很有邏輯很有條理地找到你的得分點。
字跡工整。大家都知道,申論是手寫答卷的,而且是掃描到電腦來讓閱卷老師批改。考試通APP上曾經有個講座,是請曾經多次擔任閱卷老師的人員過來講的,他說平均每篇大作文的閱卷時間就是1分鐘左右,最多不超過2分鐘。這麼短的時間,閱卷老師根本沒時間打量你文章的內涵,所以字跡好看的就佔了顏值高、分數就高的優勢。大家一定要練好字,不要求寫得跟書法家一樣,但是千萬別讓老師一看到你的字就厭煩,否則你會很低分的。
四、面試備考方法
今年國稅的面試形式改革了,可是不管怎麼改,考的都是考生的心理素質和平日的積累。這裡需要提的是,不管是什麼形式,面試加起來的答題時間一般就每個人15-18分鐘(加上思考時間),但是面試的備考難度我認為比筆試大很多,因為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話題,稍作調整就能拿來做面試題,因此它對考生的知識面是有一定要求的。
做好積累。再說一次,大家一定要每天看《人民日報》,下載個APP就可以了。到了面試這一關,我認為大家應該多看評論類文章,尤其是針對時政熱點的評論類文章。這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當下有哪些熱點,這些熱點是很喜歡拿來出綜合分析題的,另一方面就是幫助大家積累主流觀點,畢竟這是公務員考試,答題的觀點一定要用主流觀點,不要太非主流,否則會很低分的。這個積累工作每天都要做,不要偷懶,而且從筆試結束那一天就可以開始了。
開口練習。面試最後是通過你嘴巴說出來的內容來拿分的,所以就算你的思想內涵很豐富,可是嘴巴說不好,最後分數也不會高,因此每天都要開口練習。我當時是報了華智公考的面試系統班,個人覺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它有海量的題庫,而且都是真題,解析也非常好,大家一開始可以答一道題就看一道題的解析,找到自己的短板然後改進。這裡建議大家每次答題都錄音,然後放給自己聽。如果你自己聽起來都覺得不舒服,那就不要怪面試官給你的分數不高了。最關鍵的是,聽完錄音之後怎麼調整,這裡一個是控制好語速,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另一個是儘可能連貫,不要有口頭禪,什麼「呃、啊、哦」的,練習的時候全部掐掉。
套題練習。考試前一到兩個星期就開始套題練習,整套題整套題地往下練,最好能找到小夥伴和你一塊練,互相指出對方的不足。同時練好心態,不要緊張,千萬不要緊張,一定不要緊張,關鍵問題說三遍!因為你一緊張了,你就會手忙腳亂,甚至話都說不下去,這樣面試官是不會給你高分的。整個外在形式,你要給考官一種淡定從容的感覺,建議平時練習的時候可以對著鏡子來練,從你的微笑和眼神這些細節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