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疑惑:古代也有《雷霆戰將》,彈著琵琶催人上戰場?

2020-12-19 教育透鏡

唐代王翰的《涼州詞》極為有名,估計喜歡詩詞的人們都很熟悉,可是一些人對於此詩的解讀卻不見得符合原意。在本號看來,有些解讀有點象《雷霆戰將》,讓人難以置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這首詩到底如何理解才符合原意、合乎邏輯、與殘酷的戰爭相吻合?這是一個很值得值得分析的問題。如果你查閱過一些解釋,就會知道有些解釋不僅未必符合此詩原意,而且可能還是一個笑話。信不信?且看下面的分析。

(1)彈著琵琶催促軍人上戰場,難道不奇葩嗎?

一些人如此解讀此詩:「欲飲」句是說正要舉杯痛飲,卻聽到馬上彈起琵琶的聲音,在催人出發上戰場了。按照這種理解,這首詩是這樣的: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琵琶聲聲響起,催人出徵殺敵。即使這樣,我也要先喝上幾杯,那怕醉臥在沙場上,你也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暫且不論此種解釋邏輯混亂,自相矛盾,思路擁塞,只說彈著琵琶催促軍人披掛出戰就很奇葩。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有這麼浪漫嗎?琵琶一彈,馬上迎敵?那麼要撤出鬥呢,又該彈何種樂器?顯然,這是不知作戰為何物的書生們拍腦袋想出來的。血雨腥風的戰場,在一些書生的腦子裡被扭曲成了「琵琶浪漫」!

尤其是,如果這種解釋來自正式出版物,是某些文學專家的解釋,就更加讓人悲哀了。好在,古往今來,這種書生都被列入無用之冊,沒有哪個統帥會派這種人帶兵打仗,否則他就是十足的傻瓜。但是,這種人即使是著書立說,也是會誤人子弟的。

這下就明白清代黃景仁「百無一用是書生」是什麼意思了。我們不能說書生無用,但是把此詩解釋成為靠琵琶聲指揮勇士出徵的書生,「十有九人堪白眼」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是蠢蛋和廢物。

看一看黃景仁的這首《雜感》吧: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招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2)大敵當前卻只顧喝酒,有這樣紀律渙散的軍隊嗎?

「欲飲琵琶馬上催」到底是什麼意思?正在大家準備暢飲之時,樂隊奏起了琵琶,是「催」大家歡飲呢,還是「催」大家上馬殺敵?對於痴呆書生來說自然無法回答,所以有的就將兩種理解糅合到一起,認為儘管琵琶催人上戰場,可是大家照飲不誤,即催儘管催、飲照常飲,而且還認為這很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性格。這哪是豪放俊爽的性格?活脫脫一個臨陣貪杯者的形象。這種解釋一些人居然能夠想得出來!

聽到這種解釋,只有一種感覺——後背發涼。如果國家權力掌握在這種書生手裡,恐怕只有亡國一個結局,居然把戰場殺敵當成娛樂。這與剛剛被下架的《雷霆戰將》一樣一樣的。看來,古往今來,都有將戰爭視為娛樂的亡國之文人。不由得想起杜牧的那兩句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一些在溫室裡長大的「藝人」,只知道賺錢,那知戰爭的殘酷與血腥?

但凡有一點軍事常識就不會如此認識。大敵當前,不是披掛殺敵,而是貪杯不聽號令,這不是自行送死嗎?有這種傻瓜軍人嗎?沒有,絕對沒有,只有傻冒的書生。已經發出戰鬥警報了,指揮員不緊急組織軍人接敵,還允許軍人喝酒嗎?絕對不會。如果是這種情況,早就被敵人消滅了,哪有喝酒的機會!

(3)這是一場什麼樣的宴會,私下聚餐還是官方設宴?

如果是幾人私下喝幾杯,是有可能遇到敵軍突然來襲情況的,必然是立即歸隊參戰迎敵。但是,私下喝幾杯,不可能有葡萄美酒,更不可能有夜光杯這種高檔酒具。所以,這是官方擺設的酒宴,所以非常豪華。

這種酒宴一定是慶功宴,一般安排在戰鬥勝利之後的適當時機,此時不可能再有敵人突然來襲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歡娛一番。應該知道,在雙方對峙之際,人不卸甲、馬不卸鞍、整戈待旦,不可能來一場酒宴,只有取得某場戰鬥勝利之後的相對安全的時候,才會組織如此酒宴。

從詩文描寫看,酒宴規格極高,相當豪華,「葡萄美酒夜光杯」說明了一切。不用說古代,即使是現在,作戰前線的酒宴也不可能如此高檔,又是葡萄美酒,又是極其稀少的夜光杯。從這首詩的描寫看,應該是一場由中高級軍官參加的高檔慶功酒宴,而且極有可能是利用繳獲來的戰利品作為酒宴材料。

從邊塞這個特殊背景條件看,應該是這樣的,葡萄美酒是西域酒品,夜光杯是西域酒具,琵琶也是來自於西域的樂器,甚至是彈琵琶之人也可能是西域之人。這些東西不可能從當時的長安運送到前線,內地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此類物資,只能是就地獲得,而在戰爭中獲得這些物資的渠道只能是繳獲於敵。由此也可知,這是勝利之後官方組織的慶功宴,所謂「古來徵戰幾人回」,不是指回到家鄉,而是指回到軍營,沒有犧牲在戰場。

(4)「琵琶」是現在這種樣子嗎,「馬上」「催」又是何意?

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於如何解讀「欲飲琵琶馬上催」才合乎邏輯、合乎戰場實際、合乎文字的本來含義。

邊塞詩中的琵琶並非如今的琵琶,也非唐代宮廷裡的琵琶。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所以叫「批把」。

大約在魏晉時期,「批把」才正式稱為「琵琶」。南北朝時琵琶由波斯經由現在的新疆而傳入內地,唐代是琵琶發展的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即使這樣,也不等於王翰詩中所寫的邊塞軍隊的琵琶和宮廷裡的琵琶以及演奏方式是一樣的。王翰詩中的琵琶應該是從戰鬥中繳獲的,是未經過唐代改造過的琵琶,是原始的琵琶,也就是還是在馬背上彈奏的琵琶。

唐代時期的「馬上」並非今天「立即」的意思,而是馬背之上的意思。從現在的解釋看,「馬上」有兩個含義,一是馬背之上,二是立即的意思。相關資料顯示,「立即」的含義是後來才產生的,在唐代之前「馬上」還沒有「立即」的含義。比如唐代岑參的《逢入京使》有:「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其中的「馬上相逢」就是騎著馬與人相逢的意思,也就是馬背之上的意思。

所以,詩中的「馬上」應該是馬背之上的意思,「馬上催」是在馬背之上彈奏琵琶的意思,這與當時的琵琶是馬背上的樂器相吻合。

古代的催字也許並非今天人們理解的催促的意思,而是另有解釋。催是多義字,現在主要是指趕快行動或是事物加快進程。但是,在古代,催字除了「促」「迫」之意外,催本作趣,催與趣是一個字催促是後來所增的含義。所以,「欲飲琵琶馬上催」可以理解為「欲飲琵琶馬上趣」,這就很有歡快喜慶氣氛了,與慶功宴相吻合。

所以,「欲飲琵琶馬上催」並非彈起琵琶、催人上戰場,而是琵琶曲伴宴的意思。史書上從未記載過用琵琶指揮戰爭,琵琶也根本不適用作為戰場指揮之用,其聲音的穿透力太弱。從史書記載看,指揮戰鬥的有鼓有鑼,還有號角,就是沒有琵琶。

《荀子·議兵》中有:「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在《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中有「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還有「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即使是在宋代,也還是鳴金收兵。在《水滸傳》第九十七回中,有這樣的描寫:「當下秦明與孫安戰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盧先鋒兵到,見孫安勇猛,盧先鋒令鳴金收兵。孫安亦自收兵。」

那麼,具體到唐代又是如何指揮軍隊進退呢?據考證,吹「大角」——集合隊伍;擊鼓——隊伍進軍;鳴鉦(鳴金)——隊伍收兵。這裡也沒有琵琶。所以,不僅在唐代,即使在整個歷史上都沒有用琵琶指揮戰爭的記載。

「欲飲琵琶馬上催」中的「催」字,除了與「趣」相同之外,還可以引申為急促的意思,表示當時彈奏的曲調相當急促或激越。由於酒宴場面較大,彈奏激越的曲子是可能的。唐代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這樣形容琵琶之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是何等的急促,用「催」去表達很是恰當。

當然,白居易詩中所寫的是女藝人在船上演奏琵琶曲,而且是宮廷式演奏方式,也是經過改造之後的琵琶,與「欲飲琵琶馬上催」中的琵琶有所不同,因為兩者之間相差了百年之久。一百年足以改進一種樂器。王翰,公元687年-726年;白居易,772年-846年,兩者相距多少年?

(5)《涼州詞》到底應該如何理解?

綜合上述情況,王翰的這首《涼州詞》,應該是描寫前線將士在取得某場戰鬥勝利之後,由官方組織的一場大型慶功宴,規格極高,所以非常奢華,不僅有西域的美酒,還有西域的高級酒杯,更有西域樂器琵琶伴奏,而且這些東西應該是就地取材,即酒宴所飲之酒、所用之杯、所食之材都是從戰爭中繳獲而來,還不能排除彈奏琵琶的藝人也是俘虜而來。

在那個時代的邊疆前沿,軍隊用琵琶助興也是很自然的事。這樣,酒宴就有酒、有肉、有歌、有樂了。顯然,這樣的酒宴,並不是所有軍士能夠參加的,只有中高級將士和有功之士才能參加的資格。這首詩的意思是:

第一句,描寫酒宴的高規格即場景,高檔酒品,高級餐具,即詩作中所謂的「起」。

第二句,描寫酒宴情景,一切準備就緒,開宴之時,奏起了琵琶曲,宴會立刻熱鬧起來,展現了酒宴的喜慶氣氛,即詩作中所謂的「承」。

第三句,描寫酒宴進行之後的場景,參加酒宴之人極盡歡樂,個個喝得酩酊大醉,這是慶功宴應該出現的場面,即詩作中所謂的「轉」,由寫宴會場合轉而寫參加宴會的人。

第四句,描寫如此盡歡的原因,古來徵戰幾人回?參加酒宴之人能夠從戰場中歸來,是多麼的難得,豈有不醉之理?即詩作中所謂的「合」,緊扣葡萄美酒夜光杯這個宴會主題,發出人生感嘆。

古來徵戰有幾個人能夠從戰場中活著回來?能夠活著回來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啊!哪有不醉之理,哪管別人笑話不笑話?這是取得戰鬥勝利之後喜悅心情的表達,也是對勇士們豪放的寫照。這是取得戰鬥勝利之後的歡宴場面,而不是戰鬥之前的貪杯情景,許多人把這首詩完全理解反了。這確實是經典之作。

為何有人將此詩理解反了呢?原因有三。第一,字義發了變化,現在的人們難免用現在的字義去理解古詩,這是很容易出現的思維錯誤。第二,缺乏起碼的軍事常識,只能是想當然,還以為恰當。第三,對唐詩了解不夠,不知道存在起、承、轉、合的基本層次。網友們,你是如何看待此種觀點的?歡迎你的留言,以便大家共享你的智慧。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讀詩疑惑:王維錯了嗎?將軍打獵回營途徑不合邏輯?

讀詩疑惑:《楓橋夜泊》有八個謎團,搞懂了才能理解詩意!

相關焦點

  • 讀詩疑惑:「床前明月光」到底是哪種床?是室內睡眠之床嗎?
    古代沒有暖氣,房子注重保暖,空氣不能對流,窗子也特別小,窗格密實,如果再糊上紙或綾子,日光透進都不容易,更不用說月光了。當然,也不能絕對說月光不能透過窗子照在床前。月亮在合適的方向、合適的角度、合適的高度綜合作用下(即月亮、窗子與床前形成三點一線時)也是可能透進室內的,但此時坐在床上之人舉頭望月則無可能,必須低下身子、沿著月光方向看月了。
  • 《雷霆戰將》被下線,看看真實的抗日戰場,你們的良心不痛嗎?
    最近關於《雷霆戰將》的熱度還是不減,這部蹭著《亮劍》的抗日劇題材,卻拍出了偶像劇的套路被網友痛批,而我們很欣慰的是,很多的網友都是年輕人,對於《雷霆戰將》這種褻瀆歷史的劇集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也說明了對於歷史我們的年輕人還是很重視的。
  • 之雷霆戰將?我的團長居然打著髮膠上戰場!
    五尺高的漢子,打發走警衛員,自己偷偷的在抹眼淚,那種俠骨柔情讓人感動;亦或記得李雲龍被降為營長,他打背包時,無意識的叫到「和尚,和尚,把老子……」,突然間,他停了,他才想起和尚已經去了,那一刻,他的淚水立馬湧出來。種種橋段情節感人至深,讓人熱血沸騰的同時,又因為故友妻子的犧牲,深感其悲壯。春天到了,雷劇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雷霆髮膠的意思是什麼 亮劍之雷霆戰將雷霆髮膠梗出處介紹速圍觀
    雷霆髮膠的意思是什麼 亮劍之雷霆戰將雷霆髮膠梗出處介紹速圍觀時間:2020-12-06 15:04   來源:手遊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雷霆髮膠的意思是什麼 亮劍之雷霆戰將雷霆髮膠梗出處介紹速圍觀 雷霆髮膠的意思是什麼呢?
  • 《亮劍3之雷霆戰將》真的下架了,戰場上男主抽雪茄女主穿緊身裙
    《亮劍3之雷霆戰將》真的下架了,戰場上男主抽雪茄女主穿緊身裙最近,《亮劍3之雷霆戰將》被吵得沸沸揚揚的,聽說報紙都批評了,小編還有點不相信,因為最近好劇太多了,都是無暇顧及,所以《雷霆戰將》一直沒有機會看,等真正想去看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搜索不到了
  • 《雷霆戰將》表示不服!
    《雷霆戰將》表示不服!想必大家還記得上個月上線沒幾天,結果就被全網吐槽下線的《雷霆戰將》吧!記得當時吐槽它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戰地女醫生穿裙子這件事。按理來說當年抗日戰爭時期,女生穿裙子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出了留洋的大家閨秀外基本沒人會穿。
  • 《雷霆戰將》惹非議
    有老版《亮劍》珠玉在前,號稱「青春版亮劍」的抗日劇《雷霆戰將》飽受期待。然而隨著《雷霆戰將》的播出,大家的期待沒了,憤怒值高了。我們都知道,抗日劇一旦拍不好,就會陷入「手撕鬼子、褲襠藏雷」雷劇怪圈。《雷霆戰將》雖沒將這些考驗觀眾智商的劇情照搬照抄,卻升華了抗日神劇的新模式——抗日偶像劇。對於《雷霆戰將》這部新晉神劇,觀眾們吐槽最為嚴重的,是男主角矚目的髮膠頭。在炮彈紛飛的戰場上,男主頂著一顆遇風不亂、遇水不塌的髮膠頭,違和感十足。
  • 有家長建議課本刪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為何?
    而辛棄疾的《破陣子》,詞中寫道「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這句詞按很多人的理解就是愚忠了,這種作品是否是孩子們該讀的?也有人提出了質疑。我們來看全詩:《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對於這首詩,大家應該不陌生,目前它被選錄在小學4年級課本中。這首詩自問世以來,一直為後世所推崇,算得上是七絕巔峰之作。但是對於這首詩,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小美聽到不少家長的擔心。
  • 髮膠髮蠟抗戰劇《雷霆戰將》
    打開劇集,映入眼帘的就是,髮膠總裁女助理,雪茄絲襪緊身裙,紅茶別墅高跟鞋……這裡書寫著抗戰時代的故事,這裡有撩人的眼神,價值十億的髮型,光滑無比的妝容,有著在那個年代背景下堪比現代偶像劇蘇菲瑪麗般的愛情故事,有小姐姐雙槍上戰場的巾幗不讓鬚眉,有全團士兵機槍掃射的壯觀戰爭景象,還可以看到類似西門慶騎馬選秀的天仙配橋段
  • 《雷霆戰將》停播、下架!討好觀眾的「好看」,真不好看!
    李幼斌版的《亮劍》至今被視作經典然而,時隔15年後,打著「亮劍3」旗號的另一部抗戰劇《雷霆戰將》卻遭遇大量差評,劇中抹髮膠、抽雪茄、住別墅等細節,被網友質疑把戰爭劇拍成了偶像劇。目前,湖南衛視已將《雷霆戰將》下架,多家視頻網站也紛紛下線該劇。
  • 《雷霆戰將》有多「爛」?無腦臺詞無下限,神劇情太過「沙雕」
    《雷霆戰將》有多「爛」,無腦臺詞佔一半其實在《雷霆戰將》之前已經有過不少的抗日神劇,裡面有很多的「經典」劇情,比如說什麼包子炸彈,子彈拐彎等等,沒有個十年的腦萎縮都拍不出來。然而當一不小心看到《雷霆戰將》這部劇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因為這部劇的質量都能將之前的抗日神劇襯託成良心。就拿這部劇中的臺詞來講,要知道這部打著《亮劍3》旗號的電視劇,所定位的時代背景就是在最艱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但是整部劇卻絲毫看不出時代的痕跡。
  • 《雷霆戰將》之「雷」:不嚴肅、毫無誠意可言的創作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高凱)近日,以青春版《亮劍》作為宣傳點的電視劇《雷霆戰將》以不間斷的「雷點」引發觀眾洶湧質疑,該劇從11月3日開播,在得到網友「一致差評」後於11月16日下架。打著「青春版《亮劍》」旗號推出的《雷霆戰將》在創作團隊、出品方方面與《亮劍》並無關聯,有聯繫的是該劇的故事原型及背景。後者號稱是對《亮劍》故事更「青春化」的改編與表現。
  • 《亮劍3-雷霆戰將》被停播:頭打髮膠,抽雪茄,緊身裙下白皮鞋
    《亮劍3-雷霆戰將》被停播,網友為何稱讚?近日,《亮劍3-雷霆戰將》開播不久被曝停播,網上卻是一片歡呼之聲,「一代抗日神劇」就此謝幕。《亮劍3-雷霆戰將》《亮劍3-雷霆戰將》是由金沙執導,我們再看看《亮劍3-雷霆戰將》。劇中,竟然讓「八路軍戰士」住豪華別墅,主角幾乎清一色都用髮膠、髮蠟,觀眾看了都想問:「髮膠多少錢一瓶?」
  • 髮膠神劇《雷霆戰將》下架,官媒下場痛評,雷劇終究沒能抗住壓力
    》下架,官媒點名批評  電視劇《雷霆戰將》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觀眾發現,該劇已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站下架。  目前電視劇《雷霆戰將》,在湖南衛視周播劇場已停播  自11月3日在衛視首播,電視劇《雷霆戰將》便一直飽受爭議。  電視劇《雷霆戰將》服、化、道與歷史嚴重不符,演員妝發、面容過度整潔,一直被觀眾詬病的抹了的頭髮,身處戰場不忘抽雪茄。
  • 《雷霆戰將》小鮮肉抹髮膠不算啥,芭蕾舞姿的女護士等英雄救美嗎
    雷人戰劇《雷霆戰將》在如潮的差評中停播了,熱心觀眾這才舒了一口氣,終於不用擔心它誤導年輕人對歷史的認知了,其實這才是市場的需要。電視劇《雷霆戰將》11月3日起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芒果TV播出。本來是打著《亮劍3》的旗號蹭熱度,沒想到關注度是提高了,然而觀眾們並不買帳,該劇自播出就遭到了網友的一致差評。
  • 抗日神劇《雷霆戰將》將自己送上了不歸路,原因很簡單:脫離史實
    至於《雷霆戰將》的爛,其實並不止表面上的原因。作為認識《雷霆戰將》的汪海林,透露其背後製作的初衷,簡單地概述為以下幾點。因為《雷霆戰將》中女衛生兵著裝的爭議,找了找歷史上真實的女衛生兵照片。不知道這張女八路衛生兵源自哪裡,她們腰間別的手榴彈很顯眼。過去一些紀錄片和影視劇也反映過,女衛生兵很少配槍,手榴彈不僅僅遇到敵情殺敵,主要作用是寧死不俘。
  • 《雷霆戰將》劇組發文回應:在為此劇辯解,軍事角度就經不起推敲
    在《人民日報》官微的點名批評「別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遭遇國內觀眾一面倒的差評以後,湖南衛視第一時間作出了 調整,將11月3日起播出的且備受爭議被冠名「亮劍-3」的抗戰題材電視劇《雷霆戰將》下架,被另一部電視劇《最好的時代》替檔。
  • 被人民日報點名狠批——《亮劍3之雷霆戰將》有多麼的不堪
    這部劇就是《亮劍3之雷霆戰將》,活脫脫的把亮劍這一步經典劇情給毀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該劇被人民日報點名狠批。亮劍3之雷霆戰將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雪茄還是咖啡,貌似這些只有在休閒娛樂的時候才有的東西,都一股腦地搬到戰爭劇裡面來了。
  • 繼人民日報點名後,《雷霆戰將》再被點名,僅下架是不是太輕了?
    #最近,一部打著「亮劍3」名頭的抗日劇,火得是一塌糊塗,不但引來官媒人民日報的「關注」,甚至還得到了中紀委官方網站的「關注」,這部劇就是偶像版抗日雷劇《雷霆戰將》。《雷霆戰將》海報按理說,一部劇能如此被「關注」,是多麼好的事,但這次對《雷霆戰將》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人民日報對其是點名批評。
  • 張雲龍高偉光抗日劇《雷霆戰將》號稱《亮劍3》,為何會遭遇停播
    日前,被網友稱為《亮劍3》的抗日劇《雷霆戰將》播出9集後突然遭遇停播,在相關視頻網站下架。該劇由金沙執導,張雲龍、高偉光、賴雨濛、王瑞子領銜主演,魏千翔、吳昕特別出演。電視劇《雷霆戰將》是以小說《亮劍》主角李雲龍為原型進行創作,主要講述了抗日時期八路軍獨立團團長王雲山(張雲龍飾)等人英勇抗日的故事。《雷霆戰將》播出後真的是把網友給「雷到了」,當然這次「雷」到網友的並不是被「手撕鬼子」、「飛刀敵槍炮」、「手榴彈炸飛機」等劇情,而是硬生生的把抗日劇拍攝成了青春偶像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