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高電影城,觀眾戴著口罩,間隔一個座位觀影。
截至7月27日,南海區共33家電影院復工,總數過半。剛過去的周末,各大影院迎來觀影「小高潮」,人氣恢復得比預想的快。
「從復工首日賣出10張票,到周日賣出263張,影迷的支持,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比高電影城經理葉海彬說。
停擺半年後,影院與影迷的重逢,有著哪些感人瞬間?珠江時報記者走訪南海多家影院,看看復工後影市的艱難與驚喜。
近期上映影片
7月31日《刺蝟索尼克》(美國)7月31日《妙先生》
7月31日《抵達之謎》 7月31日《白獅奇緣》(法國)
7月31日 《喬喬的異想世界》(美國) 8月7日《1917》(美國)
8月14日《絕地戰警:急速追擊》(美國)
8月14日《通往春天的列車》
8月25日《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8月25日《蕎麥瘋長》
南海33家影院復業
桂城
百老匯影城
佛山比高(南海店)
中影華納影城
佛山南海萬達影城
國文影城桂城店
大地影院佛山怡海港店
九江
九江星匯國際影城
西樵
太平洋影院(樵嶺店) 中影星城電影城
丹灶
中影新興利影城 佛山烽力電影院
獅山
中影大揚影城羅村店 中影星逸巨幕影城(聯星店)
中影星空國際影城 中影紅毯影城
中影思哲國際影城 佛山中視國際影城
佛山中數影城
大瀝
中影佰納影城(嘉薈店) 完美世界影城(大瀝店)
佛山中粵星匯電影城(佰德店) 萬達影城(金沙洲萬達廣場店)
CC影城永旺IMAX店 中影佰納影城寶盈店
廣東自由人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分公司
國文影城鹽步店
裡水
華納兄弟影城裡水店 保利萬和影城
中影朵森影城 中影華納國際影城
佛山YES夢想影城裡水店 裡水星影影城
星輝影城(和順店)
票房一周增22倍市場回暖明顯
貓眼數據顯示,從7月20日影院復工到7月26日,佛山全市收穫的總票房為103萬元。記者分析發現,從復工首日的1.6萬元,到第七日的36.5萬元,一周票房增長近22倍。
以CC影城永旺IMAX店為例,開業首日只有80人次進場,票房是384元。到了周日,迎來了553人次觀影,票房收入1.1萬元。目前,CC影城周末一天能安排15個放映場次,接近30%的上座率極限。影城還實施票價優惠回饋觀眾。「復映片票價在9.9元至19元之間,新片在23元至30元之間,是平時票價的6至7折。」影城經理曾嘉偉告訴記者。
佛山中影華納影城負責人蔡永枝介紹,由於目前每個場次的上座率都要控制在30%以內,人流還是比較飽和。整個影院有1000多個座位,平均每天約有300人次觀影。周末及晚上的觀影人次相對會多一點。
記者從貓眼平臺看到,27日中影華納上映的電影一共有6部,一天大概有45個場次,其中《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為新上映的影片,《風聲》《十二生肖》等為復映影片。新上映影片排片較多,也是觀眾的首選。「《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和《喋血戰士》這兩部新上的美國大片,目前在本影院售票能排到第一、第二位,觀眾都會優先選擇新片觀影。」蔡永枝說。
高成本缺大片仍是復工「攔路虎」
南海全區共有影院64家,截至7月27日,共33家復業。還沒復業的影院,又有著怎樣的考慮?
保利國際影城佛山南海店的復業時間定在7月31日。「想觀望一下,等市場穩定點再出發」。影城經理劉瑾告訴記者,7月20日當天公布的電影只有兩部,加上影城長達半年沒開門,積壓了一些費用。「一開門,就要面臨巨大的支出,這是我們必須要充分考量的。」因此,他們希望觀察好市場環境,再逐步啟動復工進程。7月31日周五有幾部新片上映,「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希望用知名度高的、卡司分量足夠的明星,支撐起影城的開業首秀。」
影院表示,高昂的成本支出,成了復業後的「攔路虎」,加上復業之初,片源稀缺,市民觀影信心還未完全恢復,這些都是影院負責人憂心的方面。
西樵中影星城表示,目前影院已開放的三個影廳總座位數為330個,每場電影最多只能賣99張票,放映的場數從疫情前的每天30場左右下降到現在的12場。影院經理黃燕臺說,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不能滿座售票,加上大片和好片的片源缺乏,影院經營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不過,疫情期間,西樵中影星城已經申請並獲得了政府部分補貼。
比高電影城經理葉海彬做了個統計,根據目前不可以超過30%的接待率來算,影院是很難取得收支平衡的。如果接待率可以慢慢提高至50%,影院才可能有所盈利。另外,票房和食物售賣品是最大的利潤點。但是現在不允許售賣食物,這對影院來說也是較為艱難。
雖然遇到不少困難,但絕大部分院線負責人對影院的回暖充滿信心和期待。多家影院均表示,寒冬已經過去,開始看到黎明的曙光了。
政府幫扶影迷力挺影院有信心
今年4月,南海區對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43家電影院實施精準扶持,補助金額達527萬元。同時,南海區委宣傳部還積極配合省電影局、市委宣傳部,推動房租減免、財政補貼等紓困政策,緩解影院流動資金緊張局面。
為鼓勵市民重新走進影院,各大影城各出奇招。比高電影城推出了100張免費觀影券,500張9.9元觀影券,以及3000套60元的觀影套券,希望用半賣半送的形式,恢復市民觀影熱情。
讓葉海彬備受感動的是觀眾實際行動的支持。20日復工首日,離影院正式開門還有一個小時,工作人員還在做消殺工作時,10名觀眾早早來到門口外,靜靜等了一個小時。「他們很多都是老顧客,說一定要來支持我們復業。」葉海彬說。
求變求新期待國慶恢復正常
記者了解到,雖然影院停業半年多,但各大影城職工隊伍穩定,離職員工非常少。很多影城停業期間只給員工發基本工資,考慮到大家都要養家餬口,因此鼓勵大家出外兼職,「有些人去做美甲,有些去賣水果。當我通知大家回來上班時,大家都很激動,說終於不用到處兼職了。」劉瑾打趣地說。
疫情期間,南海很多影院都在求新求變,紛紛以預售的形式,推出了特價優惠券。
6月初,中影國際影城萬科廣場店參與了「世博廣場&聯動雲共享汽車後備廂集市」活動,通過銷售零食、飲料和電影票預售,一方面去庫存,另一方面吸引人流對復工復映進行預熱。
「最受關注的是66元4張的電影套票,雖然當時影院還沒復工,但喜歡看電影的市民還是願意買票屯著,一個星期就賣出了500多套。」中影國際影城南海萬科廣場店總經理黎霞介紹。
今年4月,保利國際影城佛山南海店推出了79元4張觀影券套票活動,僅一周就售罄了一百份套票。目前影院正向公司總部申請,希望復業之後,針對醫護人員,特別是援鄂醫療人員推出今年的無限次數免費觀影活動,「我們希望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廣大醫護人員略表心意。」劉瑾說。
「電影市場要快速復甦,關鍵還是要大片加持。只要疫情穩定,我們估計,經過前期的預售和消化,今年國慶期間影院的收入會恢復正常。」劉瑾充滿信心地說。
影迷故事
以實際行動支持影院復工
「電影院終於復工啦,我要去支持。」小羅是一個影迷,去影院看電影已成為她日常的習慣。上周電影院正式復業,她便立刻買票支持。「平時比較喜歡看獨立電影,所以選擇了《過昭關》。目前影院控制上座率為30%,我看的這場上座率很高,感覺大家都很渴望影院回歸。」
「電影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它能給人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空間,讓人全情投入地感受與現實不一樣的生活。而電影院的觀影體驗,就是在致力打造這個造夢空間。」談到對電影院的喜愛,小羅如是說。
小羅坦言,疫情期間看了很多關於電影院倒閉、從業人員轉行甚至擺攤賣爆米花的新聞,這些牽動著無數影迷的心。「影院的堅守不容易,作為影迷我也會以行動支持。」小羅表示,期待更多新片上映,讓去影院觀影重新成為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陳焯瑩文/珠江時報記者陳焯瑩洪曉詩王方亞通訊員馮佩欣圖/珠江時報記者戚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