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校長和教師260多人齊聚成都泡小西區,參加2019智慧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
圍繞「創新、發展、贏未來」這一主題,與會者通過智慧課堂課例觀摩及專家評課、學校常態應用方案介紹等活動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了泡小西區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應用方面的實踐研究成果。
上午,泡桐樹小學西區體育館座無虛席。來賓們集中觀摩了兩節基於優學派電子書包的現場課。
《青蛙賣池塘》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二年級九班的孩子們與教師陳萌萌從上課伊始就牢牢的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在詞語運用環節,陳萌萌緊密結合課文趣味場景,發送互動題板到學生平板,讓學生通過將詞語拖動到對應位置加深理解詞語的運用語境,也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在回溯課文環節,陳萌萌即興將課文原文截圖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平板勾畫出關鍵詞,直觀呈現學生在課堂的生成作業,並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評析,極大豐富了課堂的靈活性。同時,學生在提交課堂作業後,還立即查看其它同學的作業,並進行點評,實現二次學習,整個的課堂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二節課由二年級八班的孩子們與教師陳丹帶來了北師大版《「重複」的奧秘》。開課後,陳丹沒有引導提示,也沒有講解示範,很放心的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主題圖,從中發現規律,尋找差異和相同,讓學習自然發生。接著,陳丹讓學生將自己理解的意思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表達出來,既尊重了學生原生性的觀點也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學生再通過作業互評,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通過課堂互動討論,形成共識。在課堂結尾環節,陳丹老師還通過互動試卷向學生發送靶向練習,檢測本課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課後拓展學習尋找依據。
本次兩節課例全程通過網絡聽評課平臺直播,沒能到現場的教師在臺上觀摩並點評了課例,現場則對教學行為及教學版塊時長、教師有效性提問、師生行為轉換情況等方面進行記錄,供觀摩老師課後進行評課議課。同時,還有暢言語音系統將教師課堂授課內容自動轉為文字,為上課老師對課堂專業用語和表達習慣的改進提供參考。由此,四川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周雄俊,從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出發,結合課堂生成和記錄數據,對以上兩節課例進行了點評,並向來賓做了以《基於課堂觀察數據的教學分析》為題的專題講座。
在研討會的下午,泡小西區信息化推進工作分管副校長劉戀,從辦學初衷、思考疑惑、探索發展、教研引領、課題研究、實施成果等方面,做了《智慧點亮未來》的專題演講,為參會的各位教育同仁提供建設的樣例和思考的空間。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到,要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推動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此次會議為進一步推進區域間交流,實現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