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20版本,傳統的功能型三號位似乎已經要成為主流——像獸王、半人馬、黑暗賢者和潮汐獵人這樣的英雄逐漸成為熱門,他們都以光環和功能型道具為核心裝備,為隊友創造空間並承擔團戰的先手。然而美好的時光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版本發展我們很快發現,一些Carry型英雄再度回歸劣勢路。
其實我們並不太想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畢竟版本打法變為2-1-2之後劣勢路和優勢路就沒有了區別。之前的版本我們甚至見到過三核佔線發育的打法,這也讓劣勢路變得毫無特色。好在到了7.21版本情況有了改觀。
第一,隊伍依然會選擇純功能型三號位:在搭配陣容時他們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選項。目前純功能型三號位和DPS型三號位的出場率差不多五五開,這從整體上提升了整個遊戲的多樣化程度。
輸出型三號位也能在特定情況下發揮作用。通常來說,劍聖或者小狗不會打三號位,因為這樣陣容就太貪了。這時你需要一些節奏型英雄來擔當三號位。
最後,儘管下列這些英雄的定位是輸出,但他們通常也會選擇一些功能型道具,而且打法也會以切入和擊殺輔助為主。這些三號位所獲得的資源和自身的輸出足以迅速且有效地擊殺輔助,從而不需要打亂Carry的Farm節奏。
本文我們將主要分析一些新晉的輸出/功能混合型三號位英雄,這些英雄目前在高水平路人和職業比賽中風頭正勁。
熊戰士
熊戰士的初始移速達到了322,是全遊戲初始移速最快的英雄之一。不穿鞋的熊戰士比半數穿草鞋的英雄的移動速度還要快。這就是說看到熊戰士跑過來你只能躲。必須要有控制技能才能限制住他,否則無論前中後期輔助只能接受被宰殺的命運。而如果把控制技能交給熊戰士意味著敵方將無暇顧及主Carry。
由於自身技能提供了很高的輸出和肉,熊戰士除了跳刀之外對裝備的需求並不苛刻。而且移速和線上的壓制力可以讓他理論上在對線期(或者之後一兩分鐘)就能拿到跳刀。有了抓人能力之後,熊戰士可以為隊伍拉扯出成噸的空間,還能通過Gank迅速為自己積累經濟。
目前熊戰士在萬古段以上的勝率幾乎達到了60%,這也很直觀地表現出熊戰士的無腦和效用。不過玩家還是需要注意,當敵人抱團時要改變策略,因為一個很好的開局可能會讓你送給敵人更多的經濟。
暗夜魔王
路人局高達近56%的勝率讓夜魔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英雄。傷殘恐懼是一個非常強力的沉默技,需要BKB才能應對(分身斧?NO!)。單這一點意味著Carry不得不延緩Farm效率最大化的敏捷裝,因為每到深夜他需要時刻提防出其不意的Gank。
日夜交替的遊戲特性是夜魔遇到的主要難題,因為白天的夜魔基本毫無作用。雖然在白天夜魔甚至連打錢能力有沒有,但只要開啟大招,敵人除了抱團取暖以求平安之外別無選擇。
由於夜魔對線能力孱弱,所以很容易在線上就被打爆。雖然出門有五點護甲,但幾乎不能給對手施加任何壓力或者形成擊殺機會。在面對夜魔時要想提高獲勝機率,最好在第一個夜晚和夜魔玩捉迷藏。
混沌騎士
之前我們發文討論過CK,以及優勢路CK和劣勢路CK所需注意的問題,二種定位的主要差別在於Farm與節奏的把握。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雖然高端路人玩家的加點方式五花八門,但幾乎所有的職業玩家在對線時都會優先加滿混沌一擊。這種加點可以在不影響輸出的情況下大幅提升CK的續航能力。
劣勢路CK一般不會有很高的Farm優先權而且大部分的經濟來源於Gank,所以他不必承擔Carry的責任,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擊殺敵方輔助上。如此一來劣勢路CK通常不會出增加HP或者攻擊力的裝備,而是選擇一些實用裝,並在後期過渡到跳刀等。
冥魂大帝
雖然冥魂大帝在職業比賽的熱門程度不如路人,但他依舊是劣勢路二人組的首選,而且完美契合當前版本三號位提速、拉扯空間的打法。與榜單的其他英雄不同,冥魂大帝的技能並不提供太多輸出,但如果配合強力控制,二次復生的冥魂大帝可以作為一個非常理想的先手英雄。
而且冥魂大帝還有非常不錯的推塔能力。有大招的CK可能節奏比冥魂大帝更快,但較短的持續時間和在團戰中的使用可能會讓CK的大招無法推塔。殊死一搏的小骷髏雖然戰力看起來一般,但是非常抗塔,而且還能在線上提供實質性的輸出(一輪齊射能造成大量傷害)。骷髏大軍還能被動提升冥魂大帝的Farm效率,而且擊殺金錢非常低。
總結
與之前的版本更新一樣,7.21對7.20進行了很有意義的修改。新版本沒有把之前版本的一些較熱門英雄一刀砍沒,而是向其中增加了更多的英雄。玩家的選擇越來越多,甚至連新增的也不一定就是劣勢路的代表性英雄
大多數純功能型三號位依舊非常熱門,像獸王或者潮汐這種選出來總不會錯。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在路人局中,能提供輸出或者單殺能力的英雄對局勢的影響會更大,尤其是在低水平的路人局中。
重慶Major賽事專題報導:http://es.dota2.uuu9.com/Game/231.html
更多內容:dota2視頻 dota2賽事 遊久電競 Dota2俱樂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