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高鐵上分娩,萬幸遇上兩名產科醫生,誕下一名「紫色嬰兒」

2020-12-09 24小時全接觸

從廣州南開往鄭州的列車上,乘務員楚秋月經過五號車廂的時候,突然聽到車廂的廁所裡傳來了一陣奇怪的聲音。竟然是一名女子在車廂的廁所裡冷汗淋漓,高高隆起的腹部,孕婦要生孩子了。就在楚秋月抓起對講機,準備把意外情況通報給列車長的時候,一名中年男子把她給拉住了。這名男子叫許高峰 ,剛剛出狀況的產婦就是他的妻子焦改玲,已經三十多歲了,是位高齡產婦。

許高峰說,他和妻子都是河南人,在廣東打工,後來妻子懷孕了,在廣東生孩子挺貴的,就買了高鐵票準備回老家去生。沒想到焦改玲突然就要生了,許高峰急得都快瘋了。

孩子眼看就要出生,楚秋月也沒碰到這種情況,馬上就把這事匯報給了列車長王蘇。就在乘務員們緊張商量對策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叫一聲,孩子屁股先出來了。陷入這是難產,必須馬上送醫院,否則大人孩子都有危險。

列車正行駛在衡陽與長沙之間,離最近的長沙南火車站也還有幾十分鐘的路程,用最快的速度聯繫救護車,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更讓人揪心的是,這個時候產婦連呻吟都變得微弱了。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看看這趟車的車廂裡,會不會有醫生。

連楚秋月都沒有想到,她才廣播出去還不到一分鐘,隔壁的六號車廂裡有位大姐舉手了,這大姐叫李從清,是廣州武警總醫院的一名麻醉師。雖然作為麻醉師,李從清也跟婦產科的醫生合作過很多次,可是她從來沒有接生過。

李從清立刻跟廣州武警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孔欣打電話,在孔主任的提醒之下,大家一起動手,給產婦換了一個合適的位置,有了專家的指導,現場的人都忙起來了,可只靠電話求助,誰心裡都沒底。

就在大家忙成一團的時候,突然狹小的空間裡又擠進來兩名中年女士,一看熟練的手法,就是專業人士。兩女士一名叫寧資玉,另一位叫王燕,兩個人都是衡陽市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醫生。

高鐵列車上突然有產婦分娩,聞所未聞,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同一趟高鐵列車上,居然剛好有兩位婦產科的醫生,這一下大家算是找到主心骨了。

經過短暫商議,負責照顧產婦的醫生換成了王燕,孩子出生在即,她也抓緊了最後的時間告訴產婦調整呼吸,配合她們的動作。而一旁的寧資玉和李從清做好了最後的準備。經過三人巧妙配合,孩子終於被生下來了。

當時在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孩子就這麼出生了,可是孩子顏色完全不對,而且孩子身上還有些白花花的東西。白花花的東西是孩子的臍帶,醫生解釋,因為列車上不具備消毒條件,她們不敢剪太多,就留了一部分。

可是孩子的膚色卻呈現詭異的紫色,連心臟都能看到,屬於那種玻璃嬰兒,水晶嬰兒。還沒等大家想清楚這個問題,又一個讓人揪心的狀況出現了。小孩子不會動,也不會哭。

看著氣若遊絲的孩子,王燕十分焦急,捧著孩子,按摩著他的心肺,試圖清理掉孩子口腔裡的分泌物,刺激他哭。可是時間過去很久,孩子還是不動不哭,連眼睛都沒有睜開過。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醫生王燕還在堅持,可是寶寶依然沒有動的跡象。就在很多人都快要沉不住氣的時候,有眼尖的人注意到了一件事,小寶寶的胳膊動了一下,過了幾秒鐘,人們又聽到了寶寶的第一聲哭泣。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當中,寶寶的哭聲變得更有力了一些,大夥心裡很高興,但是作為醫生王燕和寧資玉還是神情嚴峻,她們知道作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早產寶寶,接下來還有無數道鬼門關要去闖。

高鐵到站之後,這對母子以最快的速度被送上了救護車,送到了長沙市中心醫院。在醫院為了搶救孩子,醫生不得不在在寶寶小小的身上插滿了罐子。最後在醫生和護士們的精心護理之下,寶寶恢復得很快,皮膚的黑紫色消退了,身上也長肉了。

相關焦點

  • 年輕孕婦飛機上誕下嬰兒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魏葉 肖克)90後旅客客艙誕下嬰兒,深航乘務長化身主刀醫生為其接生。記者了解到,5月10日下午深航ZH9215南京前往貴陽的航班上,發生特殊的一幕。 據當班乘務長邵曉璐回憶,5月10日17時23分,飛機關閉艙門後,一名女乘客急忙進入後艙洗手間。乘務員呂海力敲門提醒該乘客,要求其使用完畢儘快出來。
  • 母親為孩子取名「安安」 重慶首例新冠肺炎孕婦分娩女嬰體重2.65...
    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誕下女嬰 新生兒將做核酸檢測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順利剖宮產分娩 誕下一名女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翻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2日14時05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重慶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誕下女嬰以來,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最新狀況一直牽動著眾人的心。今(12)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女嬰母親已給孩子取名安安,感謝醫院帶給母女平安,也希望女兒一輩子平平安安。
  • 腦死亡117天後,27歲孕婦誕下女嬰,家屬同意關掉呼吸機
    腦死亡117天後,27歲孕婦誕下女嬰,家屬同意關掉呼吸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奇蹟!
  • 合肥244斤產婦冒險剖宮產誕下9斤重嬰兒 醫生提醒孕期應控制體重
    入住腫瘤醫院產科後,當晚產科副主任戴君就通知麻醉科會診,麻醉科第一時間給出了麻醉建議:對於體重超標的孕婦,麻醉首選還是椎管內麻醉,但是由於肥胖,背部脂肪較厚,增加了穿刺的難度和風險;如穿刺不成,只能選擇第二套方案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對於產婦和嬰兒都有較大風險。麻醉科向產婦家屬表示會以產婦和嬰兒的生命安全為第一,優先選擇第一套方案,盡一切努力將風險降至最低。
  • 新加坡確診孕婦誕下男嬰驗出抗體 天生具有免疫力
    歐聯網11月29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新加坡一名31歲孕婦今年3月和母親、女兒一起赴歐洲度假,回到新加坡後3人均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讓該孕婦沒想到是,如今連她生下的男嬰竟然也帶有新冠抗體,對新冠病毒可能天生具有免疫力。
  • 自貢一超體重孕婦順利產下近7斤重嬰兒
    自貢網記者 卜一珊近日,伴隨著一陣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自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傳來了喜訊——一名體重為240斤的孕婦二胎自然分娩產下一名3450克的女寶!這是該院自然分娩的產婦中體重最重的,創造了生育奇蹟。
  • 自貢一超體重孕婦順利產下近7斤重嬰兒
    自貢網記者 卜一珊近日,伴隨著一陣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自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傳來了喜訊——一名體重為240斤的孕婦二胎自然分娩產下一名3450克的女寶!這是該院自然分娩的產婦中體重最重的,創造了生育奇蹟。
  • 水中分娩畫面 這位媽媽誕下了雙胞胎
    產房攝影師在國內並不流行,但在歐美地區卻越來越受重視,畢竟很多家庭都習慣在家自行分娩,因此攝影師們會捕捉到更多珍貴的分娩照片。攝影師Robin Baker拍攝了一組珍貴稀有的孕婦分娩畫面,嬰兒出生時,竟然羊水未破,還留在完整的羊膜囊內。  照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因為在八九萬個新生兒當中,只有很少的機率會出現這種情況。
  • 一聲啼哭讓人欣慰 走進仁濟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產科,仁濟...
    上午9時42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產科手術室,傳出一聲響亮的啼哭,讓所有在場的人都備感欣慰。一位危重媽媽誕下了體重3510克、身長50釐米的男寶寶。該孕婦系兇險性前置胎盤。這類患者曾有過剖宮產史,同時在本次妊娠期間為前置胎盤,胎盤容易覆蓋於上一次的瘢痕上,產後發生大出血死亡的風險極高。整臺手術花費了近一個半小時,幸運的是,孕婦最終出血量僅為400毫升。主刀醫生、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仁濟)主任、產科主任林建華告訴記者,「平時剖宮產手術不會做這麼久,這名孕婦由於是第3次剖腹產,她的腹壁粘連很嚴重,需要一層層慢慢地剝離。」
  • 移植了一名嬰兒的雙腎後,她成功懷孕並誕下女嬰
    從14歲起,她就患上腎病。24歲那年發展至腎衰,移植了一名嬰兒的雙腎,才算躲過一劫。今年她懷孕了,而腎移植者懷孕成功的概率遠低於常人。所幸,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多學科團隊的全程護航下,本月初,她生下一名健康的女嬰。
  • 婁底麗人婦產醫院為「重量級」孕婦順利誕下寶寶
    紅網時刻婁底7月12日訊(通訊員 易映軍)近日,一名身高1.5米、重200斤的孕婦在婁底麗人婦產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成功戰勝了一場「重量級」的分娩挑戰。因李女士體重超重,麻醉、手術難度增大,風險係數也隨之加大,為確保產婦和胎兒的安全,該院在原手術組醫生的基礎上增派了3名醫生、護士和兩名兒科醫生到場協助。「從麻醉第一步開始,手術就有很多『山頭』要攻克。」主刀醫生、該院婦產科主任羅豔瓊說,產婦脂肪較厚,切開腹壁各層都不容易,最後縫合也是一項大工程。
  • 高度近視的孕婦不能順產?分娩方式的選擇,聽聽醫生怎麼說
    導讀:高度近視的孕婦不能順產?分娩方式的選擇,聽聽醫生怎麼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高度近視的孕婦不能順產?分娩方式的選擇,聽聽醫生怎麼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婦動車上順產雙胞胎
    2012年06月03日01:56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訊(記者 黃敏 實習生 楊敏)前日晚上8時50分許,武漢開往南京的D3018次列車上,一名孕婦突然早產,在2名醫生和5名乘務員的幫助下,僅20分鐘,孕婦胡女士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男嬰。
  • 外籍「熊貓血」孕婦在綿竹順利誕下混血寶寶
    近日,來自衣索比亞的「熊貓血」Genet女士在華西綿竹醫院順利誕下一名可愛的混血小寶寶,母子平安。據介紹Genet來自衣索比亞,一年前與丈夫喜結連理,成為了一名綿竹媳婦。Genet屬於Rh陰性血型(即熊貓血),該血型的孕婦生產時一旦出現大出血,若第一時間找不到合適血源,將面臨生命危險,而且寶寶也易發生溶血症狀。
  • 5名新冠確診孕婦產下新生兒自帶抗體!臨近分娩感染,抗體數量會更多
    5名新冠確診孕婦產下新生兒自帶抗體!根據新加坡婦產科研究網絡(Singapore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 Network)的數據,在研究發表時分娩誕下的5名嬰兒中,均攜帶了抗體。
  • 大連確診孕婦剖腹產子,嬰兒首次核酸檢測結果也出來了
    產科醫生同時進駐隔離病區時刻監護孕婦的情況。同時我們就開始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專家組迅速制定了三套分娩預案。,徐秀華帶領著一支由兩名產科醫生、一名麻醉醫師、兩名手術室護士、一名新生兒科醫生、六名產科護士組成「精英團隊」已經等候在手術室。
  • 重慶首例新冠肺炎孕婦分娩女嬰「安安」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3日11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 記者 李華僑)經過36小時的等待,重慶首例新冠肺炎孕婦分娩女嬰安安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出爐,為陰性。2月11日23時46分,重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在三峽中心醫院經剖宮產分娩,誕下一名女嬰。主刀醫生隨後宣布母女平安。在安安出生兩小時後,醫生為其進行了核酸檢測,以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到13日上午11時許,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出爐,為陰性。
  • 沒破水就分娩?產婦誕「羊膜寶寶」惹非議,醫生:被眷顧的幸運兒
    導讀:沒破水就分娩?產婦誕「羊膜寶寶」惹非議,醫生:被眷顧的幸運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破水就分娩?產婦誕「羊膜寶寶」惹非議,醫生:被眷顧的幸運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全國首例嬰兒雙腎移植孕婦順利誕下女嬰
    12月11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2號外科樓產科病房裡,醫護人員向暖暖(化名)、梅梅(化名)送上蛋糕與暖冬物品,為這對不平凡的母女點讚。三年前,梅梅因腎衰竭在協和醫院成功接受嬰兒雙腎移植手術,重獲新生;3年後,在協和醫院以產科、腎移植團隊及新生兒科等多團隊的保駕護航之下,她順利誕下女嬰「暖暖」,至此,她也成為全國首例成功分娩的腎移植患者(其腎移植供體為嬰兒雙腎)。
  • 海南孕婦高鐵衛生間分娩,同車婦產醫生幫助接生,滿滿的正能量
    在11月30號的一天,海南的高鐵上發生了緊急情況,一位孕婦突然臨盆,情況十分的緊急,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高鐵上迅速採取了措施,幸好的是車上有一位婦產醫生,幫忙進行了處理,現在母女平安,已被送往了醫院,列車也按時駛離了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