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口寫揮春、英語揮春——來自筷子路揮春街的別樣故事

2021-02-19 廣佛頭條

在節奏飛快的時代,靜下心的閱讀很難得,但難得並不等於不得。為此,我們決定新開一個欄目——《夜·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我們記者原創、有趣、深度的文章。幾分鐘,閱讀一個好故事。我們暫定在周末推送,敬請關注。

臨近春節,佛山的揮春街又開始熱鬧起來。早上8點多,84歲的楊伯像往常一樣搭公交車來到快子路,整理鋪位,鋪開紙張,倒好墨水——開始一天的等待。鋪開紅紙,研墨,揮毫,每一動作都神情莊嚴,滿含對書寫揮春的敬意,任由周圍的喧囂。在禪城快子路揮春街,各個揮春檔口,隨時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對於「老佛山」而言,過年、嫁娶、搬家、開業到揮春街買幅對聯已成為一種習慣。錦華路、公正路及快子路,不到2公裡範圍,是每年新年禪城最有本土年味的地方。這裡的品字街區,曾是老佛山商業貿易及文化中心。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歷次行業變遷下,喜帖、揮春、文具、婚慶等節慶用品的商鋪都聚集到這個街區,特別是快子路,整條街道兩旁都掛滿了紅彤彤的春聯,布滿大大小小的揮春檔口,新年氛圍濃厚。

在快子路揮春街的「大漢揮春」,檔主陳浩漢用口銜著毛筆,在紅紙上寫著揮春,隨著毛筆舞動,「平安是福」的橫批已躍然紙上,字體端莊清秀。「真厲害,用口寫字都得!」「之前在生活中從沒見過有人用嘴寫春聯的,真的好厲害!」前來圍觀的街坊劉先生連聲稱奇。

其實,除了用口書寫揮春外,陳浩漢還有一個絕技,用腳寫揮春。隨即他又用腳趾夾住毛筆,在紅紙上寫出「幸福」兩個大字,字體遒勁有力。

「用口咬著毛筆寫春聯不太靈活,力度不好掌控,但熟能生巧,堅持練習一段時間,相信也能趕超手寫書法的水平。」陳浩漢說,用口和用腳寫毛筆字其實都特別容易累,而他堅持練習的背後,其實還有他的緣由。

陳浩漢告訴記者,約兩個星期前開始,有多名手有殘疾的朋友,跟著他學書法,他也開始嘗試用口和腳來練習寫書法,方便教殘疾人朋友。陳浩漢說,他平時也樂意參加公益活動,如果有殘疾人願意跟他學書法,他都免費教學。

陳浩漢告訴記者,他今年55歲,是佛山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最擅長的書法字體是楷書,水墨山水畫也有一定造詣。陳浩漢從小時候開始就跟著外公練習書法,至今已有40多年。據陳浩漢介紹,用口寫書法的想法始於此前不久,由於書法基本功紮實,如何運筆腦中早已深刻。

陳浩漢表示,小時候練習書法時,外公要求在手心握一個雞蛋,手腕處放一碗水,經過常年練習,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他回憶說,外公一直教導他寫字不能馬虎,因為練習書法是一輩子的事。「偶爾心情不好時我都不會輕易動筆,等心情平復後再練習,在對待書法上,幾十年來一直都是認真的態度。」陳浩漢說。

「Happy everyday.Lucky everywhere.」在快子路揮春街,一個揮春檔口,檔主張達文書寫英文春聯引來不少街坊的好奇圍觀。

張達文告訴記者,這副英文對聯,如果英文直譯,對聯的意思很簡單:快樂每一天,幸運每一處。不過其實對應的中文是「春夏秋冬行好運,東南西北遇貴人」。他介紹,英文對聯的創作靈感來源傳統中文對聯,用英文的表達則更為簡潔,「英文對聯除了在意思上與中文互相契合,也要講究對仗與聲調」。

今年68歲的張達文是佛山禪城本地人,小時候就開始學書法,至今已有數十年。現在,他的中文揮春寫得端正軒昂、大氣圓潤,不過他卻不滿足於傳統的揮春,而是嘗試用英語、俄語、世界語等語言來書寫。


其實,張達文也並非英語專業出身,他在學校讀書時學習了俄語,後來他又通過收聽電臺學習英語,用各種語言寫揮春也成了他的一大樂趣。

「挺新鮮的,這樣的英文對聯從來沒見過。」來找張達文寫春聯的街坊羅先生說。不過,也有街坊認為,「洋對聯」不太傳統,老一輩的人大多也看不懂,「作為中國人,還是喜歡傳統的中文對聯多一些」。面對不理解的聲音,張達文毫不介懷,說自己不為賺錢,就圖個開心有趣。

歷史上經歷多次搬遷,如今的揮春街主要位於快子路,在揮春檔背後,是兩排廢棄的老建築,顯示了其悠久歷史。其實,早在明清時期,佛山作為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手工業和商業素來發達,因此佛山人對於「意頭」也較為講究。佛山民俗專家餘婉韶表示,佛山人一年到頭為求一個「好意頭」,經常寫揮春。

在餘婉韶看來,佛山的揮春街辦得還不錯。她告訴記者,今年佛山揮春街將配合迎春花市,搬到梁園門前的松風路,「那邊更開闊一些」。餘婉韶說,今年是臨時搬遷,以後還應該在快子路、錦華路一帶。

在民國時期,佛山的福祿路、福賢路、福寧路等已經形成了銷售喜慶春節禮品的聚集地,一年到頭,人來人往,熱鬧升騰,充滿了喜慶的氣息。隨著時間推移,福祿路形成了銷售春節紙製品為主的傳統,也成為了最早期的「揮春街」。後來,揮春街經歷了四次遷徙,從福祿路、永安路、公正路再到快子路,每年臨近春節,來揮春街寫春聯的街坊絡繹不絕,成為佛山一道文化風景。

佛山市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梁國澄表示,揮春街隨著城市發展需要,經多次遷徙,近年來也有根據臨時計劃調整,這並不奇怪。他認為,佛山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自古以來就以製造業立市,如今佛山製造業轉型其實也是承接了佛山古代興盛的手工業和商業傳統。「在城市發展中形成了很多特殊的元素符號,也形成了特色街道,揮春街就是一個例子。」

梁國澄說,如今,佛山老城區的特色街道改造應參考過去形成的特色。「一條揮春街太少了,但如今揮春街仍被人津津樂道,說明特色街道的重要性。」梁國澄說,打造以佛山行業特色命名的街道,揮春街應樹立標杆。「揮春街需要找一個歸宿和落腳點,形成相對固定的行業集市,周邊還應有相應的配套,營造文化色彩濃厚的街區。

今年開始來到揮春街開檔的書畫家陳浩漢建議說,希望揮春街能長期保留,並加以提升,比如對老建築進行修繕,設置檔口供大家投標,更有利於揮春街的發展。

PS:今天「十二星宿奇緣」比賽的投票仍在繼續哈

【投票】秀恩愛哪家強,過萬元獎品,你來決定誰得獎

截止時間到25日中午12時,要給選手們投票的趕緊喲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健源

圖;:廣州日報記者何波

編輯:雋言

出品:廣州日報佛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揮春會友揮春交友 新加坡舉辦揮春書法大會 逾千名書法愛好者參與
    新華社電(記者蔡蜀亞)新加坡第37屆揮春書法大會日前在新加坡書法中心舉行,吸引了來自新加坡、英國、中國、日本和馬來西亞等逾千名書法愛好者前來參與
  • 【一線傳真】筆墨迎春,揮春送福!
    廣東各地公安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文藝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根基層、服務群眾,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宣傳活動,公安文藝文化骨幹走進基層,走近群眾,揮春送福,和諧警民關係,營造了濃濃的新春氣氛。
  • 佛山阿Sir揮春送福,街坊笑稱是真正的「平安福」
    「阿SIR送了揮春,又送我《防騙寶典》,今年過年絕對平安……」12日上午,佛山禪城區惠景公園人潮湧動,市民張老伯手拿揮春和防騙宣傳資料笑著說。一個上午時間,民警就送出了300多副對聯和1000多份《防騙寶典》。
  • 貼揮春有大忌?教你六大秘訣!
    相信已經有很多朋友開始著手準備年貨啦,其中揮春便是我們習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麼,今天我們來教教大家如何貼一副揮春讓來年好運連連。流行已久的民間風俗每次銀行大機構送奉揮春,家家戶戶習以為常貼在大門。但真正發揮改運力量者,十中無一。原因很簡單,如果大門、房門乃是流年風水兇星五黃、二黑到。
  • 一筆一划寫祝福,一字一句顯真情——「龍光•玖龍灣杯 現場揮春比賽」
    伴著清晨的第一縷朝陽,菊城小學的學子們,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場書法比賽——「龍光·玖龍灣杯現場揮春比賽」。
  • 舊式飛發鋪、街頭寫揮春……他用陶泥記錄佛山消失的記憶
    《城市舊事——揮春》。《城市舊事——補胎》。一輛掉漆的老舊單車,一盒工具,一盆水……一位老師傅坐在小凳上,專注於修補手中的輪胎。黃焯南老師很樂意給我們分享他的故事,跌跌撞撞的人生經歷聽上去似乎不完美,卻恰恰讓他的藝術生涯更加豐富。他能讀懂自己,將熱愛融於作品,作品有了靈魂,城市原生態的東西在他的創造下也找到了最適合的話語。
  • 「福筆賀新歲,墨香迎春來」——辛丑年迎新春送揮春活動順利舉行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老幹部志願者服務隊的作用,1月7日上午,由中共東莞市委老幹部局主辦,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市旗山書院承辦,莞草堂書畫社、市老幹部志願者服務隊協辦的「銀耀旗山」之「福筆賀新歲 墨香迎春來」—辛丑年迎新春送揮春活動在市老年大學一樓德馨堂前舉行
  • 年卅晚行花街 粵語揮春搶眼:"掂過碌蔗" "旺到飛起"
    年卅晚行花街 粵語揮春搶眼:"掂過碌蔗" "旺到飛起"金羊網  作者:龔吉林 祝賀  2018-02-16 在人潮中我們還看到了一些特別的身影:外國友人入鄉隨俗,帶著一家大小逛花街感受中國年味;志願者們堅守崗位,在人流非常旺的花市一角為人們提供幫助……當然,今年最搶眼的要數粵語揮春:「掂過碌蔗」(表示事情的進展非常順利)、「旺到飛起」、「撈乜都掂」……老廣們把揮春戴在頭頂,笑意盈盈。
  • 【送福】揮春送「福」活動在市五中首站開啟
    5日上午,由高碑店市教育局和市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揮春送「福」活動在市五中舉行,一幅幅散發著文韻墨香的春聯讓人提前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氣氛。▲新華社小記者 柯孟彤 這次我收穫到了一些毛筆字,我打算回家把這些今天經歷的事情像日記一樣寫出來,再做詳細的筆記,再把它發到新華網上,讓大家看到我們高碑店的活動。
  • 康熙爺幫你寫春聯,雍正爺幫你寫橫批!貼上的人家富貴吉祥
    康熙雍正爺寫的春聯,有排面兒 新的一年富貴吉祥 數量有限 點擊下方小程序下單 雖是三個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