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為何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今天的人類?

2020-12-17 姿勢分子knowledge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在又一次酒過三巡、詩興大發後,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類似的問題,除了李白之外的無數古人,也都曾經深深地思考過。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看似在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實則已經越來越困惑……

古人眼中的月亮

在古代,西方人將月亮想像為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阿爾忒彌斯。正因為如此,美國新一代的月球開發計劃被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

而在中國,關於月球則有著更多美麗的傳說。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古代神話中,后羿之妻嫦娥因為偷吃靈藥而飛仙,帶著玉兔孤獨地生活在廣寒宮中。同時,還有一個吳剛在不斷地砍伐的桂樹。

對於文學家們來說,月亮也成為了寄託情思的意象,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愛情之美,也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深厚親情;還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思鄉之情。

如今我們知道,月球不過是一顆普通的衛星,和地球的結構類似。隨著現代天文學的建立,在不妨礙它作為美好意象的同時,人們更多地也開始從科學的角度來審視這顆天體。

月球的基本信息

月球的直徑大約是3476公裡,在太陽系所有衛星中排名第五。它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81,這在太陽系所有公認的衛星-宿主行星比例中也是最大的。

有趣的是,日地距離是地月距離的395倍左右,而太陽的直徑和月球直徑的比例大約是400倍,幾乎完全一樣,這就使得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和月亮的視覺效果是一樣大的。因此,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一顆能夠看見最完美日全食的地方,也就是月球恰好完全擋住太陽的情況,不多不少。

(圖片說明:日食)

當然,根據地球近日點、遠日點以及月球近地點、遠地點的不同,會有極其細微的變化,肉眼看不出來。不過,體現在日食上,就比較明顯了,我們地球也是太陽系唯一既能看見日全食又能看見日環食的天體。

我們知道,月球的公轉周期大約是27.3天,而它的自轉周期也同樣是27.3天。於是,天文學上的神奇現象出現了:月球永遠都只有一面朝向我們。這是巧合嗎?不是。這在天文學上,叫做潮汐鎖定效應。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我們能夠發射探測器飛到月球周圍,也終於見識到了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甚至到了後來,人類也完成了數千年以來的夢想,將自己的雙腳踏在了月球的表面。

載人登月

1969年7月16日世界時13:32:00,土星五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三位名載史冊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和麥可·柯林斯踏上了前往月球之旅。

在踏上月球的一刻,阿姆斯特朗說出了那句舉世聞名的話: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圖片說明:阿波羅11號任務中的三位太空人)

當然,在關於阿波羅項目的問題上,大家最關注的還是載人登月的真實性上。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並且找到了大量的「證據」,證明載人登月是一個騙局,比如:

月球是沒有大氣層的,因此也不會有風。但是從阿波羅11號任務中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上,竟然可以看到迎「風」飄揚,有悖常理;月球上沒有汙染,也沒有大氣層對光線的阻攔,但是阿波羅任務中拍攝的月球天空卻沒有任何一顆星星;既然美國曾經成功實現了載人登月,為何最近50年都沒有再回到月球,難道科技越發展越落後?

實際上,質疑阿波羅登月的人非常多,甚至很多名人也質疑過,比如前兩年NBA籃球巨星史蒂芬·庫裡就公開質疑。在NASA的聯繫下,他才改口。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載人登月計劃基本不可能是假的。針對上面的質疑,NASA也給出了這些合理的解釋——

相關焦點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
    朋友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我們所居住的太陽系。如果你對天文學還沒有了解,那麼通過本專欄的通俗講解,你將會跟我們一起步入天文的殿堂;如果你已經學過了一點天文學知識,那你也將能夠通過我們新角度的介紹,了解一些關於太陽系的有趣知識。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水星,能看見太陽從西方升起的行星
    如果你剛剛準備好,那麼我只能說,你準備得太晚了。水星逆行和我們的運氣沒有任何關係,它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而已。水星令人嘖嘖稱奇的現象還有很多,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顆神奇的行星。水星基本資料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行星,直徑大約4878公裡,不僅比地球小得多,甚至還沒有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衛星大。水星的表面和月球有點類似,布滿了各種各樣的環形山,這些都是小天體撞擊的結果。從內部結構來看,它和地球比較類似,有殼、幔、核三層。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主宰,太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太陽系,太陽是絕對的主宰,它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在質量為王的宇宙中,太陽憑藉著這個優勢牢牢地把握著太陽系的控制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太陽統治著太陽系,也作出了它該有的貢獻,那就是成為了萬物之源,也是地球能夠孕育生命的最重要因素。那麼,太陽到底為什麼會發光呢?我們現在知道,太陽的主要組成元素就是氫和氦,其他的元素只佔了極少的一部分。
  • 衛星的衛星叫「月月」!天時地利才能見到它 但一言不合就撞月球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Juna Kollmeier和波爾多天體物理學實驗室的Sean Raymond,稱這種天體為次月(Submoons),不過有其他科學家用了另一個更有趣的稱呼:月月(Moon-moon)。
  • 人類走出太陽系 月球將是中轉站
    專家解讀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是我國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在月球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如降落、挖掘與起飛等難度都很大,其中難度係數最高的當屬深空測控。嫦娥五號的所有動作均來自於地面工作人員在測控中心發出的指令,如何實現穩定、精準的深空遠距離測控十分關鍵,事實證明,嫦娥五號任務執行得十分順利。可以說,此次探月任務是我國強大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一個集中體現。
  • 如果月球沒有出現過,地球會有什麼變化,還會出現人類嗎?
    太陽出現後為人類提供了能源和光照,除了太陽之外,月球對於地球同樣重要,如果沒有月球的話,人類根本難以從地球上出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太陽系中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又將會變成什麼模樣呢?關於月球的起源是一個未知謎題,在科學界有很多理論,有人說是因為撞擊事件所以才誕生了月球。
  • 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為何人類沒有再次登上月球?原因有這幾點
    早在古代的時候,我國就有很多關於月球的傳說,比如月亮上有非常漂亮的嫦娥,而且還有這個可愛的玉兔,仿佛月亮上真的有生命一般。早在半個世紀以前美國人就已經登上過月球,但是從那以後卻停下了登月的步伐,直到今天,也一直沒有人類在月球上再次留下足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為何人類沒有再次登上月球?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
    那些被海王星引力攝動射向太陽的天體,又會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控制,有的形成了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有的則攝動向奧爾特雲或者拋出太陽系。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大型行星的互換位置和遷移運動,使得原始的柯伊伯帶丟失了至少90%的天體質量。
  • 「恐怖」的月球背面:即便沒有外星人,它也讓人類膽戰心驚
    導讀:「恐怖」的月球背面:即便沒有外星人,它也讓人類膽戰心驚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著「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中的嫦娥就是住在月亮上面,在廣寒宮跟玉兔住在一起,雖然悽涼,但也唯美。
  • 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為何很多人都覺得恐怖?
    導語: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為何很多人都覺得恐怖?在地球上,人們看月球往往帶了一層濾鏡,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和詩句都描繪著它的美麗。即使後來人們發現月球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唯美,但人們對月球的印象已經固定住了,提起月球,人們都以美稱之。在地球上看月球是朦朧的,唯美的,在月球看地球,又會是什麼樣的呢?為何很多人都覺得恐怖?地球,是一個承載著無數生命的星球,人類生存在這裡,發現了其中無數的美景,也發現了蘊藏在深處的資源。
  • 「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星體——太陽系星體的劃分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
  • 楊毅強:人類走出太陽系 月球將是中轉站
    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是我國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  嫦娥五號任務的主要技術難點有哪些?任務的圓滿完成有何標誌性意義?
  • 月球沒有大氣層,但太陽系有7顆衛星擁有大氣層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是體積和質量比最大的衛星,平均半徑1737.1公裡。 雖然月球沒有大氣層,但太陽系有7顆衛星擁有大氣層: 1.木衛一,是木星的衛星,平均半徑1821.5公裡。
  •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千載之下,月球一直能引發人類無限的迷思和柔情,人類也不吝將各種美好的名字和詞彙賜予月球:黛安娜、嫦娥等等。距離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已經50年。此後,我們對這個地球最近鄰居的了解突飛猛進,對它的痴迷也從未減弱。
  • 人類為何對旅居月球興趣不高?月球雖不適合居住,但並非全無可能
    月球作為一顆衛星,無疑是獨特的,其與地球的比例超越了已知的所有衛星與其所屬行星的比例,月球的體積達到了地球的1/49,而質量達到了地球的1/81。月球的大不僅體現在與地球的相對比例之上,其本身也可以在太陽系175顆衛星之中排到第五名,能夠排在它前面的僅有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
  • 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有大量的氦3,地球為什麼沒有?
    月球撞擊說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被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衝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不過此假說還沒最終確定。月球和地球氦-3含量的差別,是磁場和大氣的差別。說起這個問題要先說一下太陽,太陽核心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形成新物質的(氦)的同時不斷向外噴發能量,因此導致部分帶電粒子脫離太陽,能夠吹拂太陽周圍100多天文單位的範圍。太陽由於核聚變活動,氫聚變變成氦,其中一部分氦就是氦的同位素氦-3。
  • 月球是太陽系最奇葩的存在,科學家:它本不應該在這裡
    人類最熟悉的兩個地外天體,第一個是太陽,第二個就是月球。人類似乎已經習慣了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月亮。但實際上,月球堪稱太陽系裡最奇葩的存在,許多科學家認為,月球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位置。作為一顆衛星,月球的體積實在是大得離譜。
  • 人類首次登月之後!人類恍然大悟:原來月球不是「毛茸茸」的!
    這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並不是玩笑,在人類登月之前,對月球的一切完全一無所知。科學家親口承認:我們確實擔心月球著陸器會沉入月球表面,因為月球表面的物質太鬆軟了!這張阿波羅12號登月艙的照片是指揮艙飛行員理察·戈登從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當時兩個登月艙剛剛分離,準備著陸。
  • 為何人類走不出太陽系?有個圓圈守護著太陽系,卻也阻礙人類前進
    文/行走天涯為何人類走不出太陽系?有個圓圈守護著太陽系,卻也阻礙人類前進人類一直都很想要離開太陽系,但是現實比較殘酷,經過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已經被認為很可能早就已經飛離了太陽系,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旅行者1號花費了太漫長的時間,而且到目前為止也已經跟人類脫離了聯繫,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早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後即使在朝著離太陽系非常遠的方向繼續飛行也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了
  • 史前太陽系沒有月亮?神話傳說中訴說了一切,這是真的嗎?
    太陽系內人類最熟悉的事物莫過於月球,因為它是地球唯一一顆衛星,從古至今人們都對這顆星球充滿了好奇心,一直到神話傳說出現後,月亮才正式走進了大家的視線中,可是如果你研究一下古代的神話傳說,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除了在《山海經》中記載了月亮出現大部分神話,傳說中古代都沒有記錄月亮的存在,這又是什麼情況?難道說古代別人沒有月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