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暴跌真相調查:神秘「操盤手」兩周前被抓?

2021-01-20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康美藥業暴跌真相調查:神秘「操盤手」兩周前被抓?】捲入涉嫌財務造假風波、股價大幅下挫的康美藥業,或陷入自2001年上市以來的「至暗時刻」。(第一財經)

  捲入涉嫌財務造假風波、股價大幅下挫的康美藥業,或陷入自2001年上市以來的「至暗時刻」。

  10月22日,第一財經記者從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處獲悉,因涉嫌操縱股價、內幕交易,深圳博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博益投資」)法定代表人王廉君,已於大約兩周之前被公安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操縱標的可能涉及康美藥業。記者從另一知情人士處得悉,王廉君確被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

  前述知情人士稱,博益投資實際由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馬興田控制。天眼查資料顯示,王廉君於2001年至2010年6月在康美藥業任職,擔任博投資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博益投資的股權結構顯示,由馬興田出資的99.7%企業,以及其妻許冬瑾分別持有90%、10%。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以來,博益投資曾投資藍盾股份、普邦股份等多家企業未上市前的股權,王廉君還在這些公司擔任董事、監事等職務。2017年,王廉君曾因內幕交易普邦股份被監管處罰。

  記者梳理康美藥業2010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定期報告發現,公司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均未出現博益投資的身影。不過,多年以來康美藥業頻繁出現規律性高開低走、尾盤拉升的情形,早已為投資者所關注。

  最近一年來,康美藥業共發生36筆大宗交易,賣出時點大多在股價拉升階段,其中不乏賣方、賣方席位相同的情況。從交易情況來看,部分大宗交易股份數量超過部分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規模。但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末、二季末,康美藥業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均未明顯變化。

  神秘「關聯人」被抓

  前述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據其掌握的情況,王廉君被公安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是因為涉嫌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標的可能牽涉到康美藥業。採取強制措施的確切時間大約是在10月12日,距今已經接近兩周時間, 「目前應該還沒有把人撈出來」。

  記者從其他知情人士處獲悉,王廉君確已被公安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案件尚在偵查之中。

  第一財經記者致電深圳市公安局經偵部門求證此事,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以(官網)公告為準,我們不方便告訴你(這個情況)」。

  「最近大家都搞不懂,最近幾天大盤在漲,為什麼他們(康美藥業)一直在跌。」 前述知情人士認為,康美藥業股價近日突然連續暴跌,與王廉君被抓存在關係。

  前述知情人士還透露,博益投資實際就是「康美的公司」,該公司由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馬興田控制,股東為普寧康美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康美實業」)、許冬瑾,持股比例分別為90%、10%。而王廉君曾經在康美藥業下屬公司擔任副總職務。

  據了解,王廉君已經有一段時間未出現在博益投資在深圳的辦公室了,對於王廉君的去向,博益投資一位財務部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聽說的是,他出國了」。

  而公開資料顯示,王廉君曾在康美藥業任職長達10年之久。康美藥業2006年3月22一份公告以及2008年年報均顯示,王廉君2001年進入康美藥業,擔任證券部經理;2006年4月之後,任康美藥業監事長。

  啟信寶資料顯示,博益投資成立於2007年5月14日,註冊資本2000萬元,股東為康美實業、許冬瑾,出資比例分別為1800萬元、200萬元,佔比90%、10%,王廉君出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但並未持有該公司股權。

  康美實業的第一大股東,為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啟信寶資料顯示,康美實業註冊資本8300萬元,馬興田出資8275萬元,佔出資額的99.7%。截至2018年6月底,康美實業持有康美藥業32.98%的股份。

  博益投資持股10%的股東、董事許冬瑾,也來自康美藥業。2018年半年報顯示,許冬瑾現任康美藥業副董事長、副總經理,並直接持股9780萬股,佔比1.97%,為第七大股東。此外,許冬瑾持股60.76%的普寧國際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還持有康美藥業9311萬股,佔比1.87%。

  許冬瑾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馬興田之妻。康美藥業歷年定期報告均顯示,馬興田與許冬瑾存在關聯關係。康美藥業2001年披露的招股書載明,馬興田、許冬瑾為配偶關係。

  10月17日,媒體一篇公開質疑財務造假的報導,引發了康美藥業股價巨震。截至10月24日,該公司總市值已從995億元跌至625.21億元,近370億元市值「灰飛煙滅」。不過,一個被忽略的細節是,早在10月15日,康美藥業就已開啟下跌窗口,這一時間與知情人士所稱王廉君被抓的時間「巧合」。

  交易分時圖顯示,10月15日,康美藥業以21.42元小幅低開,盤中跌幅擴大至2.23%,臨近尾盤時開始小幅拉升,最終以1.44%的跌幅,收於21.26元。10月16日,其股價再次以20.97元小幅低開後,快速下挫到跌停的19.13元。經過尾盤拉升,最終收於19.99元,跌幅5.97%。

  對於王廉君是否被採取強制措施,以及是否涉及股價操縱和內幕交易調查等問題,第一財經記者向康美藥業證券部工作人員發函求證,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應。

  王廉君的內幕交易「前科」

  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6月,王廉君辭去康美藥業職工代表監事、監事會主席的職務。

  不過,無論是王廉君,還是博益投資,對資本市場和投資者來說都不算陌生。2012年以來,博益投資、王廉君曾出現在多家上市公司董事、監事、股東名單中。

  儘管博益投資股權為馬興田控制的企業,王廉君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的博益投資,2007年以來以PE的身份,參與了多筆投資,其中包括藍盾股份、普邦股份、冀凱股份的前身石煤裝備。

  藍盾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12月,公司前身廣東天海威數碼技術有限公司增資,博益投資增資712萬元。2009年2月,博益投資再次參與該公司增資,王廉君也在當年4月受讓120萬股。截至2012年藍盾股份上市,博益投資共持有該公司1300萬股,佔比17.69%。

  招股書還顯示,2010 年 6 月 27 日,普邦股份原股東黃建平,將出資額60 萬元、佔比3%的股份,轉讓給博益投資。普邦股份2012年上市,博益投資持有其360萬股,佔比為2.748%,為第五大股東。2010 年 12 月,冀凱股份前身石煤裝備增資,博益投資出資2600萬元,獲得石煤裝備400萬股,該公司上市前,博益投資持有500萬股。

  博益投資入股之後,王廉君也先後進入普邦股份、藍盾股份監事會、董事會。根據藍盾股份2012年的一則公告,當年7月9日,王廉君曾被提名為該公司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簡歷顯示,王廉君,男,1963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198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2007年5月開始任博益投資董事長;2010年8月後任普邦園林監事;2009年開始任藍盾股份董事。 2014年5月,王廉君先後辭去藍盾股份、普邦股份職務。

  在普邦股份,王廉君因內幕交易被監管處罰。證監會2017年12月8日通報的2宗內幕交易案內容顯示,一是塗某忠、馬某達為普邦股份擬購買北京博睿賽思信息系統集成有限公司(下稱「博睿賽思」)100%股權內幕信息的知情人。王廉君與馬某達關係密切,為多年朋友,日常聯絡較為頻繁,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王廉君控制使用其本人證券帳戶買入「普邦園林(2016年11月簡稱變更為」普邦股份「)」1869988股,實際獲利約為112.3萬元,案發後被四川證監局決定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約336.9萬元罰款。

  四川證監局2017年11月15日公布的行政處罰則顯示,2016年4月初,時任普邦園林副總裁兼董秘馬某達,收到微信轉發的關於博睿賽思的商業計劃書。馬某達作為公司投資、併購的主要負責人、執行人,受普邦園林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塗某忠委託,在收到商業計劃書後,直接與時任博睿賽思總經理、第二大股東馮某華取得聯繫。

  2016年4月12日,馬某達代表普邦園林與馮某華、時任博睿賽思副總經理、第三大股東李某在廣州見面,就普邦園林擬收購博睿賽思股權事宜進行初步交談,雙方對收購事宜達成一致意向。4月13日至2016年4月18日,雙方持續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就收購具體事宜進行商談。4月27日13:00,普邦園林停牌。

  而王廉君擔任董事長的博益投資為普邦園林前十大股東之一,且兩公司有共同投資項目;王廉君與馬某達關係密切,兩人系多年朋友,日常聯絡較為頻繁。2016年4月14日至25日,王廉君控制的「王廉君」證券帳戶,分多次共買入普邦園林股份,成交金額12937420.04元,並在2016年9月27日(普邦園林復牌之日)至2016年10月18日期間全部賣出,實際獲利為1123191.82元。四川證監局認為,「王廉君」帳戶交易「普邦園林」的過程,與內幕信息形成和公開過程高度吻合。

  規律性的尾盤拉升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康美藥業2010至2018年上半年的全部定期報告,但公司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名單中,博益投資身影並未出現過。

  儘管如此,即使拋開與博益投資、王廉君的關聯關係,康美醫藥長期以來的特異走勢,早已為投資者所注意。

  「在沒有大跌之前,(康美藥業)每天盤中都不斷下跌,臨到快收盤時才突然拉上去,這種情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有市場人士對記者稱。

  2017年11月23日,一位投資者在同花順財經社區發帖稱,「我買的上一個連續拉尾盤的是康美藥業,也是暴跌後底部多天尾盤拉升。最後啟動由20(元)漲到23.9(元)」;更早些時候的2016年1月28日,同樣有投資者在新浪理財師社區發帖稱,「康美藥業經常尾盤拉升,有幾個意思呀?」。而在股吧等網絡社區,投資者類似的提問並不鮮見。

  上述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復盤股價走勢圖便不難發現,高開低走、尾盤拉升,是康美藥業的常見形態。以10月16日為例,康美藥業以20.97元小幅低開後,快速下挫至跌停的19.13元。但到臨近尾盤時卻出現大幅拉升,開板後最終收於19.99元,當日跌幅5.97%。

  2018年3月底到4月中旬,康美藥業經過一波下跌,從22.89元,跌至4月18日最低的區間最低20.91元。從3月29日開始的10多個交易日,雖然其股價總體呈下跌走勢、盤中收盤價也漲跌不一,其盤中幾乎都呈現高開低走,尾盤拉升的態勢。

  股價拉升時,則又呈現另外一種走勢。4月25日之後,康美藥業開始了一波拉升行情,但走勢以低開高走為主。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交易日,期間其股價均低開高走,回落後又在尾盤小幅拉升。如4月27日、5月2日、5月4日、7日、9日,5月15日至18日4個交易日,均是低開高走,臨近尾盤時顯著拉升。經過如此爬升,其股價在5月29日上漲到28.02元。

  此前2017年11月,類似走勢也曾出現過。當年11月2日,康美藥業以20.85元開盤,較前一個交易日低開0.03元,盤中最高20.99元,最低20.5元,但最終以0.06元的微漲收盤。此後的11月3日至21日,除了少數交易日,其他多數時間,均在接近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附近小幅低開、高開,最終收漲。

  密集大宗交易謎團

  在此次大跌之前,康美藥業出現了密集的大宗交易,持續時間近一年時間。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7年10月25日至2018年10月8日,康美藥業共計出現36筆大宗交易。分時段來看,2017年11月、2018年2月、7月最少,都只發生了1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各有3筆,2017年12月、2018年4月、5月各發生4筆。

  最密集的大宗交易,發生在2018年6月。數據顯示,僅6月11日,康美藥業就出現4筆大宗交易,數量分別為313萬、887萬、913萬、387萬股,均格均為22元,較當日二級市場價格折價8.34%。此外,6月20日至6月22日,一共出現了3筆大宗交易,減持數量分別為155.9萬、10萬股、603.89萬股。加上6月4日的8萬股,當月康美藥業大宗交易涉及數量共達3269萬股。

  公開資料還顯示,6月11日、6月22日的大宗交易,賣方席位全部為機構專用,涉及數量3103萬股。6月20日、6月21日的兩筆,賣方席位為中信證券杭州杭州鳳起路營業部、迎賓路營業部,買方均為中信證券總部。

  此外,2018年4月26日的4筆大宗交易,賣方也全部是機構專用席位,涉及數量共計1908.57萬股,價格全部為22.06億元,折價率為0.18%。

  進入8月份之後,康美藥業又出現了5筆大宗交易,其中兩筆交易時間為8月8日,另外3筆交易時間為9月11日、17日、10月8日,數量分別為370.36萬、839.4萬、675.48萬、746.93萬、303.2萬股,合計數量約2934萬股,其中兩筆沒有折價,2筆折價4.75%,1筆折價4.5%。值得注意的是,這 5筆大宗交易,賣方席位全部為海通證券北京光華路營業部。

  一季報、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3月、6月底,康美藥業前十大股東中,持股數量最少的為8749萬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最少的為698萬股,期間持股並未發生變化。同時,前十大股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除了證金公司,一季末、二季末的持股數量均未明顯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12月底,康美藥,經歷了一波較大下跌,22元左右跌到2018年2月9日的19元附近,後來經過兩波拉升,在5月底回升至28元以上,而4月份的4筆大宗交易後,出現第二波拉升。不過,從5月底開始,康美藥業股價開始下跌,一路跌至7月24日的20.2元左右,期間累計跌幅約達28%,而上述3269萬股大宗交易,正是在這一波下跌初期進行的。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康美藥業造假門遭小股東吐槽 股價暴跌3%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 由於針對康美藥業「造假門」的報導層出不窮,且各方觀點不一。近日,身為康美藥業的小股東們就此致信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強烈要求對事件的真相進行調查。而受此次事件的影響,康美藥業的股價今日下跌達3.24%,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下跌超過10%,且震蕩劇烈。
  • 康美藥業崩盤牽出神秘「潮汕幫」 數百億市值打水漂
    最為重要的是,多隻閃崩股的實控人同樣來自潮汕地區,與操盤手同籍。潮汕商人具有「抱團」傳統,這批閃崩股之間關聯密切,與神秘操盤手也有隱秘的聯繫。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經多方調查獲悉,上述閃崩股均指向同一個神秘的潮汕人,進一步查證,這位神秘操盤手背後可能還有其他更隱秘的力量。
  • 康美藥業最新消息:康美藥業5月21日將「ST」
    據康美藥業最新消息顯示,證監會調查正式坐實財務造假。此外,公司將於5月20日停牌一天,並於下周二起實施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康美。那麼,康美藥業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康美藥業最新進展 據悉,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518)成立於1997年,於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
  • 康美「垃圾債」暴跌40%!28萬股民難眠:周二直接ST 更有滬股通只能...
    摘要 【康美「垃圾債」暴跌40%!28萬股民難眠:周二直接ST 更有滬股通只能賣不能買!】  也就是說,「康美藥業」變更為「ST 康美」。  交易所都還沒動手,康美卻先把自己給ST了。  為什麼這麼做呢?看看前十大股東的股權質押率就知道了。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市值中藥企業陷財務造假
    2019年年報顯示,今年51歲的馬興田自1997年6月就擔任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直到2020年5月。在馬興田履職康美藥業的最後一個月,康美藥業還披露了一條與馬興田相關的消息。2001年,康美藥業在上交所上市,此時的康美藥業的定位依然是化學藥品廠。之所以進入中醫藥領域,一個契機是廣東省中醫院的改革——因為醫院內部老中醫們對藥材質量不滿意,院長決定找更專業的人來管理藥房,康美藥業爭取了這個機會。
  • 康美藥業:抓一把「標準中藥」 開一貼「現代藥方」
    金羊網訊「意濟蒼生苦與痛,情牽天下喜與樂……」一曲《康美之戀》,讓許多人知道了康美藥業。12月8日,由羊城晚報傳媒智庫發起,「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融媒行聯盟」聯合組織的「改革新動力——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大型主流融媒廣東行暨地市深調研活動」採風調研團來到位於揭陽普寧的康美藥業。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藥企如何陷入百億財務造假泥潭
    2019年年報顯示,今年51歲的馬興田自1997年6月就擔任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直到2020年5月。在馬興田履職康美藥業的最後一個月,康美藥業還披露了一條與馬興田相關的消息。2001年,康美藥業在上交所上市,此時的康美藥業的定位依然是化學藥品廠。之所以進入中醫藥領域,一個契機是廣東省中醫院的改革——因為醫院內部老中醫們對藥材質量不滿意,院長決定找更專業的人來管理藥房,康美藥業爭取了這個機會。
  • 康美藥業300億一夜消失 涉事中介91家A股金主浮現
    年報季最後一天,壓軸大雷來了,康美藥業,曾經的千億大白馬,2018年末剛剛遭證監會調查,又捅出A股史上最大財務造假案。靠行賄上市的「中藥帝國」搖搖欲墜...(千億康美帝國崩塌:賄出來的康莊大道)300億說沒就沒了 300億驚天造假案一出,「15康美債」暴跌20%遭臨停後跌幅一度擴大至28%,股價無懸念跌停,封單超過200萬手。造假何出?
  • 康美藥業案迎來大結局,普寧首富亟需一場治理大變革
    康美藥業案迎來了大結局,2018年12月28日立案調查以來,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水落石出,證監會對康美藥業作出了一系列處罰,實控人馬興田、許冬瑾夫婦被頂格處罰。周一,ST康美開盤漲停。二年半虛增貨幣資金887億,康美藥業沒退市?
  • 甘肅省長唐仁健在蘭州會見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
    新華網發10月8日,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在蘭州會見康美藥業董事長、總裁馬興田,副董事長、常務副總裁許冬瑾一行,雙方就推動甘肅省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進行專題座談,並就圓滿舉辦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助推甘肅中醫藥大健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及推動康美「智慧藥房+智慧藥櫃」等「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民生項目落地、現代醫藥物流延伸服務、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產業精準扶貧、醫聯體建設等達成了多項共識
  • 傳聞:康美藥業新開河紅參或提價20%
    傳聞:康美藥業新開河牌紅參近期將提價20%左右,依託這一國內紅參唯一品牌,新開河系列產品在未來3-5年內有望實現10億左右的銷售收入。   記者連線:康美藥業證券部工作人員稱,(紅參提價)這個事情我們也不清楚,得向子公司了解一下情況。
  •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說明
    一、報導簡述  近日,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康美藥業」)關注到相關媒體的文章,文章報導了因涉嫌操縱股價、內幕交易,深圳市博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已於大約兩周之前被公安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操縱標的可能涉及康美藥業等相關內容。
  • 為什麼說ST康美(600518)造假?手段和邏輯?
    證監會於5月17日直指康美財務造假,當晚公司發布公告稱股票將於5月20日停牌一天,將於5月21日實施風險警示,股票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主動帶帽ST。4月29日,康美藥業股價以10.06元/股收盤,對應總市值為527.23億元。被ST前的5月17日,康美藥業對應總市值330.26億元。按照6月11日收盤價,康美藥業股價報3.08元/股,對應總市值153.19億元。
  •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康美之戀」?
    2018年10月中旬,公司遭遇「黑天鵝」,隨著股價急速下跌,從2018年年初的22.13元/股暴跌至2018年年底的9.21元/股,市值也大幅縮水,蒸發超500億元。禍不單行,還未擺脫「黑天鵝「的康美藥業於2018年12月2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康美藥業欠一個交代
    2018年10月16日開始,康美藥業開盤後一路向下,一度跌停,隨後的三個交易日,繼續被大單封死在跌停。當時,市場傳出消息,因涉嫌操縱股價、內幕交易,深圳博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已被公安經偵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操縱標的可能涉及康美藥業,也有一種說法稱馬興田是博益投資的實控人。
  •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 被罰款60萬財務造假300億
    | 字號:A+ | A- 【康美藥業造假被罰】財務造假300億,被罰款60萬,股票不僅沒有跌,而且馬上漲停回應——這樣的「黑色幽默」,又一次出現在大A股。5月14日,證監會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沒想到,5月15日一早開盤,康美藥業(ST康美)股價卻直奔漲停。截至午間,ST康美股價為2.82元,漲幅達4.83%,市值暴漲6.4億元。
  • 康美藥業馬興田被捕,普寧碗仔村飛起來的藥王傳奇劃下休止符?
    來源:一波說因違法違規案陷入困頓中的康美藥業,又傳來一則勁爆消息: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在深圳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康美藥業案件性質惡劣,且造假數額巨大,此前的行政處罰僅是處理的前奏曲,追究高管刑責才會形成法律威懾力。
  • 康美藥業「跑馬圈地」中藥產業是「燙手山芋」還是「下金蛋的鵝」
    紅刊財經 實習記者 何江鋒 12月6日,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貴州省政府籤訂了《戰略合資協議》,計劃投資約50億元。康美藥業與貴州省全面發展產業化中藥種植(苗藥)、扶貧、健康大數據、智慧藥房和醫藥物流等項目,這種合作對該公司來說並非首次。
  • 從新證券法視角看: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會罰多少錢?
    相關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實際上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公司試圖在短期內做大,但是缺乏必要的項目;二是存在著挪用公司資產的行為,進行一些沒有經過相關審核程序的投資。該業內人士認為,康美藥業造假的結果,就是使得公司以往的財務狀況變得完全不可信,這家公司的信用已經破產。
  • 康美實控人馬興田涉刑被抓!造假涉886億元!會判幾年?
    證監會5月14日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相關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行政調查審理程序中。同時,證監會已將康美藥業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移送司法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