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1月29日訊(通訊員 王漢曉 記者 劉瀏)生活中,我們時常在大街小巷、電線桿上見到不少辦證小廣告,各種仿冒證件應有盡有……一些人存在僥倖心理,想要走捷徑,最後往往落得「錢證兩空」。而貪圖非法利益的假證製造者,也因觸犯法律而受到法律的嚴懲。近日,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對吳某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2007年前後,吳某在跑摩的時認識了黃某,知道黃某是做假證生意的,於是吳某通過黃某開始接觸假證這個行當,有時候也會找黃某做幾張駕駛證、行駛證賣給別人。也是在2017年,黃某被公安機關抓獲,被抓前,黃某和吳某說不想幹了,就讓吳某把自己家中的電腦、印表機還有做假證所需要的證件套、證件模板、封皮、列印紙等拖回了家。
吳某初中畢業後,一直零散務工,沒有什麼固定的工作,閒來無事,想掙點錢用用,他就在家琢磨研究用吳某給的設備材料做假證,後來感覺做得還可以,就開始在路邊、小區裡的牆上貼辦證的廣告,招攬客戶,做起了假證生意。
有了現成的設備材料,還需要掌握制假證的方法。吳某通過自己鑽研、網上學習,逐漸摸索出來了制假證有關的排版、列印、蓋紅章、蓋鋼印等方法,做的證件也越來越「以假亂真」。製造假證時,吳某先是在電腦上把格式排版好,然後把客戶信息輸入進去,並更改好證件號、地址、有效期等信息,然後列印在空白的證件上。如果證件上有需要蓋章的,就用電腦排版一個公章列印到證件上。如果需要打鋼印,吳某就利用之前黃某留下來的透明印章片和壓鋼印的機器,將印痕壓到證件上。
制假手法掌握了,萬變不離其宗,駕駛證、行駛證、貨運從業資格證、離婚證、結婚證、戶口本、出生證、畢業證、車輛年檢標、操作證、拖拉機駕駛證…….吳某都不在話下。
吳某與客戶一般都是通過電話和微信聯繫,有了成熟的制假手法、成套的假證和不遺餘力的廣告宣傳,吳某開拓了不少的客戶,找吳某辦假證的客戶來自連雲港、徐州、淮安、河北、山東、安徽等地,有散戶,也有長期合作的固定客戶。客戶會在微信上將需要製作的證件種類和個人信息發給吳某,吳某按照客戶要求做好假證後,除個別固定客戶是當面送貨外,其他都是快遞郵寄給客戶,一般每張證件收三十元左右,客戶都是通過微信轉帳給吳某。就這樣,通過制賣假證,吳某每月獲利三千多元,前後獲利近八萬元。
【來源:揚子晚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