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大兒童口腔專家葛立宏:保護牙齒要從娃娃做起

2020-12-13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劉映)「兒童齲齒,十之七八!」在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來臨之際,新華網專訪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葛立宏教授,詳解我國兒童口腔健康高發問題及防護之道。葛立宏表示,「病從口入」,關注兒童健康,口腔健康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超過70%,部分偏遠地區超過90%。但牙病可防可治,保護牙齒要從娃娃做起。

兒童口腔問題普遍,齲齒首當其衝

新華網:目前我國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如何,臨床上哪些問題比較高發?

葛立宏:兒童口腔問題很多,如齲齒、錯頜畸形、雙排牙等,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如吃手、咬嘴唇、吐舌、咬指甲、咬鉛筆都容易造成錯頜畸形,或者用奶瓶時間過長等。不過最突出的是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蟲牙」,不論乳牙或恆牙都會出現齲齒。齲齒初期一般沒多少感覺,就是看上去發灰或發黑。等形成齲洞後,就會經常嵌塞食物,出現難聞的「口氣」。當齲洞發展到牙本質時,遇到冷熱酸甜的食物刺激時就會感到酸痛,牙齒也會逐漸爛掉。

從1983年開始,我國每十年左右都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最近的調查顯示, 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1.9%。地區之間也有一些差異,如偏遠地區超過90%,北京的海澱區相對低一些,約為60%。

新華網:齲齒高發的原因有哪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響?

葛立宏:原因很多,包括父母對孩子口腔健康的認知與關注程度,孩子的飲食習慣,刷牙的時間、位置、角度以及選用的牙膏等密切相關。關注孩子的口腔衛生,正確刷牙很重要。首先,刷牙每次要刷3分鐘左右,一天早晨晚上至少要刷2次。很多孩子刷牙時間不夠,有的孩子晚上刷一次,早上就不刷了。最好選用含氟牙膏,可以預防齲齒,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萌出第一顆牙開始,就要刷牙。還有一點我想強調一下,學齡前兒童一定要家長幫助刷牙。有的家長讓孩子自己刷牙,孩子隨便比劃幾下,根本起不到作用。因為除了時間外,刷牙的力度和角度也很重要,刷不到位,還是會出現口腔問題。還要注意飲食,少吃甜食,少吃糖,少喝甜飲料。齲齒對兒童的身心健康也有影響。除引發疼痛及影響恆牙的發育外,兒童為避開齲齒側,會經常用健康側咀嚼食物,導致面部兩側發育不對稱。齲齒導致的口腔不衛生,還會引發其他全身性疾病。

孩子看牙掛號難,關鍵是「供需差距大」

新華網:大家都知道看牙掛號難,兒童口腔的號是難上加難,為什麼?

葛立宏:有幾個原因,首先是需求大,每個人都需要看牙,牙齒問題多,特別是孩子,還都很調皮,外傷多,很容易磕到牙,馬上就得處理;二是家長重視,關注孩子的口腔健康,所以掛號需求大;三是口腔專科醫院相對較少,兒童口腔醫生更少,和發達國家相比,咱們還有一定的差距。

新華網:為什麼兒童口腔大夫少,兒童口腔大夫要求更高嗎?

葛立宏:因為小孩看牙比較麻煩,孩子不善於表達,也不能好好配合,出事故的風險也比成人的高。比如看牙時你和成人說張著嘴,你不讓他閉,他絕對不會閉,但孩子不行,當你拿著高速鑽針在治療時,他可能突然就閉嘴了。除技術水平外,醫生還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及時緩解孩子的恐懼情緒。大家都認為牙醫收入高,其實兒牙醫生的收入並不高,成人種植一顆牙,動輒一兩萬元,做個正畸好幾萬元,兒童口腔收費較低,收入相對較少,從收入上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較低。值得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年醫生選擇兒童口腔專業。

牙病可防可治,不想讓孩子「一口爛牙」影響一生健康

新華網:您為兒童口腔事業奮鬥了幾十年,您的原動力是什麼?

葛立宏:人一生要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動力首先是愛孩子,我眼中來就真的就孩子是天使,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一口爛牙」的孩子多令人痛心,牙病是可防可治的,幫助孩子們治好牙齒,養成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這對他們一生的健康都很重要。現在國家正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兒童健康是重點,口腔健康更是重中之重。有一天把我們國家孩子的牙病降下來,成人的掉牙率就會降下來了。另外,做兒童牙醫的成就感也很大,能幫這些孩子治好牙,他會開心地給你唱個歌、背個詩、鞠個躬,那種發自內心的信任也給了我更多動力。對於醫生來說,給孩子看牙也很有挑戰性,人生總得有一些挑戰,對自己也是一種激勵。

提升兒牙診療水平,還需吸引「後浪」加入

新華網:在提升全國兒童口腔診療水平方面,北大口腔做了哪些推動?

葛立宏:牙科是個良心活,比如洗牙,可不是小問題,消毒不嚴密,犄角旮旯處洗不乾淨,患者也看不出來。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通過多種方式推動全國口腔診療水平的提升,加大培養專業口腔大夫的力度。比如常年開設口腔醫生進修班,手把手地「傳幫帶」年輕醫生,學成後鼓勵他們到全國各地的醫院去工作。我們的專家也經常到全國各地講課培訓、平臺會診,進行學術交流。我們還編了多部教科書和視頻課程,可以通過網絡學習。不過口腔跟別的領域不同,醫生治療是個獨立單元,個體操作較多。加強各地口腔診療的規範性比較難,但非常重要。總之,關注兒童口腔,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嘉賓簡介

葛立宏,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亞洲牙齒外傷學會副會長;全球零蛀牙聯盟中國區聯合主席;北京大學幹細胞與生物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三、四屆主任委員; 北京市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科協兒童口腔醫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國際兒童牙科雜誌等7本中英文雜誌編委;國際牙醫學院院士;香港牙科學院榮譽院士。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兒童口腔醫學》學科帶頭人;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兒童口腔醫學);全國統編教材《兒童口腔醫學》第四版、第五版和數位化教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慕課口腔規劃課程《兒童口腔醫學》主講教師;北京大學長學制教材《兒童口腔醫學》第二版主編;北京大學醫學部教學名師;近年來在國內外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06篇;主編主譯著作16部,參編著作15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7項;指導培養已畢業博士32名,碩士17名。

相關焦點

  • 世界兒童日: 孩子為何出現了「雙排牙」?
    在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來臨之際,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葛立宏教授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目前孩子「雙排牙」現象在臨床上有增多的趨勢,長期滯留的乳牙會影響口腔衛生和恆牙發育,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影響孩子臉型發育等諸多問題,需要找專業醫生判斷是否要及時拔除。
  • 口腔健康從小做起,兒童牙齒護理小技巧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尤其家長們,對於小朋友的口腔 牙齒護理就更加注重了。那麼,兒童的牙齒口腔護理有什麼小技巧呢?我們來看下:1. 乳牙期需注重兒童的牙齒相對成人而言比較脆弱,尤其是乳牙期的兒童,乳牙的牙釉質及牙本質比較薄,一旦發生蛀牙,就很容易導致旁邊的牙齒都蛀牙。所以,兒童的口腔清潔更應該注重。2.
  • 口腔保健從幼兒做起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健康成長從齒做起!為關愛青少年兒童口腔健康,督促低齡兒童做好口腔保健,2020年11月20日下午,在勐海縣幼兒園小二班,小三班老師的邀請下,口腔科醫生陳媛、白津兆到幼兒園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口腔保健課。
  • 藍天幼兒園:保護牙齒,從我做起
    為增強幼兒的護牙意識,豐富幼兒的愛牙知識,藍天幼兒園於5月18日上午開展「愛護牙齒,從小做起」健康教育活動。
  • 牙齒免費塗氟防齲 保護兒童口腔健康
    (楊晨 攝)□本報記者李雪梅 楊晨通訊員 趙欣口腔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4至10歲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已經成為影響學前兒童及低齡小學生健康的重要因素。為減少齲病對兒童的危害,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去年,槐蔭區將適齡兒童免費牙齒塗氟防齲項目納入民生實事之一。2017年9月,槐蔭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區財政局和區教育局聯合印發了《槐蔭區適齡兒童免費牙齒塗氟防齲項目實施方案》,在濟南市率先開展適齡兒童免費牙齒塗氟防齲項目工作,保護兒童口腔健康。
  • 保護牙齒從娃娃抓起——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開啟2020兒童護牙系列活動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文化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更是深入人心。對於牙齒健康來說,「防」要比「治」更加重要,所以,保護牙齒要從娃娃抓起。
  • 「澳洲MRC兒童肌功能矯治廣東省示範醫院」正式落戶東莞口腔醫院
    6月27日,東莞口腔醫院「兒童早期牙齒矯正中心」正式成立,由東莞口腔醫院兒童口腔中心主任宋竹範教授領銜,中華口腔醫學會理事、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葛立宏教授擔任特約專家。同時,澳洲麥鷗肌功能研究中心正式授予東莞口腔醫院「澳洲MRC兒童肌功能矯治廣東省示範醫院」榮譽稱號。
  • 兒童矯正牙齒
    核心提示: 好的牙齒應當從娃娃抓起,但是有一些家長在小朋友小的時候就讓家裡面的長輩照顧,老人不懂牙齒健康問題,從而放縱了小朋友不好好刷牙,不注重牙齒健康,現在才導致了理應不該出現在小朋友身上的口腔問題卻出現了。
  • 專家揭秘:ETA早期矯治技術是什麼?ETA兒童早期矯治好嗎?
    很多家長也許聽過羅慕咬合誘導兒童早期幹預矯正、MRC肌功能矯正,但是對於ETA兒童咬合誘導治療所知不多,今天我們專門請了北京青苗兒童口腔醫院的葛立宏教授來來告訴大家,ETA早期矯治技術是什麼?ETA兒童早期矯治好嗎?ETA兒童咬合誘導早期矯治技術是什麼?
  • 老人無知娃娃傷牙,口腔護理需要從小做,健康牙齒從小保護
    牙齒是很重要的伴隨人一生的,保護牙齒成了每個人的必修課,牙齒本應該從小保護,但卻成了很多上一代人忽略掉的問題。很多的寶媽寶爸,從小牙齒不好,又費錢,又遭罪,還影響美觀。所以對下一代的牙齒問題都非常的關心。
  • 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全麻術可一次性治療所有患牙
    市口腔醫院東部分院常務副主任滕琦帶領團隊在島城率先創建專業的兒童口腔科,並在醫院率先開展了首例兒童口腔全麻治療手術,讓患兒在全麻下一次性治療所有患牙,大大縮短了治療周期,降低「牙科恐懼症」的發生。「手術後看到孩子露出潔白的牙齒,甜美地微笑,是我從事兒童口腔專業20多年來最大的欣慰。」滕琦說。
  • 「小小牙醫」公益行,一起做保護牙齒的小衛士
    "小牙醫「們將知識學以致用,在體驗中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牙齒不受細菌侵害。一位爸爸對孩子說:「爸爸愛吸菸,所以牙齒變黑了,希望你長大後不要像我的牙齒一樣」。「我知道媽媽為什麼牙齒鬆動了,因為媽媽生我的時候,把營養都給了我。」為爸爸媽媽檢查牙齒後,醫生再為兒童檢查,每一位小朋友表現的都很勇敢,再也不害怕看牙了。
  • 歌山中心幼兒園上蔣園區:保護牙齒,從小做起
    「小牙刷手中拿,張開我的小嘴巴,上面牙齒往下刷,下面牙齒往上刷,左刷刷,右刷刷,裡裡外外都要刷……」孩子們邊聽著兒歌邊跟著老師一起學習巴氏刷牙法。9月18日,在第32個愛牙日來臨之際,歌山中心幼兒園上蔣園區開展了「愛護牙齒,從小做起」活動。
  • 華西口腔專家主編《熊貓牙醫》繪本出版 在線科普關愛兒童口腔健康
    保持牙齒健康,就需要做好防護。2019 年 9 月,由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發起,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六名專家共同主編的《熊貓牙醫》系列口腔科普繪本的出版工作正式啟動,並在同年的天府書展上首次亮相。2020年6月1日,《熊貓牙醫》系列口腔科普繪本正式出版。談及為何通過繪本的方式?
  • 煙臺這家口腔醫院為3-18歲兒童免費牙齒塗氟!
    我國兒童牙齒齲患(蛀牙)總體狀況堪憂。2015-2016年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達到70.9%!每個孩子嘴裡平均有4顆蛀牙;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換句話說,就全國而言:5歲的孩子,10娃7蛀!
  • 芬式育兒 保護牙齒從胎寶寶做起
    我們現在16個月長了12顆牙牙,醫生說比同齡小朋友要長得好,整個口腔都很健康,下面就跟大家聊聊保護牙齒那些事。大家熟知的木糖醇就是芬蘭的研究成果,芬蘭人的牙齒保護其實是從胎寶寶開始的,在我懷小蘿蔔的時候,我和蘿蔔爸爸就被要求去做全面的口腔檢查,如果有蛀牙,要在寶寶出生前就處理好,因為寶寶口腔內的細菌主要來源於父母。
  • 口腔幹細胞研究告訴你是否應該保存乳牙!
    自2000年科學家首次在牙齒中發現幹細胞以來,經過近20年的口腔幹細胞研究成果顯示,口腔幹細胞有很多種,在我們的牙周膜、牙髓、牙齦組織中均存在幹細胞,被認為是極具臨床使用前景的幹細胞來源,為許多疾病的防治帶來了新的希望。
  • 七招保護口腔衛生
    愛牙護牙絕對不可捨本逐末,愛護好自己的牙齒,要從正確刷牙做起。做好7件事,足以遠離牙周病。需要注意的是,正常的牙齒有一定的生理動度,不必大驚小怪。當然,如果自己不能做出恰當的判定,則需要到口腔科請醫生來判斷。七招保護口腔衛生牙周炎的預防措施,除了定期到醫院檢查、潔牙外,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在家中做好口腔衛生。
  • 保護牙齒 從小做起
    小班年級組老師給孩子們觀看了蛀牙的危害和如何保護牙齒的視頻,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擁有健康的大白牙,每天都露出甜甜的笑容。中班年級中在幼兒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幼兒愛牙的健康保健常識,提高愛牙護牙的意識。小朋友們相互檢查牙齒,看看牙齒是不是健康的,有沒有黑洞洞,同時告訴小朋友們出現黑洞洞時應該注意的問題,讓孩子們了解牙齒,才能更好地保護好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