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支付越來越普及,由此衍生出許多網絡小額貸款App,資金即時到帳,有的甚至號稱低利息、免抵押,非常有誘惑力。可借款人一旦沾上,可能會掉進無盡深淵。
近日,記者暗中調查了一類被網友稱為「714高炮」的小額貸款App,發現這些App不僅「要錢」還「要命」......
7000元網貸變50萬!她絕望寫下遺書
吉林長春的董女士近期店鋪周轉出現問題,在她一籌莫展時一個推銷貸款的電話讓她動了心。對方稱,在他們的App平臺貸款,利率每個月僅0.6%。董女士只需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並通過號稱「手機實名制驗證」的運營商認證。
隨後,董女士上傳自己的信息,從App上借了1500元。然而,讓她詫異的是,到帳只有1050元。450元被當做綜合費用扣除,且必須在第7天還款,實際借款周期只有6天。
借款成功後,董女士陸續接到其他推銷貸款的電話,一天之內,她一共借了7000元錢。借款時,這些App都以各種名目扣除借款金額的30%,業內俗稱「砍頭息」。到了還款當天董女士發現,她借的7000元錢無法還上,只得從其他貸款App去申請新貸款還舊帳。
就這樣,原本要還的7000元,6天後需要借10000元償還;要還10000元,6天後要借14000元......一個月後,最初7000元的債務滾到40000元。貸款產生的逾期費用每一天竟高達本金的5%—10%。新貸款還舊貸款,起初7000元的債務短短三個月就滾到50多萬元。
此外,三個月間,在董女士每天不斷還款的同時,她和她的親友還不斷地接到各種侮辱性的催收電話。
受害人 董女士:催收員說認證手機運營商就是讀取你們的通話記錄詳單,包括你的通訊錄。
債務像雪球越滾越大,侮辱性的催收電話不停騷擾,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董女士徹底絕望,甚至寫好了遺書。
催收電話充斥言語騷擾 「你乾脆出賣自己」
江蘇徐州的小穎和董女士有著相似遭遇。為償還信用卡,她被「任性貸」App中標註的「低息」貸款產品所吸引,2000元借款兩個月後滾成20萬元。
同時,小穎和家人承受著催收電話的騷擾和侮辱。
催收電話:你去想辦法知道嗎,晚上去兼職。你長得漂不漂亮,乾脆出賣自己,把錢還清了之後就從良。我給你推薦,我先當你第一個客人。
央視記者暗訪「714高炮」企業
這類小額網貸被網友稱作「714高炮」,「714」是指貸款周期一般為7天或者14天,「高炮」是指其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
2018年5月,國家發布相關通知明確指出,未經有權機關依法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從事或者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活動。嚴厲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
那麼,這些「714高炮」是什麼人在運營?為什麼可以明目張胆活動?
通過調查,記者找到安徽紫蘭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經營著「714高炮」軟體。
安徽紫蘭科技有限公司 石經理:我們現在只是做「714高炮」,但我們不希望其他人知道。在市面上所有行業,這樣的App應該至少有幾十萬個。
雖然這類公司為數眾多,但都潛在水下,悶聲發大財。而且,這類公司幾乎都沒有從業資質。由於高額的砍頭息,「714高炮」來錢極其容易。
安徽紫蘭科技有限公司 石經理:一個用戶進來,我就只賺他一個月的錢就夠了。一個月如果按照1500元,30%砍頭息,第一期你賺450元,第二期你給他2000元,你賺600元,第三期2500元你賺750元。
如此高額收益,照理風險也會很大,但公司從不擔心客戶會借錢不還,因為他們手上有一個殺手鐧。
客戶借款時,必須授權軟體訪問手機通訊錄和驗證運營商。客戶身份證照片、手機通訊錄、手機通話記錄等各種詳盡信息便掌握在手。「借款人最怕曝光他的通訊錄,讓他的朋友知道他借錢沒還。」
融360推廣「714高炮」商戶 從中收取費用
「714高炮」軟體有人運營,還有人在不遺餘力地推廣。融360自稱是「中國領先的移動金融智選平臺」,入駐著大量小額貸款商戶,其中包括董女士貸過款的「酷卡」和「貸上錢」等。
融360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為商戶推薦客戶,每成功放出一筆貸款,就會收取一定費用。
記者發現,在融360上很多貸款產品都標註著需要購買商品才能放貸。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東西相當於利息,借款必須購買。然而,這些商品的價格都遠遠超出市場價。
王先生通過融360及其他「714高炮」欠下十多萬元的債務,瘋狂的催收電話甚至打到孩子班主任那裡。
受害人 王先生:孩子回來說,爸爸,你是不是外面欠了錢,我班主任問我了。我很難過,確實想到過很極端的東西。一點都不誇張,都會想到死。
這些從事「714高炮」的企業,抓住人們的心理弱點,缺錢不好意思找熟人借,欠錢更不敢張揚,就用各種手段下了一個個連環套,讓受害者越陷越深。
融360致歉 紫蘭科技5人被公安帶走
「714高炮」企業被曝光後,融360子公司簡普科技股價一度跌超14%。融360App被蘋果手機運營商火速下架。
15日晚,融360發聲明向消費者致歉,並稱將進行內部調查和整改。
「3·15」晚會曝光後,當地的執法機關迅速趕到紫蘭科技公司。法人代表石華松表示,公司是科技公司,並沒有從事相關的放貸行為。
執法人員表示,目前已對現場進行查控,對相關的五名涉案人員帶回公安部門進行調查,對現場設備進行扣押,其中有部分數據可能涉及到個人隱私。
「714高炮」這類新型侵權方式的出現,考驗著我們治理消費環境的綜合能力,需要用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