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的暖心老胡又引起了一批迷妹/迷弟尖叫——為一位生病的小朋友錄像祝福,並且主動提出希望能夠在物質上幫助小朋友渡過難關:
感冒變成了心肌炎?
而這位得到男神暖心幫助的小朋友,病情還是蠻危險,雖然沒有搜到後續報導,但當時已經在ICU搶救了,私心覺得小朋友一定能看到胡歌的視頻,所以祝福他快快好起來吧!
截圖中說到小朋友是得了爆發性心肌炎而住院的,可能有的家長並不熟悉這個詞,但是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家長們警惕的一個疾病——爆發性心肌炎是最為兇險的心血管危重症之一,而且非常不容易發現!
心肌炎&暴發性心肌炎?
臨床上,心肌炎可分為一般性、暴發性和隱匿性等3種。暴發性心肌炎比較特殊,特點是起病急驟,發展迅速。
暴發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誘發,冬春季發病較多,極度勞累後易發病,這種疾病起病隱匿,惡化迅速,患者很快會出現頑固性休克或致死性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且以猝死為主——在不能及時準判斷進行救冶的情況下,早期死亡率高達75%。
小孩子容易患病是嗎?
暴發性心肌炎雖然從2歲到82歲人群都會發生,但病例統計顯示,該重度致死性疾病更為偏好青壯年群體。雖然理論上說暴發性心肌炎是青年人更容易中招,但比起成人,小孩子不善於發現和表達病徵,更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據2015年對心臟疾病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心源性猝死人數為每10萬人中有41.9人。職場人常常由於長期的過度勞累、過度運動、過度減肥而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40歲以下的青壯年人群是暴發性心肌炎的高發人群,約佔到心臟猝死人數的70%,且有增長趨勢。
青壯年人群的自身免疫力更強,當受到病毒侵犯時,自身的防禦系統在清除病毒的同時,也更損傷自身的心肌細胞。
新聞來源:南方都市報
為什麼說容易錯過治療時機?
因為暴發性心肌炎早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並沒有明顯的特異性,很多情況下容易被當成普通感冒,即使發現了心臟損害,其表現也與心肌梗死非常相似,極易漏診、誤診。
青島市婦兒醫院就緊急救治了一名「暴心」患兒。
患兒亮亮(化名)是個8歲的小男孩,一日,一向調皮的孩子變得不愛動彈,緊接著出現腹痛、嘔吐還有頭痛的症狀,家人一開始以為是普通感冒,沒放在心上,但事情的發展遠超出他們的想像。
急診發現孩子心跳很慢,明顯低於正常範圍,並且出現循環休克的狀態,接診醫師緊急啟動綠色通道將孩子轉至兒童重症監護室,同時立刻聯繫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兼心內科首席專家李自普教授,在經歷了72小時後,起搏器達到了拔除的標準,亮亮的心臟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恢復了基本正常狀態。
新聞來源:半島網
什麼樣的症狀需要格外重視?
如前面所說,爆發性心肌炎前期症狀跟感冒症狀一樣,渾身無力、頭痛、噁心之類,但除了這些之外,家長應該留心一下孩子的呼吸狀況——心肌炎患者有72%會發生呼吸困難,32%發生胸痛,18%出現心律失常。
還有一點就是很多病例都顯示患者會出現體力上的明顯衰減,比如孩子走路、運動會表現出明顯的體力不支,平時很活潑但現在變得無精打採之類。
李自普教授說,兒童暴發性心肌炎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預後兇險,可表現為猝死、嚴重心衰、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預後差,死亡率高達80%左右。
李教授也提醒廣大家長,起病常在一般感冒或腹瀉後出現腹痛、嘔吐、頭痛、暈厥、驚厥等不典型表現,末梢循環的觀察很重要,如果出現面色欠佳、手腳發涼等表現應及時就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贏得這場生死戰的關鍵。
新聞來源:半島網
接下來怎麼辦?
立即就醫。
就醫的時候家長需要儘量準確地描述孩子的症狀,以及提供疑似感冒期間的用藥情況。特別提示一點就是家長不要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心太大」,但也別發慌,將孩子的症狀準確提供給醫生,有助於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哦!
"
救治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糾正嚴重的血流動力學衰竭和心律失常,保證有效的組織循環,可以安裝臨時起搏器或者是體外膜肺,對於嚴重的心律失常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進行治療。
"
治療的話……?
因為暴發性心肌炎很兇險,所以治療程度與措施也是與其症狀相對應,一般來說需要嚴密監護,嚴密監測患者的心電、血氧飽和度、血壓等各項指標,並通過各種手段改善心肌能量代謝,促進心肌功能恢復。一旦出現嚴重循環障礙、呼吸困難等問題,應對症進行生命支持治療,從而維持患者的生命。
之後應該怎麼護理呢?
患者急性期必須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荷。
及時在醫生指導下給予抗病毒和營養心肌的藥物。
尤其注意要好好休息,保證睡眠質量。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恢復性鍛鍊。
能預防嗎?
既然是病毒感染誘發,可以從避免感染的角度進行預防:
保持個人和環境衛生,常常開窗通風;
流感高發期保護好自己,儘量避免人多擁擠的場合;
飲食均衡、合理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
避免過度勞累、長期熬夜;
避免壓力過大、長期焦慮;
最後,一個快樂、溫馨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哦~!
祝所有寶寶們都有一顆撲通撲通的健康的小心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