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影評——小貝說:爬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

2020-12-20 小藝娛樂

「人生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穆旦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都不會想到<蝸居>竟然點燃了全民的熱情。幾乎是一夜之間,無論是四五十歲的父母,還是二三十歲的我們,都在討論房子、愛情。不,應該說是一直以來這就是我們在未來的最大牽掛,一邊是物質,一邊是精神,死死地拽住我們的想像力和情感,一手一個緊緊抓住。這就是現實,我們困団在這一畝三分地。若是一直這麼想,那就過於悲觀了些。<蝸居>無非就是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天下兩件頭等要緊之事:不要在大城市混了,趕緊回老家去;找個好男人比什麼都強。可事實是,一個像蘇淳那樣的好男人未必養得起家,一個像小貝那樣的好男人未必能十年抗戰一起走過最苦的日子,一個像宋那樣的好男人即使同甘共苦了二十來年一夜之間也會被別人挖走。

六六說了,還是要像海萍一樣,再苦咬咬牙,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最靠譜,最後的房子是海萍的,事業的海萍的,男人還是海萍的。有多少在擠公交車的海萍,有多少開著保時捷的海藻。不過如若歷史可以假設,如若當初海藻義無反顧地回了老家,安心過日子,有一個不大的房子,有個溫馨的家,那還會有後來的海萍麼?<蝸居>裡有兩隻蝸牛,一隻是姐姐,一隻是妹妹。姐姐貼著地面使勁地爬阿爬,妹妹碰見了一隻小狗,它被憐惜地早早送上了葡萄樹。姐姐是現實主義版的,妹妹是浪漫主義版的。不過六六說了,我們要向現實主義靠攏,走一條普通大眾踩踏出的黃泥路,

辛苦卻踏實。可是,這條大泥路上的蝸牛們一個個汗流滿面,卻尖聲控訴著:不行,它妹妹怎麼能一步登天呢?是阿,無論社會如何進步,無論人們的價值觀如何發生變化,都是不能夠容忍破壞社會公平,尤其是以竊取家庭共同勞動成果來達到成功的人。於是,蝸牛們以自己高高在上的社會道德覺悟意識,對那些輕易擁有自己夢中千迴百轉的人無情地唾棄。每當這時,我為祖國偉大的教育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而感動不已。海藻的幸福來得太快、太輕易。徐家匯的歐式房子,以及成熟又浪漫的情人,以及愛她愛到骨頭裡的愛人。但是捫心自問,又有誰在這樣的誘惑下,立馬擺擺雙手搖搖頭大闊步地掉頭走掉。所以,海藻像個沒頭腦的小孩,自以為這個幸福屬於自己無關他人,最後卻傷得最深慘不忍睹。丟了翅膀,也丟了魚眼睛。與其說我們無法選擇,不如說是不能選擇。回想歷史這條茫茫沙海,每個人微不足道得也就剩下自己去體味所謂世間滄桑。我們註定了是只普通的蝸牛,無論爬得多高多遠,

真是可以視而不見。所以一畝三分地在蝸牛的世界裡真的已經很龐大了,龐大得夠我們耐心地爬阿爬。跟愛到骨頭裡的小貝一起爬,一起爬到宋的年也好好管住他。直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宋思明的很多話,是我看了這部劇之後的最大收穫。其中一句和老爸當時和我說過的如出一轍:「能用錢辦的事兒都是小事兒,用錢都解決不了的才是真正難辦的事兒。」那一段之後,讓我腦子中濾過萬千是非,我認為這句話道出了事情解決的本質。這是當一個人站在一個高度的時候,所剖析到的本初。還有,那一個洛克菲勒的故事也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很長,不重述了,有機會大家去看一下吧)許多事的本質就在於如何去運作。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人與事之間。很多事彼此之間都是共通而有聯繫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智慧和才華。如何去清晰的認知,客觀的看待,合理的運作,自然別有一番規則在其中。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有遊戲規則的。自然,又衍生出了一個潛規則。在規則與潛規則的背景下,一個單一的人,只能努力的面對然後接受。房奴。這是中國超過半數甚至是多半數的人面臨的問題。

從小老爸教育我,改變不了世界,你只有改變自己。在這種時刻,我認為這句話是非常適用的。你可以選擇做海萍,在浮華的城市中努力的求上一席之地;亦可以選擇做海藻,用短暫的青春換取物質帶來的精神愉悅然後輸掉人生;你可以選擇小貝,兩個人為了一個哈根達斯樂上一整天;亦可以選擇宋思明,做一個背後的女人,獻出自己的自尊。我只能說,這是每一個人不同的選擇而已。每個人有選擇做你自己的權利,但一定要理解他人。不能隨意謾罵或是追捧社會是定型的,它穩當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也就是那個被大家認作為「現實」的東西。你接受也好,詛咒也好,反抗也好,它仍像艾菲爾鐵塔一樣,似乎是百年不倒。萬的人,混跡於這樣的滾滾浪濤中,似乎無從選擇也難以選擇。但總要有一個選擇的。當你選擇了,就必須無怨無悔的繼續下去。不要選擇做了海萍,又羨慕起別人在小城裡買了大房子過著比你舒適的生活;也不要選擇做了海藻,又羨慕起那個早已經屬於別人的魚眼睛。何時何地,許多人同樣面對著相同的世界。我們固然悲憫傷秋的哀嘆著自己生活裡似乎已逝的春天和眼前那一點社會的不公。但這就是現實。我一直以為,父母與子女之間。

給予是情分,不給予亦是本分。做好自己,不要因為成為房奴給父母什麼負擔就好。你所擁有的,無非是雙手雙腳。對於每一個父母(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對方的),還是多體諒。畢竟一個人選擇,或是一對夫妻選擇,不是父母在選擇。這個責任,適當的將其分解。重中之重,誰的苦誰要自己有決心擔著才行。前一陣與老爸探討,達成的一個共識是:一個人,處在哪一個位置,就做哪一個位置的事。父母對子女,個人對個人,都是這樣。不奢求任何人的,但一定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那宋思明的太太更絕不是等閒之輩。一個女人的積澱與智慧,並不是大呼小叫中見得的。真正的睿智,是在安靜若素的情況下,讓對面的你感受到一種強勢的力量。不是威逼利誘,不是咄咄逼人,是從柔軟的字字珠璣中,感受到的一種人性的光芒。宋思明的太太是具備這樣的力量的。只是這種積澱,終究沒有抵得過在踏入海藻家的那一刻,看著自己心愛的歐式家具安靜整潔的擺放在丈夫情人的屋子裡時的憤恨與失控。

相關焦點

  • 十年後看《蝸居》:依賴型人格決定了海藻的悲劇走向
    以至於她從小依附於姐姐,她常常對男友小貝說,我姐比我媽還親,小時候就是我姐救了我,沒有我姐,就沒有我的存在。我無法理解她的邏輯,人各有命,除了父母,幾乎沒人能決定你的出生。姐姐的一句話,並不能決定她的出生。
  • 再度回看《蝸居》很多人說羨慕海藻,那她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蝸居》是繼《雙面膠》之後又一部都市情感大作,小說精準把握社會現實焦點房子、小三、權力,曾經因為太過真實而被禁播了很長一段時間。首先咱們來談一下海藻的姐姐海萍。小時候吃魚的時候妹妹吃肉他吃魚眼睛,他總是說自己喜歡吃魚眼睛,慢慢的好像真的就愛吃了,妹妹後來來到江州也是姐姐的堅持,因為當時爸媽是想把海藻留在身邊的,但是海藻也想看看大世界,因此兩姐妹的感情特別的好。但是擁有她姐姐到底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呢?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姐姐自不量力非要去買房子,也不會使得海藻一步一步的走進深淵。
  • 《三十而已》的大結局:比起《蝸居》中的海藻,林有有全身而退
    觀眾不滿意,然而編劇張英姬卻回應:「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像顧佳所說這段關係會成為她永遠難以啟齒的人生底色」。無疑,這樣的腦迴路令人無法理解,作為一個如狗皮膏藥般破壞別人家庭的小三,她還有什麼尊嚴,她的人生還有什麼底色不可以啟齒。
  • 從《蝸居》看依附性人格決定了海藻的悲劇傾向
    前段時間,《蝸居》曾經被禁的經典影視劇火爆被重新火爆。由於當年正式發布時正處於高考的特殊時期,我沒時間看,但在年中聽到了一些經典故事,所以我拋開好奇心和懷疑,同時,懷著不願錯過經典的心態,我決定好好看看。自從《蝸居》以來已經十年了。
  • 打電話給小貝道歉?是表達歉意還是炫耀
    他對小貝說:「我是市委宋秘書,我以為海藻今天來送標書?」 得知海藻感冒後,他在電話中對小貝說:「小貝,對不起」! 小貝當時沒有聽清楚,還在那邊問宋思明說了什麼的時候,電話已經掛斷了。 當小貝問他:「你說什麼?」 宋思明說:「沒什麼,打擾了」! 簡短的對話,小貝的反應在觀眾看來很是心酸,在宋思明對他說對不起的時候,他的1個反應就是懵,他根本就不知道宋思明在說什麼。
  • 《蝸居》: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上)
    而《蝸居》,作者聚焦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官員腐敗、情婦、房地產市場暗箱操作等,用尖銳的筆觸,有稜角地雕刻出鮮活的劇中人,在短短的這部劇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命運,每一個小的細節都刺痛了每一個觀者,戳破這個冷漠、現實的世界。在車水馬龍的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想擁有自己的《蝸居》,一個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 《蝸居》這3類女人把兩性最不能啟齒的欲望,說得太真實了
    十三年前看《蝸居》只看懂了這部劇字面意思基層老百姓住房問題,十三年後再看到這裡隱藏很多人性和欲望。故事主幹線圍繞著三個家庭房子的事,同時也揭露出不同年齡段男女對幸福和性生活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性質量從某種角度來說會影響到兩性之間粘度,能促雙方之間情感提升也能緩解男女觀念分歧。
  • 為一時享樂付出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人財兩空,蝸居給我們的啟示!
    為一時享樂付出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人財兩空,蝸居給我們的啟示!蝸居這部電視劇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強烈反思,請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理智的看待感情並處理好呢?但是像蝸居這種比較現實的題材。赤裸裸的把現實展示在廣大觀眾的面前。引起了廣泛的熱議。本人也是看了無數遍蝸居這部電視劇。臺詞犀利,劇情真實。看起來非常的過癮。戲劇電視劇主要講述了一個剛剛畢業的年輕女孩還早,他跟他的姐姐都是畢業於名牌大學,他們發誓要在這個城市立住腳。海藻有一個白領的男朋友小貝。姐妹倆的感情感情是非常要好的。
  • 國產動漫推薦——《小貝流浪記》,被評為最具教育意義動畫片
    故事概括貓媽媽生了兩隻小貓咪,她給兩隻貓寶寶取名:小黑貓叫小寶,小白貓叫小貝,小寶健壯有力,小貝卻很弱小,連叫起來都像只耗子,但小貝總是說:「我能行!」。在一次貓媽媽外出時,小寶和小貝在一間房子裡玩耍,小貝不小心掉了下來,被一個名叫「小淘氣"的男孩子 「撿」到。這時,貓媽媽正好叼一條魚回來,看到小淘氣拿著鑰匙準備開門,貓媽媽立即丟掉那條魚,跑回去把小寶帶了出來,小貝因為掉下去,被小淘氣撿到,送給了農村來的小表妹。小貝送上車的那一刻,貓媽媽拼命地追,但是怎麼追都追不到,最終眼看著小貝消失在視線裡。
  • 蝸居劇情分集介紹第35集,直面當下社會熱點話題
    《蝸居》是由滕華濤執導,改編自作家六六的長篇小說《蝸居》,由海清、張嘉譯、文章、李念、郝平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直面當下社會熱點話題,反映在房價飆升的背景下...《蝸居》是由滕華濤執導,改編自作家六六的長篇小說《蝸居》,由海清、張嘉譯、文章、李念、郝平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直面當下社會熱點話題,反映在房價飆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歷經的種種波折。
  • 《蝸居》海萍海藻兩種人生差距大,成功沒有捷徑可走,一切靠自己
    《蝸居》裡的海萍和海藻是兩個感情非常好的姐妹,海萍比海藻大7歲,從小疼愛海藻,捨不得她受一點苦。就如海藻所說,在她心目中,海萍比母親還重要。也正因為海藻得到太多,不懂奮鬥的艱辛,才會在面對金錢和物質的時候,失去了抵抗力,才會想走捷徑,去摘取別人的勝利果實。而海萍,從小學會付出,性格堅強獨立,哪怕結婚後蝸居在十幾平的小房子裡,她依然勇敢拼搏,從未放棄過理想。
  • 10年後重溫《蝸居》痛心發現:海萍是海藻誤入歧途的推手
    10年前大熱的電視劇《蝸居》,講述的是姐姐海萍一心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四處籌款買房,她和妹妹海藻的工作和生活從她買房開始發生了改變。海萍頂著各種壓力倔強又堅強的支撐著,而單純的海藻為了金錢和利益,背叛了視她為寶的男友小貝,與成熟穩重的市秘書長暗暗交往並最終淪為他的情人。不可否認,海藻走上做有婦之夫的情人這條路,主要是她個人問題。
  • 《蝸居》,關於宋思明和海藻也只是一場權色交易
    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年那部電視劇《蝸居》。網傳這部劇由於揭露現實太過,曾經一度被禁。其中,最讓人唏噓的大概就是宋思明和海藻的不正當關係。蝸居海藻也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來到上海投靠自己的姐姐。前期目睹了姐姐和姐夫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和爭吵,開始害怕自己也會步入姐姐的後塵,對自己和小貝的未來產生了擔憂。
  • 經歷社會毒打後,我終於明白《蝸居》裡海藻出軌當小三的心理需求
    從一張白紙,跳進社會的大染缸,經歷、看過、聽聞過各種蠅營狗苟、奇葩狗血,遭受過各種求而不得的社會毒打,積攢了大量出軌、小三、離婚鬧劇、婚外情、勾引、勾搭、誘惑、用強、交換的現實案例與素材,再回過頭回味《蝸居》裡海藻出軌當小三
  • 《蝸居》和《安家》「PK」結果,巨大的落差說明了什麼?(原創)
    《安家》和《蝸居》的編劇都是知名作家六六。只不過《蝸居》原作和編劇都是六六,而《安家》由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改編而來。不得不說,張嘉譯將宋思明演「活」了,將人物的七情六慾演繹的準確、到位,一掃大家對貪官「臉譜化」的印象。事實確是如此,貪官也是人,也有人性化的一面,當然,宋思明由於貪贓枉法而鋃鐺入獄,也算罪有應得了。《安家》主要角色有房似錦(孫儷飾)、徐文昌(羅晉飾)、王子健(王自健飾)、宮蓓蓓(海清)等人。
  • 《蝸居》:海藻對宋思明是真愛還是利用?很多人都想錯了
    看了好幾遍的《蝸居》,以前覺得一個女人願意為男人生孩子,這便是她愛他的最直接表現。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才發現自己真的錯了。很多人都說海藻對於宋思明的感情是一種望而不得的愛,其實仔細來分析,真的不是那樣子。
  • 小貝媽媽自我反省篇
    最近良心有點痛,由於自己的懶散,很久沒有陪小貝好好看書,小貝有時候很想看書,拿到爸爸媽媽面前,爸爸媽媽捧著手機敷衍塞責帶小貝看,一邊要求小貝不要看手機。而小貝自從媽媽帶到醫生姐姐那諮詢用眼的事情,醫生姐姐告訴小貝∶小貝現在眼睛保護得很好,每天不要看手機,可以看一集動畫片。自從這之後小貝每天看完一集動畫片後主動關掉電視,爸爸媽媽都沒有小貝自律,得像小貝學習。
  • 《蝸居愛情》上線 影版《蝸居》呈現蟻族生活
    10月20日,由北京愛約網絡科技公司圓夢微電影工作室出品、芭樂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行的《蝸居愛情》全網上映。    「翻版朱梓驍」演繹「蝸居愛情」    《蝸居愛情》講述了一對生活在大都市地下室裡的男女,在共同體味生活的艱苦後,經過層層考驗,最終走到了一起的故事。影片中男主角王傑的飾演者王霸天,因長相酷似「內地F4」之一的朱梓驍,被網友稱為「翻版朱梓驍」。
  • 再看「蝸居」,還是不明白海藻到底愛誰?不理解宋思明對海藻的愛
    再看蝸居,我始終無法理解宋思明對於海藻的愛。他的心裡真正想。首先,宋思明和海藻,是愛嗎?我覺得宋思明是愛海藻的,很愛。 無論是對年輕的迷戀,對過去情感的缺失,還是所謂的完整擁有一個女人,佔有一個女人的想法。這都是交織的複雜的情感的表現啊。
  • 英語每日一句:我會愛你到海枯石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我會愛你到海枯石爛 2013-01-28 16:21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