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本科生/造型學院壁畫系

2021-01-16 澎湃新聞

微丨展丨廳

造型學院壁畫系

展廳入口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展廳

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

影像類作品請進入線上展廳觀看

序 言

我們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度過了從冬天到夏天的日日夜夜,從武漢到倫敦再到紐約……這些大都市安靜了,一切都靜止了,時間停滯了。

我們默默地等待著,等待著希望,等待著重啟。

保持距離是當下世界的主題,雖然我們失去了往日的空間關係,這不代表我們的迷失,在虛擬的世界裡我們的溝通更加緊密,大家看到了一個充滿了能量的你,一個思緒萬千的你,一個感情豐富的你……。

今天雖然我們沒有相會在中央美院美術館裡,但是我們一起相會在了雲端。在我驚嘆能夠如此近距離地觀賞你們作品的同時,一個全新的世界被開啟了。

這一切的發生是偶發還是必然呢?

屏幕後的作品是我們為大家留下的一個懸念!迷底會隨著你們未來一天天的努力被解開,我們期待著。

造型學院副院長、壁畫系系主任 唐暉

姓名:周世園

學號:131601092

《白馬非馬》浮雕泥塑 180x70cm

指導教師:葉劍青

【作品簡介】

「白馬非馬」一詞來源於《公孫龍子•白馬論》是一種詭辯,其中提出了個體與一般之間的關係。「馬」是對於物象「形」的規定,而「白」是對於物象「色」的規定。因此可以得出白馬非馬的結論,是對兩個不同的限定範圍給出了解釋。

本作中對白馬非馬的理論添加了一些新的理解。柏拉圖的三張床理論是認為理念中的事物是最真實的而現實不過是對理念的模仿。本作中常試將「白馬」這個被曲解的物象當做理念的真實由此反推出一般人認為正確的「馬」這一概念的錯誤。這一觀點雖是詭辯,但為作品的觀者提供了另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

姓名:孫致偉

學號:131601035

《第2020窟 夢遊香巴拉》 泥板、礦物顏料、金箔、銅箔 160x170cm

指導教師:王穎生 葉劍青 白曉剛 董卓

【作品簡介】

2020庚子年,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成為人們重新拾起的問題。本科幾年我時常遊走山川河流之間,從自然中獲得的慰藉與力量無以言表。當下置身「第2020窟」,在夢中尋見香巴拉,可見日月星辰、遠山川流、沙石草木、花朵果實、人與動物,天地萬象,生生不息,是廣闊包容的香巴拉。受龜茲壁畫的影響,我決定用明朗的色調與偏裝飾性的手法來描繪它。「創造」山、河、果實之神靈,探索人、神佛、自然萬物之間的關係;彩色方格流淌之中,是無數存在或已消失的萬物一隅,我總怕不經意之間,它們就在夢中散去,從此便再也無人記起。山河大地是文明孕育的起點和載體,壁畫是時光與歷史的存在和見證。但願天地間每一代人都可尋見香巴拉,不僅在第2020窟的夢中。

姓名:曹智國

學號:131601090

《渡》 綜合材料 122x122cm

指導教師:王穎生 白曉剛 葉劍青 董卓

姓名:王欣欣

學號:131601101

《籠》 綜合材料 104x214cm

指導教師:葉劍青

【作品簡介】

對於疫情期間在園內被放出牢籠的動物們有感而發,運用了傳統的散點透視和偏於傳統的繪畫形式表達。如果說他們沒有牢籠的禁錮,卻還是被條框在畫面之中,千絲萬縷的束縛捆綁,被黑暗亦或光明籠罩,就好像我們被社會的條框捆綁。

姓名:陳宇婷

學號:131601106

《歸程》《化為魚》 礦物顏料、丙烯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葉劍青 王穎生 白曉剛 董卓

【作品簡介】

本組作品創作源自於自己心境,對於一座城的依戀,記憶中的色彩用亮麗的色塊去表現它。《化為魚》在《潼關裡》中有犧牲的將士化為魚隨黃河一同向東流逝,畫面中的魚如同悲傷的心境一般與河流一同流逝。

姓名:趙竟汐

學號:131601107

《遇見·敦煌》 數字板繪/Clip Studio Paint 100cmX240cm

指導教師:葉劍青

【作品簡介】

這組作品的名字是《遇見敦煌》,作品的核心精神來源於敦煌壁畫的啟發。這組創作由四幅單張作品組成,分別是《滌塵》、《踏歌》、《致誠》、《躍舞》。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古代壁畫的特點與技法,將其融入現代理念與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閃光點與現代科技相融合,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擁有更多元的方式。在顏色與造型的設計上,考察了克孜爾與莫高窟部分壁畫的樣式,通過現代手段對這些元素進行演繹創作,在保留古樸典雅畫風的同時,使畫面內容與顏色看上去更加和諧一體。

姓名:曹禹柏

學號:131601119

《蝦和死亡哪個會先來臨》 數字繪畫、攝影 240x180cm

指導教師:王穎生 葉劍青 白曉剛 董卓

姓名:汪明卉

學號:131601120

《遇與遊》 綜合材料 140x100cm

指導教師:王穎生 葉劍青 白曉剛 董卓

【作品簡介】

假期重讀了中學時期很喜歡的一首魯迅散文詩《好的故事》,十分貼合當下的心境,雖然還是喜歡昏沉的幽雅有趣的夜,但是事物的美好總是在於「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打破這昏沉的夜——水面蕩起漣漪之後還會倒映出世界的樣子,但是一切已經全然不同了。我也希望可以打破自己生活中「昏沉的夜」,希望這幅作品可以作為一個凝視生活的新視點;作為自己本科之後繪畫歷程的新起點,最後,十分感謝疫情期間給予我幫助的師長和朋友們!

姓名:史大瑞

學號:131501106

《無題》 丙烯 140x90cm

指導教師:王穎生 葉劍青 白曉剛 董卓

姓名:蔣壁瑩

學號:131601010

《非衣》 數碼板繪\動畫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作品以《非衣》為題,「非衣」意為好似衣服卻不是衣服,細胞組織成生命的軀殼,羈絆編織人生的自我,軀殼是與生俱來的「外衣」,自我是精神和靈魂匯集的「中衣」。作品的構成則如同環一般不斷循環,整體形似大腦,中間核心畫面以帛畫非衣的三分式構圖構成人體的器官,裡外以動態循環和動畫展示生命聚散離合和情感羈絆的密不可分。從個體角度作品闡述了情感羈絆對人生的影響,從宏觀上則表達生命的輪迴。

姓名:李果馨

學號:131601043

《逃離時》(局部) 紙本鉛筆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本次作品將原本按照劇本分鏡邏輯敘述的漫畫打碎,將所有分鏡格單獨抽取出來,重新組合。因為本來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一位老人的「回憶」,想要用這種展陳方式表現出人類記憶碎片的感覺。選擇用這種展陳方式也和這次故事主線劇情也有很大關聯。看不懂沒關係,請來新浪微博@肉山每天都在sancheck 置頂博文內看完正常排列敘述版本,然後再回來美術館看這幅作品,相信您會有全新的體會。

姓名:周子童

學號:131501125

《綻放》 木板丙烯 72.5cm×51.5cm

指導教師:王穎生 葉劍青 白曉剛 董卓

【作品簡介】

小區整改,單元門口的一白楊棵樹在初春的萌芽之時被砍去了枝葉。樹枝散落一地,剩下的只有一根光禿禿的樹幹。剛剛從寒冷的冬日中甦醒的它一定會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吧,只可惜好景不長。它是否幻想過用搖晃的枝葉迎接拂面的春風,以沙沙的摩擦聲慶祝夏日的驕陽。而這一切總會到來,筆直的樹幹依舊屹立。願明年的春天如陽光般燦爛,願不屈的生命重新綻放。

姓名:李文詩

學號:131601074

《交集》 木板、琺瑯、樹脂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我的個人創作表達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管生活在哪個時代,都會無可避免地產生關係,親子關係、同學情誼、友情、愛情、敵對關係......很多的關係讓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網狀,每一個人都有著各種關係,我們用盡全力去維護,雖然有時候很美好,但是也不可避免產生矛盾。這許許多多的關係,正是我所迷戀的地方,既神秘又單純,在我的作品中表達的東西都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可能我不會被這個時代所記住也創造不出能代表這個時代的作品,但是我表達出我的內心,而我所具有的想法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這個時代給予我的,這恰恰會是別的時代的人所不具有的時代性特徵。

姓名:李晨

學號:131601044

《入夢》 綜合材料 尺寸不等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有很長一段時間經常做夢,又經常在不同的夢裡去到同一個地方。夢裡的我好像對這些東西習以為常,是家裡掛著的一幅畫,是常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的公園,還有遠道而來的一次盛會。

姓名:王依宇

學號:131601039

《A Story You Won't Believe》數字繪畫72.0cm×57.6cm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該畢業設計是用Unity3D引擎製作的一款交互性遊戲作品。觀眾(或也可以稱為玩家)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中,與場景裡的雕塑、骨骼、玻璃彩窗以及壁畫進行對話互動,從對話中獲取關於這個虛構的場景與世界的信息,並逐步理解場景中壁畫的含義。展出的視頻為遊戲內部分過程的剪輯,觀眾們若是感興趣,可以去視頻結尾的地址免費下載該遊戲進行體驗(僅限Windows平臺)。

姓名:吳銘東

學號:131601031

《臆想的肌理》 水墨、丙烯 尺寸不等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通過不同的形式組合體現及表達過去與當下的自我意識的變化,就如不同事物的肌理一般,思想的肌理也可以是粗糙的、細膩的、松垮的、緊緻的,如何將抽象的情感及意識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內容,並通過恰當的形式進行表現,是這次創作的核心。那麼這一次的整體地對於抽象元素從形式到內容的運用,既是作為一次對以往經歷在受到社會影響的過程中個體對自我的審視,也是對創作的多樣性、可能性的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去與自我達成和解。

姓名:張允先

學號:231601007

《強迫症》 油畫、螺鈿 130cmx60cmx3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為了將「強迫症」這一病理觀念轉化為藝術,作品當中關注「強迫」本身具有的反覆屬性。反覆是能夠給「強迫症」留下縫隙的唯一形式,也是構成「強迫症」行為藝術的核心要素。不是通過單純的感覺性反覆來再現對象,而是通過動態形象表現了反覆再現的結構和現象本身作為強迫行為的藝術。為了表現強迫觀念引起的混亂和苦,在作品中用自然植物的素材把強迫症用我獨自的造型語言表現出來。

姓名:張燦

學號:131501061

《蠢夢》(九幅插圖之一)電腦 4k高清

指導教師:寧方倩 陳亮

【作品簡介】

借用蘇格拉底的一句話:認識自己。

姓名:平一斯

學號:131601088

《手與石膏》 數碼繪畫與紙本繪畫 52cmx74cm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疫情下的幾個月,洗手成了最常聽到的詞語之一,改變了原來不常洗手的習慣。藉此將洗手作為創作的素材。另一組採用了先畫後拼貼的方式,重新組合了常見的石膏像,借石膏像的神態表情來進行創作。

姓名:於沐田

學號:131601085

《xuan》 影像、綜合材料 320x180cm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作品以「走馬燈「為主體,用「燈」點亮暗淡的世界。世界本應如煙火般燦爛麗,可近期發生的種種災禍卻使人類深陷旋渦。我想,我們最終的期望都是那使萬物復甦的顏色,重新點亮這本應精彩紛呈的世界。以流動的水承載著給人類希望的燈。水是萬物之源,人類的希望從水開始,衝破河流中每一個旋渦,又將依託著河流流向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姓名:丁思予

學號:131501086

《出徵》 數碼繪畫 140x210cm

指導教師:劉曉輝

【作品簡介】

描繪了戰疫情期間人們頑強奮戰的圖景。

姓名:高詩瑤

學號:131601123

《甲》 影像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一個關於自我矛盾與自我和解的故事。

姓名:鄭栽泫

學號:231601006

《願望》(其一) 布面油畫 尺寸不等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願望》系列作品是為在劇烈變化的社會中疲於奔波的現代人而創作的,通過作品中的理想世界,讓人們擁有克服磨難和痛苦的力量,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從容,心靈的穩定,讓自己充滿期待,屬於帶有一種咒術性質的作品。希望將自己投影在理想世界中的人物上,以求實現自己願望。

姓名:韓嘉琦

學號:131601007

《所見所得》 綜合材料 107x75cm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畫面中的一切因素均是我所見、所思、所想,這些真實存在的具體物像與精神所在都在塑造 切分 打磨著每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想要改變這個世界,也在被其他物像改變著。我嘗試讓自己面對身邊事物的潛意識作為畫面元素去融入整體的集體無意識中,面對生活的瞬間感受和對肢體語言的拆解成為了我所關注的中心語言。

姓名:吳恩澤

學號:131601070

《盛》 綜合材料 尺寸不等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盛」是盛春的「盛」,是盛顏的「盛」,是盛放的「盛」,是豐盛的「盛」……當雲彩盛滿溫暖的陽光,穿梭於茂盛的枝椏間散映成金。盛裝夾裹的嬌嫩果實,此刻迎接屬於自己與光明的盛宴。年盛而動人,不久的之後的日新月盛。這無目的而又自由地肆意盛放,細細聆聽便能聽見豐盛的果實嚶嚶歌唱。

姓名:陳中元

學號:131601071

《問衢》 影像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提問一事是以已知的認識求未知的答案,有時問題比答案更能看出信息。我以自身為圓心向認識與不認識的同齡人請求,基於對我的認知向我提出最想問的問題,以這60個問題為主,輔以我從以往與他人的通信記錄中收集到的眾多問題,按順序排列成了供我溯源的道路。提問者對我的認知隨人際關係由親近至疏遠而逐漸模糊,這個清晰到模糊的過程以問題的具體內容為體現,問題之間將個性過渡到了共性,我的形影也從清晰個體回歸至模糊群體,如此,我仿佛踏上了一條何天之衢,上升到了看不清地面的高空。

姓名:楊晗

學號:131601113

《童謠》 影像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我們也許不知道未來因何錯亂。

但睡眠和清醒時,

那些不幸與天真都是屬於你的。

姓名:翟苑延

學號:131601058

《求救信號》《人生老虎機》 數碼影像 尺寸不等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李洋

【作品簡介】

本作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構建作品場景的動畫、向陌生郵箱發送的日記式的匿名信件和像素遊戲的演示視頻。虛構一個真人在想像層面和虛擬空間所經歷的過程,探討心理恐懼、自我矛盾、生命期限和死亡的主題,試圖構建一種真實的情感記錄視角和荒誕的戲謔氣氛。

姓名:蒙澤

學號:131601125

《直至雲端》 綜合材料、裝置 400x180cm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如果以上帝的視角觀察世界,人體就如同一座高速運轉的工廠,我們的每一個部位都在工廠中各司其職。用腳來行走、用手來攀爬,高速地完成大腦下達的奇奇怪怪的任務,我們的思想就如同看不見的翅膀,引領我們高飛遠舉,直至雲端。本作品將「人」作為客觀事物進行觀察和探討,用鋼、鐵、木、紙等綜合材料作為媒介呈現了我眼中人類的存在方式。

姓名:金泳尚

學號:231601012

《色》《galaxy》 木板、貼紙 161.8x91.5cm

指導教師:劉曉輝

【作品簡介】

1.東方和西方的結合用抽象的表達方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想要了在黑暗的空間和明亮的空間,古老的空間和新的空間都適合的作品。沒有一定的排序,即興依靠感覺,按照感覺來排列。字體也是個人設計,背景的圖片是在宣紙使用水彩畫原料染色,合起來製作成貼紙。2.以宇宙為主題做的貼紙藝術作品。著眼於「人就是小宇宙」這句話,確定了用宇宙背景和星星的形象體現我的本體性。在此基礎上,以我的名字為素材親自設計,並用韓文和英語,漢語進行品牌化的流行藝術畫。

姓名:王鈺淇

學號:131501035

《跳海》 影像 尺寸可變

指導教師:劉曉輝 唐暉

【作品簡介】

這件作品是我大學時代的句號,是把我內心的一些東西揉開了掰碎了給觀眾看,整個故事為虛構,但並不是單純的傷感,後面的一些風景又帶來了新的希望,說明我已經走出去了。我這些年有很多恐懼的事情,有一些想說而被逼迫不讓說的話,我都放在了動畫裡,也永遠存在了我心裡,這一段只是我內心的一種記憶,是我的一部分,是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一種獨特經歷。

姓名:史皓蒙

學號:131601089

《是好夢》 木版、綜合材料 520x250cm

指導教師:孫韜 於雨田 王長興 曹巍

【作品簡介】

在籌備畢業創作的過程當中我反覆的審視自身,把那些令人害怕恐懼的事物或者情緒轉化成為形象,是一種面對恐懼的方法。同樣的,快樂愉悅的情緒也是轉瞬既逝的,我把他們轉化成形象來保存。創作出一個是好夢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生存的生物怪異奇特,創造形象的過程本身是一種自我的和解。

丨編輯排版丨

CAFA·Young媒工作室 沈冀星

丨校對丨

CAFA·Young媒工作室 朱茵、陳軒

主編丨吳瓊

編輯丨何逸凡

原標題:《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本科生/造型學院壁畫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本科生/造型學院版畫系
    微丨展丨廳造型學院版畫系展廳入口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展廳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視頻作品請線上觀看在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畢業作品和畢業論文的工作。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在接受網絡教學和線上美術館展覽的時候,可能是全院所有院系中最無障礙的。為什麼呢?因為版畫系的教學秉承了版畫人的開放基因和科學頭腦。我們歡迎任何變化,並因此激活了創造的潛能。
  • 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本科生/建築學院(一)
    微丨展丨廳建築學院(一)展廳入口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展廳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線上展廳可觀看視頻展示序 言2020建築學院本科畢業展,以「新實驗」為主題,直面全球氣候變化、疫情蔓延的挑戰,用批判與實驗的態度介入中國城市鄉村的未來發展。
  • 2020 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本科生 / 中國畫學院
    原創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微丨展丨廳中國畫學院展廳入口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展廳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序 言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給每個人帶來很多觸動,也迎來了我們首次採用線上虛擬空間展示的畢業展。
  • 2012屆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火熱進行中
    2012屆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火熱進行中 • 2012-05-23 • 來源:北京周報網  2012屆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將於2012年5月14日至6月7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
  • 送到眼前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展
    中央美院2015年全新畢業季炫酷啟動!
  • 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丨微展廳·本科生/造型學院雕塑系
    2020年註定是不尋常之年,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給中國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帶來巨大威脅。同時也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交流方式.網絡會議、雲端授課、線上展覽等形式,一下子變得耳熟能詳、知之甚稔……今年的「中央美院畢業季」就是在如此的現實背景之下拉開了序幕,它註定與以往不同,別無選擇。
  • 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研究生/設計學院(上)
    原創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微丨展丨廳設計學院【展廳入口】請掃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直接觀展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 2020年的畢業展,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採用了網絡展覽方式,這給畢業創作和展覽帶來別開生面的效果,希望藉此獨特的方式,呈現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同學們與眾不同的設計思維和藝術思想,那些「可見」和「不可見」的洞察力、判斷力和創造力。預祝研究生展圓滿成功。是為序。
  • 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研究生/人文學院
    微丨展丨廳人文學院【展廳入口】請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直接觀展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序言不是為了展覽的展覽姓名:易穎學號:12170600006請旋轉手機滑動觀看《艾中信與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工作室制的建立——以中央美院油畫系吳作人工作室為例》 指導教師:曹慶暉【論文簡介】艾中信(1915
  • 中央美院推出3D虛擬畢業展,校園生活「永不下線」
    生命裡有很多個夏天但沒有哪一個會如今夏……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中央美術學院2020屆畢業展推出「雲端美院」虛擬美術館展廳,為畢業⽣們搭建⼀個線上成果展示平臺,一場本次畢業展分為兩部分進行,2020年5月20日,研究生作品展開幕,6月15日,本科生畢業作品展開幕。
  • 藝術起航 逐夢遠方——走進美院畢業季的「雲端展廳」
    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的「雲端在線畢業展」板塊裡,5大虛擬展廳呈現了11個院系的本科生畢業創作近20000件。超大的虛擬展廳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展陳空間,並生成個人作品連結,只要動一動手指,便可將這本「虛擬個人作品集」進行分享。這場線上展覽不僅是中央美術學院史上最大規模的本科畢業展,也是一場永不下線的畢業展。「線上的觀展方式很棒!
  • 中央美院攜手網龍舉辦「雲端」畢業展 首日瀏覽超200萬
    「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2020年5月20日,「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研究生畢業展正式開幕,中央美院使用網龍網絡公司提供的技術支持為畢業展打造的「雲端美院」虛擬美術館展廳應時亮相。
  • 中央美院雲端畢業展獲熱烈反響
    「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2020年5月20日,「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院線上畢業季研究生畢業展正式開幕,中央美院使用網龍網絡公司提供的技術支持為畢業展打造的「雲端美院」虛擬美術館展廳應時亮相
  • 2020國美畢業展:壁畫系創作
    ▌「前言」 今年壁畫系本科生兩個工作室的創作呈現出雙輪驅動、並駕齊驅態勢。雖然主題方向、題材取向不同:一個關注現實,另一個關注歷史。但同學們都賦予了自己的創作思想和情懷。
  • 以「創新從課堂開始」 | 中央美院參展第二屆教博會
    以「創新從課堂開始」 | 中央美院參展第二屆教博會 2020-12-13 1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察|「雲端」裡的美院畢業季,虛擬美術館的畢業展
    央美畢業季海報中央美術學院:定格雲端的畢業季2015年6月,首屆「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季」拉開了帷幕,此後「畢業季」也成為央美的固定項目。而「瓜熟蒂落」的西瓜地等大地藝術,也讓央美的畢業季成為城中熱事。央美設計學院畢業展虛擬展廳相較之下,設計、建築作品卻顯示了線上呈現的優勢,例如,「3D虛擬畢業展」中的設計學院展區就很特別,一整層虛擬展廳的中央只有一扇發光的大門,只需點擊房門,觀者就能進入到設計學院獨立的虛擬空間。
  • 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展硬核吸睛 網龍再秀技術實力
    繼5月份「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術學院線上畢業季研究生畢業展火熱開幕後,6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線上畢業季本科畢業展也正式與大眾在雲端見面。網龍網絡公司獨家提供的VR、AR、3D等技術大顯身手,為畢業展打造的「雲端美院」再一次成為焦點。
  • 青春在此啟航——聚焦2018美院畢業季
    、扶著展櫃進進出出,緊張地準備著即將到來的本科生畢業作品展;5月27日,13點,四川美術學院學生寢室旁的列印店門口堆滿了「新鮮出爐」的各類展板,每年這幾周都是列印店最忙的時候,而取走展板的同學們可能還得奮戰一個通宵才能布置好自己的展位,迎接第二天的展覽開幕;5月30日,14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內人頭攢動,研究生畢業作品展已開幕兩周,展廳內,作品旁擺放的鮮花上還留有同學們互贈的寄語卡片,不少市民帶著孩子或是在作品前合影留念
  • 微展廳丨藝術設計研究生畢業作品欣賞
    微展廳丨藝術設計研究生畢業作品欣賞 本次微展廳共有視傳和環藝兩個方向
  • 丨中央美術學院日本駐地實踐展開展
    駐地藝術家丨吳嘯海 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第五工作室主任、教授丨盧徵遠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副主任、副教授丨張文超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師丨江上越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博士研究生丨中央美術學院日本駐地實踐展開展》閱讀原文
  • 清華美院「畢業拍」拉開2018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序幕
    6月13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8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黨委書記馬賽,黨委副書記吳瓊,副院長曾成鋼、楊冬江、方曉風、趙超,及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等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