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閒置銀行卡 網上收購兩百元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製圖 鄔思蓓

□晚報記者 陸慧 報導

一張閒置的銀行借記卡,在網絡上能賣到220元?!如果配上身份證原件和開通網銀,一整套「套卡」能賣四五百元?!近日,奉賢公安經偵支隊偵破了一起網售銀行卡案件,抓獲兩名在網際網路上兜售銀行卡的犯罪嫌疑人,並在他們住處查獲了10餘張以假身份證從銀行騙領的銀行卡。

採訪中,記者發現網售銀行卡現象呈增多趨勢。銀行及有關部門提醒廣大持卡人,銀行卡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卡主很可能也將難逃責任,切勿貪圖一時小利引火燒身。

回放:辦卡馬仔變職業賣家

80後的李曉只有初中文化,到過很多城市打工,但收入都很低,他覺得靠工作賺錢太累了。幾個月前,李曉經人介紹,在上海認識了同樣是80後的老鄉張家善。張家善聽說李曉沒有工作,便介紹了一份「工作」給他。

起初,張家善就說朋友做生意,需要辦銀行卡,問李曉能否幫忙辦幾張,每辦成一張,就給40元跑腿費,去除開戶成本,能賺30元左右。幫人辦卡還能賺錢?!急於用錢的李曉越聽越激動,先試著用自己的身份證在多家銀行辦了6張銀行卡。張家善收到後,立即給了李曉240元。

李曉拿著輕鬆轉來的鈔票,心裡別提有多得意了,原來賺錢也能這麼容易!一次無意間,李曉問起張家善,什麼生意需要這麼多銀行卡?張家善用 「特殊需要」一筆帶過。見狀,李曉起疑便上網打聽,這才知道原來銀行卡「中介」很賺錢。

「當時,我才知道,每次辦卡張家善都要求我開通網銀,還拿著我的身份證辦了好幾張假證,原來,這就是成套的套卡,一整套卡能賣四五百元,這傢伙才給我40元,黑了我不少錢。 」一氣之下,李曉決定「單飛」。

可是,哪兒來的卡源呢?李曉絞盡腦汁向朋友、鄰居、親戚借身份證。他從「自辦自銷」做起,兩個月後便轉型成了 「職業賣家」,有時客戶需求大,他還從張家善處「進貨」,手下還發展了許多辦卡馬仔。

不料,生意興旺沒多久,李曉和張家善的買賣,就被奉賢經偵連窩端了,警方再他們的暫住處查獲10餘張以假身份證從銀行騙領的銀行卡。截至記者發稿,犯罪嫌疑人李曉和張家善因涉嫌方還信用卡管理罪,被奉賢經偵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現象:網售銀行卡成「新行業」

一張閒置的銀行借記卡,對普通市民來說,可能是一種麻煩。為了消卡還得親自跑到銀行註銷,否則就要被扣年費、管理費,一不當心就會留下信用汙點。這時,如果有人願意出價一兩百元收購閒置的銀行借記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匪夷所思的。

事實上,這種類似銀行卡「中介」的買賣,近期正在國內一些大型網站論壇火熱進行。近日,奉賢經偵警方發出預警,市民千萬不要私下買賣銀行卡,要警惕潛在的個人金融風險。

日前,記者在百度內輸入「出售銀行卡」字樣,搜索發現相關信息多達217萬餘條。同時,記者還從不少市民處得知,銀行卡「中介」除了網絡營銷外,眾多「卡販子」還採用了手機簡訊等作為宣傳手段。

奉賢公安分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網際網路上出售銀行卡的賣家眾多,已呈泛濫趨勢。這群賣家中,有單幹型的,也有團夥型的。有的團夥甚至有專人招募辦理銀行卡的所謂「馬仔」,有專人在網上負責販賣,有專人負責寄送等,通過現實社會和虛擬世界的聯繫,構建了一個巨大的灰色產業鏈。

調查:有人高價「回收」銀行卡

記者在一些論壇內看到,無論是發帖還是跟帖,都可以對卡的價格進行討價還價。不管賣家買家,大多承諾「誠信經營」。市民王先生就曾看到這樣一條消息:「長期收購閒置銀聯借記卡,開戶行不限,普通卡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數量不限,立即兌換現金。 」

日前,記者根據王先生所提供的聯繫方式聯繫了收卡人。電話中的聯繫人自稱姓宋,在聽聞記者手頭有多張閒置的空卡後,立即表示可以進行收購。「價錢方面,都是一樣的。如果你量大的話,可以適當給你加點兒。 」這位自稱姓宋的先生表示,自己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多年,信譽絕對保證。顧客只要通過快遞方式將相關銀行卡和U盾等物品郵寄到指定地點,在驗證密碼的正確性後他就會立即進行付款,但他同時也表示,如果是已經使用過的舊卡,價格上需打8折。

在得知記者不願意透露身份證信息後,這位收卡人表示,收卡的目的是用於做正當生意,不會用於非法目的,更不會藉機竊取個人信息。什么正當生意需要用那麼多的銀行卡?在記者的追問下,該收卡人透露,他是銀行卡中介,買主都是因為要接受匯錢、轉帳、消費等,但又不想使用自己的真實身份證去銀行開卡。有的甚至是網店的店主,希望控制多個帳戶來炒作信用卡。電話中,宋先生不斷以借記卡只要沒有存款就不會有風險,更不會產生透支等理由來打消記者的疑慮,甚至還鼓勵記者多去開幾張銀行的借記卡。

銀行:銀行卡不得出租和轉借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 《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五章第二十八條規定:個人申領銀行卡,應當向發卡銀行提供公安部門規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經發卡銀行審查合格後,為其開立記名帳戶,銀行卡及其帳戶只限經發卡銀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轉借。

法律人士認為,客戶通過銀行辦理銀行卡,雙方形成了合同關係,這種合同關係是不具有轉移性的,所以客戶在沒有取得銀行同意的情況下,私自轉讓銀行卡,意味著將自己所應承擔的合同權利和義務進行了轉讓變更,既是違約行為也是無效行為。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在警方查獲的疑犯非法擁有的他人銀行卡中,有一部分是用假身份證從銀行騙領來的。對此,銀行業內人士坦言,為了切實落實銀行帳戶實名制的舉措,銀行採取了多種措施提升櫃員辨別假證的能力,同時,還輔助了許多科技手段,如2007年6月,人民銀行會同公安部建設運行了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許多銀行機構還添購了二代身份證識別儀器。如果經核查,客戶確以虛假身份證件騙取開立帳戶或辦理其他銀行業務的,銀行將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警方:網售銀行卡可能貪小失大

出售閒置的空銀行卡真的安全?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些收購來的銀行卡部分會被用來進行電信詐騙、洗錢或其他的違法活動,持卡人很可能會因為貪小便宜而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國家法律。

按照《刑法》、《銀行法》和《反洗錢法》中的相關規定,個人以牟利為目的出售銀行卡,並且是大批量的,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嚴重的還會構成刑事犯罪。即便是在持卡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也難逃連帶責任。

公安經偵部門提醒持卡人,要加強安全用卡意識,保護個人信息,一定不要因貪圖一時小利,而轉賣自己的銀行卡,洩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免引火燒身。不要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遇銀行卡遺失等情況,應在第一時間到相關銀行進行掛失手續。

(文中涉案嫌疑人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閒置銀行卡回收最高一張200 或成洗錢工具
    現在,許多市民手中都有一些閒置的銀行卡,許多人銷卡嫌麻煩,時間一長就成為「廢卡」。而如今,卻有一些人願意用高價收購這些所謂的「廢卡」。昨日,記者調查發現,「廢卡換錢」這事兒聽起來挺合算,但其實暗藏風險。閒置銀行卡能賣錢?
  • 卡販子50元一張購閒置銀行卡 疑為複製新卡洗錢
    「沒用」的銀行卡有人大肆收購  50元起步,開通網銀的價格翻番  「長期收購閒置銀聯借記卡,開戶行不限,中、農、工、建、招、郵儲六行最優,普通卡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數量不限,立即兌換現金……」類似這樣的收購銀行卡業務在網上近乎泛濫。記者昨日在搜索工具上輸入「收購銀行卡」後,20多萬個相關信息跳入眼帘。不光有收購的,也有大量出售銀行卡的信息,這其中有團體,也有不明就裡,為蠅頭小利而賣卡的個人。  為何銀行卡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是誰在收購我們手裡無用的銀行卡?他們買去到底要幹什麼?
  • 銀行卡網上買賣泛濫:借記卡500元一張 附送身份證原件
    銀行卡買賣黑色鏈  收購複製販賣使用  極具私密性的銀行卡竟被當成商品公開買賣。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一張普通借記卡只需200元-500元,甚至還提供和真實身份證一樣信息的假身份證。  按照網站上留下的QQ號碼,記者與「銀行卡銷售中心」的客服人員進行了聯繫。「重慶地區的普通借記卡500元一張,帶U盾,還附送開戶人身份證"原件"一份。」  在聊天過程中,客服人員不斷催促記者下單,而交易方式是通過支付寶交易。「這樣我們都沒有風險。」
  • 收購銀行卡「四件套」 只要1200元?
    一張身份證200元、一張銀行卡100元……而手機號、身份證、U盾、銀行卡「四件套」僅需1200元。這些身份證、銀行卡都是以100元-300元不等的價格被收購,隨後被賣給了從事網絡詐騙的人員。這一規定將遏制銀行卡買賣等行為,為電信詐騙的銷贓設置障礙。網上1200元收購銀行卡「四件套」「幫忙淘寶刷信譽,辦張銀行卡就給50元」,這樣的信息時常在網上傳播,直接收卡成為一種渠道。
  • 銀行卡買賣網上泛濫 普通借記卡只需200至500元
    極具私密性的銀行卡竟被當成商品公開買賣。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一張普通借記卡只需200元-500元,甚至還提供和真實身份證一樣信息的假身份證。   12月11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銀行卡銷售充斥網絡,並形成收購、複製、使用的「黑色鏈」,為詐騙、洗錢、行賄受賄、偷稅漏稅等非法活動提供了機會。
  • 有人高價收購銀行卡 您可千萬別動了心!
    快報見習記者 郭冰 於明紅 攝影    近日,一名魯東大學的學生王靜收到了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簡訊內容是收購各種銀行卡,價格70元~400元不等。廢舊銀行卡怎麼會這麼有市場呢?7月17日上午,記者調查了解到,一張普通銀行借記卡在網上可以賣到150元,帶U 盾的可賣到350元,而且收購用途五花八門。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閒置的銀行卡最好還是妥善保管或辦理註銷,避免洩露個人信息或被他人用做非法交易。    追訪>> 收卡價格不等    記者發現出售、收購銀行卡的信息在網上大量存在。
  • 那些被高價收購的廢棄銀行卡都用來幹嘛了?
    在一些和投資理財、和銀行卡相關的網上論壇或社交群裡,時不時會看到有人發帖或跟帖,表示要高價收購閒置的銀行借記卡,甚至有的還自稱「懶人理財新渠道」,以此招攬生意。  除了網絡渠道,偽基站手機簡訊、街頭小廣告等也成了收購信息發布渠道。
  • 銀行卡網上買賣調查:可用於「匿名」行賄受賄
    極具私密性的銀行卡竟被當成商品公開買賣。一張普通借記卡只需200~500元,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甚至還提供真實身份證……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銀行卡銷售充斥網絡,並形成收購、開辦、銷售、使用「灰色產業鏈」,為詐騙、洗錢、行賄受賄、偷稅漏稅等非法活動打開了方便之門。
  • 收卡、收卡,兩千元收購銀行卡咯...
    收卡、收卡,兩千元收購銀行卡咯......我最近在做收購銀行卡的生意,一套銀行卡2000元,你賣不賣?為減輕經濟壓力,吳某某便按照謝某某要求,先使用本人身份證辦理了一張新手機卡,再到銀行網點辦理了一張新的銀行卡,並使用新手機卡綁定新的銀行卡開通手機銀行,然後將自己使用的另外一張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碼更換為新手機卡號碼,最後,吳某某將兩套銀行卡及辦理的手機卡交給謝某某,在確保可以正常使用之後獲得4000元。
  • 實名銀行卡網上公開叫賣 借記卡售價200元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網上有人高價收購銀行卡,也有人賣銀行卡,一張普通借記卡售價200元,開通網銀的價格更高。賣卡者坦言,他們知道買卡者多是做違規的事情。 律師提醒,如果買銀行卡人利用這些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賣卡人很可能會成共犯。
  • 網站公然收購身份證銀行卡 一套銀行卡叫賣1500元
    犯罪分子黃某非法買賣銀行卡2735套,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買賣身份證件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套包含身份證、手機卡、網銀U盾等資料齊全的銀行卡,在網上售賣價格達1500元以上。有專門的團夥收購各種卡證後,僱人到銀行開卡轉賣。犯罪團夥使用這些「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洗錢等犯罪活動。
  • 「銀行卡套餐」網上叫價最低500元/套 收集身份證、銀行卡已形成一...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任何人只要花上500元-1500元,就能在網上買到用陌生人證件新開戶的銀行卡、身份證原件、網銀U盾、銀行卡綁定的手機卡等一系列卡片和證件,身份證、銀行卡從收購到開戶,最後到出售使用,已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儘管各大銀行、監管部門等一直都在整治銀行卡非法買賣,但這種行為仍然沒有絕跡。
  • 銀行卡高價收購背後的隱情:閒卡6大用途曝光
    一張閒置的銀行卡,對銀行來說屬於「死卡」,對客戶本身屬於「閒卡」,要是到了卡販子手中搖身一變就成了「搖錢樹」,轉賣給不法分子可能就變成了「洗錢機器」。近期,市場上收購、倒賣銀行卡的黃牛活動日趨猖獗,這些黃牛們動輒以數百元的價格收購一張銀行卡,他們收購這些銀行卡的目的何在?被收購的這些銀行卡又將會被用於哪些用途?
  • 銀行卡網上倒賣稱「可指定姓名」或有法律風險
    最近,銀行卡仿佛成了生財之道。一方面,網上充斥著「長期大量收購銀行卡,價格40元到400元不等」等收購信息。另一方面,不少賣卡網站稱數百元就可以買到一套「銀行卡+真實身份證原件」,甚至可以指定任意姓名。
  • 不法分子網上收購身份證辦銀行卡出售被批准逮捕
    劉偉攝   案件   在網上收購真實身份證,然後到銀行辦卡出售,一些不法分子以此為業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今年5月至8月短短四個月,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就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5件29人,已批准逮捕24人。   「這些案件給社會和經濟安全帶來重大危害,同時暴露出身份證管理使用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辦案檢察官說。
  • 實名銀行卡不用身份證網上公然賣 律師:涉嫌違法
    ■銀行卡切勿買賣,你的銀行卡廢棄後要銷戶並銷毀。製圖:凌波帶網銀的銀行卡「套裝」要價600元;不帶網銀的銀行卡單價400元,加身份證500元……實名制的銀行卡竟然明碼標價公然出售。而收購銀行卡的卡販子也打出了每張120元的高價。銀行卡地下買賣的暗流讓一些人想參與又害怕風險。
  • 實名銀行卡網上明碼標價公然賣 已成灰色產業鏈
    製圖:凌波  帶網銀的銀行卡「套裝」要價600元;不帶網銀的銀行卡單價400元,加身份證500元……實名制的銀行卡竟然明碼標價公然出售。而收購銀行卡的卡販子也打出了每張120元的高價。銀行卡地下買賣的暗流讓一些人想參與又害怕風險。記者調查發現,銀行卡地下交易已經形成了一條裹挾著巨大風險的灰色產業鏈。買的,很可能被卡主發現錢財受損;賣的,亦有可能承擔連帶法律風險。
  • 華人注意:國內閒置銀行卡或被銷戶 不管不行了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銀行櫃面、ATM自主渠道、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等任一渠道辦理一筆業務或者進行轉帳等交易,就可避免被強制銷戶。但其實因有特殊需要而特意閒置的銀行卡畢竟是少數。更為日常的情況,是由於遺忘或懶,帳戶該註銷而沒註銷。銀行卡閒置有何危害?
  • 網售銀行卡明碼標價 收購、出售形成完整利益鏈
    原標題:網售銀行卡明碼標價 收購、出售形成完整利益鏈   「銀行卡套餐」網上叫價最低500元/套 收集身份證、銀行卡已形成一條龍   「長期銷售各大銀行卡,整套包括儲蓄卡、身份證、網銀U盾、手機卡,可用於轉帳、匯款、洗錢、送禮、逃稅、賄賂等。」
  • 揭秘銀行卡等非法買賣利益鏈:每張收購價100元
    你的信用被人盜賣--揭秘銀行卡等非法買賣利益鏈  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還可以提供開戶人身份證原件……作為個人信用標誌的銀行卡、身份證等,在網上竟然可以買賣,而且形成了一個交易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個人銀行卡、身份證等非法交易行為,不僅給當事人信用帶來巨大風險,更為荒唐的是,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經濟詐騙等犯罪行為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