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橙媽。
前兩天有個媽媽問我:有沒有必要帶孩子打流感疫苗?
秋冬天是流感高發季,最近身邊也有不少寶媽帶娃去打流感疫苗,接種疫苗是促進寶寶免疫成熟最好的方法,能起到預防作用。
但是流感疫苗有效的保護一般不超過一年,而且流感病毒可能會變異,國家會對流感疫苗進行更新,所以可以每年接種一次。
我發現很多家長都是疫苗「小白」:孩子接種的是什麼疫苗?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進口好還是國產好?更有些錯過了疫苗的接種時間,等到上學前要檢查疫苗本,才著急忙慌的去補打......
今天橙媽就整理了大家提的問題,一次性都給大家解釋清楚!爸爸媽媽們,快搬好小板凳,拿好小本本,橙媽小課堂開課啦~
二類疫苗不重要?
一類疫苗是國家免費提供的,共11種。一般來說,兩歲前的寶寶 ,要完成 18~21 劑次。
圖源百度百科
二類疫苗是對一類疫苗的補充,需要自費,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和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接種。像上面說到的流感疫苗就是二類疫苗。
一些家長對於二類疫苗總是有這樣的「偏見」:孩子患相應疾病的概率低,不接種問題不大。
其實二類疫苗和一類疫苗同等重要,兩者之間的劃分不是固定不變的。
像A肝疫苗、麻腮風疫苗、流腦疫苗都曾屬二類疫苗,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橙媽相信將會有更多的二類疫苗轉為一類疫苗。
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應儘量為寶寶選擇接種一些自費疫苗,給寶寶提供更為廣泛的保護。
尤其是預防的疾病嚴重程度相對較高的疫苗,橙媽建議優先接種: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手足口疫苗、水痘疫苗、流腦4價多糖疫苗等。
進口or國產?
橙媽身邊很多家長對進口「情有獨鍾」,寧願選擇價格高昂的進口疫苗,也不接受免費的一類疫苗,甚至進口疫苗斷貨也願意等。
其實進口疫苗與國產疫苗在有效成分上均一致,效果並無區別。但是進口疫苗最大的優點還是在於便利。
像五聯疫苗目前只有進口的,將預防嬰幼兒五大疾病的接種針次從國產疫苗所需的12針減至4針,整整少了8劑次!
這意味著可以減少寶寶8次疫苗接種產生不良反應的可能。不僅讓孩子少遭罪,家長也能少跑幾次醫院,減輕負擔。我也是相當於花錢買個便利了。
所以還是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哦~
錯過接種時間怎麼辦?
當然是補種啦!疫苗可以延後接種,但不能提前。有些疫苗是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的,比如B肝疫苗、白破疫苗、水痘疫苗等等。
但是早一天接種就等於早一天給寶寶上「盔甲」,萬一在打疫苗前中招,豈不是讓娃白白遭罪。
也不乏有錯過年齡是不能補種的疫苗,爸爸媽媽們要多多留心啦,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理!
接種疫苗該注意什麼?
寶寶出現發熱、腹瀉、嚴重過敏等情況,要推遲接種。建議痊癒一周後,再給寶寶打疫苗~
打完疫苗後,下面這幾點媽媽們要注意了。
1、疫苗接種後的所有不良反應都會在30分鐘內產生,所以接種後原地觀察30分鐘左右;
2、接種當天寶寶應飲食清淡,多喝水、多休息,注意保暖。接種完30分鐘後再餵奶;
3、留心針眼處,以防感染。接種當天孩子精神狀態好的話是可以洗澡的,不過要避免著涼。
4、接種後出現局部紅腫、硬結的情況,前三天冷敷緩解,後三天可以熱敷;
6、接種後寶寶有輕微發熱發燒是較為常見的疫苗反應,說明寶寶的身體在產生抗體,一般1-2天就會好,家長不用太擔心。如果反應加重,那就要及時就醫了。
今日份橙媽小課堂結束啦,大家都要仔細耐心的看完,順便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媽媽們還有什麼經驗和問題評論區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