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和他的「三部曲」

2021-02-10 木可的慢時光




阿米爾·汗和他的「三部曲」

 

○ 木可

 

1

 

以一名父親的形象,藉由《摔跤吧爸爸》(2017),阿米爾·汗再一次出現在世界面前。

 

對此,我們不會覺得意外,甚至有些訝異:這麼多年了,他還在堅持,堅持選擇站在眾人的對立面,站成一面鏡子,或是窗戶,很孤獨,很叫人難忘。在這之前,他曾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出現在《地球上的星星》裡(2007),也曾作為一名國家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出現在《三傻大鬧寶萊塢》裡(2009)。

 

教師。學生。父親。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從2007年到今天,阿米爾·汗用了十年的時間,分別從教師,學生,父親三個主體的角度,完成了關於印度教育的反思與探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美麗的野心,且成功地實現了。

 

我想,印度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這個國家允許有阿米爾·汗的成功,允許他在世界面前抽打國家教育的臉面,甚至是扒開筋骨做無情的嘲諷。如果我沒猜錯,印度的影業部門,或許會藉由這「教育三部曲」,在不久的將來給阿米爾·汗頒發終身成就獎。

 

這樣的電影,我們一部也沒有。這並不遺憾,遺憾的是未來10年,百年,我們或許都不會出現這樣的電影。當然,這和技術沒有關係 ,關鍵的是我們正漸漸失去這樣思考和表述的能力。誠如,《摔跤吧爸爸》觀後,會有國人抱怨「爸爸對女兒的簡單粗暴」。

 

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或許應該想想:那或是我們自己扭曲了太久了的緣故。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思想的能力,那就謙虛地看看他人是怎麼思想的。

 

 

2

 

「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阿米爾·汗一邊使勁挖土播下一顆花的種子,一邊對身邊的女孩說,滿臉的焦灼。這是阿米爾·汗在《地球上的星星》中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鏡頭之一。「他的目光在呼救。」「我擔心他會很快崩潰。」作為代課的美術老師,在第一堂課後,阿米爾·汗在男孩伊翔的沉默中讀到了這些,而在此之前,男孩不為老師和父母理解,深深地陷入了成長的孤獨中,而父母在學期中臨時將他送去寄宿學校,更是讓他將最後一點反抗也放棄了。

 

什麼是孤獨?什麼又是成長的孤獨?

 

孤獨一事,在我們這個群體裡,連大人也是很少提及的,更何況是孩子?那天午間吃飯時,我問一個大半生都在教書的同事:「這麼多年來,你想想,一個孩子是否也有著不接受教育的權利?準確地說,是否也擁有著選擇接受什麼樣教育的權利?」他沉默了好一會,點頭默許。「而事實上呢?」他不再點頭,長時間的沉默橫在我們之間。

 

這就是孩子的孤獨。這就是孩子成長中的孤獨。同樣作為一個教育的主體,他們不僅無從選擇,甚至連表述的途徑也沒有,至少是無人傾聽,無人理解。具有讀寫障礙的伊翔幾乎被所有人抱怨和嫌棄,甚至於父母都覺得他淘氣,不用心讀書……大家都盯著了孩子的缺陷,卻對他卓越的想像力和豐富的美術表現力視而不見。

 

「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影片有時候更甚於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當伊翔父親堅決地以為孩子是態度不好而將他送去寄宿學校「管教」時,未曾想到將孩子最後一點反抗意識也消滅了,孩子不說一句話,更要緊的是,他也不再畫畫,失去了最後一點表達途徑的他陷入了更深的恐懼和孤獨。

 

所有人覺得他笨,所有人都覺得他就是「問題」的所在,卻只有一個主業在智障學校的代課老師讀懂了他,讀懂了他的「不同」。這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為什麼老師們看到的「不同」都被歸結成了「笨」,「不認真」,「態度不好」等各種問題?

 

為什麼?是老師們笨嗎?是老師們壞嗎?

 

不是。是老師們在一種體制下不自覺中秉持了一個單一的標準,在這樣一個標準下,所有的孩子都讓一網打盡,無一倖免。甚至有老師警告作為代課美術老師的阿米爾·汗:「我們這可是正規學校,我們培養的可是祖國的未來,別把你在智障學校的那一套帶到這裡來。」

 

而認識到並改變了孩子一生的,正是這樣一個代課老師。這是似乎是一個隱喻:在巨大的教育體制下,依靠老師自身的自覺與反省似乎不太可能,老師們自身就是這種一種教育結下的果實,最終又成為這種教育的施加者。可怕就在這裡:當一個個孩子湮滅了,錯失了,我們卻找不到兇手是誰。

 

應該為寄宿學校的那位校長點讚,他聽從了一個代課老師的建議:允許一個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採用口試,並為這個有著繪畫天賦的孩子搭建了一個建立自信的比賽平臺,最終,大家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

 

曾經那個令無數人頭痛的「問題」孩子,只是有著「不同」的特質而已,而這個「不同」如果得到了尊重,這個世界便會更添一份色彩,一如同樣具有讀寫障礙的畢卡索,愛迪生們。

 

現實中的我們,似乎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裡,無法克服標準答案,平均分,優秀率的困擾,然而細細想想,這並不是我們看不見「不同」的理由。最終,校長宣布阿米爾·汗飾演的代課老師成為學校的正式老師,讓我看到了理想中的教育寬容與無限可能。

 

應該相信,會有理想照進現實的時候。

 

3

 

《地球上的星星》,是阿米爾·汗以一個教師的形象站在了眾人的對立面,更準確地說,是站在了同行以及家長的對立面,在眾多的質疑,甚至是嘲笑聲裡,做著孤獨的堅持。

 

這樣的孤獨,我們同樣可以看作是「成長孤獨」,是屬於一個教師的「成長孤獨」。現實中,我們有多少這樣的「成長的孤獨者」呢?如果你正在堅持,我為你點讚。

 

阿米爾·汗再一次站在眾人的對立面,則是在《三傻大鬧寶萊塢》(2009)中以一個國家工業學院的學生形象,他帶頭「起義」,領著「二傻」和「三傻」公然對抗國家成熟而又僵化的教育體制,在巨大的國家機器面前,他們三個無異於汪洋中的三葉扁舟。

 

然而,正是這微小的力量,讓僵化的教育體制捉襟見肘,醜態百出。然而,如果僅僅如此,未免顯得淺薄:「三傻」並不為反抗而反抗,只是為著自己小小的堅持而已,也就是我在前文中問教育同行的那個問題:準確地說,孩子是否也擁有著選擇接受怎樣的教育的權利?

 

如果說,《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伊翔全憑著遇見一個好老師的運氣,那麼阿米爾·汗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所要詮釋的,是一個學生的自覺,以及這種自覺帶給自己的無限可能。事實上他們成功了:大傻去了一所偏遠小學教書,完成了工業設計的啟蒙教育和自己的創新設計;二傻去了叢林,做了自己喜歡的動物攝影師;而「三傻」也終於擺脫了生存的恐懼,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尊重……

「只要你勇敢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找上門。」

 

這句頗具理想主義的臺詞,便是「三傻」直面孤獨的勇氣與力量:有時候我們無所適從,是因為我們缺失一些基本的相信,從而會心甘情願地把自己交給一個制度,交給一場看似公平實則你死我傷的競爭,交給一個看似明白卻又模糊的未來……

 

阿米爾·汗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最大的理想主義在於:如果從上至下的教育變革無法實現,那麼為什麼不自下而上地改變自己,做一個懂得選擇與堅持的學生?電影的結局,是作為國家工業學院院長的「病毒」,將象徵著智慧的太空筆交給了「大傻」,這也正是印度這個民族可愛的地方吧:

 

「不可能你什麼都是你對!」院長最終對他的反抗者心悅誠服,最大的原因或是三傻用他們的所學成功地挽救了院長的家人,同時卻也不忘指出大傻關於太空可用鉛筆的錯誤。雖說。這可看作是留住體制教育顏面之舉,卻又難道不比「我們怎麼會錯?我們怎麼能錯」這樣的體制潛意識可愛得多?

 

 

4

 

2009。2017。

 

阿米爾·汗用了八年的時間,再次回到世界面前。這一次,他以一名父親的形象,以更為堅決的態度站在了全部人的對立面——家人,村人,同行,以及現行的體育教育制度。

 

今天的課堂上,三年級的孩子問我「頑固」與「頑強」的區別,我遲疑了片刻,終是沒有說出這樣的話來:有時候我們眼中他人的頑固,不過是我們自己的狹隘與偏執而己,比如這位矢志要將一雙女兒訓練成世界第一摔跤手的父親,他的頑強便是所有人眼裡的頑固。

 

這是一次必要而又危險的旅程。

 

此前,阿米爾汗已經完成了「老師」和「學生」兩個視角下的教育觀,這次的「父親」形象便不是偶然。然而這個以印度女子摔跤之父為原型的故事並不好講,稍不留意就會講成了「為國爭光,民族脊背」的主旋律。

 

最終,我們看到了一個生動深刻的父親,而非一個國家背景下的符號,這正是阿米爾·汗的魅力所在,在這個故事所有允許虛構的部分,他「頑強」地完成了一個「父親」視角下的教育觀:

 

「孩子,我不能時刻保護你,我只能教會你如何去戰鬥,剩下的得靠你自己。」

 

這句話,在大女兒世界金牌爭奪戰中的最後關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們的目光很自然地被湮沒在洶湧的勝利情緒中,忽略了這樣一份近乎原始的教育理念:對一個父親來說,真正的愛與呵護,是要教會孩子如何變得強大,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人生。這和動物界的狩獵傳承並無區別。事實上,金牌的榮耀很快就會消散,而孩子們已然知道如何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而這樣一份樸實理念的實現,並不容易,以至於要和全世界對抗:村人的偏見,鄉間的宿命,以及現行體育教育體制的侵襲,功名的誘惑。任何一個環節,稍稍地不夠堅定,都可能讓自己飛灰煙滅。故事中,體育學院的教練為奪取獎牌,讓大女孩換取更低級別的比賽,這樣的利弊權衡之道,在我們的身邊,有著多麼熟悉的味道……

 

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很不容易,但絕對值得一試。「父親」阿爾米·汗和「母親」商量,要用「一年」的時間來賭命運,而現實中的許多家庭,想都未曾想,便投降了。寫到此處停一下,想一想:如果真有社會淪陷這一說法,那麼是不是從家庭開始的?更準確地說,是從「父親」開始的?

 

有國人看過影片後,批判「父親」簡單粗暴,將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女兒身上。這種「自由」的言論同樣是那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當我們談論自由的時候,可曾知道什麼是自由?

 

前不久轟動全國的「學而思」事件,豈不讓人困惑:如今時代發展,選擇眾多,爸爸媽媽們自由了嗎?一個培訓機構,竟然控制了大半個中國家庭的情緒,為什麼?相反,在我們這個原本有著深遠家族文化傳承的社會體系裡,「父親」這個形象曾是教育的中流砥柱:傅雷之於傅聰,啟超之於梁家的眾多優秀子弟……

 

教書多年,甚是感嘆:我們的眾多家長,父親那一輩能傳承予他們的已然很少,而他們能傳給孩子的,就更少了,也無怪乎「學而思」這等現象能侵蝕全國了。

 

在那樣一個女孩子沒有更多選擇的社會大背景下,父親的「簡單粗暴」,是獲取自由的途徑之一,而「摔跤」只是一個隱喻。這樣頑強的父親,這樣樸實的教育,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與呵護。不知道這一點,我們的「自由」論者們能否感同身受?

 

5

 

《摔跤吧爸爸》的上演,阿米爾·汗的「教育三部曲」已然自成體系。對於中國千千萬萬家庭和教育從業者來說,他的價值幾何,大家可以自己掂量。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繼續當一個吃瓜的群眾。

 

那天,一個老朋友請我一起吃午飯,同桌的還有他正讀高一的女兒。說及如今的語文考試離奇古怪,會問到某某場合,某某拿著的扇子上寫著某幾個字。家長緊接著說了一句:以後碰到這樣的題,直接放棄好了。

 

我聽了,如雷貫耳。那令我們不自由的,讓我們放不下的,究竟是些什麼?

最近的文章

1,五月風     2,聆聽身體     3,與晨

E N D

慢慢不是一種速度,時光從未拋棄過一隻蝸牛

關注生活細節,關注「木可的慢時光」

muketime

相關焦點

  • 「阿米爾·汗和他的朋友們」主題見面會在京舉辦
    憑藉紮實的敘事和笑中帶淚的劇情,《神秘巨星》感動了無數觀眾,獲得媒體、影評人給予一致認可,在貓眼、豆瓣、時光網等權威評分網站上收穫超高評分。  1月23日,由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和1905電影網主辦的「阿米爾·汗和他的朋友們」主題見面會在京舉辦,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攜《神秘巨星》主創,導演阿德瓦·香登和女主塞伊拉·沃西與觀眾近距離互動。
  • 關於阿米爾·汗和他的種姓以及穆斯林身份 by 胡笳
    神油君提的問題是,有人問他這麼一個問題: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阿米爾汗很多人說是婆羅門。可他又是穆斯林,種姓不是印度教的麼?那阿米爾汗這個所謂的婆羅門是有問題的嗎?  說實話,這是一個典型問題也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它觸及了印度社會的一些根本性問題。
  • 阿米爾汗為何可以肆無忌憚地反對種姓制?看看他的出身就知道了
    阿米爾汗先生是印度的「國寶級」演員,他的很多作品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印度往事》都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作品,米叔不僅演技精湛,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顆追求真理和正義的心,長期以來,他都是種姓制度最有力的批判者之一。
  • 鄧超英語進步了,阿米爾汗餵他吃皮蛋滿臉幸福感
    1月22日晚,鄧超微博曬出一個與阿米爾汗吃皮蛋的視頻,並配文:「皮蛋好吃嗎?」視頻中,阿米爾汗與鄧超共同品嘗半塊皮蛋,面對如此獨特的中國美食,阿米爾汗顯的格外喜歡。一直說著:「好吃,好吃!」兩人在一起吃飯,鄧超用盤子託著個皮蛋,然後跟阿米爾汗聊天,鄧超說這是一個皮蛋的故事,讓阿米爾汗吃!阿米爾汗還伸出大拇指給我們看,真是挺好吃的,之後他還親自餵鄧超吃。
  • 阿米爾汗:印度電影的傳奇
    雖然你們很多人都知道他也都喜歡他,但是,今天小妹想給你們好好安利一下這個印度國寶級的男神:阿米爾汗。小妹第一次知道他是在高中一次語文課上,老師提到《三傻大鬧寶萊塢》裡面蘭徹對「課本」的解釋,後來就看了這部電影,這也是第一次看阿米爾汗的電影。
  • 和阿米爾汗分享吃皮蛋,鄧超用完了一輩子的英語
    1月22日晚,鄧超曬出一個與阿米爾汗吃皮蛋的視頻。兩人坐在一桌,像是在吃火鍋的樣子,視頻中,鄧超給阿米爾汗端來半塊皮蛋,想讓阿米爾汗嘗一下中國的特色美食,阿米爾汗吃了一口後,面對如此獨特的中國美食,顯的格外喜歡。一直說著:「好吃,好吃!」然後他把另一半分給了鄧超,兩人共同分享半塊皮蛋。
  • 《Dangal》曝光阿米爾·汗減肥幕後特輯
    時光網訊 阿米爾·汗為新作《Dangal》幕後花絮近期播出,51歲的阿米爾·汗扮演傳奇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為了真實還原劇中人物阿米爾·汗決定先增肥,然後像摔跤手一樣減肥。於是他先暴增了28公斤達到97公斤體重脂肪高達37%。
  • 《神秘巨星》:迫不及待為最「油膩」的阿米爾·汗打電話!
    《神秘巨星》是部非常阿米爾·汗的電影,但是其實也非常不阿米爾·汗,至少在我印象中,他是第一次演出這麼「油膩」,甚至有點自毀形象的角色,但是不變的,依然是那個始終滿懷著關切與愛,尤其是對深受不公待遇的印度女性的阿米爾·汗。
  • 阿米爾汗:一個敢於揭露社會黑暗一面的演員
    阿米爾汗,印度演員,被人們稱為印度良心相信大家對阿米爾汗的認識應該是在《三傻大鬧寶萊塢》當中,主人公蘭徹敢於打破傳統的教育體制,鼓勵人們要大膽創新,他的好友法漢和拉杜也是在他的鼓勵之下年輕時的阿米爾喜歡上了鄰居家的女孩芮娜,因為彼此間信仰的宗教不同,兩人便偷偷結婚,回到家裡便裝成沒事發生的樣子,後來因為芮娜姐姐發現她有點奇怪,這門婚事才被公開。現實中的阿米爾也是主張對社會做出貢獻,他和現任妻子基蘭一塊組織水資源的募捐活動,還親自到現場跟村民一起幹活。
  • 阿米爾汗中國行學打麻將 好友王寶強成「牌友」
    阿米爾汗在翻譯指導下成功「開槓」。王寶強以聖誕老人造型現身阿米爾汗新片。米叔童年照。曾入選《時代》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據香港媒體報導,印度影壇巨星阿米爾汗(Aamir Khan)最近為了宣傳新片而再次來到中國,除了出席多個宣傳活動之外,向來熱愛中國文化的他日前更直播打麻將,雖然是初學者,但在旁邊中國翻譯教導下學會了「開槓」!據知阿米爾汗的中國好友王寶強都有到場打牌,並講:「米叔是你輸了。」超級搞笑!
  • 阿米爾汗為中國剪輯「特供版」《印度暴徒》
    時光網訊 由印度演員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動作冒險喜電影《印度暴徒》將於12月28日在國內公映。該片描述了18世紀末一夥被稱為「印度暴徒」的起義者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傳奇故事。阿米爾·汗在電影中飾演一名江湖無賴,他在英國殖民者和印度暴徒之間左右逢源。
  • 阿米爾·汗:為了電影,傾我所有,盡我所能
    塔希爾·海珊沒想到的是,這小子日後不僅沒有成為科學家或醫生,反而循著他的足跡,開啟了印度電影史的一個個時代。孩子的名字是阿米爾·海珊·汗,又名阿米爾·汗。阿米爾·汗自懂事以來,就看到許多人拿著本子,和父親聊故事。小阿米爾·汗一聲不響的坐在旁邊,饒有趣味的聽著故事。後來阿米爾·汗才知道,這些叔叔和父親聊的是劇本。
  • 阿米爾-汗新片中國首映 跪坐觀看粉絲跳印度舞
    阿米爾-汗新片中國首映。聽聞粉絲要為自己表演歌舞,阿米爾-汗十分尊重地跪坐在舞臺一側觀看,最終在導演「攛掇」下加入到跳舞行列,現場表演寶萊塢的載歌載舞。  即將於5月22日在中國內地公映的《我的個神啊》由著名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導演拉吉庫馬爾-希拉尼與阿米爾-汗再度聯手合作,此次劇組特地來到中國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
  • 阿米爾-汗:我是成龍死忠粉 被中國粉絲感動
    因為文化差異和引進位度的原因,中國內地的觀眾直到《三傻大鬧寶萊塢》上映,才開始認識阿米爾-汗這位印度「天王級」男演員,並親切地稱呼他為「米叔」。據悉,他21歲的時候愛上了鄰居家的女孩,但由於宗教原因(女孩是印度教徒,阿米爾是穆斯林),兩方家長都堅決反對這樁婚事。但是兩個年輕人不但私奔成功,而且還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段佳話甚至常常被印度政府拿來當作印度教和穆斯林和睦相處的典範。而《我的個神啊》恰巧也是一個宗教與愛情交織的故事,影迷因此戲稱這部電影與米叔羅曼史「神同步」。
  • 阿米爾汗獲贊"完美橡皮人" 新片首曝中文預告片
    同時,阿米爾·汗也是著名的「完美主義先生」其精湛的演技和敬業態度也是廣為人知。他曾在《三傻大鬧好萊塢》中以44歲的「高齡」出演一位18歲的大學生,並且在《我的個神啊》中嘗試了肌肉型男外星人演出。如今在寶萊塢年度壓軸巨製《Dangal》,阿米爾·汗迎來新的挑戰,他在這部電影中以三種身材亮相,完成了華麗變身。
  • 阿米爾·汗的個人電影史,卻折射出印度的社會發展歷程 | 讀書
    爸爸》的主演阿米爾·汗的第三人稱傳記,該書順著時間,通過多位影視從業者向我們解開印度片的變化發展。阿米爾·汗出生於電影世家,8歲時就坐在家裡,聽那些上門的編劇導演們向他的製片人父親講述自己的劇本,這是他的電影啟蒙。同一年,他就出演了伯父的《西方的回憶》,成為令人矚目的童星。
  • 阿米爾汗堪稱印度良心,演二代的他8歲從影,比起電影還要更傳奇
    在國內,無論你和誰聊起印度演員,阿米爾·汗這個名字可以說是重磅級別的存在。作為印度國寶級演員,米叔出品,必屬精品。阿米爾·汗儼然已成為「印度良心電影」的代名詞。甚至有人說:有一種電影,叫「阿米爾·汗電影」。他一個人承包了寶萊塢的所有個性標籤,印度國寶演員阿米爾汗的誕生之路,天才.
  • 被兄弟和妻子起訴,眾叛親離,《神秘巨星》阿米爾汗身份有何寓意
    近日,印度著名影視製作人阿米爾汗再次帶來一部高口碑電影《神秘巨星》。這是阿米爾汗繼《摔跤吧,爸爸》後與塞伊拉·沃西的又一次合作,也因此影片堪稱《摔跤吧,爸爸》的姊妹篇,更是被網友改名為《唱歌吧,媽媽》。
  • 鄧超和阿米爾汗親密吃皮蛋,秀英語用盡一生詞彙量成亮點!
    1月22日晚上,跑男團隊長鄧超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鄧超宴請印度實力男神阿米爾·汗吃飯,兩人吃的是很有中國特色的火鍋,有趣的是鄧超和阿米爾·汗同吃半個皮蛋,還配文「皮蛋好吃嗎?」阿米爾·汗是一個改變印度的演員,他的代表作品有勵誌喜劇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犯罪動作電影《幻影車神3》,奇幻喜劇電影《我的個神啊》,而他的《摔跤吧!爸爸》更是創造了印度電影史上的票房之最,並且成為「2017年奧斯卡」新成員。
  • 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阿米爾·汗勵志又催淚
    阿米爾·汗憑藉《摔跤吧!印度摔跤冠軍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退役後,一直遺憾自己未能給國家贏得一枚世界金牌,於是將希望放在孩子身上。但他接連生了四個女兒,深感被命運捉弄。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女兒非常有摔跤的天賦,於是開始了對兩個女兒的魔鬼式訓練。   摔跤運動在印度民間很流行,但女孩練摔跤會被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