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火了象山影視城成為熱門「打卡地」
近期最熱門的電視劇是什麼?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絕對「當仁不讓」。該劇「低調上線」沒多久,就迅速被觀眾追捧。而這部現象級爆款劇又是在寧波象山影視城「誕生」的傑作!
2016年年底,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主任陳建瑜和著名導演曹盾,在北京百子灣會面,討論籌拍一部電視劇,即當下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在陳建瑜誠意拳拳下,這部劇的拍攝最終花落象山影視城。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該劇98%場景在影視城的唐城拍攝,即劇中的「長安城」。
「唐城專門為拍攝《長安十二時辰》所建,由劇組方和影視城合作投資5000萬元置景。」陳建瑜介紹,唐城佔地面積71.22畝,由65幢唐代的典型建築組成,包括萬泉宅、霍寨、景教、古代坊牆等,「整個唐城設計、建造由劇組方負責,要求風格和象山影視城的整體規劃協調統一。」
為精益求精,劇組在開拍前花了7個月時間精心設計搭建場景、打磨道具,並參考了古代長安城的地圖和史料,最終展現了一百零八坊的有序、整齊和對稱,再現了大唐「九重城闕」和「千乘萬騎」的磅礴氣勢。有網友一一考證了唐史有據可查的市坊、樓閣、土路、水渠、門板、屏風、水井等細節樣貌,為唐城的高度還原點讚。
四四方方、古韻十足的唐城,成為象山影視城繼神鵰俠侶城、春秋戰國城、民國城之後的「第四座城」,大大完善了影視拍攝場景,豐富了漢唐時期的題材選擇。
「唐城建成後,歸影視城統一使用、運營,有劇組來取景拍攝,我們會和原來的投資方進行收益分成。」陳建瑜告訴筆者,《長安十二時辰》拍攝完畢後,相繼有「捉妖記3」「帝王業」等劇組「垂青」唐城。目前,唐城已接待拍攝劇組20餘個,總收益100多萬元。
由於拍攝「檔期」不斷,唐城目前未對遊客正式全面開放,但劇迷們早已對這座城心生嚮往之情,「我要去唐城打卡」的呼聲日益高漲。據統計,《長安十二時辰》開播僅一周時,象山影視城百度資訊指數已同比增長201%,環比增長高達1766%。「以前去外地介紹象山,會說《琅琊榜》《羋月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是在那裡拍的,今後還要再加一部《長安十二時辰》。」象山市民小吳笑言。
借力熱門影視IP效應,影視城前段時間組織部分文旅達人、劇粉到唐城「探班」。踱步城內,西市、望樓、靖安司、平康坊等劇中場景一一呈現在眼前,仿佛置身於長安城24小時發生的傳奇故事內,粉絲們欣喜不已,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剛才我們看到的那個場景,就是劇中西市宏偉的畫面,太震撼了。」粉絲張瓊瓊說。
同時,為豐富影視旅遊產品,進一步提升知名度與影響力,影視城於7月15日至9月1日期間,特地推出「穿漢服,探案唐城」活動:凡身著漢服的遊客,可暢遊打卡唐城。「將來唐城向遊客全面開放後,將迎來穩定可觀的收益。」影視城相關負責人對此信心滿滿。
圍繞影視,回歸影視,並通過影視劇帶來的附屬價值催熱旅遊。象山影視城已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半年,景區門票、商貿和影視拍攝等營業收入6268萬元,同比增長34%,其中門票收入5370萬元,同比增長50%。
(責編:張麗瑋、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