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那年花開月正圓是目前正在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在劇中沈家丫環勸二少爺沈星移多吃飯時, 竟然說: 要不你再「喝」點麻食子,那麼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的麻食子是什麼東西呢?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提到了一款美食麻食子,就是關中人常吃的麵食,麻食子就是陝西的一種特色傳統食物,那麼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的麻食子怎麼做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的麻食子是什麼東西
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因此該劇中所提到的麻食子就是陝西的一種特色傳統食物。
麻食是關中人常吃的麵食。它是用水面擀成圓片切條,再切成小方塊,用大拇指搓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稱「貓耳朵」。另外將肉類、豆腐、紅白蘿蔔切丁配以黃豆、木耳、黃花、蔥花等炒好備用。水沸將麻食下入鍋內,摻以炒好之菜,煮熟即可食用。吃時調以香菜末、油潑辣子、醬、醋等,尤美味可口。
元代忽思慧撰《飲膳正要》裡就記載有麻食。他說:「禿禿麻食,一作手撇面。以面作之。羊肉炒後,用好肉湯下,炒蔥,調和勻,下蒜醋香菜末。」又明朝人所輯著的《居家必用事類大全》裡也說:「禿禿麻食,又名禿禿麼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劑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據以上文獻,說明在元明之際,麻食已經流行,而且是回族人的食品。麻食一詞,可能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當時麻食做法,與今無異,而且可以煎炒或加菜調酸湯食用。
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的麻食子怎麼做
材料:麵粉、西紅柿、黃豆(熟)、時令蔬菜、鹽、油
1、和面,把麵粉放到一個較大的容器中,加入適量清水開始和面,面不要和的太硬,稍微軟一些,太硬不好搓,太軟則粘手。面和好後,揉光,醒二十分鐘。
2、趁醒面的時候,把其他材料先清洗好:西紅柿先用開水燙一會,去皮切丁,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時令蔬菜,洗淨。
3、擀麵,把麵團擀薄成1cm左右厚的麵餅,再切成1cm寬的麵條,切好的條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滾成圓柱,然後再均勻切成小面丁。
4、案板上撒麵粉,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輕微摁一下,借著摁勁輕輕搓一下,面就會捲起來,貓耳朵的樣子的麻食就做好了。
5、鍋中加水煮開,然後下麻食煮好,撈起備用。
6、做湯,將西紅柿在鍋中炒成番茄醬的樣子,然後加入足夠的水,水煮開後加入自己喜歡的蔬菜、調味料。
7、將煮好的麻食、黃豆一起倒入鍋中,攪拌均勻,滴幾滴辣椒油,就可以吃了。
麻食子是哪個位置的特色
甘肅徽縣麻食是用麥粉和成軟麵團,每次掐一小點,用大拇指搓片後捲成一個個小海螺狀,在開水中煮熟,撈入碗中,澆上臊子,調入佐料即可食用。特點是入味、滑爽、易消化。還可做成炒麻食、燴麻食等。
麻食(麻什)是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賈平凹先生在《陝西小吃小識錄》稱作「圪咜」(陝北語),關中人稱作麻食、貓耳朵。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