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10歲的柬埔寨男孩狂飆15種語言向遊客兜售商品的視頻火遍網絡。視頻由一位馬來西亞遊客拍攝,只見一個黑黑瘦瘦的柬埔寨男孩流利地展示著漢語、英語、法語、日語、泰語、西班牙語、廣東話等十幾門語言的對話。他發音精準,對答如流,而且各種語言間切換自如,不僅讓人驚呼「簡直是語言天才」!
視頻在網絡火起來之後,這位天才男孩也一夜成名,受到了廣泛關注。他應邀到北京旅行並學習歌唱。可以說是學習改變命運的勵志典範了!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小男孩表示他並沒有系統地學過外語。這麼多門語言都是在賣東西的過程中跟遊客學來的,這讓苦學十幾年外語依然是廢柴一枚的小夥伴情何以堪啊。
那麼這位自學成才的小哥究竟有什麼訣竅呢?小編認為除了其本身高超的語言天賦之外,還有以下兩點非常重要。
語言環境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苦惱:明明考過了四六級,成績也不錯,但真正需要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卻怎麼也張不開口。或者頂多只能蹦出一些零碎的單詞,連不成句。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語言環境,因而不能真正地把外語用起來。
與他們相比,柬埔寨小哥每天都在與各國遊客交談,擁有良好的交流環境,學到的都是最地道的口語表達。我們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他會說的都是跟商品價錢有關的句子。為了做生意,他不得不盡最大努力與遊客溝通,宣傳自己的商品,解答遊客的各種問題,這個過程中他的口語能力自然而然就有了很大的飛躍。
所以我們也要儘可能地多為自己創造語言環境,比如通過網絡與外國人交流,或者出國旅遊都是不錯的選擇。
現實需求
小男孩學外語是為了販賣商品,這是他謀生的唯一手段。為了討中國遊客歡心,他甚至還改編了《我們不一樣》的歌詞,這些行為都帶有很強的功利性,也實實在在能為他帶來現實利益,而這正是不少學外語的人所缺少的。
很多人純粹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外語,一旦通過了考試,頓時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以前的那些努力也就不了了之了。小編從來不認為學習與賺錢是相互矛盾的,兩者完全可以結合起來。如果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找到一些翻譯的工作,體會到用外語來賺錢的樂趣,那麼動力自然倍增啦!
比如小編認識的學日語的小夥伴,學到一定的水平後,就靠幫代購翻譯商品介紹來賺點小錢,這就是學以致用的典範嘛!
所以說學外語真的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難,它其實是很現實的一件事。我們的目標就是為了使用它,讓它變成自己交流的工具,所以學習的方式不妨更「簡單粗暴,直奔主題」一些。大家覺得柬埔寨小哥的故事是不是對我們有所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