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冉 德州報導
12月1日,記者從德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陵城區委區政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居民生活環境,以打造宜居陵城為工作重點,因地制宜,在城市周圍建成一座佔地200畝的人工溼地公園,該溼地精心設計,將「親水性、實用性和觀賞性」有機結合,打造成集淨水、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城市樂水公園,徹底改變了荒草叢生、蚊蟲亂飛、水體黑臭的現象。在改善周圍生態環境的同時,經濟效益、景觀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提升。
記者了解到,陵城溼地公園是垂直潛流與表流相結合的國際標準建設而成的複合人工溼地,其中潛流溼地45畝、表流溼地38畝,剩餘為河道型溼地和護城河沿岸生態修復帶。溼地主要建有潛流人工溼地、表流人工溼地、挺水植物塘、沉水植物塘、引水渠、布水渠、生態島跌水堰、溢流堰、圍堰、土建道路、房建、園林綠化及溼地配套工程等,進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出水水質優於Ⅳ類標準,可直接進行中水回用,用於農田澆灌。
溼地公園種植喬木種類27種,1000餘株,草本灌木33種,佔地7.5萬平方米,搭建人工水草1.8萬平方米。對增加周邊空氣溼潤度、含氧量,淨化空氣品質起到良好作用。
同時,根據群眾需求,陵城區人工溼地公園不斷完善和豐富,增添了大量健身器材、籃球場、兒童樂園等多種場所。如今的溼地公園成為了周邊居民茶餘飯後休閒娛樂必去不可的地方。攬勝亭下鬥棋、木棧道上賞水、健步路上鍛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每逢周末,更是親子活動的好去處。回想幾年前這裡就是一條臭水溝,連接一座荒廢的池塘,魚蝦不長,蚊蟲成群,周圍的居民相繼搬離。幾年時間臭水灣變成了大公園,這是住在周圍的老百姓做夢也不敢想的事情,溼地公園變成了香餑餑,周圍閒置的院落,又重新熱鬧起來,附近的村莊一躍成了陵城幸福指數最高的地區,談起身邊生活環境的改善,大家紛紛伸出大拇指點讚。
此外,陵城區人工溼地公園因其深度淨水作用及豐富的植被而擔任了一項更為重要的任務——生態環境教育實踐基地,目前已連續三年開展包括溼地水質淨化科普、青少年保護環境教育、生態環境法制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為主題的多種參觀教育活動,參與人數達到2000餘人(次)。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各種生態環境教育需求,讓人們近距離的感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據了解,2016年以來,陵城區始終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各級人民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把切實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舉措。堅持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汙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全面加強環境汙染防治。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提高百姓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