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區少年宮暑期託管千名孩子
唱歌、跳舞、學古箏、畫畫、練書法……和城市裡的孩子一樣,陳碩在香山社區少年宮度過了一個充實的暑假。和陳碩一樣的,還有香山地區的1000多名孩子。
「早晨上班之前,我們送她來少年宮,上下午各兩節課,中午有午餐,孩子挺愛來這兒的。」陳碩的父母是上班族,家住四王府社區,離香山社區少年宮就10分鐘的車程。他們白天要上班,孩子放暑假了沒人看管,得知少年宮暑期開放,可以免費給孩子們上課,他們就把孩子送來。在這裡,孩子白天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做遊戲,晚上等爸爸媽媽下班了再接回去。
暑假把孩子放哪兒?這曾是香山地區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香山社區少年宮成立了3年,旨在為社區的兒童提供免費的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香山街道工委副書記陳熙告訴筆者,香山地區由於地理交通和經濟條件的限制,本地的孩子想要參加各種假期活動和興趣培訓,要奔波到幾十裡之外的城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0年7月份,香山街道辦事處成立了這家社區少年宮,當時也是全國第一家面向社區的完全公益型青少年宮。
從啟動至今,香山社區少年宮已經舉辦了5期寒暑假培訓班和50餘期周末培訓班,推出古箏、國學、英語、書法、聲樂、美術、舞蹈、電腦、科普、手工藝製作等科目的教學,共百餘次課,共計有近萬人次的青少年兒童參加了教學活動。今年暑假,就有1000多名孩子由少年宮託管,在少年宮裡免費學習唱歌、跳舞、古箏、畫畫、書法等。
為了讓孩子們在少年宮學到真本事,香山街道的工作人員通過親戚、朋友四處打聽願意免費來少年宮教孩子們的志願者。
範萍萍就是這其中的一個,她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古箏系,雖然自己在市裡開的藝術學校也很忙,但聽說香山有這麼一個為孩子免費教學的地方,她第一個就報名了。
「我家也住在香山地區,小時候我到市裡的少年宮學琴,坐車來回要4個小時。」這個暑假,範萍萍在香山少年宮開了18個班,她的學生從6歲到12歲,每個孩子的基礎不同,她就為他們分別開設了不同的課程。
像範萍萍一樣的還有10多位志願者老師,他們有的是退休幹部,有的是在職的教師。每周他們都抽出自己的業餘時間,來到少年宮教學。
現在,少年宮除了暑期班,還開設了周末班,許多香山地區的居民都把孩子送到這裡來學習,現在已經有了3000多名學生。
據悉,海澱區今年將在全區建立鄉村少年宮聯盟,推動23個城市學校少年宮和7個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形成區域少年宮聯盟。今後,海澱區的未成年人會有更多的校外活動場所。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