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5日,
鬥門美食文化節
將在鬥門市民公園舉辦!
共設展位逾150個!
鬥門轄區內井岸鎮、白蕉鎮、
鬥門鎮、乾務鎮、蓮洲鎮
白藤街道等五鎮一街的本土美味,
看見形,聞到香,品得味,
是舌尖上的饕餮享受。
今天本俠就帶大家看看,
在井岸都能嘗到哪些鬥門味兒!
井岸鎮
在鬥門區五鎮一街中,井岸鎮位於中部核心位置,靠尖峰山、臨黃楊河。井岸鎮前身是井岸村,清乾隆年間由陳、何、黃三姓聚居的3個自然村組成。鬥轉星移,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井岸鎮逐漸形成以益利大酒樓為「名店」、以本土美食況味、坊間小吃為系列的井岸味道,讓人縱情體驗從舌尖到心底的煙火氣息。
益利大酒樓
本土美食、百味海鮮。
20多年來,益利大酒樓先後獲得「全國放心餐飲十佳企業」等眾多稱號,成就享譽遠近的餐飲名店。
1
秘制重殼蟹
益利大酒樓的出品,第一是秘制重殼蟹,曾經獲得2002年首屆珠海市「十大名菜」。
「『秘制』是說這道出品的醬料,由老闆研發。」益利大酒樓行政總廚黃國明介紹,秘制重殼蟹就是憑藉這款「秘制」醬料而生百味。
重殼蟹:鹹淡水交界處生長的蟹中珍品,長有硬軟兩層殼,蟹體豐滿、肉厚膏黃。多為野生,數量稀少,因而彌足珍貴。
鬥門有美食,鹹淡水交界的獨特地理位置是主要緣由之一。正如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所言,鬥門區有著不可複製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此外,海鮮和河鮮這些優質的本土食材,本地廚師對飲食文化的堅守和發揚,成就了鬥門的煙火至味。
品嘗秘制重殼蟹,蘸上獨有的秘制醬汁,細品慢嚼,嫩滑鮮野、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尤其是軟殼,彈牙、爽口。「蟹上席,百味淡」,重殼蟹上席,百味就更淡了。
2
豉油皇焗白鴿魚
第二道出品:豉油皇焗白鴿魚。「做這道菜,不開魚肚,魚膽完好保存下來。」黃國明表示,要從白鴿魚的魚頭開始吃,連同小魚膽一同嚼食。苦涼、甘香油然而生、回味無窮。據說,白鴿魚的魚膽具有消食、止癢、化痰等效用,是上佳的膳品。
白鴿魚是鬥門特產,是漁民對白花魚的美稱。這條魚有些與眾不同,喜歡逆水而遊、溯江而上。成就的菜品味野而不含腥,肉韌而不梗麻,口感極佳。
3
農家四寶
第三道出品與鬥門「四寶」有關:即芹菜、蓮藕、粉葛和淮山。益利大酒樓選擇四種食材推出的農家四寶,既營養又健康,符合現代人的飲食規律。
目前,益利大酒樓正在積極籌備,已經列出參展食品明細:出品類包括清蒸大閘蟹、椒鹽瀨尿蝦、蜜汁燒雞亦、咖喱蘿蔔牛雜、鬥門瀨餈水、特色執狗仔;點心類包括特產雞仔餅(鬥門區級非遺)、脆皮菠蘿包等。
雞仔餅
盈亨酒樓
到了廣東一定要喝早茶,而到了鬥門一定要去盈亨「嘆早茶」,這句話在坊間盛行。
1
黃金鱔盞
黃金鱔盞是盈亨酒樓的出品之一。食材選用井岸鎮的黃金風鱔,產於黃金村海灣,這裡的風鱔肥大、肉嫩,營養價值高,口感爽脆、嫩滑,油而不膩。
2
香焗鬥門禾蟲
香焗鬥門禾蟲也是盈亨酒樓的出品。食材選用鬥門禾蟲,鬥門禾蟲棲息於鹹淡水交界處的稻田、淤泥中,營養豐富、口感濃香,具有本土特色,令人回味無窮。
焗禾蟲 資料圖片
井岸還有這些小店,
鬥門味兒足足的!
有一家賣鹹粥的小店,已經開了12年,所賣鹹粥別具一格;
有一家腸粉店,做各類粉粥已經27年,每天一大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有一家餈水店香氣馥鬱、生意興隆;
添記的紅燒乳鴿皮脆、肉質細嫩有汁,食用時無需添加檸檬汁,自有一番滋味。
井岸食神匯的青花瓷大盆菜讓人大吃一驚,直徑1米的大盤菜裡匯集了鬥門各式特色美食:鬥門水庫大頭魚、白切黃楊走地雞、清蒸乾務青蟹、白灼鬥門羅氏蝦、橫山香芋扣肉、濃汁鬥門水上五味鵝、蒜蓉蒸五山生蠔、腊味蒸白蕉海鱸魚乾、醬汁撈手工面等10多個出品,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美味多樣,令人垂涎!
期待鬥門美食文化節!
珠海傳媒集團 張帆/文 曾遙/圖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責任編輯:孟鑫
編輯:胡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