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是否停辦,引發議論。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呼籲臺當局明確指示,讓全臺宮廟有所依歸,避免紛爭。但從蔡當局到臺中市政府在態度上都希望繞境喊停,卻又不明確拍板,徒增紛擾,也成為臺灣防疫的怪事。
除了大甲媽繞境之外,蔡政府最近對其他的防疫決策,皆很明快,包括禁止口罩出口、醫事人員不得赴陸港澳,乃至徵用全臺口罩,採實名制出售,都是令出必行。但對於有武漢萬家宴、韓國新天地大型群眾感染慘痛教訓在前,臺灣官方對於全程有350公裡,可能有上百萬人次參與的大甲媽繞境是否該停,卻無法拍板。且最近陸續有醫生發文呼籲暫停舉,民意也多主張暫停。
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25日特別召開記者會,強調「政府若禁止繞境,大甲媽會照辦」,將決策難題拋給政府處理。
鎮瀾宮為何不肯自己叫停,眾說紛紜。除了媽祖會保佑的說法之外,有說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繞境不含香油錢收入,每年即可創造新臺幣30億元商機,假設停辦,損失慘重。尤其有些商業合約,如果官方下令停辦,就不涉賠償問題;但若廟方決定停辦,後續損失很大。但真正的原因,有待廟方說明。
至於官方為何不做決策,也令外界頗為不解,2017年「環保署」為了環境保護推動「宮廟減香」政策,當時引發大批宗教界人士不滿,甚至激起全臺宮廟上凱達格蘭大道集結抗議,「減香」政策也因此順應宗教團體的意見,重新檢視調整。蔡當局有了前車之鑑,不願做決定,只拋出提醒,要顏清標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而原本可以拍板的臺中市政府也不肯負責,國民黨籍市長盧秀燕只說「若難保安全應重新考慮」。不像新北市長侯友宜明確下令短期內學校禁辦畢業旅行。臺北市長柯文哲也下令5月4日前大型集會活動包括校外教學、畢業旅行、隔宿露營、校慶、體表會、園遊會等,加上遊泳課程,全數暫緩實施。
蔡政府要顏清標自己決定自己負責,其實就是不負責。儘管鎮瀾宮已縮小繞境規模,增訂防疫措施,但3月19日深夜起駕的繞境活動,為期9天8夜,行經臺中、彰化、雲林、嘉義4縣市,全程近350公裡,駐駕百餘家大小宮廟,在疫情未減之際,還是有極高的風險。一旦發生事情,臺灣醫療體系將被衝破,之前所做努力全部功虧一簣。
來源: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