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掃地機器人來說並不陌生了,幾年之前有一段時間經常會體驗到掃地機器人,但當時的技術也沒有發展到那麼好,所以無論是掃地還是拖地,要麼不會智能規劃路線而造成長時間只清掃一個地方,在拖地時也不能很好的控制漏水的情況,不過這幾年隨著智能家居的不斷深入,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掃地機器人應該是當下每個人都會想去嘗試的電子產品,作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現在如今的掃地機器人又如何呢?最近就拿到了來自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看看這麼多年過去了,它是否解決了之前那些煩人的問題
開箱什麼就不囉嗦了,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機身採用的還是塑料的材質,顏色上是銀黑雙拼的設計,而且正面也是有不錯的鏡面的感覺,細看又有比較豐富的紋路,整個設計上是比較簡潔的。
跟一般的之前體驗過的掃地機器人不同,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的頂部是有一個具備雷射定位功能的攝像頭,這相當於是給了他一雙眼睛,而且它本身那次是有記憶晶片的,無論在什麼光線下,它都能夠準確的定位屋內的任何位置,所以在打掃的時候並不需要考慮光線的問題。
因為雷射雷射鐳射的加入,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也比之前體驗的掃地機器人要厚實了一些,整體高度大概是9.5釐米,一般的沙髮腳是可以進得去的,但是如果是比較低矮的沙發設計,那就沒有辦法清理了。
在底部首先是萬向輪,作用是給其指引方向,兩個厚厚的驅動輪很壯實,材質為橡膠,摩擦力也相當大,能確保其不會碰到水的時候打滑,或者是因為線束的纏繞跨不過去,實測整體的移動的時候也不會有多餘的響聲。
因為要面對很多不同的地面情況,所以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的毛刷採用的是雙材質設計,能更好面對不同材質的地面,清理家中的雜物
因為本身是帶有拖地掃地一體的功能,所以在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配件中是有拖地配件的,做的比較好的一點就是它採用抽拉式,比起往常的鑲嵌式或者是固定式都方便了不少,輕輕地解開就可以。
而且配了雙重材質的毛巾,第一層負責粗略清理,第二層負責精細拖地。
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的充電底座設計的比較科學,首先是底板配有4個比較具備相應摩擦力的橡膠,而且整個充電的線還能在裡面進行收納,這點考慮是相當不錯的。
充電的方式採用的是觸點式的設計,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機身背面是有兩個觸點,這相比起嵌入式會更加容易接觸,而且它的接觸面積很大,不用擔心會偷跑。
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的配備了塵盒以及水箱,塵盒可以收納一些幹垃圾,而且還配備了一個濾網,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它還是可以起到淨化空氣的效果。
而它的水箱是採用了一個密封的處理,而且在側面帶有金屬觸點,之前在機身上是發現了有觸點,在拖地的時候它會根據接觸到的材質的情況來控制水流的速度,避免漏水。
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還研發了自己的APP,直接掃描機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下載,綁定的方式其實挺簡單的,長按兩個控制鍵就可以開始配對。
跟之前採用實體開關所不同,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採用的是軟開關的設計,平時在充電、工作以及不正常放置的時候均會有不同顏色的燈亮用來提醒用戶。
APP的綁定完成之後,就可以進行清理了,就個人體驗來說,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在工作的時候會自然的先掃描一部分的區域構成一個地圖,根據已知掃描的區域來清理,路線為Z字型不走回頭路的設計,另外還發現只要在他清掃過的地方,他都不會進行再次清掃,新區域才會進行清理,而且它會不斷掃描周圍的家居,不斷豐富整個地圖,最後達到一個全屋的清潔的一個效果,既省時又省力。
實際測試下來,清潔21分鐘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就完成了25平方的清理,而且僅僅用了13%的電量,看來充一次電清潔一次家裡是沒啥問題的。
之前的時候用的掃拖一體機碰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就是如果水箱裡面一旦是有水的,掃地機其實並不會智能的控制放水的量,而是採用自由落體的方式,壞處相當明顯,長時間的放置水會自動的流出來造成一灘水的情況,但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做的比較細緻,它漏水的情況是根據地面來控制不同的放水量,實際測試在拖地的時候並不會有太多的水漬出現,但是從毛巾上面的汙漬來看它的清潔是比較特徹底的。
也拿了一些常見的材質來進行一個測試,只要是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經過的地方灰塵都被吸入到了塵盒中,而且在APP上其實個人還可以根據地板的清潔程度控制吸力的大小,還是比較智能的。
總結
算是隔了幾年又一次體驗到拖掃一體機,其實個人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畢竟能解放勞動力,最短的時間打掃家裡的衛生,相信這是誰都想的事,但之前的掃地機體驗並不美好,不過這一次浦桑尼克LDSM7 掃地機器人算是給我了一個不錯的體驗,首先是雷射鐳射的加入能讓其能有更精準的定位,更高效的完成清潔,其次是拖地的改善相當明顯,而且清理過後地板上並不會留下水漬,避免了返工,這對於用戶來說還是比較討喜的。